首頁 > 電影

電影《它:第二章》影評:的精彩絕不在於恐怖

它:第二章影評

對於《小丑回魂》(《它》)改編成商業電影這件事,我一直喜憂參半。高興在於,終於可以把Pennywise和「窩囊廢俱樂部」搬上大銀幕,讓更多的人認識這本精彩的小說。憂心則在於,作為商業電影,導演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觀眾想看的是小丑恐怖的出現,殘忍的殺戮,想要的是Pennywise帶給他們放聲尖叫的快感。但《它》的精彩卻不在描寫小丑可怖的面容,不在描寫Pennywise是如何把喬治拖進下水道,不在斯坦利是如何在浴室寫下大大的「IT」。《它》講的,不是死亡與恐怖,而是童年、勇氣、愛與成長的蛻變。

正如史蒂芬金在結尾寫道:

童年自有其甜蜜之謎,凸顯了死亡的真實,進而界定了勇氣與愛。往前看必然也得往後望,每個生命都在仿效永恆,有如轉輪。
當威廉·鄧布洛清晨從夢裡醒來,幾乎就要想到童年,想起和他共度童年的朋友們,他就會想起這些。

遺憾的是,《小丑回魂》的電影喪失了《它》最核心最精彩的地方。在《它》中,恐怖的Pennywise只是推動情節發展的一條線索,實際講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這也是《它》能夠不淪為爛俗恐怖小說的關鍵。但《小丑回魂》電影則著眼於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恐怖元素上,把劇情平庸化,把主旨模糊化。

《它:第二章》窩囊廢俱樂部第一次相聚,竟然因為Pennywise變出蟲子和「Guess Stanley Could Not Cut It"的訊息就把整個窩囊廢俱樂部嚇得魂飛魄散,分崩離析。

他們離開餐館走進雨中。
「有人改變主意了嗎?」邁克問。
「我想我沒有。」本說。
「我也沒有」埃迪說。
「什麼主意?」理查德說。
威廉搖搖頭,轉頭看貝弗莉。
「我會留下來。」她說。

童年的夥伴、童年美好的回憶和我們曾經立下的誓言,從不會真正的被忘記。回到德里,他們就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只屬於窩囊廢俱樂部的那個悶熱的夏天。他們的愛、勇氣與責任從來不變。

作為一個普通人,遇見跳舞小丑Pennywise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連忙逃跑。劇情這樣改動,讓窩囊廢俱樂與普通人的距離更近,增進了觀眾的代入感。但是窩囊廢俱樂部之間的羈絆早已超越常人,他們斷然不會拋棄彼此而獨自離開,甚至連這樣的想法也不會有,因為他們曾是那麼親密的夥伴,又曾那麼認真的立下那個誓言。那個夏天給他們之間留下了深深的羈絆,也是他們彼此勇氣與愛的見證。本後來想起那個夏天,能夠指著嘲弄他的體育教練,立下豪壯的誓言,威脅要讓他回家種地。童年的精神與童年的誓言不會隨著童年的消逝而消逝,因為童年的所有情感和回憶都已打包好,放入了我們成年人的心中,成為心底那份最珍貴的寶藏。既然如此,又怎會輕易因為恐懼就放棄誓言,落荒而逃?這番變動,窩囊廢俱樂部之間的羈絆變成以死亡作為威脅的強迫,童年的勇氣、精神、誓言與愛統統拋之腦後。這哪裡還是窩囊廢俱樂部?這倒更像是找來的三流除魔小隊。

《它》當中的窩囊廢俱樂部明知一路危險重重,明知如果退出回到家能夠繼續過好自己的安穩人生,但毅然選擇對抗Pennywise。這是童年的精神,是永不褪色的友誼與誓言,這也是史蒂芬金想要給大家呈現的真正的「窩囊廢俱樂部」,而不是一群真正的「窩囊廢」,不是自己有性命之憂才出於自私與小丑鬥爭的利己主義者。

整部電影花了許多時間去描寫和刻畫窩囊廢俱樂部內部的矛盾,一個人要走,別人勸他留下。一個人傻到要去單獨殺小丑,其他人去找他......智商下線,劇情浮腫,把劇情的大部分放到回歸德里後的鏟除Pennywise計劃,然後強行讓劇情變得更加曲折。

所有人都想第一個逃離

找回自己記憶後依舊想走

威老大傻到要去單挑Pennywise

威廉的確忘不掉死去的喬治,以至於成為作家後每一部小說實際上都有著喬治的影子。但威老大之所以能成為威老大,是因為內心深處比別人更加堅毅。他對喬治的悔恨,對Pennywise的憤怒,都不能成為威廉竟然愚蠢到想要單獨殺掉Pennywise的藉口。

他雙手握拳打在柱子上,依然堅持自己看到鬼了

威老大的堅毅是他們童年打敗Pennywise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威老大也是整個窩囊廢俱樂部的核心人物。隨著威廉的成長,那份沉著堅毅竟已不再,反而是愚蠢盲目和情緒化。他自視清高,把童年和團隊拋之於腦後,搞起個人英雄主義。從電影的這一刻開始,威廉便從窩囊廢俱樂部威老大的位置上重重地摔了下去,他已泯然眾人,不再是童年那個念著順口溜、騎著銀仔擊敗魔鬼的威老大了。

《它》當中塑造的困難與曲折,是窩囊廢俱樂部對抗外界的曲折,而不是從內部開始,自己就崩潰了。至於亨利·鮑爾斯,在電影裡出現的作用是什麼?刷存在感嗎?出現後全程對窩囊廢俱樂部造成的傷害不過是給人的臉劃了一道口子加把人推倒?與其加上那麼多成員內部的矛盾,不如讓湯姆亨利·鮑爾斯像原著一樣來的實在些。

在抗擊Pennywise過程中童年力量帶來的蛻變,同樣也是《它》的主題之一。貝弗莉無數次的屈服於他的老公湯姆,言聽計從,甚至渴望湯姆打她。但接到邁克打來的電話後,往事逐漸清晰,她狠狠地和湯姆打了一架,獨自飛回德里。本能夠藉著童年的力量瘦下來。埃迪能夠狠下心來,不顧米拉,踏上征程。童年給予了我們很多,可有些時候我們只是忘卻了。當我們記起來的時候,童年也可以成為強大的精神力量。然而,我所說的這些蛻變電影中都沒有提到或者只是一帶而過。

而最後打敗小丑的,不是他們與過去自己恐懼的和解,而是嘴砲?我至今沒有明白小丑的工作原理。只覺得最後圍起來通過邁克收集的資料來推斷弱點,通過嘴砲來削弱Pennywise最後捏爆他的心臟讓我看著一臉詫異。這Boss未免有點好打?抵抗小丑,光靠嘴砲和物理攻擊是遠遠不夠的,窩囊廢俱樂部能打敗小丑,因為他們有毅力,有愛,有勇氣,有堅強,而不是因為有嘴有手。

結尾處,本和貝弗莉在一起了。所有人的記憶都保留下來了,都記得彼此。原著則是所有人都又忘記了這段回憶,只是會在睡夢之間依稀浮現彼此的容顏,想起童年那短短的俳句,想起那本搭建的地洞,想起窩囊廢小隊和鮑爾斯他們的對抗,他們依稀記起,卻又清楚地忘記,只剩下心裡的一種情感無法忘記。此去經年,連著等回憶產生的緣由都不知道了。電影的結局很完美,完美得虛假,童年的回憶並不能伴我們一生,那童年的玩伴早已不再,童年的軼事也早已忘得乾淨,但童年裡那友情,那敢於對抗小丑的勇氣,那懵懵懂懂青澀的愛,那些不實在的,只能存在於人們心底的,才是最長情的。

恐怖是《它》中最淺層次的主旨,那模糊不清,想到卻又心生暖意的童年,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童年,那美好而真實的童年,那必將忘記的童年,是史蒂芬金所緬懷的。

「我會永遠記得你。」這是貝弗莉和本離開前,她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想我在她眼中看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窩囊廢不需要記得跳舞小丑Pennywise,不需要記得小丑讓他們失去的,不需要記得陰森的下水管道,沾血的紙船。但他們會記得小丑給他們帶來的,帶來的甜蜜與歡笑。他們必將記得,因為往前看必然也得往後望。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