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影評:一夜情後,他們依然彼此守候
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影評我第一次遇見你。
黑暗中,你的眸子閃閃發亮,楚楚動人。
你的眼裡只有我,我的眼裡只有你。
這是電影《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中的一幕。
九十年代的巴黎,浪漫又多情。
牆上掛著法斯賓德電影《霧港水手》的海報,磁帶機播放著經典歌曲,劇院正在上演于佩爾主演的舞台劇《奧蘭多》。
與此同時,艾滋病毒在同志群體間大規模傳播,引起民眾恐慌。
同志間的愛情,剛剛開始,卻注定早早結束。
這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就發生於此。
《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豆瓣7.8,好於83%同性片。
IMDb6.7,Metascore72,爛番茄85%。
還收獲了今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金棕櫚獎提名,可謂風光無限。
別忘了,導演克里斯托夫·奧諾雷(Christophe Honoré)最擅長的,就是撲面而來的小清新。
第一次收獲金棕櫚獎提名的電影,正是小清新愛情片《巴黎小情歌》。
那句「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已成為影迷心中不朽的經典台詞。
除此之外,他執導的電影《變形記》還收獲了威尼斯電影節的兩項提名。
使用魔幻現實手法,借助大量的裸露鏡頭,充分表現出人神的動物直覺。
而今年這部新片,他將這個風花雪月的故事拍進了觀眾心坎裡。
美國《綜藝》表示:
「這是同志情侶在銀幕上邁出的一大步。」
《好萊塢報道》的評價更加簡練,只有兩個詞——
Vibrant and moving(靈動且感人)。
作為同志群體中的一員,能看到這部佳作,實乃三生有幸。
法國演員皮埃爾·德隆尚(Pierre Deladonchamps)飾演落魄作家男雅克。
2013年,他憑藉《湖畔的陌生人》入圍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還拿下第39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新人男演員。
《湖畔的陌生人》中,大尺度的裸露鏡頭讓人刻骨銘心。
《約翰之子》中,他飾演尋找父親的兒子。最初的惆悵混沌,和後來的幡然醒悟形成鮮明對比。
本片中,皮埃爾更是將一個落魄的重病患者演繹得惟妙惟肖。
也許心中沒有猛虎,但他卻有細嗅薔薇的溫柔。
他明明是個gay,卻和一位女性朋友生了兒子路路。
最好的哥們是個禿頭男,平時在報社工作,也喜歡男人。
前男友不幸感染艾滋,渾身疼痛,遭人遺棄,只好求助於他。
相識五年的砲友,偶爾見面,也許他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他肯定不會想到,真正的真命天子即將登場。
飾演文藝男亞瑟的演員,是1993年出生的小鮮肉——文森特·拉科斯特(Vincent Lacoste)。
微微一笑,就能傾倒巴黎城。
最出名的角色,莫過於《女兒國的傑基》中的主人公傑基。
男人披上紅袍,穿上黑靴,竟然比女人還妖嬈。
在本片的11分54秒,文藝男首次出場,邊找書邊抱怨:
「你書架上竟然一本小說也沒有。」
構思巧妙的導演,不會浪費每一處細節。
如此一來,文藝男和作家男的相戀就順理成章,合情合理。
作家男去外地出差,碰巧去當地電影院散心。
門被推開,一束光照了進來。很快,作家男就成為了文藝男心中的白月光。
一個智慧、消極,不期待不抱怨,一個熱情、無畏,有理想有追求。
所謂愛情,正是相互彌補,相互融合。
文藝男的出現,恰好填補了作家男心中的空缺。
就這樣,35歲的作家男和22歲的文藝男,自此墜入愛河。
整部電影,更像是兩人互相了解、互相試探的全過程。
有趣的是,電影還有個台灣譯名,叫作《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片中的三次交流,正好和這三種狀態一一對應。
第一次,宿舍樓下。
沒法回宿舍過夜,文藝男索性開啟了撩漢模式——
「現在還不算晚,先上路再說。 到車上再談心,我放音樂給你聽。 到那邊後,我們睡在停車場的車裡,黎明時分在彼此的懷裡醒來。 邊望著太陽從海上升起。」
可作家男卻玩起了欲擒故縱,直接回絕了他的請求——
「你這麼感性,我恐怕吃不消。」
一夜情之後,文藝男拿走了作家男的內褲。
愛情的嫩芽,悄悄在彼此心中萌發。
第二次,電話聽筒旁。
一接到作家男的電話,文藝男就將砲友晾在一邊,還拿了小本本,一字一句記下心上人對男人的分類。
側耳傾聽,偶爾打斷,滿是溫柔。
有一組鏡頭,讓人倍感意外:
上一秒二人還在互通電話,下一秒就突然共處一室。
如夢似幻、亦真亦假,讓人回味無窮。
文藝男詢問自己屬於哪類男人,作家男脫口而出:你是人盡可夫,放蕩不堪的男孩。
文藝男來氣了,回懟一句:「你又不認識我,憑什麼這麼說我?」
掛掉電話,文藝男頓時沒了精神,對砲友都沒興趣了。
其實作家男說過,他自己就是個人盡可夫的男孩。
對作家男來說,文藝男就像年輕時的自己。
找尋戀人,更像是找尋這世上的另一個自己。
第三次,塞納河畔。
文藝男前來拜訪,不知作家男病重。
如此親暱的距離,卻聽到如此絕望的話語:
「我不能讓自己譜下最後戀曲,夢想著無法實現的生活,懷抱羅曼史入睡。 對我來說遙不可及。我不能再做夢了。」
塞納河畔,陽光絢爛,作家男終於醒悟:你就是我最後一個優雅迷人的美男子。
最後的結局,留給各位慢慢欣賞。
看完全片,希望你能明白導演的良苦用心。
除了虐心愛情,導演還將鏡頭對準了艾滋病人。
九十年代初,一個名為「ACT UP」的民間公益組織挺身而出,喜歡藉此拯救被艾滋病折磨的病人們。
在本片,作家男同樣提到了」ACT UP」這個組織,和《BPM》的故事有了驚喜交織。
如果說《BPM》是一把熱烈的火,那麼《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更像是一汪恬靜的泉。
有豆瓣網友指出,這部電影試圖將HIV平常化、日常化。
你看,前任感染艾滋,作家男和他泡澡,不離不棄,相伴左右。
正如後來,文藝男全裸著躺在作家男的病床上,也是這般隨意輕鬆。
除此之外,整部電影還充滿了詩情畫意。
疊成球形的襪子,導演特呂弗的墓碑,三人同床的浪漫。
導演偏愛的三人同床,和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這些鏡頭充滿了生活氣息,表現了現代都市人的愛情與性。
看似閒來之筆,卻將觀眾帶回了法國新浪潮的時代。
生生不息,久久不忘。
2018年即將結束,縱觀全年的同志電影,你會發現——
《愛你,西蒙》有些甜膩,《被抹去的男孩》有些憂傷,《我的冠軍男友》有些失控。
而《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綿軟悠長,生動細膩,宛如情歌。它有望脫穎而出,成為2018年度最佳同志電影。
最後,希望你能遇見一個人間尤物,在你耳畔輕輕說道:
「我對你沒有一般想法,只有特別的想法。」
別急著走,這裡有一隻肌肉小哥,想和你嘮嘮同志電影和生活。
文章首發於最溫暖的同志電影公眾號——鮮肉兄
我是鮮肉兄
一隻出了櫃的肌肉大叔
想用一支妙筆,寫盡人間疾苦
喜歡我的朋友,記得掃碼關注
最新推薦
想看的,在後台回復喜歡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