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她的偽造遊戲》影評:-要如何定義你的作為呢? -Can You Ever Forgive Me?
她的偽造遊戲影評香港把這電影譯名為《大老作家》,進戲院前我以為要期待的是一部老年得志的文學界勵志電影,之後才嘲笑自己多麼無知,一是對電影中提到的許多文藝屆前輩從未有所耳聞,二是笑我這從不看預告片就進場的觀眾又一次給自己擺了一道。
文學話題改編電影是很容易沈悶的,要想收買觀眾,靠的是細緻入微的幽默感和可以滲入心底的真誠:真誠的表演,真誠的運鏡,真誠的場景設計,真誠的台詞等等。這類電影近兩年深得我心,Genius(港譯《筆羈天才》)中作者和編輯的關係讓我共鳴到電影行業裡導演和監製的互動;Their Finest(港譯《他們的美好時光》)與同期的Dunkirk(也就是諾蘭那部大片)描繪的都是同一個時代背景下,但一個溢滿了大場面,酷炫的飛行技巧和可以直接穿透耳膜的音效,另一部則是聚焦在一群依想像力而生存的編劇身上。
無論編劇還是作家,每日工作都是敲打鍵盤,生產著白紙黑字,可以悄無聲息地生活。記得曾經有一位來自紐約主修電影的朋友,他非常欣賞The Social Network的編劇,原因是「可以把那樣無趣的生活本身改編成刺激又緊張的劇本」是一種功力。
《大老作家》改編自Lee Israel的自傳《Can You Ever Forgive Me》,講述1991年時Israel因生活拮據鋌而走險開始偽造名人書信並販賣之以維生的故事。這裡穿插兩篇有意思的文章,既介紹了Lee Israel本人的背景也囊括了電影劇情:
1> 【影評】《大老作家》:做個真誠的騙子
https://www.spill.hk/films/can-you-ever-forgive-me-review/
2>Her Story:從暢銷作家到偽造盜賊──Lee Israel充滿諷刺的一生
https://hokkfabrica.com/her-story-author-turned-criminal-lee-israel/
借用江澄的描述,「天氣剛轉冷,一個人或兩個人徒步走到戲院,面對排山倒海的大片和動畫,不為所動,選擇《大老作家》,看九十年代紐約的氛圍,聽著爵士樂,欣賞幾位實力派演員的演技,為精警的對白會心微笑。」
持續待業在家,去年11月底的工錢拖到今年還沒有消息,每每陷入這種頹廢困境的時候,只有去電影院看電影才能說服我出門。也因此電影開始十多分鐘,見到Israel酗酒不交租沒錢給貓看病還要順手牽羊別人外套的時候,期待著伴隨Israel靈魂被救贖,我的靈魂也會被喚醒。
Melissa McCarthy在電影中的扮相像極了我的一位編劇朋友,我的編劇朋友曾居住於好萊塢,養了一隻狗,身型較寬,也戴眼鏡,加上兩位都是文字工作者,這樣的巧合讓我很快進入了劇中世界。但電影中的Israel太不羈了,向別人承認「我喜歡貓而不喜歡人」這種膽量我可沒有。
在放任自己的時候遇上另一位不羈的同伴,Jack Hock只是順水推舟的作用。從一開始不傷大雅的小玩笑,到後來的盜竊加偽造,說實話觀影過程中連我都有些被動搖了,看完電影後需要一些消化。Israel的性格,其實和這本書,也是這部電影的命名是非常相襯的。我總覺得Can You Ever Forgive Me這句話,應該在吵架的時候,以反問的形式戲謔的口吻丟給對方,但因為知道對方根本還是深愛著自己,所以可以帥氣地掉頭走掉。這才不是卑微乞求原諒的態度,而是不羈的一種極致。
無法將它定義為一部深刻的電影,想想故事中人與人的連結其實都只是比萍水相逢多了一些些而已,所有的關係都是無疾而終,即便曾經努力過要維繫的前女友,也擊敗於Israel對別人的難以信任和防禦。從觀眾的角度來看,這樣淡淡的關係似乎恰到好處,但多想一步,就覺得憂傷,這得是多麼孤獨的靈魂才能將自己的孤獨剖析地如此詳盡,並展示於讀者和觀眾眼前呢?
如果圍繞著故事主角也是故事作者也是故事編劇「本人」這樣無止境地想下去,今晚又會失眠。這時候如果可以有一杯蘇格蘭威士忌加蘇打水,一個人看一部小情小趣的電影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