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仲夏魘》影評:文明與神秘的反轉和融合

仲夏魘影評

在恐怖片日漸變成血漿片和獵奇片的今天,阿里艾斯特橫空出世了。

處女作《遺傳厄運》將人類恐怖的命運聚焦在「邪教」這一個敏感話題之上,用各種唯美的畫面製造出四平八穩卻又絲絲入扣的恐怖感,成功將恐怖片的定義從打打殺殺來回到了人心的恐懼——死亡的恐懼是最淺顯也最無聊的,活著的恐懼才是最深刻的。

在這個題材上,阿里艾斯特筆耕不輟,第二年就給自己擅長寫的故事來一個大的轉變,家庭的「溫馨」不過癮,那我們來嘗試解讀一下人類最深層次的本性吧。

於是有了今年這部「人類學」大作——《仲夏魘》

故事不再發生在現代化文明頂端的美國,而是跑到了瑞典一個偏僻的小村莊。

片中的主要角色們,幾個關鍵人物都是一起的人類學博士,正在為博士論文發愁,於是一個好基友帶他們去了自己的老家,一個很有人類學研究價值的小村莊。

什麼是人類學?

20世紀以前,歐洲人認為人類是一種獨特的生物,所以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高貴的白人與低劣的其他人種之間的差異。20世紀之後,人類學學者們在逐漸增長的遊歷見識與學術道德中開始研究人類的文化差異,從而重新定義人類學的標準,即更偏向於文化的多樣性,而不再抓幾個印第安人關在籠子裡觀察了。他們走出象牙塔,以田野工作為主,調查人類文明在演化與共存中如何保持了諸多形態,從而有了今天的現代人類學。

所以影片中的人類學博士們就要去一個偏僻的地方,去看他們的宗教,儀式,觀念以及種種行為,然後就可以有自己的論文了。

影片也在這個基礎上開始了。

然後是女主的出場。

女主是學心理學的,結果家裡卻突發變故。為了尋找安慰,找到快要分手的男友,男友決定帶她去散心,於是就和幾個好基友一起去了影片的發生地。

心理學也可以說是現代人類學的某個「分支」:其他的各種少數民族,差異族群,形形色色的文化各種各樣頗具有研究價值,而如何研究現代人類文化,科技與工業時代的現代人類文明,目前僅有心理學了。

但是研究來研究去,現代人類的各種問題誰也找不到答案,美國的心理醫生還是一年比一年多。光靠吃藥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很多悲劇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姐姐的自殺),對於女主來講,他的內心已經到了極度脆弱不堪的程度,她與男友的關係也是一種完全不正常的相互依附,他們的結合就如同現代社會的某種縮影:這個社會不允許表達脆弱和無助,因為你是獨立的,所以只能成為獨立的個體而解決問題。

而唯一被允許的也只有「愛情」的形式,所以即使沒有愛情,也只能用「愛情」的儀式來保持。

於是,一個包裹著「人類學」外殼,其實是心理學範疇的故事就開始了。

汽車帶我們走進一個翻轉的世界中。

即將到達的瑞典村莊,一定是一個不同於現代社會的樸素小鎮。

事實正是如此,與片頭的陰暗相對,哈加這裡如同伊甸園一般,大家一襲白衣,頭戴花環,面帶微笑,如同上帝居住的天堂,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溫馨與潔淨。

所有人都在草地上如同嬉皮士一般,享受著自由的味道。大大的長桌擺在草地上,像極了今天的民宿風情草地餐——大家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享受著有機食物,談論著高尚的事物。

在這種「嚮往的生活」中,幾個美國來的兄弟卻讓人不敢恭維,他們身上帶著現代文明社會的「惡臭」——嗑藥,性慾,對陌生事物的敵意與不敬,對大自然敏感,甚至是互相之間的冷漠。

從這個人類學村莊的第一個儀式開始,故事便從白色的神聖感中急轉直下——在村子中,人的年齡是按照春夏秋冬來劃分的,一共72歲,而滿了72歲,便要完成輪迴的儀式。於是,在一系列安靜的禮儀過後,兩位老人從懸崖上一躍而下。

如同《楢山節考》中那令人印象深刻的老人自殺儀式,這裡的儀式更為血腥,如果沒能死亡,還要前去補刀,直到生命完成整個輪迴儀式。對於村子的人來講,這個儀式不僅僅是送靈魂去往往生,也是他們族群的特有語言的一種表達:生老病死,快樂痛苦,要同樣分擔和感知。所有人都要痛苦地和老人一起感受死亡的來臨,吶喊,呻吟,去思考與共享共同的知覺。

而看見這一幕的英國人和美國人早就嚇呆了。

好在片中的主角都是人類學博士,對此不僅沒有憤怒,反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現代文明開始在「嚮往的生活」面前崩塌,英國小夥子拋棄女友跑了,朋友之間反目,只為了這一個選題,所有人都為了各自的欲望而成為獨立的個體,與那個痛苦也要共同承擔的社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這邊驕傲自私的美國人,褻瀆神樹,偷竊神書,最後就失蹤了。男主趕緊撇清關係,我們並不是什麼朋友,所以他並不需要負責任。而第二個儀式也要開始了,這是一個與死相對的「生」的儀式——交配。

男主喝下致幻藥,興高采烈的帶著偷情的快感進入房間,看到赤身裸體躺在中間的女孩。旁邊是同樣赤裸的成年女人,她們唱著歌,指引女孩,而男主就像一個看不清臉的精囊而已,只是機械地完成交配,便在驚慌失措中逃出這裡,而屋子中的女人們並不在乎他。

在另一邊,女主成為了五月女王,她開始融入到這個社區,開始理解這種生活方式。與美國人的現代生活不同,這裡沒有隔閡和情感儀式,這裡的一切都是共享的,舞蹈就是語言,語言就是舞蹈,她們在旋轉中互相知曉了對方的所思所想。

這是一場打敗黑暗之王的舞蹈,意味逃離語言的無趣與膚淺,用身體的語言重新掌握身體的話語權。所以那個堅持時間最長的人,便是擊敗黑暗之王的五月女王,而在迷幻劑中與自我對抗的女主,正是那個不斷需要對抗自我的人,黑暗之王就是自己,而她終於在最後獲得了勝利。

大家都已經接受了女主,而男主也發現了失蹤的人的最後的下場:他們被製成了各種「邪惡獸性」的代表,代表「愚蠢」的小丑被剝了皮,代表「獸慾」的男主被塞進了熊皮之中,包括自願獻祭的人,最終一共九個人成為了這一次整個儀式的祭品,這是對所有被異教文明汙染的人類做出的一種抵抗式處刑:燒死。

最終,這樣一個建立在共產主義上的理想主義社群,用共情來代替語言,用身體來完成儀式的小村莊,走上了某種「邪教」的道路,將自身從現代文明中隔離出來,也用自己的語言,對現代文明來了一次深刻的反證與剖析。

當然,也用了現代人所不能理解的手段,而在他們的語言中,這樣的獻祭,或許是充滿了神聖而光榮的。

最終,在女主的笑容裡,你可以看到現代文明的某種「解藥」:所有的「獨立」與「文明」並非是人所能承受的極限,而某種遠古的儀式與共同知覺,反而是心理疾病最好的良藥。

當然,在這個脆弱的天平上,「正教」與「邪教」的平衡是現實至今所難以把握的。

從人類學到心理學,也是片中所有杜撰的人類學的概念所指向的心理之癥結:把所有美國人的心理疾病翻轉一下,便是影片中「哈加」的理想生活。所有的冷漠,貪婪,虛偽,傲慢,脆弱全部翻轉,便是村子裡所有失去個體卻能感知共同情感的熱情,無私,真實,謙虛和堅強。然而從結局看,這個問題也是無解的,翻轉過來的世界並非完美世界,這裡沒有個體,所以也將沒有自我的生命權,發言權,也不會再有任何的進步,從而將外來的事物一併燒掉。

但是在心理學角度來看,這裡終將是女主的歸宿。因為遭受了如此生活劇變的她來講,在現代社會即將獨身一人面對所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人和藥物以及心理學都無法治癒的,只有在一個大的熔爐之中,所有人都參與通感,痛苦才會減輕,也會減少那些因為缺乏共同體而造成的自我收縮,終將孤身一人,不免走上和姐姐同樣的道路。

被社會吞噬的自殺者與年老自殺的人,哪個更加痛苦,哪個又更加正常呢?

一個光怪陸離的冷漠社會與微笑卻殘酷的溫馨社區,有什麼區別呢?

一切都只是天平上輕微的一瞥罷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