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路遊戲

厲害了《當個創世神》遊戲裡一個細節體現光的波粒二象性!

2020-11-15 00:15:38

《當個創世神》是一個非常具有科學性的遊戲,從簡單的萬有引力到複雜的紅石電路無不體現著現實世界的科學原理,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在遊戲中還原幾個經典的物理學實驗,而這些科學實驗都曾推動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

馬德堡半球實驗

馬德堡實驗是1654年時,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托·馮·格里克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雷根斯堡(今德國雷根斯堡)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大氣壓力的存在。

在實驗當天格里克和助手做成直徑14英寸,約37釐米的兩個半球,在兩個合攏的半球中灌上水,當他們把水抽出來後兩個半球內部就形成了近乎真空的環境。而此時,導致兩個球還緊緊扣在一起的外力就是大氣壓力了。

(圖片來自:作文摘要網)

整個實驗一共動用了4個馬伕和8匹駿馬分別拽著一邊半球進行拔河,最後嘗試了兩次才把半球分開,而格里克就通過這種方式證明了大氣壓力的存在。然而在《當個創世神》中我們只是模仿出了實驗的大致模型而已,馬兒是不可能拉開粘在一起的藍色陶瓦的。

讓·傅科鐘擺試驗

1851年,法國科學家傅科在公眾面前做了一個實驗,用一根長220英尺的鋼絲將一個62磅的頭上帶有鐵筆的鐵球懸掛在屋頂下,觀測記錄它前後擺動的軌跡。

周圍觀眾在觀測鐘擺每次擺動都會會稍稍偏離原軌跡併發生旋轉時表示十分驚訝,原因在於這間房屋在緩緩移動(準確的說是懸掛擺線的頂點在自轉),而傅科的演示說明地球是在圍繞地軸自轉的。

(圖片來自:馬蜂窩網)

在2001年,科學家們在南極安置一個擺鐘,並觀察它的擺動就是為了重複這個實驗。

埃拉托色尼測量地球的周長

古埃及有一現名為阿斯旺的小鎮,在這裡,夏日正午的太陽懸在頭頂,物體沒有影子,陽光可以直射入深水井中,而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埃拉托色尼意識到這一資訊可以幫助他估計地球的周長。

幾年之後的時間裡他在同一天、同一時間的亞歷山大城測量了同一地點的物體的影子,發現太陽光線有輕微的傾斜,在垂直方向偏離了大約7度角。

(圖片來自:學路網)

地球圓周長約為39375公里,經埃拉托色尼修訂後為39360公里,與地球實際周長引人注目地相近,誤差僅有百分之五。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指的是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術語來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術語來描述。

而《當個創世神》中由信標發出的光似乎就具備這樣的特點,即光線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光子、電子或是原子它們能夠像波一樣互相干涉和衍射。

之所以說信標的光柱就能夠「證明」這一點是因為,信標發出的光柱具有直線傳播、可穿透透明介質等等波的性質,但同時當你湊近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光柱其實是由無數斑塊狀,類似於顆粒的東西組成的。當然,這純屬娛樂。

(圖片來自:中國航空報社)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法布里奧·卡彭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了一次「聰明的」反向實驗:用電子來給光拍照,終於捕獲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光既像波,同時又像粒子流的照片。

這些各種各樣的物理實驗推進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讓我們可以離真理更進一步,那麼這些實驗對你有沒有什麼啟發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哦。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如涉侵權請聯絡官方刪除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