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紳士追殺令》影評:有一個半小時的片長不值8.4分
紳士追殺令影評目前,電影《紳士追殺令》在豆瓣的評分為8.4分,而在metacritic的評分只有51分,爛番茄74%。這是一個犯罪片,有精彩的故事情節,但也有觀影體驗一般的部分。接下來,咱們就來分析一下《紳士追殺令》。
《紳士追殺令》的故事劇情是這樣的。一個偵探將毒梟金盆洗手前的事件都串聯起來後,打算敲詐一筆巨款。電影藉由偵探講述「為什麼他的敲詐是合理的」,來交代毒梟金盆洗手前與富豪的交易、毒梟的誤殺、報刊主編的復仇、勳爵及犯罪團夥的行動、格鬥師的捲入等事件。當這部分劇情交代完,電影已經播放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
而在剩下的半小時裡,《紳士追殺令》突然加快節奏,用精彩的幾連反轉完成了故事的第三幕。毒梟保全了自己的商業帝國,勳爵、犯罪團夥、主編、偵探都不得好下場,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交代清楚。應該說,整個故事都算是比較完整的,有頭有尾。
然而,毫不誇張的說,《紳士追殺令》的四分之三片長都只是人物關係說明。這位敲詐的偵探是一個很有戲劇創作欲望的人,他彷彿是導演的化身。藉由他的敘述,電影還原了整個事件的始末。這種敘述手法導致電影充滿了畫外音陳述,而多線劇情、各個場景也都通過這些畫外音來串聯。
我並不欣賞《紳士追殺令》這種「畫外音陳述+部分場景展示」的敘述手法。原因有幾點。
其一,大量畫外音陳述是影視藝術的諱忌。影視是一種視聽藝術,它無法直接拍攝人物的心理活動,也無法拍攝作者點評,電影裡不會出現「這一刻,主角悟了」的點評。所以,影視藝術非常強調展示。通過人物動作、對白台詞、背景布局、氛圍渲染等,影視作品可以傳達出豐富的潛台詞,交代大量的信息。當觀眾接收到大量信息後,他們就會從中做出自己的判斷——這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故事是如何發展的?劇情轉折表達了什麼?
這是影視作品與觀眾的互動方式。觀眾很聰明,他們能看懂這一切。但是,《紳士追殺令》大量的畫外音陳述破壞了這種互動。電影中,偵探的畫外音陳述明確的說了誰是主角、誰是女主角、誰是敵人等。但實際上,電影並沒有用劇情場景的方式來展示他們的關係,畫外音破壞了故事應有的效果。這種感覺就像彈幕,觀眾一邊看電影,導演還一邊在旁邊刷彈幕。結果,觀眾的心思都落在了彈幕上,不得清靜。
譬如,婚禮上新娘指了指新郎,眼睛閃著光,嘴角帶著笑。觀眾看到這樣的動作,很快就了悟,新娘在這場婚禮中很幸福。這正是《時空戀旅人》的經典一幕。如果這個時候來個畫外音:「在走進婚禮現場的這一刻,女主角嘗到了幸福的滋味。」——這就會破壞這種美好的效果。大部分情況下,畫外音陳述都是影視作品應該避免的。
其二,偵探敘述者場景的存在並不合理。《紳士追殺令》是通過偵探與毒梟成員講述故事,來展開整個故事背景、人物關係的。這種看起來有點像小說的手法,在影視作品中其實顯得很不合理。原因在於,人們在對話中並不會說彼此都知道的信息,除非這些信息是用來表達其他信息。
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當一個人中彩票了,另一個人聽聞後,他向中獎者提起這件事的時候,難道他只是為了告訴那人自己知道這件事嗎?不,他可能是在為借錢而作鋪墊。這個場景不會只是告知觀眾某人中獎的信息,還會引出新的信息。
而在《紳士追殺令》中,當毒梟成員知道偵探所說的事情時,他不會耐心的聽,更可能會打斷偵探的表演慾,發問:「你到底想表達什麼?」但是,當毒梟成員彷彿局外人似的聽著偵探的故事,並引出人物關係、背景交代時,電影就給人不真實的感覺。因此,《紳士追殺令》加入偵探敘事者的場景看似別具一格,其實並不合理。
其三,「畫外音陳述+部分場景展示」並不利於產生移情作用。電影開篇是一個槍擊現場,很快就引發了懸念,效果很不錯。不過,隨後電影就開始了畫外音陳述+部分場景展示的敘述手法。這一過程長達一個半小時左右。在這部分片長中,最讓人疑惑的就是,誰是主角?
偵探看似瀟灑的陳述,各個人物的經歷隨意切換,實際上導致觀眾注意力混亂。毒梟有一部分劇情,犯罪團夥有一部分劇情,富豪也有一部分劇情,誰是重點?直到看完這部分劇情,這個問題都沒有得到解答。換言之,觀眾很大一部分事件都不知道應該關注哪個角色。既然不知道關注哪個角色,自然也就不知道該對誰產生移情作用。如果沒有移情作用,觀眾就會沒那麼關心人物的命運和遭遇。
打個比方。五千里外有個人的車丟了,這樣的事件很難在人們心裡產生波瀾,大部分人也不關心。但如果告訴觀眾,五千里外有個人,他家裡很貧困,他好不容易貸款買了輛車,打算當快遞員,期望通過努力實現發家致富。我們會關心這樣的一個人,因為他像「我們」一樣努力的生活。而這時候,他的車被偷了,於是我們會覺得惋惜,並關心他之後的生活遭遇會如何發展。這是《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魔改劇情後的打比方,便於理解。
前者很難有移情作用,後者的移情作用則比較強。可以看到,同一個事件,有沒有移情作用的差別是很大的。移情作用不僅帶動觀眾的情緒,也能更好的推動劇情發展。而在《紳士追殺令》中,由於畫外音亂入,敘事者混亂,導致很難發生移情作用。結果,《紳士追殺令》很大一部分劇情都變成了人物關係說明書,觀眾不關心誰遭遇了誰的背叛,只關心偵探敘述者什麼時候能拼完拼圖。當人們只在意大亂鬥的結果,而不在意亂鬥者本身,那觀影體驗就會是枯燥的。
其四,即便刪掉畫外音敘述者,也根本不影響劇情。其實,偵探敘述者所講述的劇情還是挺複雜的,毒梟、富豪、勳爵團夥、格鬥師團夥等情節多線並行,相互影響。但電影完全可以通過一個核心主題來串聯多條次情節。比如《獨立日》這部電影,它有四個主要人物的主要劇情,還有4條主要人物衍生的次要劇情。這麼多條情節線卻絲毫不混亂,它們都圍繞著「外星人入侵」的核心事件展開的。這就是情節線之間的聯繫。
在《紳士追殺令》中,為了串聯多個情節線,電影加入了偵探敘述者。由於電影並沒有找到一個核心主題來串聯彼此的聯繫,因此,哪怕偵探敘述者完整的交代了多條情節線的相互影響,但多線劇情並非有機融合為一體,只是表面上的合一。如果找到一個核心主題,偵探敘述者的有無根本不影響故事。
偵探敘述者的設計,其唯一的亮點在於戲中戲的效果。這是由不同敘述者視角帶來的效果。敲詐毒梟成員時,偵探所講的故事是「戲內」,而偵探與毒梟成員的場景則是「戲外」。而在故事結局時,偵探向製片人講的故事,使得《紳士追殺令》整個電影如同「戲內」,偵探與製片人的場景則是「戲外」。當結局時偵探再次遇到毒梟成員,「戲內」與「戲外」再次顛倒。如此一來,在觀眾看來,《紳士追殺令》就有多重戲中戲顛倒的效果,敘述者視角的反複顛倒帶來了獨特的效果。但與這一效果的好處相比,我認為它損失得更多,是弊大於利的手法運用。
儘管如此,我們依舊需要承認,《紳士追殺令》的第三幕是非常精彩的,與之前的情節是兩種風格。經過偵探敘述者的介紹後,我們知道了各個人物的關係,電影的劇情推進也開始加速。
本來,打算金盆洗手的毒梟成了獵物,而勳爵犯罪團夥、富豪等角色則是獵人。進入第三幕後,電影很快顛倒了「獵人與獵物」的關係,毒梟成了獵人,快速反擊那些自以為「獵人」的人。
緊接著,電影再次反轉劇情,剛化身獵人的毒梟團夥再次變為獵物,他們曾經誤殺的年輕人的父親成了獵人,他是俄羅斯有權有勢的大人物。而在這一過程中,偵探則從獵人變為獵物,再次又變為獵人。隨著格鬥師團夥的介入,原本變為獵物的毒梟團夥再次成為獵物,而偵探、俄羅斯權勢團夥則變為獵物。
通過第三幕,《紳士追殺令》借用「碟中諜」式的手法,講述了一段「獵物-獵人」反複顛倒的精彩故事。僅此一幕,化解了我對之前略顯枯燥的劇情的不滿,為之鼓掌。與此同時,我也為《紳士追殺令》感到惋惜。明明第三幕那麼精彩,前面四分之三的劇情卻拖了後腿,拉低了整個電影的水平。
其實,「獵物-獵人」的轉化是一個很妙的核心主題。不僅適合第三幕,也很適合在前面兩幕統籌多線劇情。以「獵人-獵物」為主題,給各個人物貼上標籤,如此一來,矛盾衝突將會更加激烈。同時,「在混亂的罪惡世界中,誰才是真正的獵人」也可以順理成章的貫穿整個故事。圍繞這樣的主題展開,「獵物怎樣變為獵人」、「獵物什麼時候變為獵人」、「獵物為什麼能變為獵人」等話題都是很有爭論性,可以引發豐富的辯思。電影前部分的劇情中,確實也有獵物獵人的標籤轉化,但並未深入,被畫外音敘述所掩蓋。換言之,《紳士追殺令》很有成為佳片的潛力,可惜。
除了以上的優點、不足外,《紳士追殺令》剩下的唯一槽點在於,格鬥師團伙實在太全能了。電影中,很多劇情的反轉都是通過格鬥師團伙實現的。這群格鬥師不僅很能打,而且拍攝視頻、創作音樂、歌唱、槍械射擊、洞察危險等能力也都很不錯。這實在有些不合理。他們成了導演解決難題的「萬能鑰匙」。
總而言之,《紳士追殺令》擁有冗長的一個半小時,以及一個精彩的30分鐘。這種觀影體驗並不算好。打個比方,電影前面一個半小時就像一個裁判在說明籃球比賽規則,而後面30分鐘則如同NBA巔峰對決。我想說的是,並不需要詳細說明比賽規則,哪怕不懂籃球的觀眾也能快速摸索出規則,並欣賞精彩的比賽。如果《紳士追殺令》能「播放NBA決賽全程」,那電影將會更優秀。
歡迎關注同名頭條號、公眾號(伏龜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