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Soul)文化背景分析:何謂火花(Spark)?柏拉圖的靈肉三分

靈魂急轉彎影評

作為全劇核心概念的「火花」(Spark)究竟是什麼?

《靈魂急轉彎》(Soul)的背後,涉及了非常豐富的世界觀:作為靈魂核心的Spark、生前與身後的神秘世界、神秘主義、月亮神話、榮格心理學等等。這些設定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都源自人類思想史上的顯學,尤其影響深遠的柏拉圖主義。 因此這部片子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多數觀眾在觀看過程都能夠體會到。但在具體知識背景上,則在國內普遍比較陌生,因此不免產生很多「背後到底為何」的疑問。幻藍在此一一解析。

Spark是什麼?

電影的展開,始終圍繞著一個叫做「火花」(Spark)的概念。它看起來是靈魂的一部分,無法通過教學得到,只能自己去激發。但在片中又否定了將其視作人生「目標」的觀念。那麼Spark究竟是什麼?它又為何如此重要。這就需要從始於柏拉圖的「靈肉三分」觀念說起。

火花(spark)是整部電影圍繞的核心概念

柏拉圖:靈肉三分

雖然現代科學的主流是身心一元論,但「身心二元」仍然是我們多數人習以為常的觀念。不同的人,可能會將其理解「靈-肉」、「心-身」等等。總之,能夠體會到人類——我們自己——是由一個精神性的部分(靈魂/心/精神)和一個物質性的存在(身體/物質)組成的。所謂「心想事成」「主觀能動性」等說法,都是基於這個二元觀念產生的。

但在更悠遠的思想史上,「人」往往被認為並非由靈肉兩個部分,而是三個部分組成:心智(Nous)、靈魂(Soul)和身體(Matter)。

有據可查在西方最早系統論述這一點的,是前4世紀的哲人柏拉圖(前427-前347)。

在《理想國》中,他將人的靈魂分為三部分:理性、精神/情感和慾望。他以三個形象做喻:「理性」是人,「精神」是獅子,「欲望」則是古希臘的經典怪物——奇美拉。三者中理性居於主導地位,奮力駕馭著兩種動物的衝動。其中作為「精神」的獅子是相對高貴的,人的喜怒哀樂等比較容易服從理性的支配;而如同怪物的「慾望」則更加低級,是身體的本能,盲目而頑劣。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即以柏拉圖(中間居左)與其學生亞里士多德(中間居右)為中心

可以看出,這三部分,是從高到低分為三層的。在另一篇描述世界創造的重要文獻《蒂邁歐》中,柏拉圖延續了三層結構,並作了更偏「神學」的論述:

「進一步他(創世者)又見到,理性不可能屬於任何沒有靈魂的東西。這樣思索的結果,在他構造世界的時候,他就將心智(νο??,Nous)放入靈魂(ψυχ?,Soul),將靈魂放入軀體,由此使他所做的工作在性質上達到至善至美。」
——《蒂邁歐》30b,戴子欽譯 (註:在原譯中,將νο??譯為「理性」,但與《理想國》中的「理性」(λογιστικ?ν)並非同一詞彙。為避免混淆,改用在後世柏拉圖主義者著作中,更常被翻譯成的「心智」)

這裡的三重結構和《理想國》中的略有區別,但大體結構類似。「靈魂」不再是三層結構的總和,而是退居中間一層,在身體和心智之間。最低的一層物質化為身體,與「本能慾望」對應。最高的「心智」,則對應「理性」一層。心智對應的希臘文用拉丁字母寫法是Nous(也常譯為「心靈」,或音譯為「努斯」),是組成人的最高級部分。這一劃分,被後世的柏拉圖主義廣泛吸收和發展,於是正式奠定了人的靈肉三分結構:

心智/心靈/努斯(Nous,精神性的高級部分) 丨 靈魂(Soul,精神性的低級部分) 丨 身體(Matter,物質性的部分)

這一點在後世西方文化中被廣泛繼承。除了成為希臘化時代的幾大學說(柏拉圖主義、赫爾墨斯主義、諾斯替主義)的共識外,也影響了基督教神學。基督教中同樣將人依其看重、信仰自己身上的哪一部分,將人分為「屬靈的」、「屬血氣的(屬魂的)」、「屬體的」三個層次。

這樣的觀念在其他文化中也廣泛存在。中國傳統民俗中,認為人分為魂、魄和身體三個部分,前兩者是非物質性的。魂屬天、是偏超越的;魄屬地、是偏世俗的。古埃及人則認為人分為「卡」(Ka)、「巴」(Ba)和「身體」三部分。「卡」是靈體中偏精神、理性的部分,更偏向人的本質;「巴」是靈體中偏肉體、偏本能的部分。人在冥界的復活,就是「卡」和「巴」的重新結合。

新柏拉圖主義世界/靈魂觀 vs 佛教靈魂觀

在佛教的《般若波羅羅蜜心經》中,則認為人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複合體,這五蘊具有各自的獨立性。並不存在其上的一個「統合的靈魂」或「靈魂的內核」,因此人並不存在「本質」,「我」是一個幻象。這就是佛教中拒絕「我執」的理論基礎。

如果將兩者對照,可以認為柏拉圖的靈魂觀是洋蔥,有內有外,越內層越核心和本質。只要界定某個基準線,那麼就可以定義裡面為「人的本質」了。而佛教《心經》的靈魂觀則像蒜,只有幾個平等的蒜瓣,彼此互不隸屬,無論怎麼界定,都沒有「人的本質」存在。

從spark的特殊地位來看,電影中的靈魂觀更接近柏拉圖式的,和佛教的則有較大差異。

電影中的靈魂明顯是中心結構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蒂邁歐》中,這樣的三重結構,不僅適用於人,也適用於整個世界。在柏拉圖筆下,整個世界被描述為一個有生命的統一體,同樣是誕生於創世者之手。心智被放入靈魂之中,再用物質為其創造「身體」。這樣「人」與世界便是「同構」的,這為後續泛柏拉圖主義的世界觀,提供了一項重要的原則依據——

世界分為若干層次,並大體劃分為神性的「上界」和物質的「下界」; 上界支配下界; 上下同構的法則,即後世《翠玉錄》中的那句「其在上,如其在下(As above, as below)」,這成為後世西方神秘主義所有流派的第一法則。

希臘化:柏拉圖到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去世十幾年後,發生了一件顛覆整個世界的事件。

眾所周知,柏拉圖有一位著名的學生,叫做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有一位學生,叫做亞歷山大,當時還是希臘北方馬其頓王國的王子。這位柏拉圖學生的學生,即位時僅20歲,然後用十年時間,征服了當時希臘人知道的絕大部分世界。波斯、埃及、兩河流域、小亞細亞、中亞直到印度邊緣,這擁有悠久歷史東方土地,均被納入他的版圖。

這位年輕的君主在東方的廣大土地上建立諸多希臘風格的城市,希臘語成為這些地方的官方語言。這開始了古老的東方文化與希臘文化長達幾個世紀的深入融合。這一時期被稱為「希臘化」,廣義的希臘化時代一直延續到公元四世紀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並在後續一千年的拜占庭帝國仍然發揮著持續的影響。

年輕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的龐大領土。這些區域後續都接受了希臘文化

希臘哲學——尤其以柏拉圖哲學最為顯赫——在東方廣為流傳,同時被東方人——尤其埃及人、波斯人和猶太人不斷詮釋,與當地古老神秘傳統融合,從理性思辨哲學,越來越偏向神學和神秘主義。

「柏拉圖主義」就是時期的產物。所謂「柏拉圖主義者」,並非柏拉圖開創學園的成員,而是一些自發研究、詮釋柏拉圖著作的學者。他們將自己視為為柏拉圖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但有一定的理論原創性,並普遍融入了東方思想。「中期柏拉圖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兩個時期。

除此之外,在希臘化時代繼承柏拉圖思想的,還包括作為西方神秘學源流的赫爾墨斯主義(Hermeticism)、以「反世界」為特徵的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等。這些學說被當代神秘學、文化史學者烏特·哈內赫拉夫統稱為「柏拉圖主義東方學」(Platonic Orientalism)。電影中的文化背景,大多都來自這一大系。

希臘化三大學說。左:新柏拉圖主義代表普羅提諾(Plotinus);中:赫爾墨斯主義作品共同托名作者、傳說的神秘學祖師赫爾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右:諾斯替主義的代表神明阿布拉克薩斯

普魯塔克:居中的靈魂(Soul)

在電影中的心靈學院裡,22這樣沒有Spark的靈體,就是一個柏拉圖意義上的靈魂(Soul)。它是精神性的低級部分,居於中間狀態,只具備基礎的情感能力。它一方面需要和心智(Nous)結合,從而獲得「理性」;一方面有需要和身體結合,才能產生「感覺」。

公元一、二世紀之間,作為中期柏拉圖主義者的普魯塔克(46-120年,羅馬帝國時代希臘作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發展了柏拉圖的靈肉三分觀念。在其著作《論月面》中,他詮釋了如上的理論:

大多數人正確地認為人是混合體,但錯誤地認為只由兩個部分構成。原因在於,他們以為心智是靈魂的某一部分,因此,他們犯的錯誤並不比那些以為靈魂是身體一部分的人更小,因為靈魂比身體優越和神聖多少,心智就比靈魂優越和神聖多少。靈魂與身體混合的結果是非理性或情感性要素。而心智與靈魂的結合產生理性;前者是苦和樂之源,後者是善惡之源。 ——普魯塔克《論月面》二十八,孔許友譯
普魯塔克是羅馬帝國時代著名的希臘作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以博學著稱。他的著作在文藝復興時受到廣泛歡迎。然而我家新收留的貓也叫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認為,這三者有不同的來源:心智來自太陽,靈魂來自月亮,身體來自地球。靈魂介於心智與身體兩者之間,並連結兩者。正如月亮(在當時的天文觀念中)居於太陽和地球之間,並調和兩者。

無生命之物(物質)本身沒有力量,而且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心智則是無感情和獨立自主的;但靈魂是混合的和中介性的東西 ——普魯塔克《論月面》二十八

在心靈學院中,靈魂因為未與身體結合,是沒有「感覺」的

在心靈學院中,22演示過作為靈體是沒有感覺的,就是因為沒有和身體結合,因為「感覺」源自身體。而靈魂轉世必須擁有的「火花」(Spark),對應的無疑是心智(Nous)。

靈魂與心智相互塑造,然後全方位地包圍身體,以此獲得對其形狀的印象,這樣,即使它與任何一方脫離很長時間,但由於保持了相似的外表和印記,它仍然被恰當地稱為一個影像。 ——普魯塔克《論月面》二十八
所以靈體和自己的肉身長相相似

心靈學院中,沒有獲得「火花」,亦即沒有和Nous結合的靈魂,無法前往地球與身體結合。這一點在普魯塔克筆下也有描述:

而那些野心勃勃、精力旺盛、暴躁的靈魂,以及那些迷戀身體的靈魂……當他們受到煩躁和衝動的刺激並被從月亮引向另一次投胎的時候,月亮阻止他們沉入地球,不斷將他們召喚回來,用魔力把他們綑綁住。 ——普魯塔克《論月面》二十九

而之所以有這條法則,如前面的理論,靈魂未和Nous結合,就不會產生理性。這樣的靈魂如果與身體結合,就會變成僅憑情感和本能行動的怪物,造成大地上的災禍。希臘神話中的怪物,如巨蟒皮同等,都是這樣的存在。

因為如果他們以脫離理性的情感官能佔據一個身體,這就不是安定和諧的事情,不可小視。像提提奧斯(Tityus)、泰弗(Typho)以及皮同(Python)這樣的生靈,以傲慢和暴力盤踞德爾菲並且混淆神諭,就屬於這一類靈魂。他們缺乏理性,屈從於情感,因為妄想而誤入歧途;但是即使是這些靈魂,月亮也及時將他們帶回到她自身並使其變得有秩序。 ——普魯塔克《論月面》二十九
沒有spark(nous)就無法到地球上去和身體結合

電影中還體現了一種常見靈魂觀,即靈魂是維持身體運轉的原因。主角兩次昏迷,都導致了靈魂的離體。但靈魂一旦設法返回,身體就重新活過來。這種觀念在各文化中都很常見,柏拉圖主義也不例外,如上文普魯塔克所說的「無生命之物(物質)本身沒有力量」。

赫爾墨斯主義則將這種賦予群體生命的存在稱為「吹息/普紐瑪」(Pneuma)。這個詞彙與「呼吸」有關,源自古人對「唯有生者皆有呼吸」這一現象的觀察,認為是呼吸帶給身體生命(即使以現代角度,這一觀念也不能算錯)。靈魂被包裹在吹息中,驅動吹息,再通過吹息賦予身體生的活力。

靈魂在吹息中;吹息經過靜脈、動脈和血液,移動活物,通過說話的方式托起它。 —— 《赫爾墨斯秘籍》卷十 赫耳墨斯之論說:密匙:14。肖霄譯
靈魂回來,身體就會重啟

火花(Spark):Nous的神性

上面提到,電影中提到的火花(Spark),即柏拉圖主義中的心智(Nous)。在普魯塔克筆下,它源自太陽,到達產生靈魂的月亮,被注入到靈魂之中,靈魂才變得完整、產生理性,從而被允許到達地球與身體(物質)結合。

在柏拉圖的靈肉三分下,心智是組成人的最高級的部分,是人身上的神性,代表了人的超越性。所以在電影中,22在接到樹上落下的種子那一刻,靈魂被補完,spark閃現出來。而主角則是在彈奏中,想起人生中那些平凡卻寶貴的經歷,留下滿足的眼淚時,spark得以圓滿。

他們的體驗到自己的spark(Nous)時,都是源自從生活中體會到超越生活之美,亦即從「自然」中通過「美」,感受到了超越自然的神性。

體驗到「美」的一刻,同時體驗到了「神性」

在赫爾墨斯主義的殘篇中,有一段非常美的神話描寫,恰是對這一體驗的隱喻:

對必朽之物與無理性動物的秩序宇宙,人子擁有一切權力,他衝破穹廬,屈身察看秩序宇宙的構架,因此向低層的自然展示了神的俊美形態。
當自然看到這位俊美得毫不過分且自身包含統治者們的一切能量及神之形態的人子時,她出於愛而微笑了,因為她在水中看到了人子最為俊美的形態的模樣,在地上看到了它的影子。
當人子在水中看到和自己相像的形態,正是它在自然中的樣子,便愛上了它,並願望棲身其中。
願望與行為同時產生,他便棲居在了無理性的形態之中。自然抓緊她的所愛者,四下擁抱他,圍繞他,因為他們是戀人。」
—— 《赫爾墨斯秘籍》卷一 赫耳墨斯之論說:珀伊曼德熱斯:14

「人子」由神創造,是人身上神性的來源;「自然」被擬人化為一位女神,是人身上物質性的來源。人即是兩者結合的結果,因此具有雙重的本性——不朽的精神與必朽的身體。單純的物質「自然」並非「世界」。只有當人的精神與物質的「自然」遭遇,自然才變成「世界」,才開始具備「意義」。

在赫爾墨斯主義中,Nous被視作創世的第二位神,由至高神所創造,同時也是與人的靈魂相伴的一種存在。虔敬、擁有智慧的人,就會擁有Nous,從而獲得認識神的能力;反之,人若癡迷於身體的感受,被其蒙蔽,就會遺忘自己的神性,被Nous離棄,在物質世界中不斷被欲望折磨。電影中,那些因為對物質世界的某種執念而黑化的狀態,就是後者的寫照。

這樣的人不停渴望難以饜足的欲求,在黑暗中掙扎,沒有滿足。折磨著他,讓火在他身上燃燒得更旺。 —— 《赫爾墨斯秘籍》卷一 赫耳墨斯之論說:珀伊曼德熱斯:23
被執念的慾望吞噬的黑化者

而對Nous的體驗,則讓人回想起自己的神聖出身,逐步擺脫物質和身體的束縛,回歸神性的「上界」。在「上界」的諸層次不斷上升,最終突破宇宙的邊界,回到神的身邊。

「美」在赫爾墨斯主義中,擁有崇高的地位。神是至美的,世上的美都因分有神的美而存在。美可以讓人的心智、靈魂、身體三部分同時得到昇華,靠近神性。

這美照亮了他的全部心靈(Nous), 便引燃他的整個靈魂(Soul),通過身體將它拉向上方, 美將他整個 人化作精髓。 —— 《赫爾墨斯秘籍》卷十 赫耳墨斯之論說:密匙:14
音樂的神性

在電影中,當人在演奏音樂、繪畫、打坐等等中出神入迷,就會到達和心靈學院同一位面的地方。也體現了,通過「美」,體驗到自己的Nous,激發了自身的神性,精神從而在那一刻進入「上界」。

在《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Codex)中屬於赫爾墨斯主義的篇章《第八與第九的論說》中,提到與之類似的情境——導師引導初學者,通過特定的內在修行和儀式,讓精神到達上界與神最為接近的「第八重天」和「第九重天」。在這些神聖的境界中,所有存在都在進行歌頌神的合唱。

在柏拉圖體系中,音樂的和弦是具有神性的。因為音樂的音階,代表神聖的數學比例——這比例與七大天體(日、月、金、水、火、木、土)的運轉的比例相一致。而這七大天體本身即是神明,為世界賦予時間。因此,數字和比例是宇宙的本原,演奏和欣賞音樂可以通達神性,與神比肩。

在看似平凡世界和生活的體驗中,體悟到「美」,從而通達超越世俗的神性,從這神性中獲得生活的「意義」。這就是電影中通過spark這一概念傳達的真意吧。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對「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一種形而上的解讀。

諾斯替的Spark與二十二

Spark這個詞本身,作為與靈魂相關的含義,最早出現在諾斯替主義的經典中。諾斯替主義( Gnosticism)亦是希臘化時代的一大重要思想和宗教運動,興起於約1世紀。影響遍及整個舊大陸,從地中海沿岸一種延續到中國新疆地區。其流派眾多,部分屬於基督教派別,其他則與之無關。所有流派的共通特性,二元論及「反世界」的價值觀。下面我們以瓦倫廷派為例。

諾斯替教義認為,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物質的,黑暗而罪惡。世界由一位低級而邪惡的神靈——造物主德穆革(Demiurge )創造,其中充滿了痛苦與罪惡。在這個世界之外,有一個純粹光明、至善、神性的光輝領域「普累羅麻」(Pleroma),屬於一位真正的、不為世界所知至高神——上帝。這位上帝是非受造的、代表無限的「一」。由他產生了六個本源,代表了普累羅麻的完整性。這六個本源由分別產生了十個(the decade)和十二個(the dodecade)天使。前者是十個超宇宙(aeons,又譯「移湧」),後者則是十個宇宙(eons)。

「十」與「十二」相加,就是「二十二」,應該就是電影中「二十二」這個名字的來源。

「二十二」

人類的產生,是因為屬於普累羅麻的一部分神聖之光,流落入物質宇宙之中。邪惡的造物主德穆革,將這些神聖之光囚禁在物質世界中,並製造出人的身體,將這些光與身體結合,進一步束縛起來。每個人身上屬於普累羅麻的光,稱為「神聖火花」(divine spark),也就是電影中「火花」一詞的來源,與柏拉圖主義/赫爾墨斯主義中的Nous一樣,是人身上的神性部分。人是屬於世界之外的「靈」(火花)和屬於世界的「體」(物質、身體)結合的產物。後者是邪惡的,應被拋棄的。

諾斯替主義很多流派,也接納了柏拉圖的靈肉三分。

人類按照他們起源的意識等級,被分為三類:渴求上帝的屬靈者(the spiritual);沒有記憶以至於不關心起源的屬物者(the materialists);以及二者之間的屬心者(the psychics),這些游移不定的人,從感知的世俗世界向一種至高的焦慮前進,然而卻並不知道需要堅守什麼。 ——阿貝爾·加繆《理性與神聖》第二章諾斯替主義,朱佳琪、葉仁傑譯,梁中和校

可以看到「屬靈」的等級,是覺悟到身上的「神聖火花」(divine spark)者,對應的即是柏拉圖主義的Nous。這這一等級的人,就會努力領會超越的知識「靈知」(Gnosis,即「諾斯替」Gnostic的詞源),從這個黑暗的物質世界脫離,回到普累羅麻之中。

電影中的世界觀,對「世界」(地球上的生活)的態度是非常正面的,所以體現諾斯替元素的地方並不多。但有一幕很經典,是二十二意外進入了主角的身體,感覺非常噁心,嘆息道「我居然被困在這樣一句軀體之內,好噁心」。

這句話非常諾斯替。「囚困」是最典型的諾斯替的意象,這個世界是囚困人的神性成分spark的囚籠,而軀體則是其中一間更加嚴密的囚籠。在諾斯替世界觀下,不存在我們通常所說靈魂肉體分離的「死亡」。在世界上與軀體結合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一種「死」,通常的「死亡」並不能讓靈魂(spark)與肉體分離,因為一旦脫離一具肉體,就會馬上進入另一具肉體中——也就是轉世——spark仍舊不得自由。唯有領悟「靈知」,才能尋得自由之路。

悲傷痛苦我在這肉體的衣袍中承受,他們把我送到、扔進其中。我要多次把它脫去,多次又把它穿上,不斷的一次再一次地了斷往往的掙扎,卻看不到生命在它的斯金納(sh'kina)中。 —— 《曼達派的祕藏》(Ginza. Der Schatz oder das Grosse Buch der Mandaer) P45

當然,在電影中並未對身體和世界持有這樣負面、黑暗的觀念。 二十二的這種諾斯替情緒,很快被證明只是她的誤解。她最終愛上了世界,並想要長久的寄寓世界之中。而像食欲這對「物質的沉迷」,也是被肯定的。《Soul》這部片子是明確的「愛世界」的,是反諾斯替的。

榮格的「自性化」

對於源自柏拉圖的種種形而上的靈魂學說,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有一套基於心理學的解讀。榮格將人的心理分為個體意識、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部分。僅有個體意識是我們能夠明確感知與控制的,後兩者潛藏在我們平時無法知覺的部分,但對我們的心理有著真實的、巨大的影響。三者共同構成一個人的完整心理,榮格稱之為「自性」(self)。其中集體無意識部分,是超越個人的、全人類共同的心理模式,由「原型」(Archetype)構成。原型是把人類共通永恆的經驗主題具體化的模式,它會以相似的方式,在不同文明中,以神話、宗教、形而上的方式外在體現出來。

榮格將一個人精神成長的最終目標,稱為「自性化」。它是完成自己「自性」內容的整合,精神得到的最完滿的發展、出於長久的平靜與滿足狀態。他認為這是一個人成長為「是其所是」的過程。

通過一個生物過程,任一生物成為其從一開始就注定要成為的那個生物。個體化是這一生物過程的一種表達方式——無論這個過程可能有多麼簡單或是複雜 ——《榮格全集》第11卷

榮格認為,各文明中的「聖化」的過程,如泛柏拉圖主義的回歸神性、佛教中的「解脫」、鍊金術中的「賢者石」等,都是「自性化」這一心理原型的外在體現。電影中,二十二和主角,通達「神性」、「頓悟」式的平靜而圓滿的心理體驗,與榮格筆下的「自性化」高度吻合。而spark,在榮格的語境下無疑就是每個人「自性化」的方向,是一個內在的、圓融的,而非外在、世俗、可量化的目標。

充滿「自性化」圓融滿足的一幕

限於篇幅,這一概念在這裡不再過度展開,相關中文資料不少,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閱。

期待下章吧:世界觀與生前身後

在這一章裡,對這部名為《Soul》的電影的靈魂觀進行了分析,這很大程度反映了電影的主旨。除此之外,電影還留下很多內容,其世界觀、每個人生前身後遭遇的究竟是怎樣的世界、心靈學院又是什麼,都留待在(下)中繼續解讀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