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這一次,皮克斯離紐約有點近,離地球有點遠

靈魂急轉彎影評

本片我打4.5星,本文主要是想闡釋缺的那半顆星是什麼。

《靈魂急轉彎》本身是極好的片子,皮克斯至今仍能不斷自我超越,豐沛的創作力令人咋舌。在題材上,它很像《頭腦特工隊》的姐妹篇,可以共同組成個「創意雞湯宇宙」。在視覺呈現上,對生死彼岸的想象非常符合我的期待,比《頭腦特工隊》和《尋夢環遊記》都要好很多。在故事上,人物目標和動機都很清晰,卻又不易猜到故事的走向,屬於很高明的設計。在主題上,「過好每一天」無比契合當下全球之涼熱,呈現的方法又如此討喜別致,應該說,能讓我滿心歡喜。

然而,看這片子的時候,我卻沒有產生聲如洪鐘般的共鳴。

而且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紐約味」太衝。

這裡的「紐約味」,其實就是「美式精英味」。

這次皮克斯又一次大膽挑戰了對現實城市的復原,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技術嘗試。這樣的復原,我印象裡的皮克斯做過兩次,一次是《美食總動員》里的巴黎,一次是《尋夢環遊記》裡的墨西哥城。但為何那兩部裡的「巴黎味」和「墨西哥味」沒有讓我覺得衝呢?因為它們的主題「美食」「亡靈」與這兩座城市是深度綁定的,或者說離開了巴黎和墨西哥,這兩部片子的主題就失去了耕耘的土壤。

但是《靈魂急轉彎》不一樣,它的主題太「普適」了。它講的遠遠不是爵士樂——那只是切入口而已,它講的是「生死視角下的生活的價值」。而當主角經歷「生死彌留」後進入「彼岸世界」時,「紐約味」同樣跟著主角侵入到了那個世界。「靈魂培育」像極了高度資本化的社會下的「早教班」,對「導師」的選擇也是以紐約價值觀為絕對代表的美式精英價值觀——甚至對「多元」的理解和闡釋,也是美式精英視角裡的「多元」——你看那迷失的靈魂必然是華爾街的人;你看那能通過冥想實現出入彼岸的「船長」,真身仍是紐約嬉皮;你聽22號的聲音,哪裡是她所自嘲的「討人厭的中年婦女」,蒂娜·菲最經典的形象可是紐約宅女莉茲·萊蒙好嘛。更值得注意的細節是,片中地球出現過多次,每次出現,我們看到的都是美國東海岸。紐約的確是世界的中心,但地球村畢竟不真是個村,紐約也不是這個村唯一的十字路口。

我完全不排斥紐約這座城市,也完全不排斥黑人、爵士樂乃至本片的價值觀。但是我相信,如果片中所描繪的設定真的存在的話,我這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會在那個彼岸世界裡無所適從。

這就是我沒有辦法產生強烈共鳴的原因,這也是我無法把《靈魂急轉彎》視作又一部滿分神作的理由。

換句話說,我不認為本片如此強行加入「紐約」元素是一個助益主題表達的好決策。

剛剛提到過,除了《美食總動員》和《尋夢環遊記》在主題上提供了必要性以外,皮克斯幾乎不會具體描寫現實中的某個城市。《超人總動員》裡的大都市,《機器人總動員》裡的垃圾之城,《飛屋環遊記》裡的拆遷,《頭腦特工隊》裡的搬家,《玩具總動員》里的城市冒險,都只是誕生在動畫師想象中的生活場所。所指越少,能指越多,我們能夠很自然地代入主角的立場,隨著主角去開始一場奇特的冒險。

而這一次,我離「New Yorker」的生活真的有點遠,無非就是喝了一碗美味的紐約雞湯罷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