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留在海灘那一天》影評:在楊冪劉愷威宣布離婚的夜晚觀影
愛 留在海灘那一天影評以楊冪的流量咖位,她離婚,那肯定是要在微博熱搜「爆」了的。
2018年12月22日19點40分,嘉行傳媒發布聲明,宣布楊冪劉愷威離婚。
聲明中幾點核心信心:今年簽署協議、將以親人身份共同撫養女兒、兩人不會再回應。
他倆離婚的爆料由來已久且日久不衰,是娛樂圈「月經帖」的重要素材之一。
我等吃瓜群眾還以為他們是老夫老妻了,度不過七年の癢之類的。此番實錘了才驚覺,其實2014年才奉子成婚,2016年就開始傳離婚,婚史不過三年多,就彷彿經歷過了別人的銅婚錫婚。
當紅明星夫妻離婚,媒體也嗨了,紛紛出手搶奪流量。有的分析為什麼選在今晚宣布(一個觀點是楊冪和西安同大簽的對賭協議到期了),有的盤點兩人早已分開的證據(劉愷威婚戒、微博互動、楊冪探望女兒、去哪過年、劉愷威拒談楊冪、楊冪訪談),還有的梳理兩人過往微博痕跡串成「戀愛日記」(曾連續6年發文為對方慶生直到今年斷檔)。
有人結婚,就有人離婚,影視圈自然不會忽略這個題材,有得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意大利式離婚》、有高分紀錄片《伊朗式離婚》、有迪克·范·戴克和黛比·雷諾斯的《美國式離婚》、有恬妮曾江的《香港式離婚》、有蔣雯麗陳道明的《中國式離婚》。
但楊冪劉愷威的案例即使在娛樂圈也是極其特殊的存在了,創造了專屬的「冪威式離婚」。
他們顯然不是《最完美的離婚》,但也沒有打《離婚大戰》;既不會《人約離婚後》,也不至於《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楊冪的人設可能還會繼續《離婚女人當自強》,劉愷威可能更像《阿爾弗雷多先生的離婚噩夢》。
對楊冪的粉絲來說,倒像是《離婚之喜》,還在微博上玩起了抽獎。
如果說三年多的婚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那麼只持續了6個小時的婚姻肯定算極短了吧?
這樣的故事,出現在今年5月英國上映的文藝片《On Chesil Beach》裡。
片名直譯為《愛,留在海灘那一天》,但我更喜歡台灣上映時的譯名《愛,留在海灘那一天》。
豆瓣7.3分、IMDb 6.3分、MTC 62分、爛番茄68鮮。口碑一般,但我覺得挺好看的。
西爾莎·羅南飾演女主人公Florence,比利·豪爾飾演男主人公Edward。
男主我們不太熟(有參演去年的《敦刻爾克》),女主則是赫赫有名了,1994年出生的她已提名過2次奧斯卡影后了。去年以一部《伯德小姐》卷席好萊塢頒獎季影后提名,拿下了金球獎,可惜在奧斯卡輸給了《三塊廣告牌》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在新鮮出爐的「2018豆瓣年度電影榜單」,西爾莎·羅南當選了2018年最受關注的外語女演員。
本片的編劇和原著作者是伊恩·麥克尤恩,他在英國是「國民作家」,人們看好他未來幾年極有可能獲諾貝爾文學獎。70歲的他今年10月首次造訪了中國,他「因其充滿魅力、風格與敏銳智慧的作品為敘事藝術做出的傑出貢獻」而獲得2018年度致敬文學人物。
伊恩·麥克尤恩的作品常被改編成電影,例如「007」丹尼爾·克雷格的《愛無可忍》、「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的《贖罪》、「女爵」艾瑪·湯普森的《兒童法案》、「捲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時間中的孩子》。
話說西爾莎·羅南也出演了《贖罪》,還在第80屆奧斯卡提名了最佳女配角。
影片是英倫風,人物的英式英語口音聽著就文藝腔。
故事背景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英國,西方社會對於性愛的觀念正處於壓抑的氛圍,歐洲年輕人只會愛不會做愛。
Florence和Edward新婚燕爾,他們正欲在切瑟爾海灘邊的蜜月套房度過他們的新婚之夜。電影就是將蜜月當天的故事作為主線,大量穿插閃回,呈現兩人的成長背景、交往過程。
Florence和Edward性知識匱乏,都對初夜不知所措,新郎充滿期待卻又缺乏經驗,因此擔心不已;新娘心懷恐懼,卻又不想掃了丈夫的興。
兩人慌亂不安,穿著衣服做愛,場面是大寫的尷尬,最終新郎因早洩沮喪難堪,新娘也羞愧奪門而出。
隨後,Edward滿懷怒氣地追尋Florence到了切瑟爾海灘,Edward責怪Florence性冷淡不懂配合,是蓄意羞辱他,爭論中還牽扯出舊賬,最後Florence以一對同性戀夫夫為例,提出願意做無性夫妻廝守,還設想將來在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為他演奏一章完美絕倫的莫扎特,允許並且希望Edward在婚後可以和其他女人上床,這個本出於謙卑的提議,卻讓本就自卑的Edward更加絕望地怒不可遏。
最終,兩人在海灘分手,此後四十餘年再沒見面。
6小時婚姻悲劇的明顯線索是兩人的出身決定性格。
Florence是白富美,出身於精英階層,長相甜美,牛津大學的音樂才女。父親是一位經營大工廠的成功商人,而母親也是高級知識分子。
Edward是鳳凰男,來自鄉間普通人家,有個一言不合就裸體的畫家瘋媽,他努力擺脫混亂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以第一名考入了牛津大學歷史系。
兩人在大學一見鍾情,歷史與音樂也琴瑟和鳴,有甜蜜的戀愛往事。
影片中也以兩人在蜜月套房的反應來體現階層不同帶來的行為差異。
Florence對高檔酒店環境習以為常,對於服務生過分熱情的照顧也見怪不怪,而Edward的變現卻拘謹異常,顯然他並不適應這種奢侈待遇,小心翼翼避免自己出醜。
後來西方迎來性解放運動,Edward成了搖滾範,和女生左擁右抱,在唱片店工作。
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小女孩為媽媽36歲生日買禮物,從女孩說她媽媽喜歡聽Chuck Berry以及女孩琴盒上的貼紙,猜到了這女孩是Florence的女兒,他眼眶含淚目送小孩子遠去。
到了2007年,年老的Edward在廣播裡聽聞了已有三個孩子、五個孫子的Florence將在威格摩爾音樂廳舉行告別音樂會的消息。
在電影版《愛,留在海灘那一天》的結尾,Edward最後去看了Florence的告別演出,小說裡沒有這段。
有人問麥克尤恩為什麼加了這一段?
麥克尤恩說:在小說裡,她消失了,只是留存於他的腦海裡。當你把小說裡的東西移植到大銀幕上,你得尋找一些戲劇化的東西。電影不是一個能給你流動思考的媒介。所以如果我想要表現他的遺憾,我得給出一個場景。由於他處於人生和事業的尾聲,就合情合理地設置了演奏會這個場景,他倆從來沒有說過話,他只是坐在後面,然後兩人對視了一眼,所有這四十五年來的遺憾都在那一刻裡表現出來了。小說裡我寫了一大段他如何遺憾,如果他那天海灘一別後去找她,他們本可以又在一起,他本可以成為一個父親等等。我很感興趣的是,人生總是有這樣的時刻,你可以往左走也可以往右走,但往往在那一刻你是沒有那個意識的,人生中充滿了這些小小的事故。
時間能沖刷恥辱的記憶,也能沉澱出對情感的認知。我覺得麥克尤恩是這意思吧。
楊冪劉愷威,他們愛過,然後犯了錯,分開了。也許他們的故事並沒有看客們想象的複雜,就是如此這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