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夏日1993》影評:這部電影讓你笑著笑著就哭出了聲

夏日1993影評

幾乎每年的頒獎季,都會提前流出一大批頒獎季大熱的資源。

今天婊姐要聊的就是今年即將代表西班牙出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衝奧電影。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部衝奧大作卻並非出自名導之手,而是一部此前籍籍無名的新人導演的處女作。

此前,這部電影已經在柏林電影節上備受讚揚,拿下了第67屆柏林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

它就是——

夏日1993 Estiu 1993

這是導演卡拉·西蒙·皮坡的長片處女作。

電影是根據導演卡拉·西蒙的童年經歷所改編,所以故事帶有一定的自傳性質。

1993年的夏天,有一個悲傷的開始。

6歲的小女孩弗里達獨自站在煙火下,對著星空許願。

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她,最近又因為一場疾病,失去了自己的母親。

於是,弗里達只能告別了住在城市裡的外祖父母和身邊熟悉的小夥伴們,獨自來到了鄉下的舅舅家裡生活。

弗里達儘管年幼,但單親家庭長大的她敏感、倔強,甚至心思還有點「早熟」。

這位「小大人」在看到自己以後即將生活的新家庭環境時,有些羞怯和擔憂——

但偶爾眼神裡會隱藏著一種孤獨和憂傷。

這個新家是一個三口之家,舅舅和舅媽,還有一個比弗里達還小的妹妹安娜。

雖然收養她的舅舅和舅媽都是很好的人,對她也很關心照顧。

可是對於小女孩弗里達來說,這個新家庭終究是個陌生的地方。

弗里達就像一隻刺蝟一樣,防備著所有人對自己的關心。

即使是在與妹妹扮演過家家時,弗里達也會選擇扮演那個塗抹著口紅,穿著成年人的衣服的「媽媽」的形象。

她很想念自己的母親,所以想要成為「母親」的形象。

她拒絕所有人對自己的善意:

將舅媽的梳子扔到車外,然後一個人生悶氣;

看到妹妹受寵,於是拒絕給自己買的藍色睡裙,反而非要穿妹妹粉色的那件;

還不允許自己的妹妹安娜玩自己的玩偶,並刻意跟妹妹炫耀自己在以前的家庭有多麼受寵:

我的家人很喜歡我,這些娃娃都是他們送的,所以你不可以動它們。

甚至還想要通過捉弄妹妹安娜,來博取新父母的「重視」。

她騙妹妹在森林裡捉迷藏,結果讓舅媽著急萬分。

在湖中嬉水時,她又因為攛掇妹妹下水,導致妹妹差點溺水。

弗里達有些慌亂,她內心也是擔心妹妹的,她沒想到惡作劇會這麼嚴重。

這一次,就連一向慈愛的舅舅也對弗里達發飆了:

你剛剛差點就讓她喪命!

其實,弗里達內心並沒有惡意,她只是一個有些敏感的小女孩。

她對妹妹的惡整,不是因為她壞。

只是因為她無能為力,手足無措的羨慕著小妹妹有一個完美的家庭。

後來,外祖父母來到了鄉下,來看望弗里達一家人。

離開時,弗里達溜上了外祖母的車,期望能夠帶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庭當中。

可是已經漸漸年長的外公外婆這一次卻沒有帶弗里達回家。

深夜,失落的弗里達策劃了一場離家出走的行動。

臨行的她卻不小心在客廳遇到了妹妹安娜,面對妹妹「你為什麼要回家」的天真的問題。

弗里達回答道——

因為這個家裡沒人喜歡自己。

妹妹安娜隨即奶聲奶氣地脫口而出:

我喜歡你啊。

弗里達遲疑了下,把自己心愛的娃娃送給了妹妹:

——這個送給你。
——謝謝。
——不客氣。

簡單至極的對話,但足以窺見兩人內心的純真與變化。

也許是這段內心的觸動,讓原本離家出走的弗里達去而復返。

她站在路口,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走回了家。

剛好撞上了正在到處尋找自己的新父母,她說:

今天太晚了,我明早再走。

小弗里達躺在床上,舅媽依偎在她身邊。

她小心翼翼的問舅媽有關自己母親的事情,問題雖然稚嫩,但卻漸漸得得知了母親不會再回來接她的真相。

影片最令觀眾暖心的瞬間是無疑是電影的結尾。

當舅舅再次拿來兩條睡裙的時候,弗里達很自然的接過了藍色那條。

她不再爭搶,和妹妹一起在床上嬉鬧著。

驀地,她突然放聲大哭起來。

媽媽走的時候她沒哭,去醫院打針很疼她沒哭,被養父母訓話也沒哭。

可在九三年那個夏天的下午,弗里達終於可以放聲大哭了。

她哭,是因為真的感覺到自己失去媽媽了,不會再回來了。

她哭,也是因為自己開始接受新的家庭,融入新的生活。

看著小弗里達的嚎啕大哭,婊姐的眼眶也濕潤了。

電影的時長不長,故事格局也很小,但導演卡拉·西蒙·皮坡卻用細緻溫柔的鏡頭講述了一段關於夏天和成長的回憶。

影片雖然有一個悲傷的主題,但導演卻處理得極為克制冷靜,更多的是兩個孩子的童年樂趣。

導演始終把鏡頭對準孩子的視角去看待成人世界的種種傷痛:

死亡、疾病、偏見、寄養……

整部影片非常細膩的捕捉到了那種童年遭遇親人離世的傷痛和寄人籬下的失落感,以至於觀眾在不知不覺當中,笑著笑著就哭了。

儘管電影自始至終電都未出現一幅關於弗里達去世的母親的畫面,但弗里達對母親的思念始終是電影中最重要的敘事推動力。

電影中小弗里達多次駐足在山林裡的聖母像前祈禱,念著外婆教給自己的禱語。

尤其是當被不諳世事的妹妹問到「你想給你媽媽打電話嗎?」時,弗里達小心翼翼的回答「好啊」,然後帶著孩子式的幻想與期待按下一個個數字。

這些細節雖然看似平淡閒散,但被導演刻畫得極為動人,讓觀眾為那一抹童年裡的美好幻想而感動。

整部電影最驚艷的無疑是兩位小演員的表演

沒有任何的外在修飾,小女孩偶爾咿咿呀呀輕描淡寫的一句,就已經足夠暖心而美好。

尤其是小孩子在大人面前的心理,被導演刻畫的非常微妙:

先前的怯懦和不信任,慢慢想要被接受,再然後卸下心防,到最後毫無徵兆的哭泣。

至於小弗里達在新家庭裡為了爭取父母的關注和重視而做的那些傻事,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小時候所經歷過的回憶呢?

小弗里達在和新家庭相處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消極牴觸,再到接受新家庭,完成了自我和解的過程。

但在這個溫情故事之外——

弗里達生命當中的傷痕累累,卻又被導演用一個家庭的溫暖給輕輕包裹在其中。

九三年的夏天以悲傷的離別為開始,但最終卻又在一種溫暖治癒的氛圍裡結束了。

——————————————————————————————————————-

更多有趣內容歡迎

婊姐知乎微信「婊姐影評」

電影界吐槽小能手,特長罵爛片。資深魔法師,受盡凌辱的哲學家,三流且不客觀影評人。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