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影評:頂級IP,神仙陣容,卻拍了個三流作品!?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影評

首發於公眾號「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錢老闆

轉載請註明出處


自年初發布預告的時候,有一部恐怖片就被很多影迷期待著。

主要原因有兩個。

無敵的陣容。

安德烈·艾弗道夫執導(《無名女屍》),吉爾莫·德爾·托羅監製(《水形物語》《潘神的迷宮》),約翰·奧古斯特、馬庫斯·鄧斯肯等編劇(《大魚》《電鋸驚魂系列》)...

全是恐怖、奇幻界的大佬。

禁忌的IP。

原著同名小說從1981年開始出版,一共三冊。

小說收錄了各地流傳的一些經典恐怖故事,邀來插畫大師Stephen Gammell為小說配上了極其駭人驚悚的怪物畫。

因為內容太過恐怖,小說甚至入選了"美國百大爭議書籍"。

怎麼看都像是會爆的亞子。

然鵝,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

等了快一年,它終於來了。

但它沒爆,反倒是崩了——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

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

1968年,美國的某個小鎮。

當時正值萬聖節,一群熊孩子為求刺激跑進了用鐵絲網封起來的禁區。

一幢鬼屋。

傳說很多孩子在進入其中之後,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

在鬼屋之中,女孩史黛拉發現了一本傳說中的恐怖故事書。

她十分開心,並把這本書逕自帶回了家中。

卻漸漸發現,這是一本名副其實的"鬼書"。

書上的文字,均是用鮮血寫成。

書中所記載的故事,竟然也真的發生在了現實之中。

而最新的故事裡,主角們不是別人,正是當晚闖進鬼屋的那批人...

史黛拉怕極了,連忙把書送回了鬼屋。

想著物歸原主了,總該萬事大吉了吧。

可惜為時已晚。

被從鬼屋帶出來之後,這書不僅撕不爛、燒不掉、扔不走,還自顧自地不停寫著故事。

簡直比死亡筆記還高級。

照這麼下去,史黛拉等人肯定難逃一死。

不甘心等死的熊孩子們,開始調查起了這本書背後的故事——

當年,一個名叫莎拉的女人在鬼屋內上吊自殺,背後隱情無人知曉。

而鬼書的主人,正是莎拉。

這讓史黛拉想到:會不會是莎拉自殺事件的背後有什麼隱情?

孩子們來到報社調查事件真相

於是,整個故事分為兩條線,正式開始。

主線是史黛拉等人竭力追查事情真相。

副線是書中所載之事逐一應驗。

結果,莎拉之死還真就是人為導致,所以她才變為了冤魂厲鬼,禍害人間。

本來,原著是很多獨立的恐怖小故事,也就是只有副線的內容。

為了讓影片的觀感更加連續完整,導演安德烈·艾弗道夫和監製陀螺(吉爾莫·德爾·托羅的暱稱)加入了主線。

這個想法挺好的。

既能繼續把恐怖故事當成賣點。

又給了影片更多時間去塑造人物,深化主題,也給了導演更多空間去融入自己的思考。

這讓影片有了成為經典的可能。

作死三人組

加入的故事範本也很好。

就像是"一分鐘營救"的加長版,主角們和死神賽跑。

想想都緊張刺激。

可惜,導演沒能把這緊迫感給拍出來。

拿影片的開場來說。

30分鐘,接近整部電影時長的1/3,講的是什麼?

是史黛拉和夥伴們一起惡作劇、嘴砲、作死探索鬼屋,她自己還順便邂逅了帥氣的男主。

到這裡,那本鬼書才第一次出現。

所謂的"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才拉開帷幕,史黛拉一行人也才正式陷入麻煩。

說白了,整個故事的恐怖之處,至此才真正開始。

這敘事節奏,真的太慢了。

其實,本片的評價並不算差。

豆瓣6.1、IMDb6.3的評分,爛番茄79%新鮮度,在恐怖片類型裡已經算中上了。

它當然也有優點。

最值得誇的,是片中的怪物設計。

故事裡出現的所有怪物都是由真人出演。

而套在外面的戲服包括化妝,則是由陀螺找來的老朋友,Spectral Motion公司負責製作(《地獄男爵》《X戰警》《環太平洋》《怪奇物語》)。

通常情況下,製作怪物模型都有據可依。

比如當時他們設計地獄男爵的造型,就可以參考網上無數張地獄男爵藝術圖片。

本片不一樣。

原著中的每個故事,有且僅有一幅插畫。

而就是憑著這麼一幅畫,他們居然把書裡的怪物完美復活了。

在製作過程中,設計師們對細節的苛求程度堪稱恐怖。

比如,他們會把原著插畫輸入電腦中與實物進行對比,確保每一根線條都能吻合。

比如,他們會找來特定的人員,演出那些反人類的動作,而不是借助CG製作。

比如,他們會給演員仔細塗上、覆蓋上30多種材料,只為呈現出骷髏臉的特質。

麻煩歸麻煩,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值得的。

即使在沒有配樂的現實場景中看這些怪物,也相當瘮人。

值得一提的是,下面這個長髮女是陀螺最喜歡的造型。

配著瞇縫的眼睛、微翹的嘴角,有一種詭異的慈愛。

另外,陀螺覺得,這怪物很像胖胖的自己。

可惜,這部電影的觀感並沒有匹配如此用心製作的怪物。

很多網友的評價都很相似:不恐怖,看得想睡覺。

我基本同意。

但不得不說,本片的幾個恐怖段落還是拍得挺出彩的。

比如紅房間一段(涉及劇透)。

男孩千方百計想逃離鬼書上寫著的"紅房間"。

結果陰差陽錯,卻意外觸發了醫院的警報,啟動了應急燈。

醫院裡的走廊,成了名副其實的紅房間。

眼見著走廊盡頭處的怪物緩緩朝著自己前行,男孩慌不擇路卻發現無處可逃。

四面八方,皆是鬼怪。

逼仄的環境、瘮人的燈光、怪物自身的詭異,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步步緊逼的危險感被營造得十分完美。

這大概是幾個恐怖故事裡拍得最好的一個。

既恐怖又詭異。

其他的幾個,雖然也不錯,但明顯差了很多。

或許是由於PG-13的關係,恐怖場景的刺激度很大程度上被人為削減了。

比如畫面太暗,比如縮短怪物的展示時間。

這個故事中,怪物就出來了30秒不到

其餘的恐怖情節,就不多說了,基本都是靠jump scare那一套在嚇人。

像下圖這種把怪物撞上貨車後卻還不移開的鏡頭,就很沒意思。

誰猜不到它會跳出來呢?

這6秒鐘的拉鏡頭完全就是在赤裸裸地混時長。

不過,本片最大的敗筆,還是在於角色塑造。

太過單薄,導致了觀眾無法產生共情,進而導致了無聊、想睡覺。

拿本片的絕對主角,史黛拉來說。

她的背景關係倒是介紹了不少:有心懷歉疚的父親,有小鎮偶遇的愛情,有經常廝混的夥伴。

可除了歸屬於主線裡的愛情,其餘都只是泛泛而談。

如果以她為參照,劇情就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作死→發現自己在作死→停止作死。

你會發現,史黛拉本質上沒有變化,更沒有成長。

只是在被動解決所作之死給她帶來的一系列麻煩。

最後,女主還來了一句旁白:如果說我從莎拉那裡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永不言棄。

我當時就給整懵逼了。

整個劇情不是一直由女主在主導的嗎?她從頭到尾有放棄過嗎?這樣的話直接由主角說出來真的好嗎?

外加女主最後打敗BOSS所使的招式是"用愛感化"。

這句總結聽起來未免也太輕飄飄了。

鬼的眼神都變溫柔了

作為對比,咱們不妨來看看同種題材的《小丑回魂》。

同樣是介紹多位主角("窩囊廢少年團"),影片不僅事無巨細地介紹了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恐懼,還穿插著埋下了"小丑是個啥"這顆定時炸彈。

也就是恐怖片段的展示。

但這些片段不是為了純嚇人,其實都能算得上是伏筆。

《小丑回魂》

而《小丑回魂》的整個故事則可以概括為:

窩囊廢少年團們最終克服內心的恐懼,攜手共同對抗邪惡力量。

在此過程中,少年團之間的感情也被進一步加強。

這,就叫成長。

但很可惜,《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以下簡稱《黑暗》)裡並沒有。

《小丑回魂》:LOSER變LOVER

另外。

在《黑暗》裡,同樣是講述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恐懼,卻基本都是靠台詞直接講出來。

諸如"我經常做這個夢""小時候我爸經常給我講這個故事"等等。

而《小丑回魂》也是用語言講,但它用的是電影語言。

造型、鏡頭調度、配樂......唯獨不是台詞。

稍作比較,便高下立判。

這個差距,其實與R級不R級並沒有什麼關係。

《小丑回魂》

只能說,可惜了。

可惜了這個陣容,可惜了這個不錯的故事設定,可惜了這些栩栩如生的怪物。

更可惜了那些能拔高影片主題和深度的設置。

比如片中偶爾會提到的越戰背景。

稍微想一下,這個設定還是挺有意思的。

影片本身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孩子們被怨靈詛咒,消失不見。

而對於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越戰又何嘗不是一個傳說中的恐怖故事。

無數人歡天喜地奔赴戰場,從此再未歸家,彷彿人間蒸發。

怪物+童真+殘酷,這實際上是原定導演陀螺的拿手戲

但,因為交待得語焉不詳,越戰這個點就真的只成了一個背景。

影片整體的氛圍,也終於還是走上了青少年恐怖片的道路。

愛情為主,恐怖為輔。

所以,還是那句話:

太可惜了。

文/錢老闆 (更多原創影評,微信搜索ttyingtan,後台回復片名,一起來看片兒~)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