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BPM》影評:同性「高潮」戲,只有這部電影拍得驚心動魄
BPM影評不久之前,派爺剛推了一部同性題材電影——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稱它是2017年期待值之最。
可最近,又有一部同性新片出了汁源。
同為奧斯卡熱門種子選手,一時之間難分伯仲。
《請你》走清新掛。
唯美純粹的夏日之戀,撩得人春心蕩漾。
今天這一部,凹尺度。
露骨直白的床戲和毫不避諱的政治議題。
大膽又現實。
《BPM》
battements par minute(2017)
獲獎無數。
一舉斬獲2017年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和酷兒棕櫚獎。
戛納主席阿莫多瓦甚至因為它沒能得金棕櫚一度哽咽落淚。
好評如潮。
被稱作又一部能夠載入戛納影史的LGBT電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比《請你》更重要。
《BPM》的目光聚焦在一群特殊的人群——
艾滋病患者。
電影的開篇,就是波瀾壯闊的運動群像。
1980年,艾滋病肆虐美國。
十年間,奪走上百萬人的生命。
到了1990年,法國成為歐洲艾滋病最嚴重的地區。
在巴黎,ACT UP組織日夜開會激辯,譴責製藥公司壟斷科研成果和政府的不作為。
通過一系列示威遊行,企圖對抗社會的冷漠。
結果可想而知——
艾滋病和同性戀、妓女、癮君子這三個標籤牢牢綁定在一起,受盡旁人冷眼。
法國政府也藉此推諉責任。
但《120擊》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絕望的命題下,反而拍出了一種極致的浪漫和向上的生命力。
鼓點激烈的背景音樂配合極有力道的剪輯,把生死抗爭拍得觸目驚心。
這種感染力,一方面來自於內部衝突的成功塑造。
導演羅賓·坎皮略本身也是一名同志,也曾是ACT UP成員。
所以影片對艾滋病群體的內部爭端描寫顯得格外真實——
平等發言、開誠佈公地爭吵。
認同就打響指、反對就發出呲聲。
場景設在階梯教室,誠然一場大學辯論會。
群體革命的熱血下,害裹挾著不同價值觀和個性之間的碰撞。
另一方面,愛情永遠是引發共情的最佳話題。
BPM,是舞曲的節拍。
據說也是人高潮時的心率。
如此敏感的話題之下,導演反而加重了對性的描摹。
影片後半截從社會運動轉入愛情戲碼——
剛加入組織的Nathan,遇上激進派成員Sean後墮入愛河。
在愛和性這件事上,他們和普通人別無二致,卻又大相逕庭。
相同的是,情到濃時,他們依然會有對彼此身體的強烈渴望;
不同的是,對戴套這件事心存敬畏。
即使情欲再不可控,擦槍走火前一秒,也決計不會忘了安全套。
彷彿安全套掌握著生殺大權。
這也是全片派爺映像最深的一個概念——
戴套保平安。
連口活也不能心存僥倖。
Sean和Nathan坦誠相待之後,聊起了自己患上艾滋的經歷。
連派爺也不例外,嘴上說著不會,但一想起艾滋還是首先想到濫交。
而Sean和Nathan只不過是和普通人一樣,出於真心,情之所至。
但無心之失。
艾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我們這群人,不過只是比他們更加幸運而已。
影片中有一幕,ACT UP 到高中散發避孕套和傳單。
一位男老師全程驚恐,好似看到了汙穢之物,不斷拒絕。
理由是:
「這裡只是高中,學生們不需要這些; 你們這樣是鼓勵孩子發生性行為。」
這話乍一聽,幾乎要能唬住人了。
但,事實呢?
聽到這句話,ACT UP 的一位成員:
中年婦女,非艾滋病患者。
回頭答了一句:
「我的孩子感染的時候,只有16歲。」
沒有人在明知危險的情況下,還會非要試錯。
所有的不小心,都是源於不瞭解。
不了解不戴套的後果,不了解該如何才能不傷害愛,也不傷害自己。
愛慾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
遮遮掩掩講控制並不高明。
派爺不反對每個人應有的身體歡愉。
但對方是什麼人,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
時刻懂得保護自己,防患於未然。
不是不愛,反而是對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