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異端鳥》影評:【春天的放牛班】觀影團週限定觀影——

異端鳥影評

The Painted Bird與Nabarvené ptá?e,文字語言與電影語言。本片是導演瓦茨拉夫·馬爾豪爾改編的上世紀最具爭議之一的東歐二戰小說,描寫了一個被父母送到鄉村躲避戰火的孩子,因為膚色不同而遭到歧視和迫害的故事。劇情本身其實非常簡單,關鍵是怎樣的迫害以及藏在表面事物下東歐人民的本質心態。原著為耶日·科辛斯基所寫,按照其個人描述,這一切的想法都來自於童年在納粹大屠殺中倖存而有的多年逃亡經歷,作者移民美國後放棄原有母語,轉而用英語以求冷靜客觀的寫作。淺談原著本身其實是敢寫的、普通的、繁複的、平靜的解釋講述,但作者這種想法,確實合適用電影語言表達,上帝視角下失語的殘酷影像。捷克本籍導演也是想用他的母語來闡述描寫他母國的故事,於是影像化過程中,語言得到了回歸。

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遇見一群人到另一群人,用戰爭邊緣化地帶人群的客觀反映來展現殘酷時代的日常。反復、相似的篇章結構也同樣用在了電影裡,只是篇幅受限,導演將劇本精化,帶有相似特徵的人物形象合併,調整故事發生的順序(比如被洞內鼠群咬死的復仇轉化到了加波斯身上),以適合電影戲劇衝突的節奏。「異端鳥」其實是當時人們會使用的一種娛樂活動,將彩盒的顏料塗在逮住的鳥兒身上再把它們放歸種群,於是被視為有威脅的異類,衝擊撕扯直到將這隻鳥殺死。也是很容易看出的隱喻象徵意,主角來自北方城市,膚色和語言與當地居民天然不同,被認為是吉普賽人般的惡魔而受到粗魯對待,與當時猶太人在大環境下受到的迫害有相似等同之處。有句話「既然吉普賽人和猶太人都是黑髮黑眼,而且都注定遭受同樣悲慘的結局,那麼這兩種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主角的心理是從害怕——相信上帝於是瘋狂祈禱——與惡魔定下契約——受到蘇聯紅色精神的鼓舞——尋回父母的失望,一系列心理變化,上帝視角下沒有那麼多解釋,只是有對現實反應的外化,接連的復仇/一些失語的神態表達。相比另一種用回憶錄方式主觀的敘事不同,直接展現在觀眾面前不加解釋的惡,更樸實無華,只能由細節窺視主角內心。電影引出非受到戰爭直接傷害的一批兒童的普世問題,當今看來依舊具有現實意義。

聽聞這片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的時候,因為情節過於離奇可怖,大批媒體觀眾離場。其實也不過就是作者很敢寫,導演很敢拍,極具戲劇衝突的點都得以保留。無論原著還是電影,恰恰在這樣的情境下,人物不是妖魔化的,是受到「惡」之後的真實展現。只是很不幸我看的是歐盟影展的刪減版本,最為放大的「惡之花」感受後來看小說和二刷的時候才體會到。

影像語言很難讓人不想到貝拉塔爾、塔可夫斯基之類的歐洲上世紀大師,可以說是一種模仿,此片作為新世紀黑白電影,故意擺脫了顏色的干擾,反正世界都是醜惡而滿目瘡痍的,不如冷靜的用黑白語言。如此的影像化呈現效果見仁見智吧,導演的手法而已,他只是用手法在敘事,本質還是紀錄性敘事,但這之於我而言是最適合的表達手法。

唯一庇護所毀滅時的難言之痛

意象化象徵意的一幕

善與麻木與惡

外界的視覺

性意識的覺醒與後來的背叛和報復

有原著腳本的電影總是需要去探討側重點是「改編」還是「影像化」,酷愛文學的瓦茨拉夫·馬爾豪爾深受小說原著的影響,並極力爭取版權和拍攝的可能。電影的改編的文本只是做了輕微的迎合電影劇本的調整,是合適的,否則將更加冗長繁複,消耗觀眾耐心。「改編」更多的是體現在形式上,視角由全部的第一人稱敘事變為了全然的第三人稱視角,再配以少數的主角視角的窺視來發現細節,訴說內心。況且在整一個世界觀的構架上,由具體的捷克地點設定,變得架空,據我後來查詢資料,為數不多的對話語言中,只有小男孩說的是捷克語,電影中其他角色說的都是虛構的斯拉夫語(由Vojtěch Merunka開發的一種人工語言),並且這兩種語言可以交流,捷克語作為電影的外語,與小男孩作為此世界的外人相呼應。電影用此種方法架空了小說中的具體現世定位,一種虛構的狀態,無法評判。導演其實對於「改編」上的想法都是合理的且沒有太多,主旨和引起關注都與原著相似,他只是想把這個故事拍出來,原著會引起觀眾復原空間的現實題材作品,影像化是有必然意義的,也是合適的。

關於人物太多且全都平平而不具有大的塑造和爆發力這點我持保留意見,但認為既然想展示的是一種受到惡而展現出來的惡,必然是群體性的,是普世的,沒有必要以更長篇幅的塑造去給一個剝削者,況且主角與每一個人的接觸都尚淺,用表象的反應去描述也再合適不過,重點是群體的「惡」,而不是一個人「惡」的程度。電影反反復複的「惡」與難能可貴的「善」相對,最後「善」沒能與之抗衡。主角的心理反復變化到最後只剩下冷漠,需要展現的不是爆發力性的惡行,而是受摧殘之後心已死的機械表達,根本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虛妄的。

此文只是去年歐盟影展看完之後受到極大震撼的想法,真的是適合大熒幕的電影,本人其實表達能力不夠,不知道如何去寫。

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去電影的官網上看看,http://www.the-painted-bird.com/,有當時拍攝時候的劇照以及一些介紹。


我的評分:8.5/10

以下是觀影團的成員對這部電影的打分以及短評,比我寫的好,都是精華,瑞思拜了...

共13人參加,平均分7.33

@Stiles 8/10

@奔兔吉爾4/10

慘則慘矣,根柢未深。何謂剝削?性愛、暴力、殘疾、兒童悲慘遭遇、肢體殘害……何謂殘酷的詩意?想要擺脫惡果,必先承受惡果,隨後施之惡果,小男孩的人間煉獄之旅,到最後變成無意識從人到神(頭皮餵鳥、身體渡人)的苦行僧投射。倒沒覺得多重口,只因暴力與重口味皆是他者授予先入為主的觀念(在聽聞暴力美學之前,你會否覺得吳宇森的電影是暴力的?),但無休止的暴力展示卻如餘食贅行,因而殘酷是假,剝削是真。整部戲缺乏令人信服的語境,尤其是涉過地獄,歷經醜惡,即身成佛,將孩童送上神壇的美好結局,與此前種種殘忍形成嚐得慘痛方見黎明的反差,然而鷹化為鳩,猶憎其眼,惡之花開到敗落才想著救贖,在動機上它已經輸了。

@沉浮 9/10

@董小__8/10

漂泊的靈魂,沒有根便無法著地,受盡悲苦,無奈既不能重獲自由又沒能力離群索居。開頭挺有意思,男孩不斷受皮肉之苦,身份認同也被不斷塗抹,很直接對應題目。對年代悲苦的還原不錯,有點像《沃倫》,但後來不斷重複苦難就看得有點疲勞了。

@Supremacyacron 7/10

緩慢的推鏡頭,荒涼的黑白影像,極少數的對白,讓人不禁想起貝拉塔爾的《撒旦探戈》,甚至連中期的狂歡,都與其如出一轍。只不過本片相對於撒旦探戈而言,留給觀眾的思考時間可能不如撒單探戈那麼多,戰爭視角的介入更是脫離了與其的聯想,混亂的場面更加加深了主人公小男孩『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既視感。他的殘忍來自於他的無力,他的無力則是這個時代的悲歌。

@乍暖7/10

奇諾之旅。劇本很厲害,導演野心極大,典型的演員即工具型電影。比拉斯·馮·提爾走得更遠,在推崇人道主義的當下顯得格格不入,影片本身就是「異端鳥」。還回去的雙眼、放人的士兵、欲望強烈的女人。男性自尊被打壓後,男孩成為男人並失去了語言。黑白影像的質感一般,沒有驚喜瞬間

@素素素素素丶4/10

與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反,我認為這種異常淒涼的氣氛對於像戰爭這樣可怕和深不可測的主題來說是不太合適的,攝影畫面雖好,但與彩色畫面對比感覺並沒有突出任何情感上的回報。電影雖然很長,並且每個段落都以關鍵人物的名字開頭,但我們幾乎無法深入了解這些人物的生活,導演並沒有為任何角色的發展提供空間,也沒有一個強大的故事情節或事件順序來彌補複雜角色的缺乏。觀眾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角色,甚至是主角。無休止的暴力場面除了刺激觀眾,根本沒有任何暴露在後面的東西,因此小男孩所經歷的這些可怕的事情,都顯得有點軟弱。

@嘉措8.5/10 地獄本來就沒有色彩,黑白吞噬著一切希望,流放於其中是旁觀的群體也是默默承受的個體。暴力、欺凌、冷漠、人性就是如此愚昧且醜陋的,土地再不停滋養著罪孽,看不到任何生機,死亡時有發生因為恐懼不詳所以每個人都在傳播著惡意,堆積之下厄運纏身,從承受者轉變為加害者也只是找回身份的認知以及自己的名字,"我們以為自己很安全,但是我們沒有做到",如果要對標貝拉塔爾的作品不是《撒旦探戈》而是《鯨魚馬戲團》。

@臻聖8.8/10

有一種鳥,一路遷徙,四處流浪。片中的男孩就好比其中一隻鳥,流離各地,卻目睹了世間百般的險惡與殘忍;他想做點什麼,又渺小的微不足道。導演很擅長用畫面講故事,台詞寥寥,相比卻有大量人物面孔的特寫刻畫,或惶恐或猙獰或迷茫……黑白影像賦予影片復古質感,畫面很講究構圖美學,細心的話,歐洲十八種構圖都可以如數找到。更不乏對光影使用的細膩把握。

導演多次使用象徵手法:空中盤旋的烏鴉,兩隻交媾的貓,籠中鳥,農舍的奶牛等等都賦予了符號色彩。站在唯心主義的角度,用詩意化的形式去傳遞情緒,是無助的,同時也是荒誕的。

小男孩最終舉起了槍,淪為他人眼中的「施暴者」。猶太人的出身令其無法與所經群體共通,成為「異端鳥」。影片在探討社會人群的問題時,並未給出答案,而是直揭人性的醜惡嘴臉,將矛盾點不斷放大,手段更顯高明。

@無火 8/10

量定鏡頭和極少的配樂更是把這種驚悚壓抑感推到極致,這種在對動物乃至對人虐殺時所表現出的興奮與扭曲,是那麼的似曾相識,人類的惡原來如此共通。那麼,這種惡產生的根源又是什麼呢?可能就是對不從眾或異化思想的一種憤怒,如同片中那隻異端鳥一樣,返回天空,但迎接它是群起攻擊而墜落死亡。人類文明幾千年,但這種寫入基因的動物兇殘本性,從來沒有得到進化。

@wild life7.5/10

有點可惜,這孩子一路上碰到的人都沒深入一下這些人的性格,像各種各樣的符號一樣,類似於女巫,惡魔,哥布林的感覺,而且這有點太長了,如果能短個半小時能更好看一點,這孩子真的慘,洞悉了人性險惡,換成我估計就從開頭殺到結尾了,幾段大場面拿捏的也還不錯,等有時間買回原著讀一讀,再重新感受一遍吧

@ 顗禮 7/10眾生相化為形形色色的符號,共同構建出一個感官、性愛甚至生命本身都失去存在權的、被戰爭徹底異化的世界,而後將一個自我意識初覺醒的少年放置在這個沙盤空間內,通過「失語」狀態具象化出他與外部環境的割裂,視聽技法(前後景虛實焦、主客觀視角交織)亦在不斷深化這種「割裂狀態」,反向輸出破壞力;形式與主題導向也許是復古的,但這絕對是一部擁有現代系統的電影,唯一比較致命的問題是因缺少靈動性而導致的節奏失衡

我們下期再見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