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它:第二章》影評:辛苦你穿著乾淨的紙尿褲白跑一趟了,小鬼
它:第二章影評It 2 作為一個恐怖/驚悚片無疑是相較失敗的。
兩年前,首部出場十分犀利,大開大闔,哪怕你劇情人物都忘光了,也不會忘記黃色雨衣小男孩在下水道被吃掉的那一幕。It 的形態也伴隨著劇情和人物發生著變化。而這一部首先開場就很莫名其妙,吃掉個路人是怎麼回事(本來還以為這組情侶會成為什麼關鍵性人物,結果是純路人),而且那個青年看上去也成年了啊,和第一部只攻擊小孩的設定也有些相悖。觀眾對Pennywise 的形象熟悉了之後,恐懼感也會不可避免地消退,燃鵝第二部It 出場的主要形態還是Pennywise。有了心理預期之後,要再營造第一部的氛圍就真的非常難了,就好像打針似的,就等那麼一下。啊,小女孩危險了,會發生什麼呢?啊嗚一口唄。啊嗚一口,啊嗚兩口,就這麼地,湊合著揪心唄,還能退票咋地。
It 的真相落實也是個問題。神秘是營造驚悚/恐懼的必由之路,而當It 的存在是可以被科普的時候,科幻的色彩就掩蓋了原色。就好比吆五喝六的狗逼鄰居總是惹你心煩但你卻不敢招惹他,是不是混社會的?這麼囂張是不是上頭有人?很嚇人,慌得一比。然而當你確認他是越獄的殺人逃犯之後,恐懼感就變了,至少你知道該怎麼防他,怎麼幹他。
除了恐怖感打折之外,其他的地方也有些說不定道不明的刺撓。比如It 展開到底是不是精神攻擊?眾人中餐館驚魂,Bev 歸家遭遇變態姑婆後發現舊樓早已破敗,Rich 被廣場雕像襲擊後定神發現一切如常……從這些橋段看上去是的,展開的就是一對一定制的精神攻擊。可是到了Eddie 和 Bill 那裡就有問題了。Eddie 被吐一臉之後,幻象消失可是嘔吐物還在啊!這真是B了狗了,why me !其他人都全身而退啊。Bill 那裡雖然沒有什麼傷害遺留,但是他媽的他居然從幻象中獲取了任務道具你敢信?這個祭品不是用來幹Boss的嗎,怎麼就從Boss那裡輕鬆獲取了?你總不至於告訴我這個紙船下水道裡卡了27年等你來掏吧。
精神攻擊 or 物理攻擊的困惑在大決戰的時候達到了巔峰,Eddie 在克服心理障礙,投出信仰之矛之後居然被一爪從背後陰死了臥槽,我的天怎麼又是Eddie,這個存在感略弱的慫包是自帶 debuff 還是怎麼著?幹嘛呢?不是精神傷害麼,不是只有在對方對It 懷有恐懼的時候才有效嗎?Eddie 顯然可以說是不再恐懼了,那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被物理攻擊乾死了。行唄,打暴走了展開物理攻擊了,那就乾唄。結果在「Eddie 死後」——「主角覺醒」 的間隔,It 至少有不下10次可以團滅主角的機會,就莫名其妙地失去了。這個時候我所有的情緒都是迷惑和自卑,懷疑自己是不是英語聽力有問題錯過了什麼細節,根本顧不上害怕。
最後Stanley關於自殺的解釋,由於時間太短而邏輯鏈太長,我有點跟不上也沒反應過來就被帶著強行感動了。後來又琢磨琢磨才整明白,大概意思就是:我很害怕。我知道我們必須重聚團結才一起才有機會獲勝存活。可是如果我活著,我大概率不會和你們一起再次面對It,所以為了不拖累你們,我先死為敬…邏輯上非常通順可是總感覺哪裡不對…似乎It帶來的恐懼感,遠勝於死亡帶來的恐懼感?再對比其他人的反應,一時間讓人很難捋清 Stanley 到底是勇敢還是懦弱,畢竟我本能地覺得一個人如果不怕死,那他就無所畏懼。
當然所有這些困惑和不解其實都可以自我解釋,比如 It 只有在不正面面對主角的時候才可以展開物理攻擊之類的,但真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為了個娛樂快消品下這般功夫真的不值當,我也是吃了很多年這種虧才清醒過來的。為了個破電影下了血本了,牆內牆外書籍雜誌外參內研,就是為了討個說法,結果事隔多年看著自己豆瓣的提問回答不斷得到回應然後一臉懵逼,操我當年這麼機靈的嘛,然而那些問題具體是啥意思記憶已經模糊了。所以去他媽的什麼小說漫畫電視,什麼原著,什麼斯蒂芬金宇宙各種胡謅各種解釋,沒興趣,老子看的就是電影,你靠6個小時的文本講不清楚你就是傻逼,別再因為你的愚鈍來耗費我的生命。據此展開講兩句,It系列雖然不是,但是一切需要小說漫畫支撐讓原著粉可以衝過來踩你臉的粉絲向電影都是下流的,應該被人民唾棄,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綜上,喜愛恐怖片期待著被嚇尿的年輕朋友們估計要失望了,這部電影可能無法滿足你們的需求。今年的 Horror Movies 無出 Annabelle Comes Home 右。
但這部電影的評價維度就僅止於此嗎?卻也不是,至少我在給這部電影打分的時候,內心是波折起伏不定的。一方面確實感動到了,被治癒了,可是一部恐怖片被我看成心理雞湯又他媽確實很彆扭,那些硬傷也是真實存在的。個麼還是三星好了,及格。
我覺得 2 不能脫離 1 存在,1 就像前菜和主菜,2則是甜點和配餐酒,兩者可以分開評價欣賞,但確實構成一個系統或整體。1 的結尾,看著黯然神傷的小胖子,聽著少年稚嫩的誓言,心裡還是有所期待的吧,未來會如何呢?這個故事會怎麼結束呢?從2 這個回應來看,還是不錯的,方方面面都給你照顧到了。
在第2部裡,成年的角色似乎已經失去了本來的面目,但回到小鎮之後,他們的記憶逐漸被喚醒,自我被逐漸找回,這對於中年人來講,真的是感同身受,一邊看一邊哭的過程。包括很多台詞都很有深意,比如 Mike在中餐館閒聊時的那句 「離家鄉越遠,記憶也就越模糊,但我一直在這兒,所以我都記得。」 看得我就立馬想給在家鄉的小夥伴打電話,在你背井離鄉,朋友們四散天涯的現在,誰又在默默地原地駐守著你們的回憶呢?第2部的故事架構其實是和第1部一樣的,面對恐懼並戰勝恐懼,可是他媽老子不是克服過一次了怎麼又要再來一次?所以在設定裡就強行給你失個憶……開玩笑的,其實我覺得這個設定挺好的。隨著年齡和閱歷地不斷增長,就越來越覺得,人生沒有一錘子買賣,哪怕曾經覺得自己得到的,覺得自己克服的,都只不過是一時的。以為那年盛夏的親密和溫存會伴隨你的一生,以為考過高考,人生中就再沒有大考……都是幻覺。小時候總被教育說什麼,「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還嗤之以鼻怎麼會呢世間怎會有如此傻逼,後來發現沒錯,我就是這種傻逼。而且除了生活的波折,記憶的流逝也是現實存在的,尤其是信息爆炸的當代,記不住事簡直是生活常態。電影裡的強行失憶,只不過是為了在6個小時的文本裡照映現實的一種藝術手法罷了。
我建議認真看過第1部的朋友,不要在觀影前重看或者在視頻網站上看好心人幫你整理的回顧視頻,人家都遺忘27年了你咋就兩年還這麼焦慮呢?就帶著模糊的記憶和主角們一起回憶,這種互動的體驗也是挺奇妙的。我是真的記不太清人名和一些細節,不過電影在記憶喚醒這方面做的真的超讚,巧妙的運鏡和剪輯,把開場時還搞不清誰是誰的我,後來給安排得明明白白。一個個小物件,一個個場景,都把你帶回了和這群人一起經歷的那場大冒險。唯一一個不夠好的就是開場時關於Henry 的橋段處理得不太好,怎麼下水道一堆屍體流出來就切到1989年了,直到我看到老Henry的時候還在琢磨這個瘋瘋癲癲的胖子是誰。不過後面慢慢也就想起來了。但這種互動也是有限的,你都記清楚怎麼降妖除魔的法門了,主角一個個還在滋哇亂叫就真的讓人著急,不過這又繞回到之前對於恐怖片方面的批判上去了。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是一部失敗的恐怖電影,成功的雞湯,優秀的續集。當最終消滅了童年的夢魘,凝聚了離散的友誼,撫平了手上的傷疤,續寫了未盡的浪漫之後,看著Mike 也卸下重擔,駕車駛向遠方之後,每個人心裡都會是暖暖的吧,可能中年人感觸更甚,就像我們的明天也有了希望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