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硬體

什麼是SSD固態硬碟 SSD固態硬碟原理介紹【詳解】

2020-10-19 01:59:35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簡稱固盤,英文SSD。是用固態電子儲存晶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儲存單元(FLASH晶片、DRAM晶片)以及快取單元組成。區別於機械硬碟由磁碟、磁頭等機械部件構成,整個固態硬碟結構無機械裝置,全部是由電子晶片及電路板組成。

  根據固態硬碟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固態硬碟的內部結構,其實就是由三大部分: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快取單元構成。

  固態硬碟的大腦:主控晶片

  正如同CPU之於PC一樣,主控晶片其實也和CPU一樣,是整個SSD固態硬碟的核心器件,其作用一是合理調配資料在各個快閃記憶體晶片上的負荷,二則是承擔了整個資料中轉,連線快閃記憶體晶片和外部SATA介面。

  不同的主控之間能力相差非常大,在資料處理能力、演演算法上,對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讀取寫入控制上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會導致固態硬碟產品在效能上產生很大的差距。

  當前主流的主控晶片廠商有 marvell 邁威(俗稱“馬牌」)、SandForce、siliconmotion慧榮、phison群聯、jmicron智微等。而這幾大主控廠商,又都有著自己的相應特點,應用於不同層級的固態產品。

  核心器件:快閃記憶體顆粒單元

  作為硬碟,儲存單元絕對是核心器件。在固態硬碟裡面,快閃記憶體顆粒則替代了機械磁碟成為了儲存單元。

  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本質上是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持所儲存的資料資訊)的記憶體,資料刪除不是以單個的位元組為單位而是以固定的區塊為單位。

  在固態硬碟中,NAND快閃記憶體因其具有非易失性儲存的特性,即斷電後仍能儲存資料,被大範圍運用。

  根據NAND快閃記憶體中電子單元密度的差異,又可以分為SLC(單層次儲存單元)、MLC(雙層儲存單元)以及TLC(三層儲存單元),此三種儲存單元在壽命以及造價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SLC(單層式儲存),單層電子結構,寫入資料時電壓變化區間小,壽命長,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造價高,多用於企業級高階產品。

  MLC(多層式儲存),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壽命長,造價可接受,多用民用高階產品,讀寫次數在5000左右。

  TLC(三層式儲存),是MLC快閃記憶體延伸,TLC達到3bit/cell。儲存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 造價成本最低, 使命壽命低,讀寫次數在1000~2000左右,是當下主流廠商首選快閃記憶體顆粒。

  當前,固態硬碟市場中,主流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廠商主要有toshiba東芝、samsung三星、Intel英特爾、micron美光、skhynix海力士、sandisk閃迪等。

  由於快閃記憶體顆粒是固態硬碟中的核心器件,也是主要的儲存單元,因而它的製造成本佔據了整個產品的70%以上的比重,極端一點說,選擇固態硬碟實際上就是在選擇快閃記憶體顆粒。

  錦上添花:快取晶片

  快取晶片,是固態硬碟三大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塊,也是廠商最不願意投入的一塊。和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相比,快取晶片的作用確實沒有那麼明顯,在使用者群體的認知度也沒有那麼深入,相應的就無法以此為噱頭進行鼓吹。

  實際上,快取晶片的存在意義還是有的,特別是在進行常用檔案的隨機性讀寫上,以及碎片檔案的快速讀寫上。由於固態硬碟內部的寫入機制,導致固態硬碟在讀寫小檔案和常用檔案時,會不斷將資料整塊的寫入快取,進而匯出到快閃記憶體顆粒,這個過程需要大量快取維繫。特別是在進行大數量級的碎片檔案的讀寫程序,快取的作用更是明顯,直接影響執行速度和寫入次數甚至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壽命。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沒有快取晶片的固態硬碟在用了一段時間後,開始掉速。

  當前,快取晶片市場規模不算太大,主流的廠商基本也集中在南亞、三星、金士頓等。根據最新訊息,無外接快取的固態硬碟產品將於不久後問世,雖然很早之前就有諸如sandforce2281 自帶快取主控產品,但是市場反響卻差強人意,不知道最新的無外接快取的固態硬碟的表現如何,也請大家拭目以待。

  總結: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快取晶片,這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塊PCB板上,構成了SSD固態硬碟的整體形態。我們在選購SSD固態硬碟或是評價SSD固態硬碟的時候,可以從這三者出發,進行產品效能的預估,避免被有些商販鼓吹的高速讀寫,矇蔽雙眼。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