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星際救援》影評:星際救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披著科幻外衣也拯救不了它的票房
星際救援影評
《星際救援》這樣一部打著科幻、冒險、災難等標籤的好萊塢進口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首週五,日票房還不足千萬元。這看起來似乎並不符合市場對於同類型電影一貫的反饋,是我們的觀眾終於厭倦了好萊塢嗎?恐怕不止那麼簡單。《星際救援》票房低迷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其檔期和對手,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其電影本身實在是不夠精彩,或者說不夠商業。
故作深沉,實則空洞,披著科幻外衣也拯救不了它的票房
如果用一些形容詞去形容《星際救援》這部電影,或許沉悶、緩慢、壓抑比較適合。其實命中這些關鍵詞的電影未必是爛片,還常常出現佳作,比如《星際穿越》。因為它除了沉悶、緩慢、壓抑,還做到了新奇、深刻、引人入勝。但很可惜,《星際救援》並不是《星際穿越》的姊妹篇(雖然名字很像),詹姆斯·格雷也不是克里斯托弗·諾蘭。
儘管詹姆斯·格雷上一部在內地公映的電影《迷失Z城》做到了在並不爆炸的場面裡講了個吸引人看下去並帶來思考的故事(雖然引進時被剪掉了不少劇情),但這次他的故作深沉只是讓人昏昏欲睡而已,IMAX影廳大巨大銀幕和環繞音響也拯救不了它的乏味,因為這個故事實在太空洞。
《星際救援》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條單線,講的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男主角在太空中找爸爸的故事。當然,還伴隨著一些陰謀和一些大是大非。喜歡這電影的觀眾會說它是在用詩性的影像和意象在講人性,因為電影裡更多的是情緒,沒有太多劇情。這些雖不可否認,但並不是電影的問題所在。
雖說絕大多數的電影都可以看作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放在不同的環境中來探討人性,但這部電影設定在太空中的必要性實在有待商榷。或許是導演太想要證明自己能駕馭宏大的故事格局,又或許是包裝成科幻片可以讓這部並不商業的電影顯得商業一些。但很遺憾,即便把背景放在了太空,它也只是披著科幻外衣的藝術片,和商業片沾不上半毛錢關係。說它是藝術片也並不是在褒獎它,藝術片也只是個類型劃分,並不代表一定是傑出的。這個故事雖然格局很宏大,但也因為沒有太多載體去支撐它的宏大而顯得格外的空洞。
當然,導演可能有他更深層次的想法,這並非普通觀眾所能理解。但既然他對大多數觀眾不那麼友好,那電影的票房也就只能是現在的樣子了。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從對手和檔期看它的票房失利
雖然已經到了12月,但還沒到雙蛋(聖誕、元旦)狂歡的時節,很多上班族正忙著年終衝業績,學生們忙著複習迎考,所以大家的觀影熱情並不會太高,每年12月初都不算是個太熱門的檔期,一般要等到月中大片入市電影市場才會開始熱鬧。
而與此同時,同檔期其他影片也不是吃素的。《勇敢者遊戲2》作為續集電影,自帶受眾。而且同為好萊塢電影,《勇敢者遊戲2》明顯更具備大眾所喜愛的爆米花屬性,《星際救援》這部不太能給觀眾提供嗨點的偽科幻電影自然受眾要小得多。若以文藝片論,擁有人氣演員胡歌坐鎮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在話題效應上明顯處在比《星際救援》高得多的位置上。更別說還有其他的新老片在搶佔排片。
《星際救援》在這個算不上太熱門的檔期,偏偏又碰上這樣的一批對手,它的處境自然是格外尷尬。由於無論怎麼比都很難成為首選,那麼它的票房失利也就不難解釋了。
當然,無論何時,市場的多元化都是有必要的,《星際救援》所展現的導演身上的去類型化的電影拍攝方法對於業內和資深影迷來說也不無探討價值。希望他的下一部電影能有更好地呈現,在展現個性的同時能爭取到更多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