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T-34:玩命坦克》影評:電影背後的虛與實
T-34:玩命坦克影評
常用筆名:元首衛隊
在歐生活8年,精通德語,愛好二戰史及現代戰爭史,從2000年起,曾在「戰爭的藝術」、「德國軍事中心」、sonicbbs等軍史網站和《突擊》、《戰爭史研究》等紙媒上發表多篇原創文章及翻譯多部德語電影電視劇中文字幕
如您對軍史及軍事題材影片感興趣,請關注本人今日頭條號: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微信公眾號:諸神的黃昏研究會(或可搜索「WarArtStudy」)或掃描下方公眾號二維碼:
未來將帶來更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上週末俄羅斯戰爭大片《獵殺T-34》正式在國內院線上映,相信已經有不少軍迷已經一睹為快了。
該片拍攝時間為兩個月,取景於莫斯科大區及捷克共和國,耗資6億盧布,於2019年元旦在俄羅斯國內首映,放映後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總票房達22億盧布(約合3200萬美元),成為俄國歷史上票房第二高的影片,並在今年金鷹獎評選中斬獲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視覺效果三項大獎。
俄國版海報
日本版海報
中國版海報
本片中充滿大量的電腦特技」子彈時間「鏡頭,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爽片
但既然背景設定在二戰時期,那必然會與真實歷史會有千絲萬縷的關聯,而作為純商業片,也不可避免的會有演繹附會的橋段,作為本號的《電影與現實》系列,本文就將嘗試考證片中與歷史相符或相左的片段。
戰鬥篇
電影第一次的戰鬥場面,歷史背景應為1941年10月中下旬莫斯科攻防戰期間的沃洛科拉姆斯克(Volokolamsk)之役。
該城位於莫斯科以西,在10月15日由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第4裝甲集群(Panzergruppe 4)第46軍第2裝甲師及第5軍第35步兵師發起主攻,並以第46軍第11裝甲師由南側包夾。電影中德軍三號坦克全部漆有第11裝甲師的幽靈徽章,可知此戰鬥為南側的攻勢。
在真實歷史中,1940年8月,第11裝甲師由第11步槍兵旅(11. Schützen-Brigade,1939年12月組建)擴編而成。
第11步槍旅因為在法國戰役中展現神出鬼沒的迂回機動而獲得「幽靈」(Gespenster)稱號。
在擴編改名後,此稱號也傳承予第11裝甲師,因此該師在暱稱「咖啡豆」(Kaffebohne)的直豎一槓附加外圈製式師徽之外,也有知名的幽靈徽章。
但該部坦克上幽靈徽章漆於側面及後方,正面僅有師徽。這與電影所呈現的形式不同。
在1942年初之前,第11裝甲師的坦克戰術編號都為兩位數(排/車),省略前綴(連);菱形符號為第15裝甲團第1營標誌。
然而由當時的歷史照片可見10月下旬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只降了初雪,第11裝甲師車輛仍維持既有鐵灰單色塗裝,並未施加冬季雪地迷彩;人員也無雪地迷彩裝扮。電影所呈現的與史實並不相符。
防守沃洛科拉姆斯克的蘇聯第16集團軍步兵第316師與德軍激戰兩週後因傷亡慘重而後撤,沃城也在10月27日陷落。
11月16日,該師設在沃城東南10公里村落杜博謝科沃(Dubosekovo)的防線遭德軍第2裝甲師突破,所屬的步兵第1075團全滅。
第316師的敗北令第16集團軍的側翼遭受威脅,時任集團軍司令員的羅科索夫斯基中將也因此被迫要求大本營預備隊調動西伯利亞步兵第78師的預備役到戰場。
第78師的士兵在到達的三天後被迫撤退,但由於蘇軍的奮力抵抗和天氣條件,德軍的推進速度減慢,戰局逐漸陷入僵持狀態
但次日由新聞媒體宣傳,卻成為該團第2營第4連所餘28名官兵奮戰擊毀18輛德軍坦克,最後全數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蹟。
同日步兵第316師亦因沃城之役阻擊拖延德軍攻勢的卓越表現而授予近衛軍稱號,更名為近衛步兵第8師。
11月18日該師師長潘菲洛夫少將(Ivan Vasilyevich Panfilov)在位於杜博謝科沃東北15公里村落古謝涅沃(Gusenevo)的戰地指揮所接受新聞記者採訪時遭遇德軍迫擊砲攻擊,因採訪現場空曠無可掩蔽而為砲彈碎片擊中陣亡。潘菲洛夫少將在翌年追晉為蘇聯英雄;該師也以其為名。
不過全數追授蘇聯英雄頭銜的「潘菲洛夫師的二十八近衛軍」(Двадцать восемь гвардейцев дивизии Панфилова),卻在1948年經蘇聯政府調查後證實為虛構故事。
事實上在當年杜博謝科沃的攻勢中,德軍並未蒙受重大損失;這28號稱犧牲成仁的蘇聯軍人中也有6名倖存,且皆隱姓埋名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2015年6月,俄羅斯社會政治史國家檔案館館長謝爾蓋·米羅年科(Sergei Mironenko)曾接受訪問,公開表示潘菲洛夫28近衛軍是不存在的神話故事。他
的言論遭到了俄羅斯文化部長佛拉迪米爾·梅丁斯基的強烈譴責。但不久之後,社會政治史國家檔案館檔案館就在網上公布了1948年蘇聯軍事檢察官的調查結果,結論是《紅星報》的記者捏造了這個故事的細節。
2016年3月16日,謝爾蓋·米羅年科宣布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5歲)而請辭,同時否認是基於外界壓力才請辭,其真正目的是為了「專注於科學上的工作」,並說:「如果這不是我的決定,你覺得我會吭聲不出嗎? […] 我離職一事根本沒什麼好擔心的」。
同年10月,文化部長梅丁斯基為潘菲洛夫28近衛軍辯護,表示:「即使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編造的;即便沒有潘菲洛夫這個人物;就算整件事根本不存在也好,它仍是一個不容干犯的的神聖傳說。會這樣做的人都是醜惡的人渣」
片中出場的坦克
根據車體正面的方形機槍射口以及驅動輪及車長頂塔形式,電影前端戰鬥中所呈現的德軍三號坦克為1941年主要量產中的J型。
三號J型的前裝甲提高到50mm,側裝甲提高到32mm,歷史上大量出現在北非和東線戰場,一共生產了2616輛,是三號坦克產量最大的型號。
基於巴巴羅薩遭遇蘇聯T-34中坦克、KV重坦克的實戰經驗,最初裝備5 cm KwK 38 L/42坦克砲的三號坦克J型自1941年12月起換裝長砲身5 cm KwK 39 L/60坦克砲,並逐步換裝既有衍生型,並被賦予稱號為L型。電影中出現的長砲身三號坦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之役的時間點尚未面世。
電影後段出現的豹式坦克則成為全片的最大亮點,亦是影史上少數以此德軍主力坦克為主角的片段,片中所呈現的型號為1944年9月下旬之後生產的G型後期量產型。
生產過程中漸次附加的外觀特徵包括取消駕駛座前方觀察孔以簡化生產並增加裝甲前沿的強度、車體上部側面不再有段差特徵、左側發動機排氣風扇增高以便於與發動機聯動的戰鬥室增溫系統(Kampfraumheizung)布局、避免窩彈直擊車體前方頂部裝甲的頷式砲盾、加裝利於夜戰的排氣管滅焰器(Flammenvernichter)等。
電影中的豹式坦克擁有左側發動機排氣扇塔與頷式砲盾兩項後期量產型特徵,同時也塗有防磁塗裝(Zimmerit)。但裝甲前沿上的駕駛員觀察孔不應存在。
而1944年9月10日防磁塗裝即已在全軍廢止;左側發動機排氣扇塔則自同年9月22日成為出廠標準配備。
排氣扇塔與防磁塗裝並存的例子極罕見,如下圖中1944年9月23日在西線戰場遭擊毀的豹式坦克,推測為8月間防磁塗裝未廢止前用以測試排氣扇塔的G型後期型預量產批。
不論如何,同年10月間開始配備的頷式砲盾就不應與防磁塗裝並存。此外,豹式坦克G型已取消駕駛座前方觀察孔,自然不會如電影般遭主角的T-34瞄準此處而擊穿。這些都是電影考證上的瑕疵。
片中另一大吸睛細節為豹式坦克上的FG1253型「食雀鷹」式夜視設備(Fahrger?t 1253 「Sperber」),該設備包括一個200瓦的紅外線頭燈和一個紅外接收器/瞄準器,能夠「看到」並將紅外波長轉換為可見光。
但是目前有據可查的資料,唯一投入過實戰的單位有第29裝甲團第1連,據信其有10輛豹式搭載了FG1253設備,供車長及駕駛員使用。
車長可隨時由普通潛望鏡模式切換至夜視模式,駕駛員的左側也有一具紅外線瞄準器。
當車長打開紅外濾光器時,他可以通過指揮官的聚光燈或sd.kfz 251上的「貓頭鷹」投出的光線看到地面。另外「明興貝格」裝甲師和和「克勞塞維茨」裝甲師也曾裝備過少量夜戰豹。
而黨衛軍部隊的豹式坦克在歷史上則從未有過裝備過紅外線瞄具的可信記錄。
片中的豹式坦克正面裝甲前沿繪有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12. SS Panzer-Division "Hitlerjugend")師徽。
該師在1943年10月30日於比利時成立後持續部署於西線,參與1944年6月上旬起的諾曼底戰役到次年1月下旬終止的「守望萊茵」作戰(Unternehmen Wacht am Rhein),即突出部之役。
1945年2月方劃歸南方集團軍群開赴匈牙利對抗東線蘇軍,參加了德軍於3月在巴拉頓湖區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戰略反擊「春醒「作戰。
電影後段擄獲復原的T-34-85預計以蘇軍戰俘駕駛,作為德軍坦克射擊訓練活靶。此處戰俘營為代號SIII號集中營(Au?enlager S III)的奧爾德魯夫集中營(Zwangsarbeitslager Ohrdruf),位於德國中部萊比錫西南方約145公里。
該地自1941年底即開始收容蘇軍戰俘,但至1944年秋才由黨衛隊接手管理。1945年4月2日因盟軍逼近,關押犯人由黨衛隊隊員驅趕前往西南方51公里處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過程造成逾千名營囚死亡;據記錄希特勒青年團成員也參與了此次死亡行軍。
希特勒青年團源自1922年創設的納粹黨青年聯盟(Jugendbund der NSDAP),1926年7月更名。該組織雖有例行軍事訓練,其巡邏勤務隊(HJ Streifendienst)也作為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兵員培訓單位,但本身並非軍事部隊,也不歸黨衛軍管轄。
真實歷史上黨衛軍第12裝甲師不曾部署於奧爾德魯夫地區,也沒有參與過此集中營的相關事件。因此電影後段的坦克追逐情節全屬虛構。
以歷史背景而言,電影後段的事件理應發生在1944年10月至12月初之間,即自豹式坦克G型後期量產型開始生產配發部隊至守望萊茵作戰展開前。場景地面並無積雪,與奧爾德魯夫地區在1、2月間才會降雪的狀況相符。
此時在諾曼底戰役期間損失慘重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已後撤至德國西部盧森堡邊境的艾費爾(Eifel)山區,再轉移至漢諾威西北50公里的寧布爾格(Nienburg/Weser)整補,兩地分別距奧爾德魯夫380公里與260公里之遙。該師在同年12月13日再次部署於比利時邊境的艾費爾山區,準備參與守望萊茵作戰。
黨衛軍第12裝甲師在成軍時以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調來的資深軍士官為骨幹,因此諸多戰術細節也一併承襲。
例如坦克砲塔戰術編號中的末碼不從1開始,而沿用警衛旗隊師自組建伊始就採取的以5起始的流水號;且此編碼方式至德軍戰敗皆未曾改變。
因此電影中所見的111號車、112號車並非該師的編碼方式。且迷彩也並非當時德軍裝甲車輛慣用的樣式。
人物篇
德軍主角克勞斯·耶格爾(Klaus J?ger)在1941年10月為國防軍第11裝甲師上尉,1944年10月為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黨衛軍旗隊長,即上校軍銜,這張例子在德軍中並不多見。
但從其人物外型上來看,接近於歷史上該師的黨衛軍第12裝甲團第一任團長馬克斯·溫舍
但馬克斯·溫舍從參軍伊始便一直在黨衛隊,並沒有陸軍服役經歷,且其早在1944年8月20日的法萊斯包圍圈中便被英軍俘虜。
劇中還登場了一位大人物,德國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但存在感相當之弱。
古德里安和耶格爾也一同出現在了最後演習場一幕中,但再次當了一回擺設
而真實歷史上,古德里安確實在1944年2月7日親臨比利時的貝韋盧訓練場(Truppenübungsplatz Beverloo),視察正在訓練中的希特勒青年師
上圖中正在豹式指揮塔上發號施令的正是黨衛軍第12裝甲團團長馬克斯·溫舍,站在坦克前背對鏡頭從左往右的分別是:
時任德軍西線裝甲集群司令(berbefehlshaber Panzergruppe West)的里奧·蓋爾·馮·施韋彭堡裝甲兵上將(Leo Freiherr Geyr von Schweppenburg )、古德里安、黨衛軍第1裝甲軍參謀長黨衛隊上級指揮弗利茨·克雷默( Fritz Kraemer )和希特勒青年師師長黨衛隊上級指揮弗利茨·維特(Fritz Witt )
和電影中作陪的最高級別軍官只是耶格爾不同,真實歷史上黨衛軍第1裝甲軍軍長舍普·迪特里希也出現在了訓練場給古德里安進行講解,圖中站在古德里安左側的是希特勒青年師下屬黨衛軍第26裝甲擲彈兵團第1營營長黨衛隊突擊大隊長伯恩哈特· 克勞澤(Bernhard Krause)
砲塔吊籃
本片中大量呈現了蘇德兩軍坦克車體內部的場景,令觀眾的臨場感大大增強
這裡介紹一下德式坦克的砲塔吊籃,此設施可提供坦克砲塔內的乘員(通常是車長、射手與裝填手,但T-34/76車長兼射手)一個能夠隨炮塔轉動的底板。
德軍在四號坦克與之後的各型坦克都裝備砲塔吊籃;三坦克車則在1941年5月之後生產的H型才成為出廠標準配備,並同時為既存的E、F、G型加裝。蘇聯在二戰中的各式坦克則皆無炮塔吊籃。
砲塔吊籃能夠增加坦克接敵時的射速,並為砲塔內乘員提供較為安全的操作環境。
即使沒有砲塔吊籃,砲塔內乘員仍然有焊在砲塔內壁上的小椅凳可坐,因此也能隨著炮塔轉動。
但實戰中,裝填手必須站在底盤的固定底板上,在狹窄的炮塔內抱著數公斤的砲彈隨炮塔轉動而邁步移動,以便掌握砲膛方向裝填砲彈;同時又得在選彈搬運的過程中時時注意,以免被旋轉中的坦克砲結構或發射後的退膛作動擊傷。
此外,如T-34/76這類沒有砲塔吊籃的坦克,通常內部空間都很狹小,炮彈主要存貯於底盤上的彈箱中,而閉合的彈箱蓋就充作底板。裝填手要打開彈箱搬彈上彈,還要記得再蓋起來,不然就得小心不被開啟的彈箱絆倒。
而T-34/76令人矚目的電動砲塔旋回系統可以達到每秒37度的旋回速率,因此砲塔旋轉一周只需10秒。高速突然的選擇(砲手控制)加上惡劣的操作環境,裝填手的壓力可想而知,射速也因而無法提升。
實戰中T-34/76每分鐘約可射擊3-5發砲彈,但德軍三號四號坦克的射速卻可達每分鐘10發以上。
砲塔吊籃則可避免這些裝填手的夢魘,且可以將預選彈種堆置在隨炮塔轉動的底板上,大幅增加接戰初期的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