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雨天·紐約》影評:評:全局故事性較空,細節之處值得細品
雨天·紐約影評前不久從豆瓣新片榜TOP 10看到了《雨天·紐約》,於是就找了個時間把這個電影看了。《雨天·紐約》的片長比較短,只有90分鐘左右,7.5評分也不算高。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部分原因是觀眾對這個電影的喜好有兩極分化的趨勢。這種口碑現象有點像《愛爾蘭人》,喜歡的朋友讚口不絕,不喜歡的朋友吐槽不斷。接下來,咱們就來聊一聊《雨天·紐約》。
(一)缺點:某種程度上,劇情比較空
如果你沒看過這個電影,讀完缺點這部分內容很可能會打消你看電影的慾望。我之所以先寫缺點,主要是因為如果你忍受不了這些缺點,你大概率不會享受這個電影。《雨天·紐約》屬於比較小眾的電影,它沒有主流商業電影那種一波三折的情節變化。甚至,90分鐘的劇情其實濃縮成一個20分鐘的短片,也毫不影響整體劇情。
故事非常簡單,講的是一對情侶因為一個紐約雨天裡各自的遭遇而分手。具體而言,女主接到一個紐約採訪任務,於是男主打算趁此機會與女友度過一個浪漫的週末。然而,女主的採訪任務一變再變,最後導致男主計劃好的浪漫周圍泡湯。在女主進行採訪任務的時候,男主在紐約到處閒逛,最後與前女友的妹妹走在一起。
對男主而言,這個紐約的雨天是他發現「哦,原來我和那個女孩不合適」的過程。對女主而言,這個紐約的雨天是她發現「紐約貴圈新天地原來是這樣」的過程。
然而,這兩個過程總體而言是平淡的,沒有大起大落,甚至也沒有情至深處的感覺。某種程度上,兩個人似乎本是進行一場愛情遊戲,而這個雨天發生的事只不過是宣告遊戲結束。如果仔細觀察男主與女主的互動,你感覺不到兩人之間存在什麼情愫。
理想的愛情故事,往往會有這樣的節奏——觀眾發自內心的希望男女主角得到他們想要的。比如《初戀50次》、《愛情與靈藥》、《男人百分百》等電影,通過劇情讓觀眾移情到人物身上,希望他們最後能在一起。於是,但凡兩人情感、關係發生矛盾衝突,觀眾心中甚至會產生「求你們別分開」的想法。如此一來,兩人的關係變化就緊緊的揪住觀眾的注意力,一路追隨到最後。當然,結局的處理則是另一回事,分開則讓人遺憾,在一起則讓人感到圓滿,上揚或低落的結局都沒關係。重點在於,觀眾必須很在意關心男女主角的關係變化。
遍觀男主對女主的描述,譬如「美麗」、「迷人」等,基本都停留在表面,但卻從未提及女主什麼地方吸引了他。而女主對男主的描述聽起來就像是「一個約會過幾次且有好感的男生」,一如很多女孩子為了談戀愛而找的男生,而非愛上了所以談戀愛,其間的差別大著呢。
正因為這對主角情侶之間的「塑料感情」,所以看《雨天·紐約》的時候,很難讓觀眾產生「這兩人就猶如天作之合」或「這兩人就應該分手」的想法。觀眾猶如局外人在觀看兩人的情感關係變化,基本沒有移情作用。如果觀眾沒有對角色產生移情作用,對角色的人生毫不關心,那也意味著觀眾也不關心這個故事。這大概就是不少觀眾對《雨天·紐約》這個故事無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雨天·紐約》的故事平淡,還有另一個原因——人物沒有行動力,矛盾衝突很淡。站在男主的視角,他對女主在幹什麼心裡沒底,內心充滿焦慮。但這並沒有推動他做出更大行動,他只是繼續從一個地方漫步到另一個地方,頗有流水賬的感覺。如果他真的那麼在意女主,即便破壞女主的採訪任務,緊緊擁抱她,那也是說得過去的行動。然而,男主真的彷彿不在意女主一樣。
站在女主的視角,她周圍環繞著一群焦慮的人,包括深陷創作壓力的導演、妻子出軌的編劇、紅杏出牆的男明星,甚至自己的男朋友。她在這個紐約雨天的經歷相對精彩豐富一些,但她同樣沒有什麼行動,往往是迷迷糊糊的跟著一個又一個的人。確實,她有採訪任務,但在變故出現後,她只是在滿足自己的八卦心罷了。
但無論男主還是女主,兩人的經歷都沒有什麼真正的矛盾衝突。在看《雨天·紐約》的時候,很難找到對抗力量,甚至很多場景的矛盾衝突都很容易化解。譬如男主在焦慮,擔心女主是否不忠,那他做什麼都比閒逛要強;女主所見到的來自他人的矛盾場景,則顯得生硬,如同強加進電影中。沒有矛盾衝突,對故事性是致命的打擊,會導致故事看起來平平無奇。
(二)優點:莫看全局,細品局部
不能因為故事性較弱而對《雨天·紐約》全盤否定,這個電影在細節部分還是頗有韻味的,文藝氣息很有特色。首先在台詞方面,這個電影對白非常有意思。無論是男主和女主的對話,還是女主的採訪任務,都讓我感覺到濃濃的「跨服聊天」的意味。比如在剛開場的時候,男主想要和女主度過一個浪漫的週末,而女主往往是點點頭,然後就繼續說採訪任務之類的。兩個人的聊天根本不是在同一個頻道上,基本上就是各說各的,驢唇不對馬嘴的感覺。又比如,女主在採訪其他人的時候,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女主在採訪,而是女主被撩妹。
在這種跨服聊天的背後,蘊含著非常多的潛台詞,話裡有話。這個就是《雨天·紐約》值得細品的一個地方。在電影開篇的跨服聊天中,雙方的潛台詞分別是:女主認為能夠採訪導演、接觸到貴圈,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男主覺得這種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場浪漫的週末約會的記憶才是最重要的。當女主在採訪導演的時候,導演只關心女主來自哪裡、叫什麼名字,卻絲毫不提電影專業內容。其中的潛台詞就是,導演只不過是想要通過女主來宣洩一些泛濫的情感。只要你細細品味,就能發現這個電影潛台詞背後的各種信息。某種程度上,理解潛台詞的過程就彷彿是在尋寶,頗有一種探索的樂趣。
其次,《雨天·紐約》在諷刺性上做的還是蠻不錯的。在小的方面,人物間的對話充滿了諷刺意味。且不說跨服聊天本身就很有諷刺性,就說男主在路上遇到的人,他就總是禮貌的說著反話,究竟哪一句是真心話、哪一句是反語,就很值得細品。而在大的方面上,男主與女主在故事中的經歷就是大大的反諷。女主是來自鄉下的富二代,但內心充滿了自卑。她忙忙碌碌,實際上只是碌碌無為,所參與的事情皆是男主習以為常的小事,但她卻非常激動,覺得自己挖到大料。而男主是厭倦了紐約貴圈的富二代,剛開始似乎吊兒郎當,但越到後面越發現他很有才華,並且所參加的局都是女主觸及不到的真正貴圈大局。很多細節之處都能看出,男主是上層貴圈,一舉一動都獨有特質;而女主看似專業,實則很多都不懂,卻想要附庸風雅,走進上層貴圈。
此外,《雨天·紐約》在配樂上、服裝搭配、場景銜接上也很有文藝氣息,富有美感。如果不去考究劇情和故事性,由著電影帶你漫步紐約的雨天,隨性灑脫的任由音樂美景佳人帶來視聽上的「按摩」,那還是一番美的別味體驗。
結語
《雨天·紐約》是一位八十多歲高齡的導演所作,演員的演技也都不錯。當然,我在評價電影時始終把故事性放首位,因而少了一些對導演、演員的情懷或追捧。作為普通觀眾,我不認為《雨天·紐約》是一個很優秀的電影,但諸多細節還是讓我留下印象。它不是一個優秀的故事,但它是個很美的電影,喜歡的朋友不妨細品。
歡迎關注同名頭條號、公眾號(伏龜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