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難,置信》:達蒙·林德洛夫,永遠對觀眾說「不」

影評

本文寫於《守護者》劇集正式播出之前

上世紀八十年代,達蒙·林德洛夫(Damon Lindelof)在自己郊區的家中拍了一張極為有趣的照片。不知道什麼原因,他被拋向空中,即將墜落在一張磨損得有些發亮的黑色沙發上。碎花的黃色窗簾加上現在看起來略顯陳舊的家具讓整張照片透露出一種莫名的荒誕感。沒人知道他為什麼被拋入空中,又是誰出於什麼目的拍下了這張照片。達蒙的身體完全展開,臉上帶著興奮而惶恐的表情,不知道接下來的一秒迎接他的是什麼樣的命運。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隱喻。很多年之後,已經成為美劇行業一線編劇的達蒙總是給他的觀眾帶來相似的體驗。他總是習慣於將自己劇中的人物和觀眾毫無緣由地扔進一個巨大而神秘莫測的謎團之中,依靠蛛絲馬跡探尋背後的真相。在《迷失》(Lost)裡,飛機失事的倖存者流落到荒島上,在求生的同時還是每隔108分鐘輸入一串莫名其妙的數字。換到《守望塵世》(The Leftovers)中,世界忽然之間失去了2%的人口,剩下得人則要繼續尋找信仰和生活的勇氣。

至於謎團背後的答案,達蒙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要告訴觀眾,或者在他看來答案從來都不重要。這必然是一種冒險,需要某些信念和勇氣。從業十多年中,達蒙習慣了這種冒險,他永遠是那個對觀眾說「不」的人。

達蒙·林德洛夫

要有人

回首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小屏幕,《迷失》絕對是那個最具話題性的劇集,也是矛盾的綜合體。它是公共廣播網最後的榮光,創下過史詩般的收視率,也在有線電視台長期霸佔了艾美獎評選中摘得過最佳劇集的獎盃。同時它也墜入過深淵,最終的結局也飽受爭議,長久以來都佔據著「史上最大爛尾」的名號,直到九年後《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出現。對於親手創造了《迷失》的達蒙·林德洛夫來說,《迷失》更像是一段甜蜜而痛苦的婚姻,在分開後的很多年裡依然折磨著他。

《迷失》

《迷失》是典型的靈光一現的產物。它有著一個極具震撼性的開場,一個客機失事墜落在荒島上,原來的形同路人的倖存者必須團結起來生存下去。眼前的小島遠比他們想象得要複雜,而每個人的過去似乎決定著他們未來的命運。劇集最早的概念來源於當時ABC電視台的主管勞埃德·布勞恩(Lloyd Braun)的一次夏威夷度假,並借鑑了《荒島餘生》(Cast Away)和真人秀《倖存者》(Survivor),接著J·J·艾布拉姆斯(J·J·Abrams)和達蒙加入到項目中。這本該是一個由J·J·艾布拉姆斯完全主導的項目,但是在寫完試播集並留下一些基礎概念之後他就離開了,達蒙變成了項目的全權負責人。

2004年7月24日,《迷失》的試播集在聖迭戈動漫展上首播,並獲得了不錯的反響。整個試播集花費天文數字般的1400萬美元,比當時的其他劇集高出了兩倍有餘。同年9月,《迷失》在ABC正式開播,每集獲得了超過1600萬的收視率,無數的觀眾都為之瘋狂。

《迷失》的成功是全方位的,它可能是小熒幕史上第一個將人物群像的塑造和大規模的閃回手法結合在一起的劇集。這個手法是如此成功,甚至在今天諸如《我們這一天》(This Is Us)這樣的大熱劇集也在採用。每一個人似乎都是主角,現在的每一個決定都源自於過往的生命中的一個瞬間。命運的巨大張力讓所有人都處在掙扎之中,想要和過去和解卻並不順利。達蒙把自己的影子投入到倖存者團隊的領袖Jack(馬修·福克斯[Matthew Fox]飾)的身上,一個失去了父親的中年醫生。他不想承擔責任,卻被推倒了領袖的位置上。達蒙自己經歷有些相似,12歲那年他的父親從家裡搬了出去,父子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冷淡。之後他搬進了父親的房間,成了某種程度上的一家之主,帶著自己喜愛的「星球大戰」床單和「蝙蝠俠」鬧鐘。

Jack(馬修·福克斯飾)

《迷失》另一個為人津津樂道是其中無處不在的神秘元素。神出鬼沒的「黑煙」,已經離世的親人忽然出現,忽然被治癒的絕症。在社交網絡遠沒有今天發達的前互聯網時代,沉迷於其中的劇迷在老舊的論壇上無休止地討論著,提出自己的理論,妄圖給出合理的解釋。隨著劇情的推進,達蒙的大腦裡每週都會冒出新的想法。他總是習慣於加入新的謎團,而不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經過了六年的長跑,《迷失》在2010年5月迎來自己的終點。六年的時間裡,劇集經歷了一些波折。2008年的好萊塢編劇大罷工讓第四季和第五季比原計劃縮短了一些,收視率也不如開始時那般火爆。剩下的鐵桿粉絲依然熱情高漲,甚至讓當時總統奧巴馬的國情咨文演講推遲了兩個小時,只希望最後的大結局能解釋所有的謎團。ABC在當晚安排了一個長達四個小時的超長狂歡,希望自己的得意門生有個華麗的謝幕。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迷失》的大結局有些過於「神棍」。一條時間線中,Jack在最終的拯救行動中犧牲,換取了剩下的一部人逃離了夢魘般的小島。他在彌留之際緩緩地倒在劇集最開始的竹林裡,心滿意足的閉上雙眼。另一條時間線中,所有人在集合在一座教堂裡,談論著人生的意義,最後是一片陽光普照的景象。從人物塑造的角度上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在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磨礪之後每個人都走向成熟。但是這個頗具宗教意味的結局沒有給出任何關於神秘元素的答案。所有之前的疑問仍舊存在,並且永遠不會被解答。

《迷失》大結局

這是任何一個長播的熱門劇集都會遇到的問題。隨著劇集關注度不斷爬升,慕名而來的新觀眾越來越多。龐大的觀眾數量意味著主創需要滿足各式迥異的觀影需求,而劇集有限的長度必然導致某些觀眾的需求將被忽略。在大結局時,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激化,變成了一場災難。對於《迷失》,達蒙和劇中的Jack一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一個更關乎於人物內心的抉擇。而這個抉擇不僅讓Jack迎來了死亡,也讓達蒙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要有光

《迷失》慘淡的大結局後,達蒙·林德洛夫從小屏幕的世界裡徹底消失了一段時間。他給幾個電影項目的劇本做起了顧問,其中包括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的《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和老朋友J·J·艾布拉姆斯《星際航程:黑暗無邊》(Star Trek: Into Darkness)。劇本顧問沒有那麼大的責任,通常情況下只需要對完成的劇本提出幾個意見,就能拿到數十萬美元的報酬。這意味這他不能發揮自己全部的構想,因為這並不是屬於他的項目。

即使如此,《迷失》的失敗依然如同夢魘般困擾著達蒙。不依不饒的劇迷仍然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著自己的憤怒和失望,聲稱達蒙徹底毀滅他們心頭的摯愛。從傷痛中恢復過來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苦痛甚至將伴隨終身。正如童年時期他父母的離婚給他造成的打擊,後來他用「毫無任何感情基礎,一段被世俗利益和信仰徹底撕裂的關係」形容那段婚姻。

2013年的秋天,《絕命毒師》(Breaking Bad)以幾乎完美的方式落幕。達蒙坐在電視前,感到嫉妒又羨慕。他承認和自己的《迷失》比起來,《絕命毒師》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理應受到褒獎。他把自己社交網絡上的簡介改成了「那個毀了《迷失》大結局的人」,並承認當時沒有想到一個更完美的結束方式,但這個世界並不總能事事如意。與此同時,事情出現了一絲轉機。HBO的執行副總裁邁克爾·艾倫伯格(Michael Ellenberg)想讓達蒙來控制他們的新項目《守望塵世》。他看中達蒙在《迷失》中創造的那種獨特的風格。達蒙接下了這份工作,並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每天持續工作到晚上一兩點。

《絕命毒師》大結局

《守望塵世》和《迷失》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兩者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只是從出生開始就在兩個不同的家庭中成長,結果變成了一體兩面的不同影子。在改編湯姆·帕洛塔(Tom Perrotta)原著的過程中,達蒙放大了《迷失》中某些元素,然後把另一些隱藏了起來。故事發生在某個「滅霸打過響指」的世界裡,全人類無緣無故少了2%的人口。這些人完全沒有相似之處,其中既包括像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Condoleezza Rice)和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這樣的名人,更多的則是普通人。「神蹟」發生的三年之後,還沒有一個人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剩下的人必須在悲傷中學會繼續生活,並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

相比起《迷失》的墜機,《守望塵世》的開場顯得更迷幻,也更觸目驚心和內化。對於電視劇來說,一個好的懸念只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則是如何把它保持下去。曾經的《迷失》保持了六年,結果被懸念壓垮了。而《守望塵世》的原著只是355頁,保持懸念成為了劇集成功的關鍵。對此達蒙選擇一種另闢蹊徑的方式,全然不去解釋懸念,而是將重點放在了人物的狀態和內心掙扎上,就像他《迷失》的結尾做的那樣,只是這一次更進了了一步。

 

《守望塵世》第一季

在《守望塵世》的每一分鐘裡,都瀰漫著一股隱忍的悲傷,一種無法傾訴又沁入每一寸肌膚的痛苦。「神蹟」不僅是帶走了一部分人那麼簡單,而似乎抽走了每個人的一部分靈魂。殘缺的心靈讓身體變得麻木,生活卻還在繼續。

男主人公凱文·加里(賈斯汀·塞洛克斯[Justin Theroux]飾)是一個小鎮的警長。「神蹟」並沒有帶走他身邊的任何人,卻把他的家庭弄得支離破碎,以至於他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生活。女主人諾拉(凱莉·庫恩[Carrie Coon]飾)則作為一個調查員來到小鎮上。三年前的「神蹟」帶走了她所有的家人,她至今還在絕望地想把親人們找回來。但是一旦有人提起關於「神蹟」的任何事情,諾拉立刻回陷入崩潰之中。

除此之外,達蒙那些原本標誌性神秘元素也變得更加詭異,充滿了宗教感。一群身穿的白衣,拒絕說話,菸不離手的團體在小鎮中遊蕩。偶爾會有一隻雄鹿出現在飛馳的車輛之間,隨即又消失不見,彷彿一切都是幻覺。和《迷失》一樣,角色的前史會通過閃回的方式交代,講訴他們在「神蹟」發生之前的生活。

 

《守望塵世》第一季

2014年6月29日,《守望塵世》在HBO開播。雖然頂著前《迷失》製作人的名號,這部節奏緩慢,情節含糊不清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劇集在觀眾中依舊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收視人數只有區區數十萬人。反倒是評論界一改苛責的口吻,對劇集給出了正面的評價,認為它洞悉了某種生活的本質。對此達蒙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前一年的10月24日,他在自己的推特上發出了最後一條狀態:「經過反復思考,我決定——」,然後刪除了整個賬號。這一天正是《守望塵世》中人們消失的日子。

即使收視率低下,良好的口碑依然讓HBO決定把劇集延續下去。《守望塵世》第二季的故事來到另一座小鎮上,這裡的神奇之處在於沒有一個人失蹤。狂熱的人群把這個小鎮變成了一個宗教聖地,進行著各種匪夷所思的禱告。到了故事的第三季,地點再次轉變到了澳大利亞,預言中的末日洪水即將到來,所有人正在尋找一種拯救世界的方式。正如以往一樣,這也不會是達蒙故事的重點。

在全劇的結尾,年老的諾拉搭乘著某種機器來到了那消失的2%的人生活的世界,並回到了加裡面前,展開了一段長達數分鐘的獨白。正如7年前《迷失》的金光一樣,它不解釋任何東西。達蒙只是想告訴你,在那些層層迷霧的背後,在經歷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去和千辛萬苦的遊歷之後,每個人的內心到底是如何詭異而複雜的存在。

 

《守望塵世》第三季

只要滿足你的旨意

從《迷失》到《守望塵世》,達蒙·林德洛夫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被萬人唾棄到無人關注。《迷失》曾經是萬人矚目的焦點,讓他成為了好萊塢的一線主創;《守望塵世》則在頒獎季沒有任何收穫,加入那些加好不叫座的影視經典的隊伍之中,然後靜靜地等待時間給出公正的評價。現在他接到一個比起以往更加艱鉅的工作,為HBO改編《守護者》(Watchmen)。

《守護者》的改編可能是整個好萊塢最困難的工作之一。阿蘭·摩爾(Alan Moore)的原著黑暗,壓抑而晦澀,在冷戰的背景下對超級英雄的意義和當時的政治氛圍進行了徹底的重新解構,出版之後立刻就成為了漫畫皇冠上那顆最閃亮的寶石。曾有無數的人想把《守護者》搬上熒幕。《十二猴子》(Twelve Monkeys)的導演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寫過一個劇本,但沒有通過。《夢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的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也嘗試過一次。扎克·施奈德(Zack Snyder)在2009年第一次做到了,然而那部電影的院線版幾乎是個災難,直到215分鐘的終極剪輯版面世,才挽回了些許口碑。

 

扎克·施奈德的電影版《守護者》

在達蒙對HBO點頭之前,他曾兩次拒接了這個項目。第一次時他38歲,那一年紮克·施奈德的電影版剛剛上映。第二次是兩年之後,他再一次搖頭,原因是他發現那些人對這本漫畫一無所知。《守護者》與達蒙之間有一段不解之緣,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父母離婚的那一年,父親把這本漫畫送給了他,並狡猾地說道:「你看這個還為時尚早。」之後很多年之間,他反復地讀著這本書,看著其中「笑匠」一次次失敗,想到:「父親錯了,這本書就是為我寫的。」29歲那年,達蒙的父親去死,此時他們的關係已經緩和了很多。在父親離開之前,達蒙握著父親冰冷的手,用《守護者》書中的人物「曼哈頓博士」進行祈禱。

在HBO放出達蒙將要改編《守護者》的消息後,原著的粉絲們發起了抗議。畢竟這個人曾今搞砸了《迷失》;他的《普羅米修斯》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異形」;他改編了《星際迷航:黑暗無邊》,這部電影成了六十年代那群看著原版成長的觀眾的噩夢。對此達蒙在Instagram發出了一封長達五頁的公開信,講訴了自己和父親以及《守護者》之間的不解之緣。他覺得自己是那個合適的人,至少比大多數虛假的人云亦云的傢伙更合適,希望大家能夠相信他。

 

達蒙·林德洛夫和父親在高中畢業典禮上

今年5月,HBO放出《守護者》的首支預告片。預告片裡,「末日時鐘」的滴答聲不絕於耳,一大群人帶著羅夏的慘白的面具,聲稱他們無處不在。達蒙並沒有照著原著一板一眼地拍攝,也沒有延續之前電影版的劇情。他還是遵從著原來的框架,卻做了一些更貼近當代世界的改編。冷戰已經結束了三十年,過去站在權力中心的是赫魯曉夫、撒切爾和尼克鬆,核戰的威脅始終存在。現在掌握權力的是特朗普、特蕾莎·梅和普京,引以為傲的多元主義正在崩潰。在今天這樣一個更加混沌的世界,超級英雄又會是什麼樣的生存狀態。對於自己的改編和原著的關係,達蒙用《舊約》和《新約》的關係來形容,一種更符合時代的在創作。

在那份真情流露的公開信的最後,達蒙引用了「曼哈頓博士」的話:「萬事萬物都沒有盡頭」。這是一種對狀態的描述,人的狀態,世界的狀態。達蒙熱衷於描述狀態,正如在之前飛機失事之後倖存者們的掙扎求生狀態,還有忽然消失的「神蹟」發生之後人們掙扎著尋求信仰的狀態。

 

《守護者》第一季

那麼達蒙·林德洛夫自己是什麼狀態呢?他總是帶著一副塑料眼鏡,留著光頭,一副一整天沒有打理的樣子。在他的辦公室裡有著《星球大戰》里帝國衛兵的頭盔,《陰陽魔界》中的子彈遊戲機,真人大小的《星際迷航》的海報,還有一些《迷失》劇組的紀念品,一件T恤,一個北極熊模型,以及那個著名的代表謎團核心的圓形艙門。這些東西代表了他曾經歷過他珍愛的一切,那些不堪回首的失敗,和對觀眾說「不」的勇氣。或者說他還是那個被拋在空中的男孩,對一切未知的東西都帶著興奮而恐懼的微笑。

在所有這些紀念品旁邊的牆上,掛著一個時鐘,就像《守護者》中的「末日時鐘」一樣不停地走著,逐漸逼近極限。

滴答!滴答!滴答!

本文首發於深焦公眾號 深焦DeepFocus ,文字和圖片略有改動。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