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仰望,馮小剛仰望戛納

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

這些年,馮小剛錢掙夠了,想回歸本我。他想著把張藝謀、陳凱歌的路重新走一遍,成為「人民藝術家」。

馮小剛的電影越來越不商業,沒有了馮氏幽默,也沒有馮氏時尚女郎。

《我不是潘金蓮》拍的並不過癮,雖然影片直接對準中國的司法制度和信訪規則,但更多的是社會效應。范冰冰放下身段,拼命扮醜,但還是沒有拿到最重量級的金馬獎影后。

合作完老搭檔劉震雲,馮小剛找了更國際化的旅美作家嚴歌苓,《芳華》有著更大的野心。既要收割懷舊者的眼淚,也要在藝術獎項上有所突破。

結果大家也知道了,文藝片《芳華》拿到了10億+的票房,但歐洲電影節、金馬獎評委們並不買賬,獎項是顆粒無收,僅僅是安慰性質的提名而已。

直到波蘭導演帕夫利科夫斯基《沒有煙硝的愛情》的問世,同類題材的對比,大家才知道馮小剛與歐洲導演的差距有如鴻溝。

同樣是文工團題材,同樣是嚴峻的時代背景,《沒有煙硝的愛情》拿到了戛納最佳導演,而《芳華》連戛納的紅毯都沒蹭上。

《沒有煙硝的愛情》以文工團的癡男怨女為主線,悲歡離合,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悲歡。

二戰過後,波蘭一片瘡痍,百廢待興。

男主角維克托是華沙文工團的首席鋼琴家,和幾位同事一起去鄉村采風,順便挖掘幾個好苗子,未來的宋祖英之類。

佐拉是維克托一眼就看上的,她活力四射,照亮了維克托憂鬱的眼睛。

他把她從鄉村裡帶出來,逃離那個她捅傷父親坐了兩年苦牢的不堪的過去。

在他的關照下,佐拉從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成了國家歌舞團的首席。

兩人也開始相愛,雖然愛情始終瀰漫著各種陰影,民間音樂要歌頌莫斯科的斯大林,佐拉要負責監視他的動向。

維克托終於選擇了叛逃,但佐拉對未來是惶恐的,沒有應約前來。

從此,電影就轉向兩人癡男怨女式的悲歡離合。

她來找他。他歡喜、失望。

他來找她。他被驅逐。

她移民來找他。失望、離開。

他偷渡回國找她,坐牢。她來牢裡看他。

他出獄後看她表演,兩人相約自殺。

這種愛情與自由的強烈衝突讓人深深地觸動,自由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導演帕夫利科夫斯基不做犬儒,不歌頌祖國,而是深深分析那段歷史,呈現人的掙扎狀態。

他在呈現。

他對二戰後那段歷史並不迴避,不搞歷史虛無主義。

二戰後的波蘭,生活在蘇維埃的鐵蹄之下,沒有絲毫自主權,處處都要仰莫斯科的鼻息。

連波蘭民間音樂都要去歌頌偉大領袖,雖然偉大領袖的命還沒波蘭民間音樂的歷史長。

電影裡處處可見陰影,歷史人物真實存在,維克托的命運一直籠罩在烏雲之中。

他在抗爭。

如果是張藝謀拍,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活著》,經歷社會一次次地毒打,還得微笑向前。

如果是陳可辛拍,就是自由版本的《甜蜜蜜》,但張曼玉不會為了黎明去放棄現實的「麵包」,頂多邂逅而已。

帕夫利科夫斯基的男主角維克托並不跟著社會變革隨波逐流,而是一直在抗爭,甚至可以犧牲工作、自由和肉體。

維克托為了自由,絲毫不吝惜自己歌舞團的工作和在波蘭功成名就的所有,依然決然跨過邊境。

佐拉對未來有遲疑,會擔心又回到波蘭鄉村朝不保夕的日子,但為了愛情,她還是移民去了法國。

他在反思。

如果是德國電影,從東德到西德,男主角肯定在新的舞台大展宏圖,揚眉吐氣,生活充滿陽光。

電影裡的維克托卻並非如此,到了巴黎,他明顯頹廢很多,搞了個波蘭地下俱樂部,與波蘭歌舞團首席的地位相去甚遠。

到了南斯拉夫,他的舊同事趾高氣揚,一再諷刺他,他卻保留著自己最後的尊嚴,買一張貴的票去看佐拉的演出。

本來,人就有適應的過程。巴黎也並非處處是藝術的頂尖,哪個音樂人都能如魚得水,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欣賞男主角維克托的才華。

偏偏這樣的轉變,才能讓他們維克托和佐拉的愛情更加可貴。愛情,與麵包徹底無關。

呈現、抗戰、反思,這些,馮小剛的電影都沒有。

在《芳華》裡,馮小剛的電影裡對文工團那段生活充滿迷戀,反而對改革開放後諸多批判,會讓你有這樣的錯覺,還是文工團的大院生活好。

這也違背了編劇嚴歌苓的本意。

當然,小說《芳華》本就是為大銀幕所打造。

馮小剛、嚴歌苓們早就吃準了政策的紅線,絲毫不敢觸碰,更別提抗爭了。馮小剛連中越自衛反擊戰都不敢提,閃閃地躲開。

作家(導演)應是社會的良心。

沒有對社會弊病的深層次分析,他們的作品永遠是流光掠影,根本打動不了觀眾,更別提歐洲電影節那些評委了。

日本的《小偷家族》拿了金棕櫚,是枝裕和的作品一直緊扣日本社會新聞,讓觀眾們對現代日本社會的人倫關係、社會保險多一些關注,而不是見到小偷人人喊打。

《小偷家族》拿獎之後,日本政府想蹭熱度,給導演是枝裕和頒發個政府的獎項「人民藝術家」之類。

是枝裕和拒絕了,認為藝術應當與政治保持適當距離。

同比之下,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呢,流連於各種演講和頭銜,忙的不亦樂乎,就是沒有新的長篇小說了。

韓國的《寄生蟲》拿了金棕櫚,還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影片,扇了中國影人甚至華語影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曾經的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李安也是拿獎拿到手軟的呀。

曾經的李安連第二個金熊獎都不願意去領,認為審美疲勞了。

現在呢?

上一次中國影人拿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還是2014年刁亦男的《白日焰火》

戛納的金棕櫚則是中國影人仰望的一座高山,94年之後再無法企及。

馮小剛麼?像范冰冰那樣的毯星也做不了,只能與戛納漸行漸遠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