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前的我們》影評:世人在乎名聲,我只喜歡秘密
從前的我們影評
老實說,看完法國電影《從前的我們》,我陷入深深的震驚。
雖然生活常以它驚人的戲劇性讓人產生不真實感的同時,又不禁認同:這正是生活的真實;但影片用兩小時的片長,娓娓道來的細緻,將一對作家夫婦近半個世紀的愛恨情仇,鋪陳得淋漓盡致,竟也讓人宛如觸碰到生活的殘酷真相,而格外心驚。
這是一場控制與反控制的夫妻之戰,打了一輩子。
究竟,是藉愛的名義,行控制之慾;還是用控制的方式,表達愛意,是一道無解之謎。
看到最後,竟不知該把這部電影,歸為溫情片,還是驚悚片。
但這正是電影的精彩之處。
一
莎拉和維克托,從第一次見面,控制之戰就悄然打響。
在一家燈紅酒綠、人群熙攘的夜店,莎拉遠遠望見維克托,立馬就認定:這是她的終身伴侶!
一見鍾情這事有,但一見就認定一生鍾情,這事不常有。
事實上,兩人還真過了一輩子。
由此可見,這個女人非同尋常。
當晚的維克托,倒沒立馬感覺出這點。
他只是覺得這個前來搭訕的女人,笑起來很美。
男人對著美女,話特別多。
這個不入流的作家,噴著煙霧,對女人大倒鬱鬱不得志的苦水。
苦水加酒水,維克托與女人沒來得及滾床單,就一覺睡到了大天亮。
酒醒後,他領教到了女人的不尋常——
她居然懂文學,張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懂寫作,敢尖銳指出他的語法錯誤,甚至,未經允許已經把他的書稿改了一遍!
一問才知,人家是古典文學博士。
聰慧、強勢、有才,跟以往滾床單的女人,完全不同。男人有點怕怕,剛萌生的好感急急掐滅。
莎拉豈肯就此放手。
一個月的電話攻勢未果,便加上「激將法」。
生日聚會,讓維克托看到哥們與她擁吻;聖誕節家宴上,竟作為親哥的女友出席。
撩撥得男人好感死灰復燃,變成佔有慾。
他們相戀了。
相戀階段,男人樂於被她控制。
從策劃到改稿,她參與男人的寫作非常深。男人深受她的影響,才思泉湧,作品迭出。甚至連名字也改了,後綴加上女方的猶太姓氏「阿德爾曼」,變成「維克托·阿德爾曼」。
他以女方猶太家庭經歷為原形的小說,大獲成功,一舉拿下了法國的「矛盾」獎。外界評論,文壇升起一顆猶太巨星。
愛情事業雙豐收,二人的關係蜜裡調油。但即便這樣,女人也很難被控制。
有天,男人心血來潮:來,給爺笑一個。一般女人一聽,隨便就笑了,不就咧下嘴嘛。
但莎拉不肯,她嚴肅地看著維克托:別鬧。
男人再三懇求未果,只好走出去,把自己懸掛到窗台下,威脅不笑就死給她看,女人這才展顏一笑——多難控制一人吶!
情況在婚後,有所變化。
激情的光環褪去,婚姻顯露真實的底色。
並且,出生的第一個孩子竟是智障。這讓維克托很難接受。
他拖著行李箱,不在出門的路上,就在準備出門的路上。
女人獨守空房,只好不斷在家折騰。買大房子,雇一堆僕人。維克托有了嫌棄她的理由,庸俗,無趣。
為了留住維克托的腳步,莎拉努力使自己「有趣」,她嗑藥,張羅各種飯局,把自己變成文藝圈的「交際花」……
這時,他們的小女兒出生了,她漂亮又正常。
維克托顧不上沾花惹草了,莎拉也戒了毒。
維克托的眼裡只有女兒。他用了所有精力來陪伴她,甚至一度產生焦慮,他對心理醫生傾訴:恨不得把女兒關在一個滿是書和食物的地下室,只讓他一人來照顧。
孩子長大,從前的我們步入中年。
這次,輪到男人嫌棄自己。謝頂、脫髮、性慾減退,所有中年男人的危機,集中爆發。
更令他有危機感的是,他發現女人非但不老,還越來越美。
形勢再次反轉。他不出門了,她卻總要出門。
每次她一準備走,他就開始犯疑心病,打算去跟誰約會,為什麼穿得這麼漂亮,為什麼要穿高跟鞋,為什麼要穿裙子……他甚至連她的老爸都嫉妒。
男人的自卑、多疑、焦慮,讓女人深感無趣。
她開始明目張膽地與人約會,並提出離婚。
他們還真離了。
女人很快再嫁,住著華美的大房,新老公又帥又精明。維克托卻沒再娶。他找了一處安靜的地方,埋頭寫作,用五年寫出一本關於莎拉的書。因為這本書,他重新在文壇大熱。因為這本書,已經再婚的莎拉,又回心轉意。
兩人重組家庭。
這一回,他們在情感上勢均力敵。
於是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如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那不失為一部結局圓滿、溫情浪漫的喜劇。
但導演志不在此。他想展現的,是人性永無休止的善變。
所以,他們的好日子只有十年。
十年之後,一切輪迴。
他去教學,各種女學生飛蛾撲火。莎拉重燃嫉妒之火……他的小說再次爛大街……
當最後一個曖昧女學生被莎拉打出門去,維克托的蒼老晚年,撲面而至。
這次他的衰老,迅速而徹底。他動不了筆,也看不了書,漸漸也認不得人。
在他生日來臨之際,他們來到45年前相戀來度假的景區。
故地重遊,老年癡呆的維克托福至心靈,突然清醒過來。
一時之間,他們仍是當初那對靈魂契合的神仙眷侶。深情對望,互傾愛意。並且,像兩個老小孩,玩起當年玩過的矇眼遊戲。
當年,男人矇住女人的眼睛,帶著她穿行在車水馬龍的鬧市街道。
這次,女人蒙住男人的眼睛,帶著他行走在靜謐美麗的山間小路。
不同的是,當年過馬路,男人及時拉住了女人;
現如今,前面是萬丈深淵,女人卻任由男人獨自向前……
二
影片的敘事方式頗特別。一切都是在維克托死後,藉由莎拉的悠悠之口說出。並且像小說一樣,用了14個小標題,分章節回憶他們的一生。
甚至,也像小說一樣,在結尾處來個真相大反轉,讓觀眾沉浸在溫情裡還沒緩過勁,突然就跌入驚悚,後背發涼。
縱觀維克托的一生,都是在莎拉的掌控之下。就連死,都不由他自己決定。
他以寫作為生,佳作卻都出自她手,就連獲獎作品,核心都是她的30頁藍本。他自己寫的,從來不熱賣。
那部證明自己實力的著作,還是離開她之後,內容也是寫她。他惟一能有存在感的,就是不斷沾花惹草,顯示自己的男人魅力。有一陣子他不沾了,她反而離開了他。
而莎拉幾十年如一日用智慧與才華補給維克托。她不在乎世人眼中的作家光環和聲譽,她說「世人在乎名聲,我只喜歡秘密。」 她只要他——「我已經有了一個讀者了,他是我所愛的男人,我已經擁有了我想要的一切。」
但他們是相愛的,毋庸置疑。在一起時,維克托總想從莎拉的陰影下掙出,但真正離了婚,又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仍飛娥撲火要重回她的懷抱。
法國人很難捉摸。他們關於愛與性,分得很開時,理性得可怕;混在一起時,又感性得嚇人。
法國電影因此呈現出迷人的氣質,像上好的法國紅酒,單寧豐富,口感複雜。
本片深邃而詼諧。但你能想象麼,這居然是男主角飾演者尼古拉斯·貝多斯的處女導!
兩位主演,從年輕一路演到老年,除了化妝術驚人的逼真外,演技確實很讚。女主還獲得了今年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另外,這倆人還是本片的編劇!實在是才華橫溢得可怕。
三
影片展現的從前的我們,細想之下,其實是千萬婚姻的縮影。所謂控制與反控制,該片展現的是最極端的例子。但不可否認,這種角力,生活中普遍存在。
不外乎這麼幾種——
一種是互相控制,或者叫互相影響。每個走進婚姻的人,都希望另一半有所改變,小到習慣,大到三觀。最好的結果是各有所變,彼此找到能接受的底線,相安無事。並且在漫長的歲月裡不斷調整,好商好量,均衡發展。
第二種是絕對控制。換句話說,就是「妻管嚴」,要不就是「夫管嚴」。總之是一個人說了算。這個人在家庭裡有絕對的權威,另一方也完全臣服。維持婚姻的和諧其實不在權威的一方,而在臣服的這方。只要她(他)一直臣服,這個家庭便無比穩固與和睦。片中的維克托,就是不服對方的權威,自己又超不過對方,導致一生苦悶。
第三種是最麻煩的——誰也控制不了誰,但又都想控制對方。你說東,我說西;你看不慣我的作法,我瞧不上你的方式。每次商量啥事,都以吵架開始,以誰也吵不贏結束。
還有最後一種,是誰也不想控制誰。夫妻雙方享有絕對的自由。各掙各花,各玩各的。婚姻更像搭伙。這種好處是絕對不會生氣,壞處嘛,就是隨時可能散夥。
哪種更好?答案無解。只能說,你感覺舒服就是最好。
喜歡影評就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有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