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都8102年了,怎麼還有人拍黑白電影

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
黑白片永遠不能稱作是彩色電影淘汰的產品。

這部黑白電影,關於沒有煙硝的愛情時期的波蘭。

體制對立的鐵幕決絕又沉重,噤若寒蟬的環境,人情嚴肅淡薄。

一切恰如維斯瓦河的河水生涼,流經波蘭全境,浸透寒意。

?[沒有煙硝的愛情],維斯瓦河

陽光是黑白,沒有溫度,斯大林的大字報是黑白,莊嚴肅穆。

街角,男主燃盡最後支菸,吐出的白色煙塵捲裹著等待,升上漆黑的夜。

他到底沒能等來所愛,掐熄菸頭,走向軍事邊界,那邊是另一個體制,沒有回頭,背影亦是黑白。

這黑白,跟時代一樣冷徹。

?[沒有煙硝的愛情]

電影叫[沒有煙硝的愛情],今年剛折桂戛納電影節。

而六年前,也是一部黑白片[藝術家],則問鼎奧斯卡。

?[藝術家]

影史百年鉤沉,當色彩已成為眼睛的本能,黑白卻顯得異常耀眼。

直至今日,人們還在拍,也還在看黑白電影。

這如今看來頗具年代感的技術,似乎從未過時。

要談論黑白電影如何經久不衰,得從彩色電影說起。

大眾普遍認為彩色電影是後來的故事,其實,電影剛誕生時,便有了色彩。

只是那會並非基於彩色膠片,而是將黑白膠片上一幀幀手工塗色,彩色電影像是繪畫和電影的雜交。

也難怪,業內並不承認這是彩色電影。

?1896年法國導演迪克森的「假彩色電影」,[安娜貝拉的蛇舞]

由於是人工上色,色彩並不寫實,只是噱頭,黑白對銀幕依然有著絕對統治力。

直到30年代出現了彩色膠片,影史承認的第一部彩色電影才初露頭角。

?1935年,[浮華世界],影史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彩色電影

但[浮華世界]並不像當年[爵士歌手],給電影帶來一場革命,而僅是拉開了銀幕彩色和黑白拉鋸的序幕。

?1927年,[爵士歌手]上映,電影迎來革命性改變,從默片走向有聲

主要由於新彩色電影技術製作麻煩,成本還高。

1936年美國電影工程師協會照明委員會的報告中曾指出,黑白電影製作時僅需250-400的光照強度,彩色電影則高達800-1000。

據說1939年拍攝[綠野仙蹤]時,由於照明設備功率太高且數量過多,影棚內溫度高達38度,角色們不得不往道具服裡塞水袋降溫。

為防設備過熱,工作人員還時常用水槍噴射,拍完後,更是有演員抱怨眼睛受到永久性損傷。

?1939年[綠野仙蹤]

此外,同年還有一部[亂世佳人]光製作費就差點讓米高梅公司破產。

可見,那會製作彩色電影等同於如今的全程CGI特效,只有大公司才有這個財力物力。

?[亂世佳人],米高梅顯然贏下了這場豪賭

技術不成熟,成本不可控,彩色電影剛誕生那幾年,市面上還是黑白電影的天下。

不過,這些都伴隨二戰後美國經濟騰飛,逐漸不成問題。

截至40年代末,美國彩色電影的產量已佔到市場51%,儼然和黑白電影平分秋色。

只是好景不長。

5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各大電影公司預感它才是未來,紛紛將電影倒賣給電視頻道播出。

由於那會只有黑白電視,各大公司又將重心轉向了黑白電影,彩色電影再度失寵,市場份額也一度回落到21%。

?50年代的銀幕主流仍是黑白電影,[十二怒漢]和[光榮之路]便是代表,圖為[十二怒漢]

直到60年代中期彩電進入千家萬戶,外加柯達公司對彩色膠片技術做了革命性改良,彩色電影才真正迎來全面爆發。

此後,黑白電影開始走下神壇。

70年代末期,由於忌憚彩色膠片保存時長遠不及黑白,好萊塢一群知名導演又掀起了黑白電影的反撲。

想來伍迪·艾倫的[曼哈頓]、馬丁·斯科塞斯[憤怒的公牛]和大衛·林奇的[象人],也皆出於這段時期。

?1979年,[曼哈頓]

反撲只是暫時,80年代誕生的數字電影,讓黑白膠片徹底失去了競爭力。

雖終還是彩色電影笑到最後,但放眼影史,黑白電影的確從未過時。

1998年,克里斯托弗·諾蘭在拍處女作[追隨]時,只有6000美元預算。

除了自編自導還兼職攝影外,為控制成本,更是將其拍成黑白。

?[追隨]

比起彩色電影,成本永遠是黑白片的巨大優勢,但這並不是它長期立身影史的緣由。

就像丟了視覺的盲人會強化其它感官,沒有色彩語言的黑白片,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光影。

而這才是黑白片的靈魂。

藉助打光技巧,黑和白有了極高的對比度,能有效隱去或是凸顯信息,使情節更具張力。

這對敘事為主,畫面其次的劇情片百益無害。

[驚魂記]經典的浴室謀殺便受益匪淺,黑白光影下,兇手身份被隱藏,受害人的掙扎更加突出,既保證了懸疑,又不失恐怖。

?[驚魂記]中的黑與白

同時,光影明暗的交替還能暗示角色內心的變化。

?同樣是[驚魂記],該鏡頭里諾曼的臉被光影分成黑白兩塊,暗示了角色內心的分裂

而黑澤明的[羅生門],尤為突出。

樹葉割裂光影,在人物臉上投射斑駁的黑白,強化了人物複雜的性格,點明人性不可信的影片主題。

?[羅生門]

除了上述這些深化情節的功能,黑白光影往往還能抒發電影情緒。

對於戰爭電影,黑白能賦予真實,給電影以凝重,譬如陸川的[南京!南京!],黑白裡道盡全片的憤怒與控訴。

?[南京!南京!]

又或是[沒有煙硝的愛情],那個年代的壓抑和冰冷只有在黑白的烘托中才會呼之欲出。

?[沒有煙硝的愛情],整齊劃一的合唱團和背後的斯大林,黑白裡滿是時代的嚴肅

再者,某些場景在黑白片中會呈現出特殊的觀感,色彩反倒畫蛇添足。

最形象的例子是煙霧,本身為白,稍以打光點綴,層次盡顯,便是完美。

?就像[大爵士樂隊]

黑白片裡還有最美的抽菸鏡頭,煙霧縈繞,光影中氤氳,萬種情緒瞬間便能達到極致。

?也如[控方證人]裡的瑪琳·黛德麗

此外還有血漿,經黑白處理後,淡化了生理的反感,竟生出一種暴力美學。

昆汀在[殺死比爾]裡黑白處理的片段便玩的出溜。

?[殺死比爾]

正是因為這般,黑白片永遠不能稱作是彩色電影淘汰的產品。

它更像是和後者對等的類型,銀幕上散發獨特質感。

正是由於黑白電影這些特性,如今,為提升表現效果,部分彩色電影開始有的放矢地揉入黑白,卻也分外和諧。

就這樣,黑白片從類型蛻變成表現手法,找到了最恰當的存在方式。

這種應用下,最常見是用黑白來區分兩種不同狀態。

譬如諾蘭第二部長片[記憶碎片]

處女作佔盡黑白的便宜,[記憶碎片]資金雖充裕,但諾蘭還是選擇將電影拍成黑白彩色混搭。

片中,黑白和彩色表示時間線的差異,彩色是倒敘,黑白為順敘,色彩流轉中,草蛇灰線的故事慢慢清晰。

?[記憶碎片]

而在[美國X檔案]裡,黑白則是男主的過去,是陰暗的人生,彩色則為洗心革面的現在。

兩種色調對比,主角的心境變化顯而易見。

?[美國X檔案]

[春光乍洩]中,色彩搖身變成了黎耀輝的心情,分手時是黑白,直到何寶榮回到身邊,才有了色彩。

?[春光乍洩]

既然有彩色電影摻雜黑白,也必然有黑白電影嫁接彩色。

不同於前者,黑白片中的色彩多是指代極強的象徵。

觀眾難以忘記[辛德勒的名單]中的紅衣芭蕾少女夢,因為在黑白廢墟中她紅得耀眼,是生命的希望。

?可以說紅衣小芭蕾少女夢拔高了[辛德勒的名單]總體深度

在充滿戲謔的[大佛普拉斯]裡,行車記錄儀裡彩色的世界將黑色幽默式的諷刺推向了極致。

?[大佛普拉斯]

同樣被賦予色彩的,還有科波拉[鬥魚]裡的魚。

那是少年青春的色彩,也是他內心逃離小鎮,嚮往自由的渴望,畢竟,這兩者聽起來比這黑白陰鬱的小鎮繽紛多了。

?[鬥魚],少年是色盲,卻唯獨能看見鬥魚身上的光彩

無論是純粹黑白回潮,還是各半混搭盛行,無不告訴觀眾黑白電影從未淡出影史。

其尚能言說,卻無法替代的魅力,也正是如今人們還在拍,還在看它的理由。

正如帕維烏拍攝[沒有煙硝的愛情]。

他始終清楚,要裝載下父輩無法釋然的愛情和那荒唐時代,也只有這光影錯落,黑白分明的每秒24幀。

而[沒有煙硝的愛情]後,人們似乎又多了一個觀看黑白電影的理由。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破詞兒」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