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生活的真意在於生活本身?唱唱反調

靈魂急轉彎影評

皮克斯真是煲得一手好雞湯。 憑心而論,這是一部充滿想象力、配樂直擊靈魂、成熟得幾乎挑不出刺、很容易打動人的作品,導演畢竟是執導過《怪獸公司》《頭腦特工隊》《飛屋環遊記》的彼特道格特。 甚至對於前幾部作品而言,《靈魂》世界觀的想象力完全不輸,生之來界像是宇宙中漂浮著一片大草原,草原上又憑空出現了遊樂園;作畫上,簡明線條勾勒出鮮明個性,從彼岸跌入來界時,那幾個黑色方框如同宇宙本身一般神秘,「這只是一個箱子」世界裡無邊的黑暗、懸空的幽藍靈魂、可怖的深邃巨怪,甚至比前幾部更有視覺衝擊力;而配樂,從男主喬在課堂上彈的那一小段開始,就不斷讓人跟著音符跳動,躍然升起又筆直落下,將爵士樂的自由發揮到極限......

除此以外,本片還有兩個不得不提的優點。 一是反高潮處理。又一部沒有boss的電影。上一部還是《頭腦特工隊》。只是簡單地講述了男主角尋找夢想,在途中感受到生活真意並順便感化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我實在太欣賞這種做法了。放棄了boss,就是放棄了小宇宙的爆發,放棄了最簡單輕鬆喚醒觀眾熱血的機會,放棄了直接煽情和表達主題的方法,而選擇了一條遠要更崎嶇艱難的,打動人心、釐清問題的道路。 設置一個不斷做惡的反派,除了易於在關鍵時刻和觀眾達成共鳴,並且在打倒它的時候突出某種主題,這樣兩個優點以外,其實盡是缺點。有時候我簡直覺得,這像是好萊塢為了偷懶發明出來的一種敘事技巧。在今年的另外兩部動畫電影,《二分之一的魔法》和《瘋狂原始人2》中,其缺點都有體現,具體可以參見我的另一篇影評,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14758 讓人感動和明悟必定比讓人激動要難得多,同時效果也一定好得多。因為生活裡本來就沒有那麼多具象化的,站在你面前等你通關的boss,大部分的主題和思考都是無法通過一個簡單的「打倒」或「戰勝」的動作傳達出來的,而需要潺潺流水般去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一些有益的道理。 就像本片和《頭腦特工隊》做的那樣。

二是主題的突然轉變。 前半段彷佛純粹在講述一個追夢故事,不惜逃離天堂也要人間圓夢。觀眾們都和主角一樣以為,這紛擾塵世吸引著我們的,是我們難以企及但熾熱發光的夢想。哪怕是這一部分,都已經足夠動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和主角達成了共鳴。 但後半段筆鋒一轉,主角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卻開始悵然若失。而在劇情順其自然地發展中,觀眾和他一樣突然意識到,生活的真意正在於生活本身。哪怕沒有實現夢想,也大可享受爵士本身,就像那個吹長號的女孩,就像那個理髮店老闆。爵士,即自由,也即生活之美。 主題的轉變使得觀眾的思想轉變更加自然,比起從始至終貫徹一個主題,極易讓人與主角一同感到生命的明悟;雖然前半段的部分算不上「抑」,但其實與欲揚先抑的手法是共通的。

然而為什麼《頭腦特工隊》被普遍認為優於本片呢?其一自然是本片有的優點它都有,其二是主題選取比本片更動人。本片對於生活真意的思考與探尋,其實說不上有多高級,應該是很多人日常都會產生的感悟,但大家其實一般都是自我安慰的時候想到的,而且療效不持久。而頭腦特工隊告訴我們,悲傷有時候比快樂更重要,你不需要一直樂觀,一直堅強,一直撐著,想哭就哭,會有人愛你。直擊人心。

就像我的標題,我本人看完之後很難受,比起誇讚這部註定會被誇讚的電影,我更想唱唱反調。 上面講述本片優點的部分,是為了證明我有認真看這部電影,也自認為懂了,並且也知道它好在哪裡,表明一下公正的立場吧。 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甚至覺得被它感化了的人建議就不用往下看了,因為我的惡感更主要是對這部電影主題的,來源於我私人的生活感受和有些陰暗的生活態度吧,而非針對這部電影本身。甚至我自己也覺得有些挑刺了,但還是不吐不快。

首先是結局男主的復活。生死被描繪得過於隨意了。而且前片其實是一個傑瑞第一次告訴男主,火花由何因點燃並不重要的。宇宙的意識被男主教化了,也實在是有些自大的想法。這樣的結局像是被迪士尼帶壞了。 「生活的真意在於生活本身,而不在於那個或許遙不可及的夢想」,這樣的話如果不是被一個幾次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獎,甚至可能馬上就要再拿一個的團隊,畫出的一個剛剛實現自己演出夢的爵士樂手說出來的,或許會可信一點點吧。 聯繫全片來看,我甚至覺得只有圓夢的人才有資格說這句話。因為實現了夢想才能回歸生活。所以那個女薩克斯手可以說,所以完成演出之後的主角懂得了這點。 但那個幾近封魔的基金經理呢?他大鬧了一番辦公室之後怎麼辦,回家靠父母養?像男主之前那樣。那個以打嘴砲為樂的男人呢?抱著大器晚成的想法自我安慰到死嗎。那個地鐵站裡唱歌的男孩呢?他能找到自己的樂隊嗎? 為什麼最終喬遞給那個幼年靈魂的不是棒棒糖也不是披薩或者他媽媽的線,為什麼這三樣東西沒有那瓣蝴蝶翅膀動人呢?因為它們要花錢的。沒有人可以把他們當作生命的真意又不去打工的。那我們能真的守著「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造物者無盡藏過一輩子嗎?好像也做不到。 看著男主最後一幕換了一件大衣之後才幡然醒悟,明白了我的難受感從何而來。是我想買買不起的款式呢。 「生活的真意在於生活本身」,真的是一個值得去講述的主題嗎?在我看來,更像是我們一次次失意時自我安慰的話語,但是好像也沒人真的把它作為人生信條,打工人終究沒法擺脫打工的命運。 而且這個世界上也有難吃的披薩,有太膩的棒棒糖,落在身上的除了蝴蝶翅膀還可能是蟲子......生活是無數碎片,有的圓滑美妙如鵝卵石,有的尖銳扎人比刀更甚。生活本身或許不是壞的,但它也絕不是好的。

對不起,有些傳遞負能量了,警告過你們了,只是我真的不吐不快。 最後獻上張愛玲散文集《流言》裡第一篇的最後一段話吧。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麼看‘七月巧雲’,聽蘇格蘭兵吹bagpipe,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顛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喜悅。可是我沒有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這篇的名字叫《天才夢》。我甚至不是天才,我只有夢。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