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媽媽咪呀!回來了》影評:你不知道的,其實是一部女性自由狂想曲
媽媽咪呀!回來了影評好多年前看過《媽媽咪呀》的音樂劇和電影,可能當時抱著輕鬆的感覺去看,已全然忘了故事講什麼。只記得音樂劇的舞台是一片藍色,歌很好聽,舞很好看,僅此而已。如今再看《媽媽咪呀!回來了》,講真,如果我還是當年那個二十幾歲剛工作沒什麼煩惱的社會新人,一定也不會有太大觸動,只是開心一場;但不得不說,心境變了,重看的感受也變了太多,因為我和電影裡的Donna一樣,都是單親媽媽,都有一個女兒。
《媽媽咪呀!回來了》講了什麼?一群人在希臘某島上載歌載舞嗎?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果只是看表面,你也會像當年的我一樣,像舔了一口冰淇淋,舔完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但如果你已為人母,在某些世事上開始領悟,你可能發現,這個故事很想傳遞給你什麼。在我看來,是歡樂背後的自由,尤其是——女性自由。
打個比方吧,如果,我們把《媽媽咪呀》的故事放到亞洲範圍拍成電影,我相信80%可能你會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大學生畢業後獨自去旅行,她遇到了三個男孩,都發生了「一夜情」。然後她乾脆離家出走了,在島上生下一個女兒,不知父親是誰……
聽起來很揪心是不是?這一定是個大逆不道咎由自取的悲劇。你可能不用看都知道這個女人和她的孩子會一輩子生活在痛苦和孤獨之中,猶如海島脫離大陸,當別人都在享受人生和世界寬廣之時,她們卻如此封閉,用一生償還年輕時「犯下的錯誤」……
我想,這個故事如果放到亞洲,也不過如此了。
但事實恰恰完全相反,《媽媽咪呀》從音樂劇到電影,到電影今天的續集,基調一直定在喜劇。從你看到希臘的蔚藍海岸開始,你就被種下明媚的種子,懷著光明的期待去看,到最後,你也會感到幸福,甚至開心到哭。——對,我就是那個開心到哭的人。 為什麼一個明明「應該是悲劇」的故事讓你感到快樂?
為什麼單親媽媽Donna沒有讓你感到各種怨念和懊悔?
為什麼她獨自撫養長大的女兒Sophine不知生父是誰也有如此光明的心態?
為什麼一個紀念死去媽媽的Party如此令人愉悅、感動,而不是無盡無止的悲傷?
……
如果你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你會和我一樣,被喜劇背後所掩藏的本質震動。
因為,這些歡樂的的「表象」匯聚起來,恰恰證明了Donna是一個勇敢的人,她的女兒,也和她一樣勇敢。
Donna、Sophie為什麼和別的年輕女孩不一樣?
《媽媽咪呀!回來了》用平行式結構講述了《媽媽咪呀》的前傳和後續,類似《教父2》,這個平行線完整的展現了母女二人的成長。
來看Donna這條線:
畢業典禮上,老師請學生代表Donna發言。她像一個學生代表一樣發言了嗎?沒有,她帶著她的「發動機組合」一起唱歌,把畢業典禮變成了發自內心歌唱的慶祝大會。
當大家都畢業了,Donna決定去旅行。「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這可能和現在的年輕人沒什麼不同,但她離開美國獨自上路了,她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夢想。
當Donna一路歐洲旅行到達希臘小島,她發現,這裡就是她想留下的地方。很快她就做出了決定,令親朋好友驚詫——你的人生才剛開始呢,怎麼就決定留在一個小島上了?
更有意思的是,Donna在獨自旅行途中遇到了三個令她心儀的男孩,但她沒有因為這三個人放棄留在島上的決定,尤其是最後一位訂婚的男孩,明明讓她感到悲傷,她還是決意留在島上,而不是追著男孩離開。面對破敗不堪的島上農舍,她一個人,沒有退縮。
後來的故事便是Donna懷孕了,一個人在島上生下女兒……電影在這裡只是簡單渲染,沒有提及她如何撫養女兒的二十年。但我們在另一條Sophie的平行線裡很明顯看到了Donna撫育的成果。
Sophie是如何做出自己的決定的?
當媽媽離世後,她重新裝修了和媽媽一起生活過的地方,把這裡變成旅館,正如當年的Donna獨自把農舍變成家。
Sophie邀請親朋好友來小島開業party,她的新婚丈夫在美國剛剛得到一份工作,希望她一起回到美國。而Sophie和當年的Donna一樣,即使和愛人分開十分痛苦也決定留在小島,做自己想做的事。
Sophie邀請了她的三個爸爸,此時媽媽已離開人世,她也沒有對他們產生怨念,而是以非常開明的心態促成這個Party。
對待Donna的好友,「發動機組合」的另外兩位阿姨成員,Sophie像對待自己的好友一樣親切,最後她在Party上圓了夢,成為「發動機組合」一員,與阿姨們共唱一曲,紀念離世的媽媽。
……
你看,在Sophie的成長裡,沒有過不去的坎,化不了的愁。即使媽媽離世,爸爸缺位,一個明明算是孤兒的女孩,卻能這樣開朗、包容,堅定,擁有自己富足的精神世界。我想我們不用看Donna如何撫養她也知道,是媽媽的樂觀與勇敢傳遞給了Sophie。於是我們又從這個獨立自信的女兒身上,映照出媽媽生前的光芒,她一定也是那樣明媚的人,開闊通透,像大海一樣蔚藍澄淨。
兩條平行線故事,用同樣的明媚給我們講述了兩個年輕女孩如何勇敢尋找自我、堅定自我的人生旅程。當暴風雨過後,Sophie一度以為紀念媽媽的Party就要失敗時,海上駛來幾艘大船,一眾賓客,他們還未到岸便開始高歌,ABBA的《Dancing Queen》響起,船上的人,島上的人,唱吧,跳吧,就盡情的投入到這團聚之中,舞動歡樂!
這是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一幕。它比Party本身更像一場儀式,驗證了Donna和Sophie共同的人格魅力。即使遠在天國或海島,也有這些至親至愛放下俗世中事不顧一切的為她們紀念慶祝。——很像童話不是嗎?生活中哪裡有這樣的人,從美國日本山遙水長的飛過來,只為一個旅館開業典禮。但比這團聚更像童話的是,生活中哪裡又有Donna和Sophie那樣堅定自我的女孩,在世界那麼大人生那麼長的的一隅裡不隨波逐流,堅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所有人共唱共舞《Dancing Queen》的時刻,它已不止是一場狂歡,更是一場精神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媽媽咪呀》傳遞的「正能量」,和它創作的背景不無關聯。
這部風靡全球的音樂劇於1999年在倫敦第一次公演。而包括《Dancing Queen》在內的所有《媽媽咪呀》的原創歌曲,其實早在ABBA樂團當紅的1970年代風靡。《媽媽咪呀》的故事是基於ABBA已有歌曲創作的,就連「媽媽咪呀」這個詞,也不是因為劇本要寫一個媽媽的故事才叫「媽媽咪呀」,而是ABBA的歌曲就叫「MAMMA MIA!」,是意大利語中「我的天吶!」的意思。因ABBA專輯本身的歡快活潑和自帶戲劇感,才有了90年代《媽媽咪呀》音樂劇的創作可能。所以從形式上來說,這是一部音樂——音樂劇——電影的載體轉化。
年輕的孩子們一定對來自瑞典的ABBA樂團十分陌生。那不如說說同時期的The Beatles?一個無法再造的傳奇,在戰後「垮掉的一代」迷惘憤怒之時,他們的搖滾樂給多少青年帶來了希望。而ABBA樂團的驕績亦可與The Beatles相提並論,因樂團清新明亮的唱作風格,風靡整整70年代。
所以,當你現在再去回味《媽媽咪呀》的歌曲曲調和歌詞時,你會發現,這些誕生於上世紀反叛、嬉皮、搖滾、倡導自由的70年代的歌曲,本就有精神良藥的作用。它們朗朗上口,教人擺脫失望的現實,更令人難忘的是歌中對自由真我的導向,即使放到50年後的現在,也不會過時。因此,在清新明亮歌曲的基礎上,有了清新明亮的音樂劇;又在清新明亮的音樂劇基礎上,有了清新明亮的電影。《媽媽咪呀》有別於其他音樂劇的喜劇方式,創造的一派烏托邦的理想景象,實際上表達了從ABBA樂團到如今電影創作團隊對某種精神的崇尚和延續。因為不管處於哪個時代,不管在70年代、90年代還是當下,人都嚮往勇敢、自由、善良、純真,正如電影中Donna堅定的笑容一般,是我們理想生活的幻化,如照片銘刻,歷久彌新。
我不敢說自己對《媽媽咪呀》有太深的理解,但我知道它不是一般膚淺的喜劇。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你會發現,要做到Donna和Sophie這樣很難。在年輕的時候願意花時間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確定方向以後能夠不隨波逐流,堅定內心的選擇;在面臨困難時不沮喪、不頹敗,勇敢的繼續走下去;在堅定自己的同時,對周圍的人和自然保持善意和發自內心的愛……這一切,對一個女孩來說,都不容易。
音樂不會告訴你它誕生於喪的年代,音樂劇和電影也沒有展現一個單親媽媽獨自探尋自我和撫養女兒的困苦艱難,但不代表歡快的基調淹沒了人物背後的努力。如果你細細品來,你會發現,正是因為主角擁有非同一般的能量,她們才做到了喜劇的結果。而那蔚藍大海和桃花源般的海島,對內心脆弱的人來說,何嘗不會變成暴風驟雨的巨浪和孤立無援的災難?
《媽媽咪呀!回來了》的最後,來了一位神秘的不速之客。她是Donna的媽媽,Sophie的外婆。你看她與我們心中的老太形象是否不同?當然,她那倍兒挺的精神,到老也沒有放棄追求美和愛。
她的扮演者是誰呢?是和ABBA樂團同時期的嬉皮歌手,Cher。
這真是一個巨大的隱形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