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摯友·維尼》影評:這部美國人覺得「緩慢沉悶」的電影,東方人表示:你們不懂
摯友·維尼影評自從今年四月發布預告片之後,迪士尼出品的《摯友·維尼》(或譯為《小熊維尼真人版》)就受到廣泛關注。不過有意思的是,8月3日北美上映之後票房成績並不理想,上映首週全球總票房才2000多萬美元。
另一方面,電影的口碑也並不理想,目前爛番茄指數72%,爆米花指數86%。
「套路」、「公式化」、「緩慢沉悶」、「缺乏深度」是北美多數影評人對這部影片給出的標籤。
《摯友·維尼》講述了少年克里斯托弗因為要到寄宿學校上學而不得不離開百畝森林,告別這些小玩具。
在經歷了喪父、戀愛、結婚生子、戰爭和工作之後,已經步入中年的克里斯托弗一方面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而疏忽了對妻子、女兒的陪伴;另一方面為了讓女兒能順利入讀「頂尖」的寄宿學校葛福預備中學而煞費苦心地對女兒嚴格要求。
在一個原本打算全家去鄉下度假的週末,克里斯托弗因為工作原因被要求加班,他的妻子無奈帶著女兒兩人去了鄉下。而百畝森林中的維尼熊在誤打誤撞之下,來到了倫敦並見到了克里斯托弗,故事由此展開。
「懷舊」是我對這部影片最直觀的感受。從影片一開始,經過作舊處理的手繪小熊維尼手稿緩緩鋪開,濃重的懷舊色彩開始掌控影片基調。
在進入真人CG動畫的正常敘事之後,影片的畫面在暗淡陰沉的色調和舒緩優美而略顯傷感的配樂以及人物克制的表情和語氣中繼續加強了這種懷舊的感覺。
有意思的是,小玩具們或靈動、或呆萌、或可愛的語言和動作與這種敘事基調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既帶來了意料之中的趣味,在氛圍上也因為這種反差而極為出彩地加強了懷舊效果。
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的節奏過於緩慢,我覺得這其實更符合回憶的敘事特徵。以正常的視角來看,童年時期的那些歡樂、喜悅、激動、痛苦和感動,在數十年光陰過後,能留下來的畫面和情緒,可能正如影片中展現,略帶憂傷而平靜坦然。
對於這種情緒的表達,我覺得這部影片是相當成功的。比如離開百畝森林之後,影片用了一個六分鐘的片段介紹了克里斯托弗的小半生:
就像很多類似的片段一樣,這種以對人生和往事的回憶為線索的蒙太奇敘述,從來都不難喚起人們回憶和傷感的情緒。在本片出色的配樂和極具英國古典審美情趣的畫面中更是如此。
當然,相對於好萊塢模式的敘事特徵,可能全片會略顯緩慢。但《摯友·維尼》的重點可能並不在於故事本身。
相對於北美市場的慘淡,這部影片9月16日在日本上映之後,反響卻極其熱烈。短短三週時間累計觀看達到145萬人次,累計票房突破19億日元。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與西方習慣於矛盾和衝突的審美價值並不相符,但風格與基調卻符合東方審美含蓄內斂的特徵,這可能是造成日本市場與北美市場之間差異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這部影片對於中產階級的中年危機作出了更符合東方社會現實特徵的詮釋,而建立於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矛盾的故事邏輯,可能也更容易獲得東方觀眾的心理認同。
比如在克里斯托弗工作的公司中,上司不顧一切地要求降低成本或者裁員,強制要求克里斯托弗犧牲周末加班。而原本答應與妻女去鄉下度假的克里斯托弗嘗試拒絕時,卻被老闆一句話噎了回來:
在現代歐美國家,可能很多片中類似的場景以及克里斯托弗和上司之間的典型對話已不常有,但在東方社會,無論日本還是韓國應該都並不鮮見。這大概也能理解為北美影評人對這部片子並不買賬的原因之一吧。
此外,為了女兒梅德琳能順利入讀葛福預備中學,克里斯托弗也是煞費苦心。當女兒發現他小時候藏起來的玩具並趣味盎然地把玩時,克里斯托弗對梅德琳說:「你就不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嗎?比如看書。」
激烈競爭的社會現實下,對於重重壓力中「已經好幾年沒有笑過」的中年克里斯托弗而言,童年的種種樂趣和幸福已經是「沒有意義的事」。
為了討好父親,梅德琳努力地讀完了葛福預備中學書單上的書,期望以此獲得一個「什麼都不用做」的,能和父母在一起的週末。
面對失望的女兒,因為加班而不能去度假的克里斯托弗把老闆對他說的話幾乎是原樣複述給了梅德琳:
「可是夢想要付出代價」,「為了夢想必須努力付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此深信不疑的克里斯托弗連給女兒講睡前故事時拿著的都是厚厚的一本歷史書大讀「維多利亞時代是工業革命的最高峰」。
在他看來,「這樣能讓她提早面對現實世界,為未來做準備」。
想起來這段時間引起廣泛討論的「清單式育兒」,大概這樣的故事橋段只有在東方社會才能引起更深刻的共鳴吧。
但是,工作以及女兒未來的壓力和焦慮並不能獲得妻子艾芙琳的理解,在艾芙琳看來,未來過得更好還是更壞並不在乎,「We don’t care,we want you.」
工作與生活的矛盾顯然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將來過得更好」與「我們的生活就在當下」,這兩種理念並不能簡單地區分出來誰對誰錯。
《摯友·維尼》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借助於濃重而傷感的懷舊情緒,發現並捕捉了這種在現代東方社會更為典型的現實矛盾。
但面對這樣的矛盾,影片其實根本無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和分析。在影片的最後,為了一個圓滿的結局甚至不得不把這種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簡化為克里斯托弗與總裁兒子之間的矛盾。
而貫穿全片的主題:Doing nothing leads to the very best something(什麼都不做會帶來最好的結果),似乎也只能在電影中獲得成功,一旦放到現實面前,則蒼白得近於可笑。
補充一個小插曲吧,在真實的世界中,童年的克里斯托弗因為父母把自己寫成暢銷書的主角並花費大量的時間推廣「小熊維尼」的故事而失望難過。
為了推廣這個故事,克里斯托弗的父母在媒體面前努力打造「完美」的親子關係,但克里斯托弗對此十分厭惡。還因母親在情感上對他疏遠而備受傷害。
1948年,克里斯托弗結婚後與妻子搬到達特茅斯,開了一家書店。他在父親病重時偶爾探訪,在父親去世後,他拒絕從父親的版稅中獲利。
克里斯托弗與他母親的關係始終未能和解,甚至母親在臨死前拒絕見克里斯托弗。
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出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