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茱蒂》影評:Judy Garland是如何成為一代Gay Icon的
茱蒂影評"他們看到我們愛她,因為她反映了我們自己生活中的痛苦和孤獨。這是廢話。我的父母是異性戀,他們是我所認識的最痛苦、最孤獨的人。我們不是孤獨和痛苦的專有人。
我愛她,因為不管他們怎麼貶低她,她都活了下來。當他們說她不會唱歌的時候;當他們說她養不了男人……當他們說她很胖;當他們說她很瘦的時候;當他們說她摔了一跤的時候。每天都有人倒地。而她站了起來(People are falling on their faces every day. She got up.)」
——一位Gay的信件
在Judy Garland短暫的生命中,她曾經是全美的鄰家女孩,也曾是眾人奚落的對象。她吃漢堡的照片被拍下來大肆宣揚,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和反轉都被人津津樂道。她在舞台上昏厥倒地,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演出。
她是米高梅最炙手可熱的童星,但她的成功剝奪了她的童年。她失敗過,被打擊過,但更重要的是,她再站起來的時候,仍然那麼光輝奪目。在舊金山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有人問加蘭是否介意擁有這麼多同性戀追隨者,她回答說:「我一點也不在乎。我唱歌給人們聽!」
Part one.
Judy Garland生於明尼蘇達州大急流城。1922年,加蘭德來自一個演藝家庭。在她四歲的時候,她已經開始表演了,在七歲的時候,在母親的堅持下,她加入了姐姐們的演出。1926年,為了給Gumm姐妹(Judy Garland家族的姓氏)爭取更大的名聲,Judy Garland舉家搬到了加州。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女孩們在母親的安排和管理下繼續表演。她們出現在幾部短片中,充滿活力的Judy Garland很快成為了亮點。
13歲那年,年輕的茱蒂與全球最大的電影製片公司之一米高梅(MGM)簽約。據好萊塢的傳奇人物說,電影公司老闆路易斯·梅耶爾當場簽下了她,沒有進行試鏡。
Judy Garland在米高梅的日子並不輕鬆,她是米高梅娛樂童星的代表,受到公司管理層諸多限制。當她迎來自己16歲生日時,她被要求提前兩個月慶生,因為這是唯一符合她日程安排的時間,而且她不能靠近她的蛋糕,因為那會使她發胖。
米高梅強迫她保持美麗,在拍攝期間,電影公司會讓她穿上非常緊身的束身衣,以進一步瘦下來。隨著她發育得越來越好,醫生們還用繃帶固定住她的乳房,以保持年輕的外貌。
Garland同期的電影形象依然是被束縛的乖乖鄰家女孩,一種」醜小鴨「的形象:「她和米高梅的其他明星不一樣……她是那種被拒絕的、不夠性感、不夠漂亮的人的化身」。她的角色的存在性近乎被抹殺,從而鼓勵觀眾為她加油鼓勁,維護她的自我價值。
除了對於形體的束縛,米高梅對手下的童星們壓榨嚴重。米高梅用藥物來調節年輕演員在片場的緊張狀態,令她們能夠在精疲力盡時應付高強度的拍攝時間表,或迫使他們吃下鎮定劑,得到足夠的睡眠。
Judy Garland的母親對此毫不反抗,甚至對Judy更加惡劣。「我的母親是一個真正的stage mother,」Judy Garland在1967年的一次採訪中說。「她非常嫉妒,因為她完全沒有天賦……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如果我感覺不舒服,如果我肚子不舒服,她會說,’你出去唱歌,否則我就把你綁在床柱上,把你打斷!’我只能出去唱歌。」
她沒有一個像多蘿西一樣可以心心念念回去的家,等待她的只是更多的要求和待辦事項。
FlyAway
They say dreamers
never die.
Part two.
二戰前,米高梅為Roony和Judy Garland拍攝了Hardy系列,大獲成功,甚至收到了奧斯卡的特別獎。Judy Garland的公眾形象一直是美國人心裡美好的鄰家女孩。這個形象由米高梅的公關打造,小心翼翼的維護。她普通,平凡,人見人愛。在二戰後拍攝的影片中,加蘭的魅力在於她敢於在不落入深淵的前提下走多遠。
Garland的不安全感、她對毒品的依賴,以及她自己對剝削和過度工作的指控的軼事開始讓人們將Garland解讀為一個「與苦難有著特殊關係」的悲劇人物。影迷們已經在重新考慮她的形象。媒體不再評論她的「活力」,而是開始經常提到她的「脆弱」。
早在1942年Judy Garland就瘦的只有98磅,她的工作室都為她的健康擔憂得發瘋。戰爭期間的燈火管制讓她充滿恐懼,失眠和神經過敏也一直困擾著她。1947年,她曾因精神崩潰而用碎玻璃輕微割傷手腕。
在《伏都教》(Voodoo)的拍攝過程中,加蘭無法把自己從懸崖邊緣拉回來,當她被領進滿是火把的片場時,她變得歇斯底里,「尖叫著‘我要被燒死了!他們要我燒死!」哭泣,大笑,哭泣,她完全失去控制,最終被帶離了片場」。
Garland精神和生理的病態阻礙了越來越多的項目,在與米高梅公司合作了大約30部電影後,他們在1949年將她從《安妮的槍》中解雇,因為她過多的缺席上班——主要是由於疲憊、抑鬱、吸毒成癮(處方藥),以及與丈夫的離婚。
雖然在波士頓漫長的住院期間,她恢復了自己的健康,回到米高梅公司,與Gene Kelly演對台戲。後來,她也與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一起出演了電影《皇家婚禮》(Royal Wedding),但那時她仍然處在上癮的狀態,再一次沒能去上班。1950年,米高梅暫停了她的合同,通知她要解僱她。第二天,報紙上的頭條新聞告知公眾,她試圖用碎水杯「割破」喉嚨自殺(媒體誇大了這個事情,事實上這個傷口只需要一個創可貼)。
「我崩潰了,」她後來談到被米高梅解雇一事時說。「我想做的就是吃和躲藏。10年來我失去了所有的自信。我飽受怯場之苦。人們強行把我推上舞台。」
Part three.
她像一個找不到家的多蘿西,失去了她的魔力鞋。她變得真正的平凡無助,她沒有去向奧茲國,但她開始了尋找自己的路。
Garland的餘生都在復出中度過。1950年後,令她家喻戶曉的招牌歌曲Over the Rainbow不再是簡單的讚歌,而是她通向更美好的未來的見證。它越來越多地表達了Garland艱難地度過生活中最糟糕的時刻的堅定決心。
她繼續著自己不屈不撓的表演步伐,1954年她參與了《一個明星的誕生》,1955年與Capitol唱片公司簽約,並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錄製了十幾張唱片。她頻繁的出現在電視上,首次亮相拉斯維加斯,並在美國和倫敦巡迴演出。她成功地重新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但這是有代價的。1959年,她因患幾乎致命的肝炎而住院。醫生告訴她,這會阻礙她未來的表現。但她在60年代初又一次復出,這一次,她主演了1961年的電影《紐倫堡審判》,並因為這兩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她還在卡內基音樂廳贏得了格萊美最佳獨唱歌手獎和年度最佳專輯獎。
1968年,茱蒂·加蘭(Judy Garland)在倫敦的Talk of the Town cabaret club進行了為期五週的演出。這一系列的演出將成為這位著名演員的最後一次演出。
次年,她死於服藥過量,享年47歲。
「我總是被描繪成一個比我更悲慘的人物,」加蘭說。「事實上,我已經厭倦了自己是個悲劇人物。」
在Judy Garland因為吸毒嗜酒自殺被輿論一次次冷嘲熱諷後,她的反擊是擦好口紅,畫上妝,再一次不認輸的站到舞台上唱出自己的心聲。她有勇氣冒著死在一萬個人面前的風險。又贏下了每一次冒險。
在1950年前期,Judy Garland的公眾形象一直是美國人心裡美好的鄰家女孩。這個形象由米高梅的公關打造,小心翼翼的維護。她普通,平凡,人見人愛。而1950年後期,她畫風突變,或者用今天的話說,「人設崩塌」。她吸毒酗酒,離婚自殺,從一個美好的象牙塔女孩變成了眾矢之的,多蘿西被女巫下了毒。
她形象轉變的經歷也是她成為Queer Culture和Gay Icon的原因之一——很多同性戀在小時候是被視作平凡的「正常的」小孩,而隨著歲月的變化,他們發現了自己,他們要去尋找自己,掙脫身份的束縛。這個由「正常的馴養」到「自我尋找」的變化和Judy Garland的公眾形象轉變如出一轍。
如同BBC文化版採訪中所述,在這一點上,Garland作為一個「倖存者」成為她的同性戀吸引力的中心。《一個明星的誕生》進一步模糊了Garland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限,Richard Dyer認為,這一刻Garland「受損商品」的形象成為了她的明星角色和同性戀偶像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從那以後,Garland的工作和生活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存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試圖在一個注定要毀滅她的世界裡維持某種形式的控制的故事。就像一個真正的幸存者,加蘭從一個明星的商業失敗中恢復了過來。作為一名現場歌手,她找到了一個新的定位。在經濟困難使她永久破產後,她在毒品引起的陰霾中進行了一場無休止的巡演。
Garland是這個娛樂巨獸的產物,她能直接表達出想要反抗的渴望。
利用電影作為逃避是娛樂建設的一個決定性特徵,電影院與其他形式的社交互動之間的隔離以及同性戀與異性戀同伴之間的隔離感非常重要。Garland就是電影中生活慾望的代表,因為她本人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卻迷上了電影的魔力。
這種平凡生活和通過電影逃離生活的聯繫在Judy Garland演唱會大合唱「Over the Rainbow」的時候體現的最為明顯。
當人們唱起這首歌時,彷彿回到了兒時看電影時候的樣子,你會相信你敲敲鞋後跟轉一圈就真的可以去到奧茲王國。那是上一代人的霍格沃茨。
Garland也可以用在這種比同性戀更古怪的亞文化話語中,用受壓迫群體特有的自我壓迫模式來談論同性戀身份——疏遠、否認、詆毀。
她掙扎,但從未放棄。這是給所有非主流群體的肯定。
她1961年的演唱會和唱片的經典歌曲When You're smile就是為她的形象量身定做的打氣歌。
Smile though your heart is aching Smile, even though it's breaking When there are clouds, in the sky, you'll get by If you smile, through your fear and sorrow Smile, and there'll be tomorrow You'll see the sun come shining through If you'll.... Light up your face with gladness Hide every trace of sadness Although a tear, may be ever so near That's the time, you must keep on trying Smile, what's the use of crying? You'll find that life is still worthwhile If you'll just.... Light up your face with gladness Hide every trace of sadness Although a tear, may be ever so near That's the time, you must keep on trying Smile, what's the use of crying? You'll find that life is still worthwhile If you'll just.... Smile
從她的悲劇和她的成功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被代表的受到壓迫的群體認同。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Garland的悲劇性和過早的死亡也促成了她作為同性戀偶像的地位,使她成為一個永恆的人物(如同Leslie對於我們一樣)。
傳言說她的去世點燃了石牆運動的。但不管如何,在Garland去世五十年後,她的遺產依然存在。許多男同性戀向Judy Garland這樣的女性尋求幫助,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世界和個人經歷。Judy Garland也是娛樂產業的一個代表,她的人設轉變放在現代和雪莉或多或少也有相似之處。
Garland曾說過她渴望的「更友善、更溫和的世界」。
可惜,這個世界,還沒有如她所願。
----------------------------------------------------
原載於個人微信公眾號:一隻開山怪(或搜索:herringcat)
Related Source:
Heavenly Bodies:Film Stars and Society
TIME Article: https://time.com/5684673/judy-garland-movie-true-story/
BBC Culture: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90923-why-is-judy-garland-the-ultimate-gay-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