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雨天·紐約》影評:只要在雨中漫步尋常的一天也可以不尋常
雨天·紐約影評雨天·紐約? 只要在雨中漫步這尋常的一天也可以不尋常
伍迪艾倫的最新電影《雨天·紐約》裡的主人公還是那樣的文藝男青年,出身在資產階級家庭從小接受著高等教育的薰陶,母親是標準的高品味貴婦人文學品味不俗還愛好文藝品味高雅,父親是商業圈的成功人士。這樣標準美國名流家庭出身的男主人公確實獲得了先天的優勢:良好的教育、不俗的見識、優越的生活條件。但這樣標準的美國資本家庭也有著根本上的自卑感,富一代打拼的父輩是從美國中西部小鎮出來的小角色 ,母親年輕的時候還是招應女郎,男主的父母親就是這麼誤打誤撞靠著努力和不可缺失的運氣在美國經濟騰飛時期躋身進了富人圈,暴富的富一代家庭映襯在孩子身上的卻是自我懷疑和自我定位的迷茫。沒有傳統貴族名流家庭的深厚家族文化歷史,沒有根生地固的家族理念,如此分析似乎在這短短200多年歷史的國家裡每個富人名流家族都是如此,上一輩的暴富金錢積累遠超於一個家族發展相對應的文化歷史積澱因此帶來了後一輩的自我定位的迷茫。相較於歐洲資產貴族美國新貴族的局限就在於此。
影片《雨天·紐約》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都是這樣的家庭背景,兩個從家庭環境和社會身份都非常般配的青年卻在自我認識上有著根本性的差異,一個追求刺激具有挑戰性的都市生活,一個追求平靜但浪漫的懷舊生活。如此在外在條件般配的表象下掩藏著對生活真諦的不同認識和追求,而這根本性的不同也導致所謂理想戀情的終結。
伍迪艾倫似乎很喜歡探討類似裹藏於虛假愛情表象裡的秘密;伍迪艾倫影片裡永遠有著出身貴族的公子或小姐、想躋身進名流的年輕人,一定還有著標誌性的金髮美人(多半帶著點神經質和傻氣)和理性富有女性魅力的棕髮女郎,其中一定會有一個被愛情折磨的文藝男青年。而此片中這些伍迪艾倫電影的標誌性人物幾乎都有出現,但此片探討的更多是關於愛情真諦的思考和選擇。而這樣的愛情故事不似我們拜金主義狂熱下衍生的那種狗血大陸青春愛情片,而是基於社會背景和人物背景以及人物意識創作的合乎邏輯的現實故事。
浪漫的文藝青年蓋茨比在雨中的紐約漫步經歷了倒霉卻也尋常的一天,卻偶然獲得了愛情的真諦而女友艾什利雖然經歷了非同尋常的一天實則只剩下一場虛無和狼狽不堪,故事在伍迪艾倫幽默風趣的敘述下娓娓道來,浪漫而風趣,現實戲謔卻不失情調,在故事的外衣下也暗含了導演對平靜唯美的懷舊生活的嚮往與讚美以及對大眾所追求的名利場的成功人生的擯棄與批判的人生觀。
《雨天·紐約》不得不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雖是文藝愛情片卻有著鮮肉小花實為吸引年輕觀眾的一大亮點,文藝創作與商業本就不衝突,影片中甜茶和艾麗範甯都展現了不俗的演技,電影本就應給觀眾美的視覺享受,外形靚麗的青年演員出演也是電影的一大看點,相較於國內電影配高流量明星來說我們錯的不是演員配置形式,錯在於高流量明星是否足以勝任角色本身,而此片就是很好的範例,演員配置好觀眾喜歡角色演繹出色且很好地詮釋人物本身從而充分且完整地完成了影片的藝術表達,這樣的電影創作模式即在藝術表達上和商業上達成協調共贏,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內電影人所缺少的能力和創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