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芭蕾少女夢》影評:觀影心得:一位芭蕾少女夢內心最沈痛的獨白

芭蕾少女夢影評

近年來,講述酷兒議題的電影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相比起2017年著名的《BPM》的激進,《芭蕾少女夢》則可以說是非常的溫柔,而比起甜蜜蜜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本片則非常的殘酷。因此我大概會這麼說,《芭蕾少女夢》是一部既溫柔又殘酷的電影,他講述一位芭蕾舞者想成為一位平凡芭蕾少女夢的夢。

仔細想了一想,夢想和夢其實是兩個本質上很不一樣的東西:「夢想」可以既實又虛,可以只是做夢、但也能實際追尋,只要夢想的主人願意逐夢,那就有成真的可能;然而「夢」只能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夢的主人無法操控,只能任其發展,並且夢只能是夢,沒有任何途徑或形式能讓其轉化成夢想,使之有成真的可能。

於是,芭蕾少女夢的夢終究只是夢而已,而這部電影帶我們看著那位芭蕾少女夢認真地做夢,然而我雖然知道這只是一場夢,導演卻讓我像是服下了迷魂藥一般,直到電影來到結尾之前,我都和那芭蕾少女夢一樣,深信這將會是一場逐夢的過程,他並不只是一場夢而已。

這部電影說起來,其實讓我看得心痛到幾近心碎;短短95分鐘的電影,我像是看了一個世紀,尤其到了後段,角色的自我衝突越發嚴重時,我噙著淚、偶爾止不住地讓幾滴淚水滑落,一邊緊閉嘴唇、握緊雙拳地看完這部電影。

那樣的痛只能是無聲的,他壓抑至極讓你不敢張開剛剛緊閉地唇吐息,你亦無法輕易鬆開緊握的雙拳,因為你雖然明白那股痛,可你沒有解決辦法,而你也知道那樣的痛彷彿病毒散佈在全世界,可直到此時此刻那依舊是不治之症。

這部電影是導演兼編劇Lukas Dhont 的處女作,他以本片獲得了第71屆坎城影展 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我在當時就非常期待這部電影,可惜趕場的原因而無緣在坎城影展看到本片,而時隔半年終於看完這部電影,我心痛地接近窒息,久久難以釋懷。因此我想寫一篇心得談一談這部電影,如果可以也希望有更多酷兒能看到這電影,讓他們了解其實你們並不孤單,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去瞭解你們,而本片可以說是將酷兒的心理狀態以溫柔的方式最完整的展現出來,希望你也能看一看。

先說說本片中比較特別的手法,導演 Lukas 在片中用了極多的鏡子拍攝去窺探主角 Lara的心理狀態,而這也是我覺得本片之所以特別赤裸的原因,導演不僅以劇本陳述酷兒的心理,也以鏡子去映出Lara的內心世界;全片以鏡子出鏡的鏡頭極多卻不刻意,而停留的秒數不多不少能細膩地體現出角色心理,同時也可以作為故事的段落,看出心理狀態的改變。

若以鏡子的鏡頭作為故事段落,本片大致上可以分為五段:

第一段故事

主要敘述正在準備接受變性治療的Lara不喜歡自己的身體,這是許多酷兒的困擾,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身理特徵。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每當Lara剛洗完澡正準備更衣的時候,他無法直視鏡中的自己,而導演用了很多類似的鏡頭進行重複敘事,加強此事的重要性,讓觀者在之後的觀影過程中,能更了解為什麼Lara願意奮不顧身地接受變性治療,因為擁有女性的生理特徵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唯有成為真正的芭蕾少女夢,他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活著。

我非常喜歡導演的這種鏡頭選擇以及搭配的次數去進行這件事的敘述,因為大部分的人或許很難理解這件事,可無論是對本片或是酷兒本身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酷兒之所以是酷兒的起點,而如此重要的心理狀態能以這樣的手法敘述,是再好不過了。

第二段故事

則是關於Lara因為治療的關係剛換了學校,並獲得了正式的入學許可,進入全國最好的芭蕾舞學校,他在鏡中羞澀的笑容,讓我覺得這大概會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吧,再加上導演選用的顏色大多都是明亮的,讓我更相信這位芭蕾少女夢的夢想終究會成真。

在此段故事中,導演也開始加入了大量的芭蕾舞動態攝影,讓觀者更貼近Lara的生活,優雅的舞蹈也讓觀者更融入Lara充滿希望的新生活;老師溫柔的教學方式、歡樂的學生生活、以及人們看著Lara問他是不是弟弟Milo的姊姊…等,都讓他更充滿希望,即使是內斂的笑容,嘴角也不禁失守,而從畫面中你看到的就是一個享受生活的芭蕾少女夢,他輕盈的步伐伴隨著高跟鞋清脆的喀喀聲,你會相信他的未來是明亮的。

第三段故事

導演一如繼往的用最溫柔的方式熄滅觀者和Lara的希望之光,比起許多電影以霸凌手段作為轉折點,我更喜歡本片更接近酷兒心理的方式:Lara開始對漫長的賀爾蒙治療感到不耐煩,因為他始終看不到成效,但在他的生活中已出現了一位他想更近一步認識的男孩。

直到這我才發現,原來許多酷兒並不是無法戀愛,而是他們無法接受以那樣的自己去追求想要的愛情;Lara也是一樣的,即使她的外貌已是一位能讓人看得入迷的芭蕾少女夢,但只要那第二性徵跟隨著他一日,他就無法認同鏡中那位女子的性別,也就無法跨越心中那道牆去追求一段平凡的愛情。

第四段故事

是全片最粗暴又赤裸的段落,當學校那些優雅地跳著芭蕾舞的芭蕾少女夢褪下了芭蕾舞衣後,他們成了最平凡的15歲芭蕾少女夢;與芭蕾舞優雅的舞姿不同,他們未經世事的荒誕為Lara帶來了不僅是最赤裸的霸凌,更是讓Lara支離破碎的最後一根稻草。那一晚,Lara不再閃避鏡子,而是讓自己赤裸裸地面對鏡子的審視—-也藉此直視自己心裡的聲音,他拿起毛巾放入嘴裡,然後拿起一把好似能剪斷任何物品的剪刀,在夜裡接近無聲地把男孩和芭蕾少女夢徹底的分離。

最後一段故事

是剪去長髮的Lara一如往常地、看似自信地走在地鐵站裡,依舊伴隨著高跟鞋與地板碰撞而產生的響亮的喀喀聲,此時身旁一輛地鐵倏忽而至,快速閃過的車窗裡映著Lara的模樣,然而此時鏡中的他再也不清晰,彷彿自那時以後,Lara已然失去自我,只剩一個留有中長髮的空殼繼續在這世道中運行。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切,無論是故事本身、畫面配置、運鏡技巧、演員表現…等等,都讓我看到酷兒的心理狀態,可以說是近幾年以來最讓我震撼的酷兒電影了。

有一幕在我腦海裡不段地回放,大概可以說是全片讓我最心痛也讓我最喜歡的一個短暫的畫面:是Lara面對鏡中自我的畫面,他一手放在自己平坦的胸部上,一手遮住他迫不及待割捨的第二性徵,那一刻我的牙咬得更緊了,我真希望有一天他能坦然的面對鏡子裡的自己,有一天他可以放開雙手,輕鬆自在地面對鏡中赤裸的自己。

短短的95分鐘,隔著螢幕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這個世界對Lara的不理解、甚至是不願諒解,我咬著牙看完這部電影,然而放置在Lara房間內的那面全身鏡彷彿在電影黑幕之後破成了碎片,而那碎片細碎的混在我的血液裡,心臟每一次搏擊就刺痛一次,細如髮絲的傷疤是一道又一道,在心上才要癒合又再新生,好幾次我都想衝進芭蕾舞教室,給Lara一個深深的擁抱,在他耳邊輕聲地告訴他:「芭蕾少女夢,你真的好美。」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