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疾速追殺3》影評:----一種吸引力風格的回歸

疾速追殺3影評

本文首發於深焦(DeepFocus)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21906546/

很多朋友向我推薦《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疾速追殺3)時,都用「爽」或「過癮」來形容這部電影。當我在影院觀看時,發現過癮感體現在觀眾(包括我)身體的強烈反應上。比如在影片的開頭段落,當主人公約翰·維克在走廊裡大開殺戒,尤其是當他把斧子插入一個殺手的頭顱內時,不少觀眾先是晃動著身體發出驚嘆聲,隨後又大聲歡呼起來。觀眾的身體體驗不僅僅來自於極度暴力的畫面。事實上,我們看過更暴力的動作片,但少有能達到《疾速追殺》系列影片的效果,比如持續給觀眾帶來身體上的震顫,並讓他們歡呼。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微觀的風格分析(即影片的鏡頭,剪輯和動作設計如何相互配合),來理解疾速系列為何這麼「過癮」。此外,儘管該系列影片風格獨特,但電影史一次次地提醒我們新的風格如何被重新包裝,延續著舊的風格。而疾速系列似乎代表著電影史中「吸引力」風格的回歸。

疾速系列動作風格的獨特性體現在其「真實感」,而好萊塢動作片常用一種虛幻的縫合系統取代真實的動作和打鬥。我們以《怒火攻心2》為例來看好萊塢式的動作設計,在影片的一個高潮段落中,主人公切弗(傑森·斯坦森)和黑幫打手在加長轎車裡展開槍戰,在狹窄的空間內,切弗最終殺死了所有打手。影片導演使用大量的快速鏡頭和建構性剪輯(constructive editing)來處理這個場景。在30秒中多達47個短鏡頭呈現了血肉飛濺,座椅被打爛的畫面,從直觀上我們無法看清楚角色的任何動作,但快速而晃動的鏡頭營造了一種虛假的激烈打鬥效果。

事實上,如果仔細看的話,這個段落中沒有一個鏡頭展示切弗殺死打手,導演通過建構性剪輯,將切弗開槍和打手們死亡的鏡頭拼接在了一起。按照大衛·波德維爾的說法,這樣的動作設計只能讓我們得到打手被殺的「概念」,電影始終沒有直接描繪他們被殺的瞬間,整場戲因此失去了衝擊力。最終,在快速鏡頭和建構剪輯帶來的忙忙碌碌的風格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一種含糊的刺激感,卻沒有任何理由去真正體驗暴力帶來的快感。《怒火攻心2》的動作設計是好萊塢處理動作場面的典型策略,在《碟中諜》系列或者邁克爾·貝的任何一部動作影片中,我們都可看到演員的表演被急劇縮減,而激烈的鏡頭運動和動感的配樂成為了主導性的角色。

再回到《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中約翰·維克用斧子殺人的場景,在走廊所提供的深度空間(deep space)內,後景中約翰扔出的斧子,直插前景中殺手的頭顱。在這裡,觀眾們通過一個靜止長鏡頭,觀看到了暴力的全過程,並切實感受到了角色肉體的傷害。「斧子殺人」戲是疾速系列動作設計的一個縮影,這個場景沒有剪輯和鏡頭運動掩蓋角色不確切的動作,觀眾被直接暴露到了殘忍的殺戮現場,被迫注視著演員的動作和反應,因此它帶來的衝擊感遠勝於《怒火攻心2》中的槍戰戲。

儘管《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也不可避免的使用建構性剪輯,但攝影和剪輯都是為了更加生動地呈現打鬥,而非取代打鬥。比如在走廊的另一個「飛刀段落」(殺手們和約翰互扔飛刀),不斷切換的正反打鏡頭,使得觀眾跟隨不同的視角,等待著隨時可能死亡的另一方。從總體上看,疾速系列影片走向了好萊塢動作設計的另一端,看似「小兒科」的鏡頭設計讓觀眾專注於演員動作本身,直面暴力的全貌。

通過風格化的設計帶來強效的暴力場面,疾速系列電影致力於激發觀眾的身體反應,比如顫抖和尖叫等。因此它們可被稱為「身體類型」(body genre) 影片。電影研究者琳達·威廉姆斯認為身體類型是指那些不需要滿足智性體驗,而是作用於觀眾感官和身體反應的電影。她認為恐怖片(讓觀眾害怕和恐懼並引起身體震顫),色情片(性快感)和情節劇(無法抗拒的悲傷並引起哭泣)這三類影片即是典型的例子。

身體類型電影常常在我們的文化階級中處於較低的地位,它們常被指責為缺乏深度,並充滿著過度性(excess)。過度指涉這些影片為激發受眾身體反應,常在敘事的邏輯之外,包裹著無緣無故,並且份量過重的性,暴力,情感等元素;比如瓊瑤劇中催淚的煽情段落即可看作是過度。

而疾速系列的所有影片都充滿著過度性,片中無止境的暴力場面取代了敘事。系列影片的核心情節,比如第三部中大陸酒店與高桌組織的衝突,與其看做是劇情的推進方式,不如說將觀眾從屠宰場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獲得視覺和聽覺的暫歇。

疾速系列的過度風格也挑戰了好萊塢的古典敘事。在波德維爾,湯普森,斯泰格對好萊塢的研究中,他們認為古典好萊塢電影可被描述為依靠主人公的慾望驅動,以有效的情節為中心,目的明確的線性敘事電影。這些電影通常包括一條或多條情節線,並有著閉合的結局。而疾速系列卻將敘事和情節壓制,讓長時間的暴力奇觀置於影片的前景。以往這類電影常被看做有敘事上的「失誤」,但現在這種失誤卻成了賣點。這似乎顯示出了我們文化態勢的轉變,充滿過度性的B級片正在融入主流市場,在得到更多觀眾認可的同時,還被冠以更雅致的名字比如感官電影(sensual cinema)等。

理解疾速系列影片的風格由來,以及它們的過度性需要追溯電影史。《疾速追殺2》的開頭插入了巴斯特·基頓主演的《將軍號》的片段,而這個致敬意味深長,因為疾速三部曲復興了巴斯特·基頓的電影風格。作為默片時代的特技大師,基頓善用固定的遠景鏡頭和較少的剪輯來拍攝自己的動作戲,這樣的方式能使觀眾驚嘆於他的雜技動作而非電影技術,這和疾速系列的創作理念如出一轍。

除此之外,基頓和約翰都有著一張標誌性的撲克臉,基頓的面無表情往往能帶來反差式的笑料,並讓觀眾更加專注他的身體表演。面無表情並非意味著基頓沒有情感,他的動作是他情感表達的方式,評論家喬納·拉普夫更是認為基頓的無表情呈現出一種超越私人情感的博愛。同樣,約翰也有著隱藏的情感,在他的撲克臉背後是珍重妻子的決心,這種情感邏輯非常重要。一旦觀眾認為約翰是失去情感的機械人,他瘋狂的殺戮會變得索然無味,畢竟強大的機械人殺人沒什麼可稀奇的。這也是《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開頭設計約翰被刀捅傷的原因,這個情節提醒我們約翰並非戰無不勝,他也是個普通人,有著可被傷害的肉體之軀。

基頓的電影和疾速系列更重要的聯繫還在於,它們都可被看做是「吸引力電影」(cinema of attractions)。電影理論家湯姆·岡寧將1906年前的世界電影描繪為吸引力電影:「吸引力電影展示著它的可見性,它意圖撕破一個自閉的虛構世界,通過令人興奮的影像奇觀直接訴諸於觀眾的注意力,為觀眾提供快感。」在吸引力電影中,奇觀性的展示凌駕於敘事之上,感官享受取代了智性思考。

岡寧認為當敘事片出現後,電影從好玩的把戲變成了講故事的媒介,自此吸引力電影轉入地下,並暗流湧動。在基頓的雜技電影中「吸引力」曾被復興,而在疾速系列的動作狂歡中「吸引力」的元素再次湧現出來。吸引力電影不僅挑戰了敘事電影的霸權,在觀眾的驚異中重獲生命力,也試圖更新著我們對電影歷史的認識;也許電影走向敘事性只是一種選擇罷了,而其他的選擇,比如吸引力電影則像是「原力」時刻隱藏在我們身邊,等待著被再次激發。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