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裸愛殺機》影評:「我是怎麼變成殺人魔的」

裸愛殺機影評

麗茲·波頓拿起斧頭,劈了媽媽四十下;

當她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又砍了爸爸四十一下。」

英美著名的黑暗兒歌集《鵝媽媽童謠》裡,有這麼一首打油詩;

瘮人,是不是。

2014年,這首童謠還被改編成了一部電影——

克里斯蒂娜·里奇主演的[持斧的女人]

「麗茲·波頓拿起斧頭~」

一年後,本來就挺爛的此片居然還有了續集——

[麗茲·鮑敦傳奇]——人名翻譯不同不是我的錯!(頂鍋蓋逃跑)

隨手查了一下,發現2004年還有一部致敬麗茲的恐怖片[莉茲·玻頓的詛咒],同樣也是撲街了。

這個女人是誰,為啥讓數名導演都如此著迷?

關於她的題材,拍出的作品無一不是口碑奇爛,為啥大家還要堅持去講這個故事?

今天要說的這部新片——科洛·塞維尼和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主演的[麗茲],再次還原了19世紀末這樁最出名的命案。

因為選材本身的衝擊力強,看的過程中感官刺激夠大的。

不過片子的執行依舊差強人意,有種卯足了勁卻沒處使的憋屈……

科洛·塞維尼飾演的女主角麗茲·波頓

19世紀末,生活在馬薩諸塞州的32歲女子麗茲·波頓,與剛直嚴厲的父親和左鄰右舍關係緊張,與繼母艾比也存在嚴重的誤解。

突然有一天,波頓夫婦在家中被人殘忍殺害

案件震驚了全鎮,作為目擊證人、一直和家人有矛盾的麗茲,無疑有著最大的嫌疑和動機

她被指控謀殺罪——結果,卻因其柔弱的外在形象、以及法庭缺乏實際證據,終獲無罪釋放

此事在全國上下,引起了長期以來不小的爭議;

其家人被殺害時的慘狀,也使麗茲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完全惡魔化

麗茲·波頓本人肖像

而對於這種惡性事件,我們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

一個因天使臉龐脫離制裁的女子,一個逍遙法外的殺人魔鬼——她為何下手,又怎樣逃避內心的譴責

她的故事有多傳奇曲折,看完這部電影,你也會略知一二了。

[麗茲]

01

以下內容

可能引起不適

片子一般般,噱頭倒是挺大的——

不僅有姬情戲和砍殺鏡頭,還R級得夠徹底;

正面全裸,血腥暴力,要啥有啥。

麗茲殺害繼母的一幕

從麗茲怨恨的表情,到毫不留情地每一斧頭,拍得一點也不隱晦。

本片評論裡出現最多的問句便是:殺人之前幹嘛脫光衣服

解釋自然是為了不將血跡留在衣服上,這也很符合片中麗茲的行徑——

她將整個過程安排得十分小心謹慎,每一點細節都提前設計好,不允許一點差錯;

從一開始,她就沒給質疑她的人留任何機會,鐵了心的打死不認

所以有脫光衣服再殺人這種操作,其實也不奇怪了。

不僅女一要脫,協助犯罪的女二也得脫

除了情節上試圖合理化,加強人物的複雜性,先來個全裸這一舉動,無疑也是為了視覺衝擊力

配合著這樣一個殘暴的故事,裸露的軀體和血漿四濺的場面,很自然地構成了殺人場景中張力最強的畫面。

兩人的行為具有致命的力量,但持著殺人斧頭的,卻是她們柔軟脆弱的女性軀體——

這一對比,足以讓觀眾領略到矛盾所致的快感和啟迪。

倒是在之前的姬情戲中,兩人都裹得嚴嚴實實;

而在殺戮時刻的一脫,瞬間展示了女性身上性元素的殺傷力。

她們的關係是隱忍的,與釋放仇怨時的毫無掩飾形成對比

電影後半段的殺人情節中,畫面衝擊力的塑造越來越狠。

*輕微血腥鏡頭預警

麗茲奪過女二手中的斧頭,殺死父親

斧頭砍進頭殼的聲音,血漿的迸濺聲;

將死之人的慘叫和呻吟,麗茲的怒吼,女二的啜泣……

即使最終鏡頭轉向了另一邊,殺人的鈍痛彷彿有切膚的實感,那一下下就像砍在觀眾腦袋上一樣令人惶恐。

然後還不缺展示「成果」的戲碼

雖然童謠裡渲染成了「四十下」和「四十一下」,實際上兩人總共約被砍不到三十下——

我當然不是說這就算少了。

尖叫著喊人來的麗茲,聲音裡滿是恐懼,響徹整個莊園;

但當鏡頭挪到她臉上時,我們卻只看到完全的平靜

倒是一邊的女二,從預知到變故開始,到整個砍殺事件結束,都沉在情緒崩潰的顫抖之中。

兩位主演的表達方式,也比較耐人尋味。

被審問時,表情是悲傷的,眼神裡卻是冷漠

常出現在獨立製作中的科洛·塞維尼,總得到「能力被低估了」的評價;

這次出演麗茲,情緒抓得算是很到位了。

麗茲背負著父親多年的欺壓和責罵後,從影片開頭到最後,都是隱忍的——

甚至連殺人的時候。她的手勁一點兒也沒留情面,一下比一下有爆發力;

臉上的神色呢,倒是堅定得看不出任何情緒波動的跡象。

卻正是這種「穩」,透出了人物的複雜和神秘

小K的表現倒是挺有爭議的

到現在觀眾口中還偶爾甩不掉「暮光女」的標籤,真想為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鳴個不平。

不是因為什麼「她已經很努力了好吧」——

而是她對角色拿捏的熟稔程度,確實在這些年裡,有肉眼可見的進步。

這次演一個愛爾蘭女僕,遭主人性侵、被眾人無視、與女主角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羈絆;

雖然口音學得略糟糕,不過那種我在沉默中要麼爆發要麼滅亡的氣質,還挺準的。

她處在家中不同地位,對於事件轉折的反應、對女主角的映襯,也為故事推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倆人的姬氣還真都是自帶的

電影中著重刻畫了麗茲一步步走向實施犯罪的過程,筆觸可謂細緻入微;

從開頭,我們就能隱約瞥見她的「黑化」

麗茲的殺人動機,究竟該不該被理解,交給你們來定奪好了。

02

是奪權?

還是純變態?

麗茲·波頓父親安德魯·波頓,是一名成功的房地產開發商和銀行家

麗茲的母親去世三年後,父親娶了艾比·格雷

但麗茲拒絕稱艾比為「波頓夫人」,也不承認其繼母地位——

她堅信艾比是為了父親的巨大財富才嫁給他的。

麗茲擁有堅定的宗教信仰,積極參與社區的教會活動,但對於長輩們的關係,她始終無法寬恕

而麗茲的父親,也不是什麼善人。

家中遭劫後,她父親一怒之下砍死了麗茲養的幾隻鴿子

繼母擅自給女僕隨機取名字,完全沒有半點尊重之意;

而父親平日裡的一言一行裡,滿是對麗茲與其姐妹的不屑

砍了鴿子腦袋這一幕,把父親實施的精神壓迫徹底反映出來——

冷暴力終於以虐殺的形式展現,觀眾對這位父親的厭惡感也不用多說了。

包括在片中,父親也不受大家的歡迎。這種「家中我最大」的思維模式處處可見:

不管是對現任妻子、女兒還是傭人,都是如此。

性侵女僕,還以職業為威脅

父親殘暴地殺死了鴿子,還在餐桌上逼麗茲食用;

不只是她的父親,這個家中的所有男性,都帶著自己至高無上的想法。

麗茲的叔叔約翰與父親關係緊密,約翰甚至有可能掌握父親的財產,而約翰對麗茲的態度,也是語言和行為上的不斷施暴

麗茲試圖揭穿約翰的計謀,卻反遭威脅

而父親,也只會一味地要求麗茲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道歉。

三十幾歲的麗茲,在這樣的陰影下生活了多年——換誰都受不了吧。

即便如此,她還是盡量護著父親的聲譽和權利;

直到她自己應得的權利,因長輩的偏見,徹底被剝奪

對麗茲來說,1892年8月4日上午11點的罪行,是忍夠了的結果。

在不少人眼裡看來,她的以暴制暴,是推翻「父權」的一舉。

案發現場真實照片,影片裡算是很還原了

從屍體分析,兩人都是被一擊致命

而後各自被補上的十幾下,分明是有報復和懲戒的動力在其中。

能否以性別觀的角度來理解,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一名叫海倫·皮爾斯的歷史學家,曾見過晚年的麗茲·波頓

她對麗茲的第一印象是,麗茲看上去溫柔討喜,並不像會做這種事的人。

洗清罪名後的麗茲一生投身慈善事業和女性運動,曾將家產捐獻給動物保護組織等。

這些善舉更給她的人生又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麻省布里斯托爾社區學院的資深英語教授Jules Ryckebusch說:

麗茲·波頓可不是尋常人,她從來都很特別;她在人群中突出,她有點奇奇怪怪的。

「你甚至可能會同情她——但她絕不是那種你會帶去見好友的人。」

但麗茲是能讓所有人都印象深刻、不可能忘記的人;

在教授的觀點裡,即使兇手真的不是麗茲,在現場的她也一定知道是誰幹的

而如果真相是這樣,她也將這個秘密保留了一輩子……

顯然在影視作品中,創作者們一致認為是她動的手

科洛·塞維尼的成功演繹,來源於她對這個角色、這個人物原型的理解和滲透

父權制的鎮壓和對女性施加的限制與控制,使挫敗的麗茲顯露出別無選擇的一面。

通過這部電影,常被拿來做恐怖、驚悚片素材的麗茲·波頓,她的動機也得以被重新審視

在主創的眼裡,麗茲更像是個「法外之徒」,推翻了不公正的待遇和傳統;

她是早期的抵抗者,她是反叛精神的象徵。

那麼不知道看片的各位,是否打算拋開「殺人魔」的標籤,為麗茲正名

參考資料: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 | Britannica

Lizzie Borden | Biography

Chlo? Sevigny On How She Brought A Queer Lizzie Borden Love Story To Life | NYLON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電影解毒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