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薇塔與吳爾芙》影評:高妹的伍爾芙,美得像一隻脆弱的天鵝

薇塔與吳爾芙影評

談起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相比她天才的著作(至少上學時也學過《牆上的斑點》嘛),可能更多人都樂於討論她那錯亂的精神世界、搖擺的性取向以及如巫師獻祭般的自殺身亡。

雖然伍爾芙的一生是那麼的值得猜測和揣摩,但與她相關的影視作品並不多,最有名的,自然是那部齊聚了梅麗爾·斯特里普朱麗安·摩爾妮可·基德曼三大影后的《時時刻刻》了。

《時時刻刻》中妮可·基德曼飾演的伍爾芙

這部以《黛洛維夫人》為線索,聚焦女性在社會中長久以來被迫扮演之角色的電影,將妮可·基德曼正式送上了奧斯卡影后的寶座,而基德曼憑藉「假鼻子」塑造的伍爾芙形象,雖然至今還頗受爭議,但也成為了銀幕經典。

儘管珠玉在前,但依然有人嘗試繼續在大銀幕上講述伍爾芙的故事,比如這部由英國女導演錢亞·波頓執導、以英國著名舞台演員艾琳·阿特金斯1993年創作的劇本為基礎改編的影片——《薇塔與吳爾芙》

《薇塔與吳爾芙》海報

人妻與女作家的同性之愛

要了解《薇塔與吳爾芙》,就必須先了解伍爾芙和「布魯姆斯伯里團體」的關係。

布魯姆斯伯里團體人物關係圖

十七世紀,歐洲名流之間的沙龍文化開始興起,無數貴族政客、文人雅士在不同的沙龍之間出沒,頗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之意。

在沙龍文化盛行的幾個世紀中,二十世紀初英國的布魯姆斯伯里團體無疑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不少人認為中國以徐志摩、胡適等人為代表的「新月社」,就是對布魯姆斯伯里團體的直接模仿。

油畫《新月社》

最初的布魯姆斯伯里團體更像是劍橋大學的同學會而已,而在文化界的精英不斷加入後,逐漸變成了一個前衛、自由、桀驁不馴而又離經叛道的知識分子群體,而這個群體的核心人物之一,正是伍爾芙。

在《薇塔與吳爾芙》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布魯姆斯伯里團體聚會的場景,其中我所能夠辨認出來的,就有伍爾芙的姐姐范奈莎·貝爾,以及畫家鄧肯·格蘭特

《薇塔與吳爾芙》中的範奈莎·貝爾(右)和鄧肯·格蘭特(左)

鄧肯·格蘭特自畫像

范奈莎·貝爾畫中的布魯姆斯伯里團體聚會

正是在布魯姆斯伯里團體的聚會中,伍爾芙認識了本片的另一位女主角——女作家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

《薇塔與吳爾芙》中的布魯姆斯伯里團體

《薇塔與吳爾芙》中的伍爾芙(左)和薇塔(右)

兩位同為人妻也同為作家的女性就在這樣的機緣之下,誕生出了一段同性愛人的關係,而從影片《薇塔與吳爾芙》中可以看到,這段關係對於薇塔而言,可能只是她眾多風流韻事中的一段,而對於伍爾芙來說,卻催生出了她的不朽名著——《奧蘭多》

開放式婚姻之下的情慾狩獵者

多布魯姆斯伯里團體推崇反傳統和反權威,范奈莎·貝爾曾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日子過得令人興奮、充滿驚奇和快樂。我們必須探詢生活,欣慰的是,我們可以自由地做這一切。」

范奈莎·貝爾(左)和弗吉尼亞·伍爾芙(右)

事實上,伍爾芙本人就曾經膽大包天地和朋友一起假扮門達克斯王子,前往訪問英國海軍,並得到了熱情盛禮的接待,當這個玩笑被揭開時,朝野震驚,英國軍方也陷入了無比尷尬中。

而在《薇塔與吳爾芙》中的「婚外情」故事之所以能夠發生,其背景就是兩人即使放在今天依然顯得前衛的開放式婚姻關係

薇塔是出身顯赫的貴族,丈夫是外交官哈羅德·喬治·尼克爾森,兩人在婚姻關係中,各有自己的同性戀人。

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

現實中的薇塔情人之多,遍布自己的親友及社交圈之中。除了伍爾芙之外,最著名的無疑是她與小說家維奧萊特·特萊弗斯的同性關係,兩人曾「私奔」多次,且在此中薇塔總會身著男裝,影片中薇塔的母親就曾談到過這段關係。

有趣的是,薇塔和丈夫雖然各自尋歡,但他們在情感上的相互依靠卻牢不可破,他們將情慾和情感分得界限分明

《薇塔與吳爾芙》中的薇塔和丈夫

而伍爾芙與丈夫的關係則更為融洽,即使在和薇塔發展出情人關係之後,她的丈夫倫納德·伍爾芙依然對她關懷備至。

現實中倫納德為了支持伍爾芙的寫作,特意購置印刷機,在家中地下室創建了有名的「霍加斯出版社」,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後來還出版了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等作家的作品)

《薇塔與吳爾芙》中的伍爾芙與丈夫

在這樣開放式的婚姻關係下,《薇塔與吳爾芙》的故事變成了更加原始的情慾追逐。

薇塔在感情中顯得主動而強勢,從一開始昂然不顧地走進伍爾芙的世界,到兩人發生關係後的「移情別戀」,薇塔一直是一種不安分的狩獵者的姿態,某種角度上來看,可以說是「渣女本渣」了。

《薇塔與吳爾芙》劇照

而伍爾芙在這段關係中則顯得敏感而脆弱,從一開始的抗拒和茫然,到後來的投入和沉溺,到最後的痛苦與和解,她用創作為自己在這段充滿激情又疾速變化的感情中獲得了救贖。

伍爾芙在影片的結局中對薇塔的那段剖白,可謂是教科書式的「渣男/女語錄」,建議各位文藝渣年可以拿小本本記錄一下:

你的內心充斥著無數燭火,熊熊燃燒著,你就像一顆爆炸的恆星,光芒照耀了整個宇宙,但這也意味著你無法把你的光芒聚焦於一個人、一件事上。
《薇塔與吳爾芙》劇照

把這段裡面的「你」換成「我」,知道怎麼用了吧?(怎麼說到這裡,故事有了一種狗血百合文的感覺?)

驚艷的表演和頗受爭議的技法

雖然《薇塔與吳爾芙》為我們講述了一段關於伍爾芙的別開生面的故事,但就這部電影來說,無論是去年登陸多倫多電影節,還是今年與觀眾的正式見面,其獲得的評價並不那麼理想。

首先是劇本。導演試圖去打造一個標準的三幕式結構的故事,但兩人相互試探、相互靠近的戲份篇幅太滿,而在發生關係後的急轉直下又來得太急,以至於最終的和解亦顯得輕描淡寫,缺乏力道,使得整個故事顯得臃腫而頭重腳輕,關鍵處語焉不詳。

《薇塔與吳爾芙》劇照

在台詞和表達形式上,導演很多時候要面對的,是對於原版劇本「去戲劇化」的任務,但最終頻繁出現的兩人「隔空唸稿」的表達方式,顯得草率而單調,而台詞部分,薇塔太過於直抒胸臆的表達以及伍爾芙的咬文嚼字,多多少少都會有點不合時宜。

配樂方面,由作曲家伊澤貝爾·沃勒-布里奇打造,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妹妹就是英倫神劇《倫敦生活》的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

《倫敦生活》中的菲比·沃勒-布里奇

伊澤貝爾·沃勒-布里奇為《薇塔與吳爾芙》製作的配樂,出人意料地使用了大量的電子樂元素,這使得影片所表達欲望和情緒更加突出,但與影片年代質感和畫面風格的不協調,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破壞性效果,這也成了影片最大的爭議之處。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電影中飾演伍爾芙的演員伊麗莎白·德比茨基令人驚艷的表演。

《薇塔與吳爾芙》劇照

在妮可·基德曼憑藉《時時刻刻》奧斯卡封后之後,無論是誰再度出演伍爾芙,無疑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而德比茨基這位身高一米九的法國姑娘,近乎完美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大多數人第一次注意到伊麗莎白·德比茨基,都是源自於小李子主演的那部《了不起的蓋茨比》,她所飾演的喬丹·貝克在我看來比黛西更讓人印象深刻,而後來更多人注意到她,應該就是《銀河護衛隊2》中的渾身土豪金的女祭司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喬丹·貝克

《銀河護衛隊2》中的黃金女祭司

如果說基德曼飾演的伍爾芙,是身陷幻覺的困頓,是疲憊之下的糾纏,那麼德比茨基則是以低沉的聲線和悲傷的目光,捕捉到了伍爾芙身上最本質的那種敏銳的智慧和精神的痛苦。

德比茨基頎長的軀體和消瘦的身形,賦予了角色一種頗為契合的病態美感,她舉止柔美、步履優雅,像一隻脆弱的天鵝一樣讓人過目不忘;而德比茨基在細節的把控上同樣出色,影片中有一場伍爾芙情緒崩潰的戲份,被她演繹得極為細膩,堪稱全片最精彩的畫面之一。

《薇塔與吳爾芙》劇照

即使影片本身的故事並不那麼自然流暢,但德比茨基所塑造的伍爾芙形象,帶著觀眾去一起去好奇地窺探危險關係的未知領域,也足以引人入勝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