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臺灣菠蘿被叫停,那接下來呢?丨臺灣一週

2021-03-01 10:07:14

這是《臺灣一週》的第38期

文/許億

大陸喊卡,臺灣菠蘿暫停輸入

因為大陸海關檢疫中多次查出臺灣輸入的菠蘿帶有有害性生物,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週五宣佈,從3月1日起暫停臺灣菠蘿的輸入。從源頭防範動植物的疫情風險,本來也是正常的措施,但此舉引起了臺灣當局的震動。當日下午,主管農業生產的陳吉仲就立刻召開記者會,指責大陸暫停輸入臺灣所有菠蘿是「片面決定」。

陳吉仲一面說大陸此舉是不顧有關規範,一面又說希望和大陸有關方面坐下來談。他還提出,將動用十億新臺幣外拓新市場,以消化這些輸往大陸的菠蘿,又拜託臺灣2300萬人一起來吃菠蘿。有名嘴說,以為他有辦法,結果不是花費納稅人的錢,就是動員人民來吃。又說幸虧現在不當兵,不然,作為軍人又要被迫天天吃這些菠蘿。

臺灣農業部門的數據,去年中國臺灣地區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前5名排名分別為中國大陸、日本、美國、中國香港和越南,佔比分別為20.7%、15.5%、13.7%、8.0%和7.0%。其中新鮮菠蘿及各類菠蘿產品出口的總數量為46297噸,總價值5596.8萬美元。其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量為42121噸,總價值5036.8萬美元。菠蘿對中國大陸的出口佔總出口量的近91%。

雲林縣農業處長吳芳銘也說,根據農糧署二月份統計,臺灣菠蘿收穫面積7869公頃,總產量為41萬5901噸,其中外銷市場佔「總產量」一成,約4萬1661噸。這一成中的95%則銷往大陸市場,產值約新臺幣14.9億元,其餘零星5%銷往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如今大陸喊卡,對臺灣菠蘿影響頗大。

有老農直接對著記者說,今年的市場會崩盤。

吳芳銘也說,大陸暫停臺灣菠蘿的輸入,其實早有跡象,2020年以來,中國大陸海關多次從臺灣地區輸入大陸的菠蘿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並也向有關部門做了通報。吳芳銘最後感嘆,兩岸關係的穩定也很重要,如果兩岸關係穩定和緩,很多事務便能透過協商機制,自然會有比較好的解決管道。

兩岸關係的惡化,使即便單純的防疫管控措施,也充滿了政治意涵。暫停臺灣的菠蘿輸入以後,很多大陸網民都給與了正面肯定,紛紛叫好。而另一方面,臺灣卻視為大陸的打壓。蔡英文當局操弄「仇陸」議題,終於生出惡果,兩岸人民的敵意與不滿螺旋上升。臺灣的政客們卻從這份仇恨中騙取政治紅利。

蔡英文說讓陳吉仲作好應對,去協助果農,並妄稱大陸的決策是「非正常的貿易考慮」,她要表達譴責。連廣播主持人蔡詩萍都忍不住說,蔡英文現在罵人家沒有善意,籲全民多消費。但反過來講,你對人家已經幾年沒有善意了,別人總要出手吧。民進黨就好好吞下來,不要再講這些無聊的話了。

很多臺灣人真正憂心的是,臺灣出口大陸貨物佔比創歷年新高。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951億美元增加了14%。而菠蘿的輸出產值一年不過區區四五千萬美元而已,小數點後的零頭,臺當局目前當然有能力吞下菠蘿。但接下來呢?

江啟臣又搞砸了一件事

江啟臣宣佈競選連任黨主席的時候,恰好剛被《時代》雜誌評為百大的「次世代領導人」。其中《時代》提到,1972年出生的江啟臣是「亞洲最古老政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領導人」。同時,國民黨發動的「反萊豬」投票聯署超過了60萬票,這些都成了江啟臣爭取連任的資本。

另外,江的起手式很好。他承諾若連任黨主席,自己不會參加2024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上一次選舉,外界普遍認為時任黨主席吳敦義私心自用,導致後來國民黨黨內初選混亂和自相殘殺,也造成了2020這場選舉國民黨一敗塗地。所以從上次補選開始,很多國民黨人就思考黨主席責任的問題,究竟是自己出頭還是輔助別人出頭。後者顯然比前者顯得更加公道。2020年補選黨主席時候,候選人之一的郝龍斌就以此作為自己的參選主張。而那一局勝出的江啟臣顯然這次也延續了這個主張。不過江啟臣的好朋友林為洲卻認為江是有自知之明,因為他還不具備一個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格局。

這種以退為進的做法,等於將了志在2024年選舉同時也想參選黨主席的朱立倫一軍。上一次選舉,朱其實是最適合的人選,可惜沒有得到國民黨高層的支持,黨內初選辦法一拖再拖,最後導致不該出來選的韓國瑜,和半途殺進來的郭臺銘加入競爭。以朱的戲言,自己成了「邊緣倫」。所以痛定思痛,未來想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先爭黨主席。

對已經宣佈參選2024但選黨主席資格不足的趙少康而言,江啟臣也起到了與趙互補的作用。所以,一時有「江趙」聯盟的聲音。

從之前趙少康恢復黨籍、宣佈參選黨主席一刻起,國民黨黨主席這一局,已經在島內造成了很大的聲量。除了檯面上的江啟臣、趙少康、朱立倫以外,有傳連勝文也有意參與角逐黨主席,另外不甘寂寞的韓國瑜也以做公益的形式低調復出,馬英九更是每天都有話題。於是這場黨主席的選舉被島內的輿論放大觀察,當然也使其中內鬥的部分被最大化地呈現出來。

本來以為江啟臣漸漸有勝出的態勢,哪知他自己冒進了一下,搞了一個和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的會面,被外界解讀為「藍白和」,結果鬧得黨內一片喧譁,不滿聲大起,甚至有人鼓動「倒江」。

柯文哲的民眾黨,所謂「白色力量」,注重中間選民的支持,範圍擴大到淺藍以及淺綠。過去柯文哲偏綠,但與民進黨決裂以後,其政治光譜開始往藍營板塊拓展。理論上講,算是泛藍陣營的擴大,但從政黨競爭的角度而言,恐怕又不是那麼一回事。當傳出「藍白和」的消息以後,國民黨的臺北市議員就開始憤憤不平。一方面柯文哲是臺北市長,國民黨市議員本有監督之責。更重要的是,傳出「藍百和」後將可能進行選舉交換,這當然觸動到一些擔心自己選區被「禮讓」的國民黨議員的個人利益。而柯文哲過去的從政紀錄,也讓很多基礎黨員質疑柯文哲的政治誠信。

而另一方面,江啟臣個人將這件事情處理得十分粗糙。國民黨以國民黨智庫的名義召開會議邀請柯文哲,但身為智庫副董事長的連勝文卻不被告知,事後才從媒體上得知。連勝文在2014年與柯文哲的臺北市長競選中敗北,他本人也遭受了柯當時的競選團隊發動的鋪天蓋地的輿論攻擊以及網絡霸凌。當江啟臣想和柯文哲聯合的時候,無論從責任上,還是禮貌上都應該與連勝文溝通一下。但江啟臣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全程保密,這當然引起了連勝文不快。另外,非常支持江啟臣的國民黨祕書長李乾龍也被矇在鼓裡,事後得知非常不高興。臺北市國民黨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也是事後得知,稱自己「氣得想離職。」

柯文哲與連勝文(右)

趙少康曾說國民黨有內奸,恐怕江啟臣也擔心這個,故意把事悶在心裡,讓大家都矇在鼓裡。

從國民黨角度而言,目前在野黨合作最大的議題應該在「反萊豬」上,但會議主題卻放在「居住正義」(人人有房住)上,也正是這點引起了很多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的不滿,因為他們覺得柯文哲在「居住正義」上的表現並不好。

引起黨內極大的反彈後,這場會議還是照常舉行,但江啟臣與柯文哲則表現得非常刻意與拘束,兩人全程不稱對方「主席」,而是互稱職務,全場幾乎沒有什麼互動,一幅兩人隔著好遠握手的照片更使當時場上的尷尬情形表露無疑。不過江作為東道主,雖然有意保持與柯文哲的距離以平息黨內不平,但既然來了,卻表現得如此畏畏縮縮,實在讓人覺得太過小家子氣。

據說連勝文得知消息後,曾經發消息給江啟臣表達自己的擔憂與不滿。但江卻「已讀不回」。林為洲在電臺上說,江這個人就是這樣的性格,他覺得大家相互理解的話就不必多言。另外林還透露,江啟臣當初剛選上黨主席時候,曾經有過一個七、八個人的決策平臺。如今李彥秀去了美國,林為洲敗選黨團總召後出局,蔣萬安也忙自己的臺北市長選舉去了。江啟臣的決策團隊已經名存實亡,所以他這個決定沒有經過討論,確實過於冒然了。

民進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島內在野黨也的確有聯合的必要。這次會議,國民黨其實也邀請了「時代力量」和「基進黨」,但二黨都不屑參加,唯獨柯文哲來了,也就不出意外地突出了「藍白和」。但泛藍陣營的整合從來都是問題,無論之前的親民黨,還是新黨,最後這些泛藍政黨泡沫化後,並沒有滋養到國民黨,反而帶來的是泛藍板塊的萎縮。所以很多事情,主張其實是不錯,只是手段粗糙了一點。但綠營善於見縫插針,藍營的人也有一點「外鬥外行、內鬥內行」,甘受綠營挑撥。

「藍白和」是一個有價值的議題,江啟臣和柯文哲見一面,溝通溝通又有何妨。但最後搞得藍白雙方都不開心,國民黨人抱怨被矇在鼓裡,民眾黨的人也抱怨事先不知情。而「藍白和」的另一個議題是臺北市長這局共推蔣萬安,這置柯文哲培養的、也有意臺北市長的黃珊珊於何地?兩黨本想擁抱一下,結果還沒有抱上,彼此內部都出現了內訌。

蔣萬安與黃珊珊(右)

另外這個事情也看出江啟臣所謂「次世代領導人」,可能優勢也只在於年輕。他之於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而言,缺乏必要的威望,而且個人魅力也確如趙少康所言是不足的。這也導致他在「藍白和」這個問題上有點進退失據,自討沒趣。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