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登月先鋒》影評:一支小心翼翼的太空舞蹈

登月先鋒影評

《登月先鋒》是「高司令」瑞恩·高斯林與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的第二次合作,該片以全新的視角,為觀眾呈現了登上月球的第一個人類——尼爾·阿姆斯特朗不為大眾所熟知的一面。

高司令與達米恩·查澤雷上一次合作的《愛樂之城》曾經橫掃頒獎季,票房口碑雙豐收。

不過在這之後,高司令主演的《銀翼殺手2049》、《登月先鋒》都是叫好不叫座。據說《登月先鋒》的成本有7000多萬美元,北美票房僅4000多萬,可惜了一部好片子......

雖然是一部講述歷史壯舉的傳記片,《登月先鋒》卻不是那種勵志、高燃的影片風格,某些飛行場面甚至給人一種太空驚悚片的感覺。

太空探險至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航天先驅們還處於在黑暗中摸索的階段,意外隨時都可能降臨。

影片中空間逼仄的登陸艙、星羅棋布的儀器錶盤,與《普羅米修斯》、《星際穿越》等科幻片的航天器相比簡陋十足,這種簡陋強調了一種危險性,也為影片基調添上了一層悲壯感。

了解航天知識的影迷可能知道,宇航員訓練中最痛苦的一項就是離心機。為了適應太空環境,宇航員們必須坐在一個高速旋轉的「大擺錘」裡,鍛鍊自己的抗重壓和抗眩暈能力。

在《登月先鋒》中,不僅有類似的抗眩暈訓練場景,尼爾·阿姆斯特朗和隊友還在一次任務中遇到了航天器自轉的故障。

航天器在太空中失去控制,開始瘋狂的高速自轉,即使宇航員們接受了專業訓練,在這種旋轉強度下也只需幾分鐘就會失去意識。

這段戲不僅配樂驚悚,鏡頭也多次切到POV第一視角拍攝。透過舷窗,藍色的地球與漆黑的太空在旋轉中交替掠過,即使在屏幕前的觀眾,恐怕也會有一絲眩暈感。

探索宇宙的過程是殘酷的,需要無數人類精英們前赴後繼,付出血與淚的代價。

這些NASA麾下的宇航員,每一個都是學霸中的學霸,精英中的精英。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隊員們學習理論課,發現教科書的第一章就有600多頁。

用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的話說,在冷戰時期的宣傳中,大眾可能以為宇航員都是威風凜凜的王牌飛行員,實際上他們是一群謙遜內斂的航天工程師。

從這一點來說,出演過《亡命駕駛》、《銀翼殺手2049》等影片的高司令是扮演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合適人選,他身上的陰鬱氣質與這個沉默寡言的精英型角色高度一致。

影片中的阿姆斯特朗絕對理智、目標專一,甚至有些不近人情。這一點從他多次打斷同事的安慰,以及對家人的忽視中就可以看出。

事實上,阿姆斯特朗一直肩負著生活與工作帶來的雙重壓力。他的女兒早夭,成為了心中永遠的傷痛,而昨天還在一起喝酒的戰友,第二天可能就死於飛行事故。

在這種壓抑、緊繃的精神環境下,《登月先鋒》中的阿姆斯特朗顯然不可能像《壯志凌雲》裡的麥德林那樣瀟灑豁達。

現實中的阿姆斯特朗同樣為人低調,也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因為他不喜歡成為一個傳說。

又因為過於專注事業而忽視了家庭,阿姆斯特朗與首任妻子珍妮特於1994年正式離婚。他後來回憶說:「我很抱歉,我們的婚姻成為我成功的最大代價。」

影片中的珍妮特由克萊爾·芙伊飾演,作為宇航員的妻子,珍妮特有著獨立、自我的性格,並不甘於做丈夫的附庸。

在我們看來,這個角色甚至有些「政治覺悟」太低,明明丈夫的訓練已經很緊張了,她還拿子女教育的事情擺忙添亂,不明白「捨小家為大家」的道理。

但是這種有人情味兒的形象,恰恰是影片所要傳達的價值觀。

也許在導演看來,歷史人物的傳記片並不是一場造神運動,我們需要銘記前人的功績,但不該苛求他們犧牲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

講完家長里短、升級訓練,登月任務自然是影片最後的重頭戲。

在登月任務開始前,導演刻意安排了一段戲,讓NASA的官員念提前寫好的悼詞,再次突出了這次行動的悲壯感。

畢竟我們雖然知道結局,當時的人們卻並不知道。

接下來的重頭戲,導演也把鏡頭運用的極具美感:

當搭載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登陸艙在月球表面盤旋時,那畫面和配樂都像極了一場小心翼翼的舞蹈。

當艙門打開,鏡頭由艙內探出的那一刻,影片的聲音戛然而止,給觀眾帶來一種奇特的臨場感。

本片最具爭議的地方,是導演故意沒有拍宇航員在月球上插美國國旗的畫面,取而代之的是高司令飾演的阿姆斯特朗望著一處環形山默默流淚,然後把夭折女兒的手鏈丟在了月球上。

這當然是一個浪漫化處理的場景,真正的宇航員在執行這樣一項重大任務時,不太可能夾雜著私人情感。

而面對質疑,達米恩·查澤雷澄清說,這只是藝術上的取捨,不是一份「政治聲明」。

其實這個細節再次表明了影片無意造神,無論這個「神」是阿姆斯特朗本人,還是美國政府。

除了這些,影片中也提到了關於登月計劃的一些爭議。

比如當時就有很多人認為,在還有那麼多窮人的前提下,錢應該用到其他更有用的地方,而這個理由恰恰是人類近幾十年再也沒有登上月球的原因之一。

減緩探索太空的步伐,無疑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好在中國的航天事業也取得了重大進步,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登月的故事拍成電影吧。


本文為《暴走看啥片兒》特約稿件,作者大海裡的針。如需授權、轉載請聯繫qichangxiong@baozou.com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