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性別之戰》影評:性別之戰與好萊塢平權

性別之戰影評

《性別之戰》與好萊塢平權

美國《綜藝》雜誌在去年12月發表了一篇文章,評選了2017年最被低估的十部電影,其中包括由喬納森·戴頓和維萊莉·法瑞斯執導的傳記片《性別之戰》。這部講述女權主義的電影被一些人批評為迎合好萊塢政治正確的風潮,在今年年初的頒獎季並未獲得過多的獎項。但是結合好萊塢當下的背景來看,《性別之戰》還是有值得被討論的內容。

首先作為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本片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影片片名《性別之戰》直接取自1973年休斯頓發生的一場著名網球比賽。女子網球選手比利·簡·金與男子網球選手鮑比·格里斯舉行了一場跨性別的世紀大戰,3萬多球迷來到現場,5千多萬觀眾在電視機前收看直播,這場賽事同時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進行實況轉播。經過數回合的艱難對打後,比利·簡·金以6-4、6-3、6-3的比分贏得比賽,改寫了網球界的歷史,而這場比賽最大的意義在於為女性在當時的社會爭取到了一個更為平等的位置。用比利·簡·金的話說「如果我輸了,那麼女性在網壇的地位會後退50年,我們所做的努力都會灰飛煙滅,同時所有的女性自尊心都會受到影響」。

這部電影選取了比利·簡·金傳奇一生中最為著名的一場戰役,但全片並未以刻畫這場比賽為重點,而是在真實還原特定年代的歷史事實下看待70年代網球界的婦女平權運動。

影片由兩條線交叉進行。第一條即按照歷史時間講述「性別大戰」發生的來龍去脈,突出婦女爭取性別平等的主題。

在本片故事所發生的七十年代,婦女運動,少數族裔平權運動剛剛興起數十年,西方的民權運動仍舊面臨著艱難的前景。按照影片所描述的背景,當時的女性運動員在網球界仍舊處於一種低於男性的位置。

影片以比利·簡·金在球場上勝利的畫面開始。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之一,她在職業生涯中獲得了十二個大滿貫單打冠軍和十一個大滿貫女雙冠軍。但是她所面臨的事實是,女性選手無法在比賽中獲得和男選手相同的獎金,因為在競技類體育中,「女性從生理上比男性弱,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繼而「女子的網球比賽沒有男子網球比賽精彩,因為男性更有力量,速度更快」。

影片將以比利·簡·金為代表的女性網球運動員刻畫為女權主義者,面對體育界由對女性歧視引發的同工不同酬問題,她們被迫脫離美國網球協會,簽署一項金額為一美元的比賽合同,同時加入Virginia Slims Championships,與美國主流網球巡迴賽進行對抗,這在後來實際成為女子職業網球聯賽的雛形。

影片在這條線的敘事上將男女主角的角色設置為對立式的關係,即女權主義者和男性沙文主義者,因此兩種不同性別間的對抗在影片中顯得十分尖銳。

片中的男性主角,即史蒂夫·卡瑞爾所扮演的鮑比·格里斯是一個近乎於卡通式的鬧劇角色,他的表演還原了這位行為誇張的男網球運動員的行為作派,這個人物的性格設置有兩個特點。首先是鮑比·格里斯對待女性的態度是消極的,他是一位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但是他在公共場合多次表達了對於女性的嘲諷態度。在電影中,史蒂夫·卡瑞爾的台詞來自於真實的歷史記載,比如他曾在記者會上說,「我沒說過女性不適合於網球這項運動,她們是撿球的高手」以及「女性更適合出現在臥室和廚房」。此外他身著女裝在網球場上公開侮辱女性,以現在的眼光看,當時男性對於女性的侮辱顯得相當直白。

其次,鮑比·格里斯賭徒式的性格被重點刻畫,這點也是「性別之戰」能夠發生的一個間接因素。真實的鮑比·格里斯沉迷賭博,據影片結尾所顯示的信息,他一生沒有放棄這個愛好。鮑比·格里斯精明的賭徒式性格想到了以「性別之戰」作為營銷點賺取一筆獎金,但首先被比利·簡·金以侮辱女性的理由拒絕。

影片的另一條線即比利·簡·金的同性感情線。在電影中,這條感情線與比利·簡·金爭取平權的主線交叉在一起。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公開出櫃的女性運動員,導演也有支持同性運動的傾向。在訪談中導演談到「We love tennis, don’t get me wrong, but it was the love story that drove us to make this」。影片中,比利·簡·金和理髮店員Marilyn Barnett的感情戲份被浪漫化,突出化,這是很多人批評的一點。

影片的最後一場戲還原了1973年的性別之戰,比利·簡·金和鮑比·格里斯以相當怪異的方式出現,在這場比賽開始前,比利·簡·金為女子在網球領域的性別平等做出了數年的努力。

電影在結尾以紀錄片式的影像還原了比賽,與一般體育類的傳記電影有很大不同,整場比賽的還原十分冷靜,沒有用電影特有的表達方式還原比賽過程,而是突出了比賽勝利的意義。結尾有一個情節,取得勝利的比利·簡·金和失敗者鮑比·格里斯分別坐在更衣室裡沉默不語,他們的沉默顯然有著不同的情感。對於當事人來說,他們在這場比賽背後所承受的壓力難以想象,而歷史正是被這種嘗試改變現狀的人所改寫。

作為一部體育類的傳記電影,影片突出表達的是其實是平權問題,即女性應該在相同的領域中獲得與男性同樣的尊重。影片藉歷史人物表達觀點,在這個層面來說電影是成功的。同時,近幾年的人物傳記片突出了女性平權的意識。去年年初在頒獎季獲得多個提名的《隱藏人物》講述的是黑人女科學家在航天領域為女性爭取平等權利的故事。

《性別之戰》發生在70年代,如果將其放在2017或2018年當下來看,如今的女性可能不會面臨片中較為直白的性別歧視,但是隱性的男女不公依然沒有取得真正的改變。以好萊塢為例,男女之間由於性別權利不對等而引發的性別之戰仍在繼續。

首先,南加大於今年年初發布了一項調查,指出好萊塢在消除性別及種族不平等方面沒有取得進步。這份報告涵蓋了從2007年到2017年的十一年時間,研究對象是每年票房收入最高的100部電影的導演。共有1223位導演參與並指導了1100部電影,其中95.7%是男性,女性導演僅佔4.3%。這份報告指出,在韋恩斯坦性騷擾醜聞震撼好萊塢以及女性紛紛站出來揭露性別歧視,為性別爭取平等之際,美國電影也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女性電影人在整個行業中所發揮的影響力依然微乎其微。同時,好萊塢作為全球性的電影娛樂工業並沒有顯示出對等的多元性。在去年的頒獎季,一些影評人以#oscarsowhite為標籤評價近年來的美國電視工業,黑人或是少數族裔的群體面臨更大的不平等。

2014年,憑藉《少年時代》獲得最佳女配的帕特里夏·阿奎特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表示女性在行業內的薪資仍未與男性持平,她呼籲這種狀況應該有所改變。在這些年的一些媒體報道中,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被頻繁提及,多位女演員在社交網絡表達過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其次,好萊塢所創造的女性形象在經歷了較長時間探索後,在近二十年內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轉變,但這些改變顯然遠遠不夠。去年上映的《神奇女俠》就影片質量來看並未達到特別優秀的水平,但是作為在超級英雄商業電影中第一個女性英雄角色,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獲得了一些好評,但好評集中在對於女性形象的刻畫上。

雖然女性或少數族裔在爭取權利平等的方面收穫的成效仍不夠理想,不可否認的是,好萊塢近年來興起了一場女性主義的風潮。自去年10月伊始的好萊塢反性侵運動#metoo仍在發揮著一定的影響力,並且其影響範圍跨越了地域和階級的限制,在世界各地的女性反性侵運動中發揮了不小的的作用。法國和中國在其影響下相繼開始了各自的反性侵運動。去年年末,這場運動還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五位「打破沉默者」成為2017年的年度人物。

可以說#metoo 運動在恰當的時間契合了女性主義在好萊塢風行的浪潮,並且它的影響之大,波及到了好萊塢大批知名的導演和演員,其勢力和深入的力度顯然大大超出人們的意識。在好萊塢,這場運動的發起者,女演員Alyssa Milano在一覺醒來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她的這一倡議會引發社交網絡上排山倒海的呼應。自去年十月哈維韋恩斯坦成為眾矢之的後,凱文史派西,伍迪艾倫相應被曝出性侵醜聞,上個月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中獲得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的James Franco因為性侵事件不太可能在頒獎季獎季斬獲更多的獎項,伍迪·艾倫的新作可能無緣院線 。

這波抵制浪潮的背後是大批好萊塢女性電影人的站隊,也可以體現出女性電影人發揮集體力量所帶來的影響。從去年下半年的媒體報道中可以發現,十幾位當紅的好萊塢一線演員直接向媒體披露針對韋恩斯坦及其他男性對其的不當舉動,其中不乏奧斯卡影后和家世顯赫的歐洲女演員。同時,一部分曾在頒獎季受惠於韋恩斯坦的女星則在最初表達了模稜兩可的震驚態度後迫於輿論壓力而表示不會再與其進行合作。這些女星在抵制浪潮剛剛出現不久被一些網友攻擊,因為她們對這件事的「震驚」看法顯得相當不真誠。·雖然這場運動發展到現在受到了一定的質疑,被以凱瑟琳·德納芙為首的法國中產階級白人女權主義者評價為「gone too far」或者是哈內克口中針對男性的獵巫運動,但其影響力仍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它的進步意義,和所帶來的社會影響相當深入。

川普上任後,好萊塢被認為是白左的集中營,被稱為女權鬥士的女演員們在戲外進行著不同形式的女權活動。她們的行為值得肯定,同時像《性別之戰》這樣的電影應該出現的更多一點。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