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那些說法語的波蘭情人們

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

流亡是我們對愛最後的信仰~

作為獲得戛納影展最佳導演榮譽的年度佳作,《沒有煙硝的愛情》從上映以來就備受關注。

《沒有煙硝的愛情》並不算鴻篇巨制,也只有一個半小時的片長,兩位主角從東方陣營到西方社會,再從西方社會回歸東方陣營,分分合合,而其中,他們在巴黎的篇章居然佔了影片的一半甚至還多。

而我的關注點也恰恰停留在了這一段巴黎生活中。無論沒有煙硝的愛情的陰雲,還是愛情的糾葛,都交替在巴黎上演。

最近正好重看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兩生花》,也是一部風格獨特的文藝片,女主角薇羅尼卡在世上有兩個分身,她一邊是天賦異稟的歌者,用波蘭語對著上帝引吭高歌,一面又是在大陸另一端生活的法國姑娘,用法語和喜歡的人說著情話。從始至終,兩個語系來回自由轉換,毫無違和感,甚至有一瞬間,我分不清到底哪個是法語哪個是波蘭語。

《兩生花》劇照

在《沒有煙硝的愛情》裡,我再次看到了兩種語系的自由轉換,因為時代際遇,兩對情人時而在波蘭時而在巴黎,而除了母語,他們都有著一口流利的法語。莫非他們天生就是會法語的嗎?

特意查了一下,才發現波蘭人對法語鍾愛已久。曾經的法蘭西帝國威名赫赫,其影響遍及整個歐洲大陸,法語也一直被視為高貴的貴族語系,而歷史上,波蘭始終都是一個敬仰法國的國度,波蘭人也一直對法國人最有好感,甚至潛意識裡希望自己成為法國人。

興許是這個原因,從此世界電影之林裡就存在這樣的一種獨特現象:波蘭電影裡經常出現法國角色,而幾乎每個波蘭角色都和法國有點牽連,說一口流利的法語也自然不在話下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沒有煙硝的愛情》和《兩生花》這樣的電影裡會充斥著那麼多的法國段落,畢竟作為導演的帕夫利科夫斯基和基耶斯洛夫斯基都是波蘭人,而他們又對法國文化情有獨鍾。再換一個角度,作為藝術之都的巴黎,向來是藝術家們的聖地,像高更、喬治?奧威爾、海明威這樣的藝術巨人都曾浪跡巴黎。帕夫利科夫斯基將本是藝術家的男女主角安排在巴黎,把《沒有煙硝的愛情》的重頭戲份都放在藝術之都上演,不僅合情合理,更平添幾分浪漫。

《沒有煙硝的愛情》劇照

在波蘭人的民族心性上,文化上的漂泊和多語系的激烈碰撞,始終是無法迴避的歷史議題。

翻看波蘭近代史,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存在身份認同焦慮的國度。先是在二戰期間被德國佔領,後又被蘇聯瓜分,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當東歐解體,波蘭又建立了民主共和體制。

時代變幻下的體制更迭,個體漂泊不定的尷尬際遇,自然成為波蘭藝術家的興趣焦點。回看波蘭的那些銀幕經典,大都沒有迴避或者美化這些歷史問題,藝術家們在電影藝術上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探索,特地探討整個民族以及個體在政治身份上的游離。所以《沒有煙硝的愛情》中有這樣的一幕,男主想要從法國返回波蘭,卻被法國的簽證官劈頭蓋臉責罵,「你是叛徒,逃離波蘭,還欺騙了我們!」事實上,男主就存在強烈的身份認同焦慮,他因為叛逃已經被波蘭除名,身份卻也不被法國官方承認,成了一個沒有政治身份的邊緣人。

《沒有煙硝的愛情》劇照

語言是一個民族品性的外在,而每個人都用母語代表著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在人們的印象裡,法語優美奔放,法國人浪漫又愛自由,而波蘭語冷靜理性,波蘭人內斂又愛思辨。

《沒有煙硝的愛情》就在語言上匠心獨運,電影裡無需專門出現埃菲爾鐵塔或者華沙美人魚雕像,只要主角張嘴開始說話,觀眾就會明白這是在哪個國度。

而且,語言在主角人生境遇轉變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當這對藝術眷侶無拘無束載歌載舞,盡情享受攀登藝術高峰的愉悅之時,說的都是法語。當他們被限制被監視,在各種政治符號下集體表演,以及後來男主坐牢的時候,出現的都是波蘭語。兩種語言,兩個政治體系。

沒有煙硝的愛情絕對不只是兩大話語體系的PK這麼簡單,國家機器傾軋之下,處處都是被忽視被犧牲的個體幸福,自然也包括寶貴的愛情。所以《沒有煙硝的愛情》的片尾出現了「獻給我的父母」這樣的字幕。導演帕夫利科夫斯基的父母都是波蘭知識分子,屬於被遺忘的一代人,他們被犧牲掉的幸福,多年後由兒子借電影來追憶。而帕夫利科夫斯基自14歲離開波蘭後,一直在歐洲各國游離。片中男主角的境遇,某種程度上也是他對自己的一次投影。

《沒有煙硝的愛情》劇照

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成名之作《修女艾達》類似,《沒有煙硝的愛情》整部電影的基調冷靜疏離,冷色調的黑白貫穿始終,那些恍如老照片一樣的懷舊鏡頭不時閃現。藝術與愛情,個體與家國,漂泊與時代……都在這些考究的鏡頭中一一呈現。

整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出現在中間的那個舞蹈場景。女主在巴黎和男主重逢,倆人此時都已經有了另一半。光影交錯間,他們緩緩漫步舞池,隨著慵懶的音樂自然扭動,輕快地揮灑每個舞步,臉上神采飛揚沉醉其中,彷彿所有傷害都不再重要,一切時代拋來的沉重都不復存在了。這個場景就是《沒有煙硝的愛情》的海報,也是本片的高潮。

我之所以被打動,因為那種輕快的舞蹈太匪夷所思。講述政治迫害或者個體不幸的故事,從來都是沉重的,滿腔血淚,唯獨不見輕快的舞步與盈盈笑意。這大概就是《沒有煙硝的愛情》最動人的地方,太獨特的抒情,宛如黑暗中盛放的自由之花。當然這是本不該存在的,可是卻被天才的藝術家加以發揮,成為了直擊人心的經典場景。

《沒有煙硝的愛情》劇照

和那些講述非常時期的愛情故事不同,《沒有煙硝的愛情》裡的愛情符合所有平常愛情的公式,假如主角們不是沒有煙硝的愛情時期流亡法國的波蘭難民,他們之間的愛情在現在也依然是成立的——從熱烈的初戀到平淡的相處,然後開始倦怠厭棄,產生距離,接著舊情復燃,直至至死不渝。可以看出,主創並無意誇大沒有煙硝的愛情對個體的影響。

在影片結尾,這對情人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可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沒有煙硝的愛情的時代或者高壓的政局,因為彼時他們已然團聚,倆人完全可以選擇逃亡繼續生活在一起的。然而他們並沒有走這條路。他們選擇了永遠在一起,很詩意地雙雙服毒殉情。這就是他們最後的心願,你無從妄加指責什麼。當事人的心態只有自己清楚。

其實動盪的沒有煙硝的愛情時代只是外表,真相是他們已經喪失了信心,繼續活著在一起的信心。不斷的勞燕紛飛,多年的無家可歸,我猜他們那時已經感到疲乏了。他們厭倦了分分合合的流亡生涯,厭倦了俗世感情的真真假假不可捉摸,持續動盪的強權世界更讓人不安……似乎只有到了另一個世界才能獲得幸福,只有死亡才無法將他們分開。

《沒有煙硝的愛情》劇照

片中反復出現的耶穌的雙眼,就是一種明顯的暗示。那雙憂鬱的眼睛象徵了上天的視角,冷眼注視著人世悲歡離合,卻無動於衷。在最後的殉情時刻,這對情人又去了那個被炸毀的教堂,在耶穌的祭壇前擺滿了白色的小藥丸,也算是對上天的一種回應。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始終忠於的只是自己的內心,彼此間純潔的愛情,還有對神靈的精神信仰,而不是家國社會或者某種意識形態。

這樣看來,情人的殉情就更具有了純粹的悲壯意義。那是看破之後的主動放棄,而不是無奈的被動選擇。抱著「到那邊去吧,那邊風景更好」的想法,他們義無反顧地走向了末路。這樣的瘋狂只屬於理想主義者,那些可以為某種純粹的信仰堅定赴死的人。他們的信仰就是愛情。

在我看來,他們既然抱定了死也要在一起的決心,那麼這樣的結局未必就是悲傷的,相反還有常人難以理解的幸福在裡面。

(個人公號:波羅的海)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