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雨天·紐約》影評:紐約,雨天,懷舊型文藝知識分子的浪漫隱喻
雨天·紐約影評下一秒,你出現了。
整個天空都放晴了。
我的心對我說「你是多麼的幸運」,
這樣的事情你解釋不清,我只知道我遇見了我一生的摯愛。
多麼幸運,因為這場雨,遇見你。
......
伴隨著爵士樂舒緩陰鬱的音色,午後陽光溫暖沐浴著古樸的校園建築和樓前的草坪,整個故事就在這樣晴朗雅致的景色下展開。
不過。這個美麗的鄉村校區充滿紀律,不會讓人自在地享受,因為你只要一踩草坪就會被記過。
而我那要掌控一切的媽媽還給我報了個常青藤數獨天才班,然而我的興趣全在如何繼續開發自己的「牌局」智商上;我們唯一的共識就是我的女友……
果然,伍迪·艾倫式的喋喋不休、抑鬱、叛逆和神經兮兮又來了。
一對出身富裕的青年戀人決定去曼哈頓過一個浪漫的週末。男生精心策劃著二人的行程,女士的心思卻全在即將採訪的大導演身上。
結果,約會的男女在雨天·紐約各自展開了各自的際遇,最終男生認識到與戀人的分歧,選擇分道揚鑣。
在《雨天·紐約》裡,年過80的伍迪·艾倫雖然給了這個愛情故事一個溫柔的結局,但是它喜劇的外衣下依然透著一如既往的,濃郁的,文藝知識分子們所特有的宿命式悲觀主義。
如果你喜歡浪漫,熱愛文藝,而又恰巧在一個無聊的午後,獨自喝著咖啡或者品一杯茶,時不時思考著一些有的沒的,老的舊的,那麼不妨讓這部電影成為你下午茶的一部分。
雨水、音樂、藝術和充滿情調的城市空間,所有這些元素都是一種伍迪·艾倫式的浪漫隱喻,隱喻一種在大眾文化衝擊下的知識分子精神家園的失去和情感認同的危機。
而這種危機,可能是每一個懷舊的知識分子在面對現實時,所必須要上的一課。
01 城市的隱喻:精英文化被大眾文化取代的焦
紐約是伍迪·艾倫的家鄉,是他出生,成長,生活和工作的城市,也是他許多電影的主題。伍迪眼中的紐約,不是那種冷冰冰硬邦邦的大都市,反而充滿著一種復古色彩,彷彿一個歐洲中世紀的古雅城市。
《雨天·紐約》裡的紐約,沒有高樓林立,只有街角的咖啡店,圖書館,博物館,以及優美的鋼琴曲搭配藝術繪畫。故事發生的場景不是在充滿古典氣息的酒店,就是在藝術館,或者裝飾考究,牆上掛滿畫作的室內。
整個電影的佈景幾乎都是深紅的色調搭配自然的綠色,要麼建築是紅色,要麼人物的衣服是紅色。紅綠的復古配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浪漫電影《天使愛美麗》的場景。
只有這樣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紐約,才是主角心中的那座城市。這樣一個城市是一種隱喻,也是一種反抗,它表達著角色或導演對於城市正漸漸失去它的浪漫,而變得浮躁粗鄙的悲哀。
男主角蓋茨比(Gatsby)在向女朋友艾什莉(Ashleigh)介紹soho區時說道:
那裡都是搞創作的人,但是後來因為商業化導致物價上漲,那些搞創作的人只能搬到三角地去。三角地的物價變貴後,他們又搬去了布魯克林,再後來,他們就只能搬去和父母住了。。。
用喜劇的方式表現悲觀主義是伍迪·艾倫的一個特點。在《伍迪·艾倫與哲學—你說我的謬論一無是處》中有提到,
「伍迪·艾倫不光有了不起的才智和個人魅力,他是個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因此不難理解,就算是在好天氣裡他也帶有強烈的悲觀傾向。」
而電影中的這種悲觀主義,表達的則是對精英文化逐漸示弱,大眾文化變得強勢的悲哀。
電影的開場,當蓋茨比得知女友要去曼哈頓採訪大導演時,便開始興奮地策劃起一場浪漫的週末約會:
首先要住在能看到中央公園,又距離父母較遠的皮埃爾酒店,還要想辦法弄到《漢密爾頓》的票。下午要去現代藝術博物館看展,晚飯之後再去卡萊爾酒店,因為那裡酒吧的鋼琴師會唱百老匯的歌,那裡的壁畫是由路德維格·貝德爾曼斯所繪。
但是艾什莉根本沒有將這些安排聽進去,她滿腦子想的都是導演、明星,和難得一遇的採訪機會,這導致她在後來總是把見面的時間和地點弄錯,最後還差點找不到住的酒店。
在艾什莉對於紐約的記憶裡,全然沒有這些文藝的部分。她2歲和12歲時隨母親去過紐約,在她的記憶裡只有她們以200美元的價格買到了愛馬仕的鉑金手袋和勞力士的手錶。
如果說電影中蓋茨比所代表的為精英文化,那麼艾什莉則是典型通俗文化的代表了。
在1960年代以後,美國經歷了一系列動盪,爆發了女權主義運動,性解放運動,校園反戰運動,嬉皮士文化等運動,社會開始向後現代社會轉型。大眾文化和通俗文化逐漸成為強勢文化,而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日漸失去了昔日的核心地位。
面對這種日漸邊緣化的處境,知識分子們也紛紛陷入焦慮之中。而這種知識分子所面臨的焦慮和痛苦,其實不僅僅是美國,而是在當今世界,包括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所共有的,普遍性問題。
正是由於這種通俗文化對精英文化的衝擊,知識分子們漸漸失去自己的精神認同,感到自己與環境,與家庭,與愛人的格格不入。
02 天氣的隱喻:愛情的浪漫主義敵不過現實的衝擊
天氣在電影中是另一個強大的隱喻。雨天和晴天,象徵了男女主角迥然不同的脾性和喜好,以及注定分道揚鑣的命運。
在二人剛到達酒店的時候,女主艾什莉就表達了想坐馬車的願望,並且補充了一句「只要不下雨」。而蓋茨比回答她說,「我們也可以在雨中坐馬車呀,會非常有感覺。」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人終於坐上馬車時,女生仍然抱怨天公不作美,又說昨晚消防車的喧鬧導致她沒有睡著。
但蓋茨比顯然對這種陰雲密布和車馬喧嘩很有感覺,他不禁吟出一句歌詞:車馬喧嘩,孤房靜寂。而這句科爾·波特的歌詞卻被艾什莉興奮地認成是出自莎士比亞。。
他們一個只在晴天下燦爛,一個在雨天裡更為舒坦;一個喜歡音樂和藝術,一個卻只談論明星和名牌。雖然晴天和雨天一樣美好,但是二者注定無法走到一起。
雨天的城市符合愛好文藝的蓋茨比的浪漫幻想,但晴天卻是大多數人更為實際的選擇。這也是大多數沉湎於浪漫主義的知識分子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所以不論是在前女友還是現女友眼裡,蓋茨比都是一個有點古怪的人。因為很少有人會去鋼琴酒吧約會;因為凌晨兩點的中央公園,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危險而不是浪漫;因為下雨天人們多數考慮的是會不會生病,而不是冒雨約會。
雖然電影中,導演安排了前女友的妹妹這樣一個角色。她曾經一直注視著姐姐與蓋茨比的愛情,並且一直喜歡著蓋茨比。似乎只有她能欣賞他的雨天,可以和他一起談論喜歡的城市角落,電影的場景和繪畫。
但是現實中,並不是每一個浪漫,都能找到另一個相同的浪漫。事實上,這個概率極低。
而且浪漫的內核,往往並不是如想象中的純粹和高高在上。
蓋茨比拒絕參加媽媽舉辦的文化晚宴,是因為他不喜歡母親那種主宰一切的權威,他鄙視上流社會的虛偽,並反抗這種自命不凡的生活。
可是當母親告訴他,他如今衣食無憂的上流階層生活,都是她曾經靠著下層階級 —— 應召女郎的工作拼命打拼而來的,他的反抗和叛逆就突然變得無力了。
雨天,因而在這一層意義上,還隱喻了一種拒絕一切,反抗一切的純粹虛無主義。這種虛無主義在面對現實生活時,必然會產生衝擊和帶來恐慌。
而這種衝擊,也是一種必然的成長過程。
《雨天·紐約》是伍迪·艾倫最新的一部電影,有人認為這裡有極致的浪漫,也有人說這就是一部裝B指南;有人被甜茶迷倒,也愛上了雨天,也有人評論這只是一部集伍迪·艾倫式創意於一身的無聊故事,無甚新意。
在我看來,正是這屢拍不爽的浪漫紐約和雨天,以及那個總會出現的喋喋不休,鬱鬱寡歡的「伍迪化身」型知識分子,在不斷隱喻著他對這個城市,對文化和藝術的熱愛、固執和堅持。
而這實在是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