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置信》:概念與乾貨的衝突
影評我算是豆瓣新用戶,這是第一次寫劇評。由於我太愛《守護者》這部作品了,所以第一篇獻給《守護者》。
我將在本劇評中對比一下原作與劇集的《守護者》,分析分析異同。
相信熟悉美漫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一個詞叫「不列顛入侵」,該事件是英國作家參與美國漫畫行業的一股大潮,英國文化對美國的影響力也逐漸在漫畫這一流行產業中顯露出來。而「不列顛入侵」實際上也是英美兩國文化相互作用的縮影,轉眼看看好萊塢,越來越多的英國導演和演員在其中散發出的光芒甚至超過不少美國本土演員。
《守護者》是英美兩國文化交融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英國作家阿蘭·摩爾就是先前提到的「不列顛入侵」的一員,當年他逃離了自己很不滿的撒切爾夫人管理下的英國,來到新大陸發展自己的事業,並創作出《V字仇殺隊》《沼澤怪物》《守護者》《致命玩笑》等大批優秀作品,其中的《守護者》也是摩爾對美國社會作出最完整剖析的作品。換句話說《守護者》是一個英國人對美國的解讀。
然而《守護者》的兩次影視化,都是美國人做的。逐幀還原的扎導版本似乎還沒有顯現出什麼矛盾,而這部電視劇則讓英美人的差異徹底顯露出來。
我們先看大西洋東邊的英國作家們是怎樣創作故事的。
英國作家們很沉穩,似乎對高概念的興趣不是很大。以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作品為例:諾蘭的作品的高概念似乎既不是他的原創(《盜夢空間》的嵌套式結構在上世紀的科幻作品中早有涉及,諾蘭自己的早期作品《蟻蛉》也早已玩過這個梗了,《記憶碎片》《致命魔術》都是啟發自小說,《星際穿越》則基於物理學理論),也不是重點,那麼諾蘭作品的精彩之處在哪呢?在於一個既定框架下的出色故事。拿《盜夢空間》來說,影片中最核心的兩個設定「多重夢境」和「植入想法」在影片早期就告訴觀眾,而後面的故事將則嚴格的遵守這一邏輯框架。這樣的設計看似乏味,然而正是這嚴格的框架讓一個「盜匪片」的故事十分出彩。英國作家肯·福萊特的中世紀故事《聖殿春秋》沒有美國作家喬治·馬丁的中世紀故事《冰與火之歌》那麼龐雜絢麗的世界觀,如同枝葉般不斷延伸發展的故事線,而是在開篇就將幾個主要人物引出並分好陣營,這一看似模式化的結構卻在作者筆下化為一個出彩的長達數十年的恩怨情仇。
我們似乎能發現一些英國故事的特點了。
回頭在來看《守護者》的原作漫畫。雖說守護者的角色都是阿蘭·摩爾原創,但仔細想來,摩爾似乎沒有完全地構想出全新的英雄形象。在世界圖書出版社的《守護者》附錄裡有一個表格反映出了摩爾筆下的英雄來源:夜梟原型是藍甲蟲、羅夏原型是問者、曼哈頓博士的原型是原子隊長……由此可見,摩爾不是鮑勃·凱恩和比爾·芬格,對創造新英雄人物沒有興趣。甚至若非dc編劇阻止,摩爾大概就要拿著藍甲蟲等人直接編故事了。摩爾真正有興趣的是:在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超級英雄這一設定框架下,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於是他沒有故弄玄虛,神秘兮兮地講述著這些英雄的事件,而是用極其生活化的視角來展現:羅夏喜歡順東西,絲魂傷心後會跑到夜梟家裡哭訴,笑匠在官場上如魚得水……摩爾似乎還嫌世界觀展示的不夠徹底,因此他又創作了大量的附錄內容,用回憶錄、訪談、信件、剪報等各種手段毫不含糊地把超級英雄存在的世界的方方面面儘可能清晰地展現給讀者。就如同在電影開篇介紹「多重夢境」和「植入想法」的諾蘭做派。
然後《守護者》的故事就在這個已經很清晰的架構中緩緩展開。事實上,故事的進展確實是慢節奏,摩爾也得以在其中加入更多細節、隱秘的線索,也讓整個故事舞台更為真實,真實到能讓觀眾覺得「民兵」組織就算真實存在過也一點不奇怪。故事結尾法老王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英雄們齊聚一堂,面對人類的命運,進行著深刻的思辨。最終每一個人的抉擇,都是(前面早已塑造好的)性格使然。
有人可能會質疑:那個橫空出世的大章魚,難道不是天馬行空的獵奇想象嗎?似乎與前文對摩爾創作特色的分析有出入呀!實際上,那個大章魚也是很早就露出「觸角」的:大章魚的造型設計師正是漫畫中的漫畫《黑貨船怪談》的作者希亞,而《黑貨船怪談》的驚悚、黑暗程度也足以讓讀者相信希亞能夠想象出令全人類恐懼的外星怪物與通過外星怪物以腦電波形式發送的外星場景。別急,這能發送外星場景的腦電波也是有鋪墊的。外星怪物的大腦克隆自一個通靈師的大腦。通靈師聽起來很荒謬,然而在第八章的附錄中,《新先驅者報》的「奇聞逸事欄」裡刊登了一則新聞:一家醫院的停屍間丟失了一個通靈師的大腦!同一片文章還提到了包括希亞在內的諸多知名人士的失蹤。這些人正是那些被法老王滅口的外星怪物締造者。而刊登這片文章的「奇聞逸事欄」又將會在故事結尾刊登「羅夏日記」,讓一個極度誇張的右翼報社不斷陰差陽錯揭露真相的設計是多麼巧妙!還有更令人嘆服的細節:《黑貨船怪談》的畫師正好是那個為附錄中《新先驅者報》的文章《榮耀如同雄鷹,有時需要戴上面具》畫漫畫的人。
我們已經領略了英國故事的特點:結構工整、嚴謹細緻、形式感強
而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劇《守護者》卻沒有這些特點。
當我們看達蒙·林德洛夫的《守護者》時,會不斷被諸如烏賊雨、回憶藥片、房間裡的大象、外星的法老王、隱藏身份的曼哈頓博士這些超大腦洞震驚到。而林德洛夫似乎也樂在其中,他之前的作品《迷失》裡詭異的黑煙、神秘的數字、樹林中不露臉的怪物,《守望塵世》中的「2%人口突然離世」事件、河水一夜間消失等神秘現象都是例子。然而林德洛夫也並不熱衷於給出合理解釋。
林德洛夫喜歡像剝玉米一樣講故事,用劇情反轉、隱沒的真相、精巧的設定、填坑式的閃回來打動觀眾。《雷德福法案》、法老王的烏賊雨、鏡面的防外星入侵演練等等新奇出色的細節令人拍案叫絕;兜帽判官的身世完美地吹散了籠罩在前五集的迷霧;法老王的故事線所採用的阿蘭·摩爾偏愛的非線性敘事也算是好好地「愚弄」了一把觀眾。這些便是美國編劇們喜歡的「高概念」。然而當林德洛夫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這些地方的時候,也就在邏輯性、嚴謹性、人物塑造上露出了失誤的馬腳,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結局的蒼白無力,當然,或許林德洛夫壓根不在乎這些。
在嚴格的框架下,阿蘭·摩爾便著重於將故事推向更高的高度,因此有了對美式冷戰思維的深刻批判、對法老王式救世手段倫理性的客觀思考。而充滿奇思妙想的卻精力有限林德洛夫可以說是捨棄了厚重感。就算是貫穿全片的種族問題也只是展現了舊美國和《雷德福法案》下的新美國的黑白人種的生活面貌就淺嘗輒止了。本應在五六七八集後走向高潮的大結局卻輕鬆地以「好人勝利」收尾,並沒有繼承原作的反諷精神。
這就是為什麼不少觀眾會覺得本劇的深度和格局不如原作。
事實上這是兩種講故事理念所造就的結果。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更為可惜的一點是,原作漫畫的形式感和歌劇氣魄在這部電視劇中沒有得到體現。
之前提到,美國編劇林德洛夫不在意形式感,但其實他也繼承了原著的一種形式,那便是每一章的標題都是用典,但這僅僅是滄海一粟。原著每一章的標題都來自於章尾所引用的內容,而章尾的內容可以清晰地概括本章主題。比如第二章章名為「缺席故友」,結尾的用典是「且為那缺席故友敬上一杯,而喜劇演員,已無須多言」,簡直是精妙絕倫,這樣恰到好處的引用是一個知識儲備豐富、對自己作品瞭如指掌並反復思考的作家才能做到的。除了巧妙用典之外,高妙的故事結構也是形式感滿滿,並以此體現出歌劇氣魄。以第五章「恐怖對稱」為例,這一章節的內容以法老王打死刺客為對稱中心,前後的情節、人物的登場順序、分鏡完全對稱。如果把法老王打死刺客設為數軸原點,開頭結尾羅夏與摩洛克的兩次見面、羅夏的兩次第一人稱自序、夜梟與絲魂的兩次互動的坐標到原點的距離都是分別相同的。這讓人不禁想起英國導演諾蘭的《記憶碎片》,彩色與黑白兩條故事線也是關於男主第一次殺人對稱的。當我們放眼放眼整部《守護者》時會發現,本書共分為12章,正好對應鐘錶的12時刻,其中的六章負責推進故事,六章介紹笑匠、曼哈頓博士、羅夏、夜梟、絲魂、法老王這六人的身世背景——這是多麼工整的結構、多麼巧妙的設計!亞馬遜商城上對阿蘭·摩爾的介紹「the best storyteller」一點也不為過!
HBO的劇集如果也是12集那多棒啊!六集用來介紹艾芭兒、兜帽判官、鏡面、白夜事件、趙女士等背景,六集推劇情,這樣以來便有更多空間來填坑、優化邏輯、豐富人物、交代背景、讓結尾更有深度。更重要的是和原作前後呼應,保持了原作的風格和特色。
似乎前面都是對這部劇的一些批評,指出了和原作的差異。其實林德洛夫的作品也有相當一部分對原作精神進行了繼承發揚。比如,原著中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事情是同時發生的,摩爾分別在第六章以心理醫生馬爾科姆的視角,第七章以夜梟和絲魂的視角看待羅夏被捕這一事件,這種不同人物經歷相同時間的不同看法和體驗也在劇集中有體現。劇集中很多事件也是分別以不同人物的視角展開敘述的,這是讓故事非常出彩的地方。其次就是原著中那些富含隱喻的意向也出現在了劇集中。舉例:牆上的廣島戀人塗鴉。廣島戀人塗鴉預示著核末日,原作中絲魂與曼哈頓在紐約、與夜梟在夜梟噩夢中、在南極行宮卡納克的相擁、以及緊接著的轉場處羅夏臉上的墨跡都與廣島戀人塗鴉相呼應,當法老王拯救世界之後,廣島戀人的塗鴉被清潔工擦掉了,這個暗示著核危機的解除。劇集中,獨眼巨人與趙女士的陰謀導致世界再一次陷入危機,因而在第一集裡面,艾芭兒開車經過的一堵牆上出現了廣島戀人塗鴉。這個是劇集中值得稱讚的地方——巧用隱喻。還有一些原創的馬蹄鐵、房間裡的大象、第八章的雙關語章節名等等也是如此。
我是業餘影視劇愛好者,知識儲備量可能不夠,對英美作家的特色總結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可能有些片面,歡迎大家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