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影評:被寵壞的昆汀玩脫了!究竟錯在了哪兒?
從前 有個好萊塢...影評我大愛昆汀!但這位被寵壞的老哥,這一次玩脫了。
一是電影本身
我大愛《低俗小說》的解構,《八惡人》天才的戲劇張力,《殺死比爾》靈光乍現的肆意妄為。
但《從前,有個好萊塢...》相對於昆汀其他作品而言,客觀上冗長而無趣。
電影是先有「曼森家族事件」(導演波蘭斯基家人遇害)這一概念,然後糅雜好萊塢行業背景的一種創作動機,幾乎沒有故事性可言。昆汀以往電影都是戲劇,而《從前,有個好萊塢...》是一場抒發主觀情懷的散文表達。
大部分觀眾大概都能體會出來,布拉德皮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兩個人物,完全就是為了串場而串場的兩支脈絡設定而已。由這「兩支脈絡」編織白描出的60年代好萊塢記憶,才是影片的質感和初衷所在。所以,沒有故事,散文而已。
二是昆汀對李小龍的處理
不牽扯其他無關的因素,只聊創作本身。
其一,是李小龍是否說過「能把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打殘」的原話?
目前來看,傳記原文引述、李小龍遺孀、女兒及相關當事人口徑,都顯示沒有說過。
恰恰相反,李小龍電影《龍爭虎鬥》的導演羅伯特·克拉斯寫過一本回憶錄,裡面記載:李小龍在攝影棚裡看拳王阿里的紀錄片,隨後拉來一面全身鏡,拿自己的胳膊與阿里的胳膊比較,說道「每個人都說我一定能打贏阿里,但看看我的小手,他會殺了我。」
但是昆汀採納了「他說過」這一假定進行了電影創作。
這就像昆汀本人沒有說過或只是酒後私下吹牛逼提到「我比庫伯里克偉大,我的作品秒殺庫伯里克」一樣,後人拍攝一部《好萊塢導演往事》時,給昆汀安排了一場調侃戲份,讓他當眾說出了「我的作品秒殺庫伯里克,我比他牛逼」這番話。
試問,昆汀家人會作何感想?後人這樣拍攝昆汀合適麼?
其二,假設真實的李小龍大概率可能風流成性、狂妄自大、不分時間場合到處吹牛逼自取其辱。但是在《青蜂俠》片場,從未流傳過當年李小龍被痛扁的新聞。
昆汀是基於當年秘史內幕的演繹?(說明昆汀知道內幕,但有難言之隱,只能通過電影爆料)還是純粹只為調侃趣味杜撰了這樣一場戲?(說明昆汀潛意識對李小龍有著自己的判斷和認識,比如「李小龍是被過度包裝的一個傳奇」)
以上兩種可能,都沒有問題,都屬正常範疇。
李小龍打不過特種兵殺人機器,張三豐也幹不過AK47。
真正的問題在於:
第一種可能,昆汀沒有公示出歷史鉤沉的事實。
第二種可能,昆汀出於創作需要,杜撰了一場「真實《青蜂俠》片場背景下的虛構往事」。
這就像,昆汀本人從未潛規則過女演員,但是後人拍攝《好萊塢導演往事》,基於刻板印象和政治正確,戲說昆汀,給他安排了一場類似韋恩斯坦「xing醜聞」的戲份,而且被法庭宣判有罪,扮演昆汀的演員在鏡頭前狼狽不堪。李小龍片場被痛扁,同理。
以上梳理,無關李小龍是哪國國籍,更無關影片撤檔的原因。
影評人舒天說,即使真讓李小龍和特種兵打,勝負其實也難預料。昆汀沒必要製作這種梗,畢竟武無第二。
沒錯,用一個真實歷史人物的屈辱虛構戲碼,去做藝術虛擬創作,除了博取趣味性的目的之外,背後的始作俑者,人品存疑甚至堪憂。
我愛昆汀,但昆汀這一次的作品本身,和對一個公眾真實歷史人物的創作處理,確有讓人不適不妥之處。
說到底,事件本質,是昆汀掌握藝術話語權和世界性聲望的一場任性。
有才歸有才,玩脫了就是玩脫了。
藝術講求克制,所謂二減一大於三。做人做事講究分寸,電影本事主觀作品,但觸發的交集,卻是「電影商品屬性」與整個客觀真實世界之間的摩擦。
對於昆汀《從前,有個好萊塢...》涉嫌抹黑李小龍,你有什麼看法?
——end——
本文原創,謝絕轉載,侵權必究。
首發微信公眾號:森林僧林森
作者:林森;私人微信:sls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