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大災難家》影評:你知道他為了拍爛片,有多努力嗎?

大災難家影評

有兩部叫做《房間》的電影,而且兩部都是極品,2015年的《房間》是好到極點,2003年的《房間》是爛到極點。

後者製作成本超過600萬美元,上映的首個週末票房只有1800美元。

台詞像小學生寫的,表演更是災難級的,整部電影就像一部官方鬼畜。

最奇葩的是,它還發明了「鬼畜床戲」。

鬼畜我見過,床戲我也見過,鬼畜床戲我還是頭一回看見。

而且你會發現,男主角的兩段床戲是一模一樣的,就是把前面的床戲又放了一遍。這種事情連愛情動作片都做不出來.

唯一的可取之處,就是男主完美演繹了我觀看這部電影的心情。

《大災難家》就是講述拍攝《房間》的經歷,由詹姆斯·弗蘭科扮演《房間》的導演兼編劇兼演員托米·韋素。

不得不說,托米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首先他特別有錢,他有一輛奔馳汽車,在洛杉磯和舊金山各有一間公寓。

場記拿著他的支票去銀行,非常順利地取了2萬美元出來。

銀行工作人員都說:「這個賬戶就是個無底洞。」

托米多有錢呢?

別人拍電影都是租器材,他直接買器材,而且買數碼和膠片兩套器材,儘管它們打光的方式都完全不一樣。

為拍小巷的戲份,他搭建了一個和外面的巷子一模一樣的場景。

場記:這個巷子的景和外面的巷子一模一樣。

托米:沒錯啊,我們就是在拍好萊塢大片啊,對不對。

場記: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拍那條現成的小巷?

托米:因為這是好萊塢大片啊。

拍天台的戲份,他不直接在天台拍,反而要用綠幕摳像技術,後期合成一個外景,完全是有錢沒地兒花。

同樣的,拍室內戲也不直接在公寓拍,而是在攝影棚裡搭建一個和公寓一模一樣的場景,可以說為了花錢也是煞費苦心了。

甚至斥巨資搭一個只限他自己用的衛生間,即便這裡本來就有一個衛生間。

作為一部無明星、沒有大製作、場景單一的劇情片,《房間》就這樣硬生生地花了600萬美元。

拍完電影之後,托米還自費放映2週以取得申報奧斯卡的資格。

然而,沒人看過他上班,而且上班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錢。

時至今日,仍然無人知曉他來自何方,經費出自何處,以及何時出生。

而他的才華,和財富可以說是呈反比。

他自己寫的劇本,他還記不住台詞,更何況這劇本還是小學生作文:我沒打她,胡說八道,一派胡言,我沒打她,我沒打。

一段戲份NG幾十遍,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會背了,他還不會背。

而且他的台詞功底也是災難級的,名副其實的「大災難家」,陳學冬看了會沉默,吳亦凡看了會流淚。

他一言不合就尬笑,即便這一幕本來應該很嚴肅。

他一邊說要拍出《泰坦尼克號》的效果,

另一邊又要堅持露臀:我的屁股就是這部電影的賣點。

他在電影中明明都掏槍自殺了,然後又起來了……

能逗笑觀眾的電影有兩種,一種是喜劇片,另一種是演技或台詞功底太差產生的槽點或違和感。

《房間》顯然屬於後者,演員演得很賣力,但是讓人不忍直視。

《房間》不是喜劇片,勝似喜劇片。

滑稽的台詞、尷尬的演技、弱智的劇情、鬼畜的笑聲相結合,托米成功將一部非喜劇片拍出了喜劇效果,打造了這部爛片史的里程碑。

最為重要的是,以上效果都不是托米有意為之,而是他想認真、嚴肅地拍電影,但是演技、台詞功底實在太差了,而這也正是《房間》難以超越的原因。你很容易把喜劇片拍得比《房間》好笑,但很難把非喜劇片拍出《房間》效果,可能只有黃聖依和歐陽娜娜能與之一戰了。

優秀的傳記片絕不是要演得好,而是要演得像。要結合原型人物具體分析、對症下藥,原型人物是什麼樣,你就要演成什麼樣。比如托米·韋素本就是演技差,你要扮演他,就要做到和他一樣演技差。

所以模仿托米·韋素並不簡單,並不是說加里·奧德曼和丹尼爾·戴-劉易斯這種級別的演員就一定能做好。

你能演好丘吉爾和林肯,但不見得能演好黃聖依和歐陽娜娜。

詹姆斯·弗蘭科顯然沒有讓觀眾失望,他把托米·韋素那種「你知道我為了拍爛片有多努力嗎」「我很嚴肅地表演,但演出來就是很尷尬」的效果拿捏得非常到位,他把《房間》滑稽、鬼畜、奇葩、邪典的特點演繹得恰到好處,彷彿他就是托米·韋素本人,毫無違和感。

他拍的高仿版《房間》,和原版《房間》如出一轍,渾然天成,不僅做到了形似,還做到了神似。

詹姆斯·弗蘭科能藉此拿下金球獎音樂/喜劇片最佳男主角,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僅僅是詹姆斯·弗蘭科,其它演員同樣是從選角到服裝、表演都惟妙惟肖,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其同步程度可以精確到每一秒、每一幀。

除了有錢、演技差之外,托米·韋素的另一個特點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說好聽點,他執行力強,說難聽點,他做事不考慮後果,不經過深思熟慮就下決定。

先是叫格雷格一起去洛杉磯,然後迅速地寫劇本、買設備、招募工作人員、開始拍攝……

他太固執,太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室內、小巷搭場景,天台用綠幕,鐵了心要露臀,還當面讓女演員難堪。

你要是指責我,我就開除你。

他總是遲到,讓大家等他。他明明很有錢,可是不肯給演員買水,因為他很享受「高高在上、我行我素、你們全都要聽我的」的感覺。

他損人不利己,明明可以換個時間拍格雷格刮鬍子的戲份,卻偏偏要堅持馬上拍,讓格雷格錯失了其它從影機會。

電影就快拍完了,他還開除場記和攝影導演,換了其它人。

從生活的角度看,他自私,情商低,不考慮其它的感受,永遠只顧自己;從事業的角度來看,他偏執的性格讓他很有機會成功,因為他永遠相信自己,從不懷疑自己。

儘管他最後失敗了,拍了一部大爛片,但失敗得很成功。

有人說:歷經了十年的歲月,而人們還在觀看、談論這部電影,這是十年前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都沒有的待遇。

因為《房間》太爛了,爛絕古今無敵手,達到了後人難以超越的境界,所以被人們稱為「爛片界的《公民凱恩》」。

於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部公認的爛片突然就變成了邪典電影的代表作,開始扭虧為盈,在世界各地午夜場的放映經常銷售一空,還催生了一群《房間》的粉絲。

由於電影中莫名其妙地出現調羹和橄欖球,觀看《房間》時戴頭盔、扔調羹和橄欖球就成了一種流行文化,還有無數人模仿電影中的台詞、橋段。

對於這種現象,人們不禁表示:希區柯克都不能經常有這樣的待遇。

當然,這多多少少有點阿Q精神,電影也有美化托米·韋素和《房間》的傾向。

乞丐中的霸主,還是乞丐。再成功的爛片,也是爛片。

曾經被人們低估的《銀翼殺手》《大話西遊》《守望者》逐漸被恢復名譽,但《房間》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洗白,仍然是批評多於表揚,鄙視多於讚美。至今IMDb只有3.6分,豆瓣只有4.2分。

《大災難家》是一部喜劇片,講述托米帶領一群人很努力很努力地拍電影,結果拍出一部爛片的故事。

表面上很好笑,實際上很辛酸。

《大災難家》和最近的《我,花樣女王》有點像,看第一遍看覺得有趣、幽默,看第二遍覺得無奈、心塞。

以往的美國夢、心靈雞湯的電影通常是主角經過不懈的奮鬥獲得更好的生活,《大災難家》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反美國夢,反雞湯,反套路。

托米·韋素堪稱現實版堂吉訶德,全世界人都不相信他,都叫他放棄,

但他永遠相信自己,永遠堅持奮鬥,永遠追求夢想。

他有錢,有執行力,有毅力,最終卻失敗了。他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才華,有點命中注定的意味。

他的經歷和「天才是1%的靈感和99%的汗水」的名言完全相反,因為這句名言還有後半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既扎心,又真實。

「努力就會成功」畢竟只是電影中的情節,現實中哪有那麼多成功人士,更多的是平庸之輩。

正如電影中的好萊塢製片人所說:有理想不一定就會成功,就算你有馬龍·白蘭度的天賦也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會成功。對你來說,成功是不可能的。

托米:那可能……可能……

製片人:沒有可能,給你一百萬年也不可能。

托米:那一百萬年以後呢?

製片人:更不可能了。

看多了堅持奮鬥走向成功的勵志片,《大災難家》相比之下更讓人感同身受,因為現實就是努力不一定會成功,現實就是可能你再怎麼努力在別人眼中也只是一個笑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