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街角的書店》影評:中年喪夫美女靠一家小街角的書店對抗當地貴族,書真的能改變人的命運啊

街角的書店影評

只要街角的書店在一天,終有一天能等來手指乾淨或者骯髒的讀者。

在上海電影節上,無論是文藝範精神導師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還是如《晝顏電影版》這樣的話題性作品,亦或《碟中諜》這類的視覺系大片的票都被早早搶劫一空。這反而給一下不太受到關注的「小片」留下了空間。比如這部非常悶騷有趣的《街角的書店》(The Bookshop)。

這部慢熱的片子給人這樣的感覺,彷彿你漫無目的的走入一家街角的書店,意外翻開一本不太熟悉的書,卻越讀越沉迷。翻完最後一頁後,你心中恍若雷擊,有一種若有所失的微痛感。《街角的書店》值得一看,它不像那些話題之作,容易吸睛的大片一樣,拿著激素的大棒去敲打你的神經,而是用一個柔軟的故事讓你恢復平靜,復甦理性,為你麻痺的心帶來它原本擁有卻被遺忘的感受力。

「小片」能讓你感受到膠片背後的溫度,而「大片」卻只能讓人觸碰到一層冰冷的塑料。看「大片」,就好像與一個無比巨大的充氣娃娃上床,在莫名的亢奮中強行擺弄出虛假的快感;而看「小片」,你能感受到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街角的書店》就是那種能與人觀眾產生溝通的細膩作品。艾米莉·莫迪默、比爾·奈伊、派翠西婭·克拉克森三位勢力派演員更是讓這部電影趣味十足。《街角的書店》就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樣,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出迷人的古典氣質。《街角的書店》改變自佩內洛普菲茨傑拉德的原著小說,講述一名失去丈夫的中年「少女」弗蘿倫斯回到蔽塞家鄉,希望通過開辦當地唯一一家街角的書店,重新找回生命活力,同時一解對亡夫的思念之情。

故事設定在1959年的英國小鎮。那裡的人,從漁夫到銀行高管都不怎麼讀書,按照他們的話來說,「一般會在睡前讀書,翻到第三頁時就會睡著」。那個地方只有一位閉不出戶的布朗迪希先生是全鎮唯一的書迷,而他看書時有一個非常驚人的癖好,就是把書頁上作者的照片和介紹燒掉,只留下書,因為他人物這些照片,這些作者往往配不上他們寫的書,亦或他們的書根本就「不值一提」。

弗蘿倫斯雖然遇到重重困難,貸款,裝修老屋,一個人幹繁重體力活,但最終這家街角的書店還是開了起來,並且看書的人居然不斷增加。小鎮有了新的地標,人們有了新的去處,弗蘿倫斯用她選書的品味,悄然的影響著小鎮的人們。

這讓當地的貴族馬特夫人心懷芥蒂,因為她一開始希望將小屋改造成藝術中心,而弗蘿倫斯不斷興旺的街角的書店讓她的夢想落空,這似乎還挑戰了她的權威,影響了她的聲譽。

平民女子與貴族女爵之間,因為這家不起眼的街角的書店而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拉鋸戰。小鎮其他人對街角的書店的看法,對弗蘿倫斯的態度也因為她說引進的書「暗流湧動」。弗蘿倫斯的街角的書店彷彿投入池塘的巨石,在這個緩慢平靜的小鎮裡引起了久久難以平息的波瀾。街角的書店和弗蘿倫斯的處事方式,好像改變了整個小鎮的磁場和重力,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甚至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

弗蘿倫斯能夠用街角的書店改變小鎮嗎?書能成為她抗擊貴族權力的武器嗎?

這些都是《街角的書店》提供的可供解讀的外延,令人意猶未盡,韻味十足。《街角的書店》改編自小說,遭遇了文本轉碼時的困境,文字轉換成影畫時,很多信息會丟失,離開文字和書本的媒介性質後,意義有時會失去的落腳之地,懸在空中,無法被人解碼而出。

作為電影,《街角的書店》有著考究的色彩運用和精緻的場景調度,影片透露著一種自信的古典氣息,敘事沒有任何花招,人物的塑造也是耐心的,劇情上沒有明顯的高潮,張力也不像大多數影片那麼聳人聽聞。那種娓娓道來的節奏感,因為片中提到的兩本書,而頗為值得玩味。《街角的書店》還是希望借用文本之間的互文關係製造解讀的層次感,為隱喻擴展空間。

弗蘿倫斯的到來,她開設的街角的書店明顯的影響到了小鎮上的兩個人,一個是聰明的小芭蕾少女夢克里斯丁,一個就是孤僻的紳士布朗迪希。這兩本書,一本是科幻小說大師布拉伯德里的《華氏451》,

一本是,納博科夫的《洛麗塔》。

《華氏451》說的是知識的傳遞,對權力的張望和思考;未來的烏托邦世界,書是禁物,主角作為消防員的職責就是燒書,這和片中的布朗迪希構成互文性。而一位少女讓消防員進入到了「書族」的世界,這群人世代以背書為活著的唯一原因,他們把一本又一本書記在腦中,世代相傳以此作為對「那個世界」的權力的反抗。而《洛麗塔》談的是禁忌的跨年愛情,從一個畸形的情愛糾葛中窺探當時的各種社會議題,

談論了欲望和壓抑的關係,探尋了男女主角之間悲劇的根源。兩本書都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教育,知識之間的聯繫。無疑兩本書不但構建起了影片中,三位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而且隱喻了小鎮與街角的書店,平民與貴族,女性和男性,小孩和成人世界之間的權力關係。影片中,弗蘿倫斯因為把《華氏451》介紹給了書迷布朗迪希而獲得了他的青睞,令他刮目相看,甚至為她走出了古堡,重回復雜的社會。

弗蘿倫斯對於是否引進《洛麗塔》而猶豫不決,她找布朗迪希徵詢意見,布朗迪希巧妙的表露愛意,也告訴了她勇氣的重要性。弗蘿倫斯聽懂了其中的奧義,一口氣買入250本《洛麗塔》,直接引爆了小鎮,一時間不得不請求警察幫助,讓他們維持街角的書店路口的秩序。把曾經的禁書帶到這個蔽塞的小鎮,弗蘿倫斯的行為再次挑戰了當地的名門貴族的權力。而弗蘿倫斯與布朗迪希的忘年戀自然互文了《洛麗塔》中的愛情悲劇,

弗蘿倫斯又作為知識的盜火者,如《華氏451》的「書族」少女一樣,影響到了小鎮的下一代代表克里斯汀。最後,在各方的壓力下,弗蘿倫斯落敗而走,孤獨的乘船離開,失去了街角的書店。可她的「愛徒」,克里斯丁在她離開時,在即將被改造為藝術中心的老屋點上了一把火,作為告別之禮。

克里斯汀夾著一本書,和弗蘿倫斯作別,弗蘿倫斯原本神情落寞,可當她看到克里斯汀手中的書時,瞬間心領神會,露出了久違的微笑。看似簡單,淡然的《街角的書店》因為個性化的敘事,以及巧妙的安插進故事中的兩本經典書籍,而自帶幾分內力。這是文字的威力,經典的權威發出的不容抗拒的召喚。就像影片所描述的那樣,只要街角的書店在一天,終有一天能等來手指乾淨或者骯髒的讀者。

而且,書,總是會悄悄改變,影響一些人。無論是傳遞書的人,還是閱讀書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對生活充滿了勇氣,時刻保有著發現生活中新大陸的果敢和信心。因為一本書,他們也許會像影片中老紳士或者小芭蕾少女夢一樣,走出精神或者地域上的小鎮,去到更為精彩的廣闊世界中去。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