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剩利組》影評:——中年危機自癒篇|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人生剩利組影評深夜,一個中年男子在屬於他的那半邊床上輾轉反側,他失眠了。就在送兒子去參加大學入學面試的前夜。
這個夜晚在若干年前一定在他的人生中上演過,不過那時他是一個要去大學面試的男孩。
在類似這樣的中產階級家庭中,孩子上一個還不錯的大學幾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當然如果能上一個特別棒的大學,也是值得在親朋好友中炫耀一番的。
以上,是美國2017年的一部電影《人生剩利組》的開篇。
主演本·斯蒂勒,是一張大家都很熟悉的面孔,曾出演過《我為瑪麗狂》、《拜見岳父大人》、《博物館奇妙夜》等。
在這部《人生剩利組》裡,他出演了一個工作和家庭都還不錯的中年男人。儘管如此,他卻羨慕甚至是妒忌著他的老同學們比他擁有更好的命運。
在觀眾眼中,他的表現很容易讓人覺得無病呻吟、顧影自憐,但是在這些表現的背後,擰出的卻是他深藏內心的不安和無力。
然而,他聯想的有點多了。
唯一雇員在他這兒學到了幾乎所有的本領卻不領情還要離職,只因為感覺工作的壓抑……(這或許只是年輕人渴望自由與好高騖遠)
朋友聚餐時從《建築文摘》雜誌上看到他大學同學的成功事蹟,他感覺全世界都在針對他……(或許大家只是羨慕他有個厲害的大學同學)
在他不完整的信息帶來的想象中,大學同學一個比一個有出息,過著腐朽墮落的生活……(他在手機中捕捉他們享有名譽、地位、財富、自由以及出風頭的鏡頭)
沒有比較就沒有失敗感,哪怕這種失敗感只是自己內心中的自卑。
終於,他翻身的幅度太大,弄醒了身邊的妻子。
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接踵而至,卻包含了令人懊惱的無情、無恥、貪婪等不道德的想法。
妻子以為他為兒子的學費苦惱,卻沒有意識到,在他的內心當中,原來和諧美好的生活,在這一刻都不值得擁有了。
在消極的比較中他感覺到了虛無的失控感。他內心中有些東西被引爆了,猶如一直潛伏在暗處的魔鬼亮出了獠牙。
人到中年,時間的緊迫感被一下子放大,彷彿人生的一切都快要塵埃落定,卻不是自己曾經或一直以來夢想的樣子,於是無比渴望突如其來的轉機與平步青雲。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感,哪怕這種比較都是自找的甚至是幻想來的。
在美好的早晨醒來,社區裡的一樣都如常。
桌上和牆上的照片記錄著孩子的成長,做父親的他卻彷彿突然發現兒子已經成人的體格,一下子有點不知所措。
在妻子眼中,他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所以酒店資料都發在兒子手機裡,這樣才比較靠譜。
孩子的母親因為工作不能送兒子去面試,他卻一直心不在焉。
想起和親友們的家庭聚餐,他坐在角落裡感覺無聊又乏味。他覺得他不屬於那裡,那不是他要的生活。
排隊安檢、候機、升艙……本想在兒子面前秀優越感,卻屢受挫折。
才發現他與那個享受特權的階層始終還差著一截。
而周邊環境變得更加嘈雜和難以忍受。
兒子帶著耳機、聽著音樂、看著雜誌,隨遇而安;他卻嘮嘮叨叨,報怨不休。
在他眼中,他的世界猶如戰場,而理想的世界是遊樂場,是夢工廠,是天堂仙境……
思緒飄回大學時光,那時的他還深愛著這個世界,他感覺世界也愛著他。
而現在發跡的同學,當年都追隨著他,他曾經是他們當中的核心。
什麼時候他和那個愛他的世界分手了?
出了什麼問題?
覺得自己不行還不夠,他開始找「客觀」——他的妻子不如別人的妻子,對他事業沒有助力。
在生活中,他的妻子總是讚美他,但是這種「知足常樂」影響了他的雄心壯志。
可是,理智告訴他,報怨別人是不應該的。
這種情況下,他對兒子的前途也不樂觀,卻還刻意表現得對名牌大學不屑一顧。
而兒子卻展現出頗強的實力,對自己的學業早有規劃,對上哈佛也很有信心。
突出其來的驚喜,使他開始回顧17年來培養兒子的點滴,終於覺得人生還是有價值的,沒什麼可後悔。
而幻想中那些事業有成的同學們家庭出現各種危機,於是他的內心一下子平衡了。
慶幸中,他與兒子玩起了小時候父與子的遊戲——撓癢癢,重溫難得的親密感,而體能上卻也已經不佔優勢。
他又失眠了,想象著兒子被哈佛錄取,想象著他和妻子的各種開心。
然而,兒子卻記錯了學校面試的時間……
於是,他與校方面試人員交涉和爭執、在街面上當眾責怪兒子,完全不顧兒子的感受。
不得已,只好打電話求助那些他根本不想聯繫的老同學——太傷自尊了!
他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老同學費舍上電視時,自己那種實實在在的痛苦(這種痛苦,絕不是稍縱即逝的嫉妒)。
尼克的(同性戀)婚禮沒有叫上他,讓他覺得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的恐懼感:不僅沒有過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別人眼裡也混得不行。
消極的態度幫助他組織與自己相關的信息,並且只選擇那些與其消極態度相符的信息。
於是他腦補著婚禮現場,覺得那些到場同學頂著各自的光環,聯結他們的不是友情,而是特定階層的成功。
所以,他堅信,他不是被遺忘了,而是被排斥了。
這個中年大叔行走在高校周邊的街道上,目光掃過身邊經過的年輕女孩和老人。
他覺得這個世界討厭他,而他也討厭這個世界。
結果,老同學費舍打來電話,並安排了他兒子重新去哈佛面試(看來走後門這件事哪都有)。
藉助老同學的面子幫兒子搞定面試,讓他興奮得難以自持,幻想著接下來一系列的勝利,幻想著靠兒子的成功讓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可是轉瞬之間,他又「黑暗」了,開始嫉妒兒子在他幻想中的成功,希望這一切成功都是直接屬於他的。
他害怕並憎恨想象中兒子用成功來打擊他,讓他更相形見絀的場景。
而看到街頭藝人的潦倒,他又擔心兒子將來的生活可能過得不好,因為哪怕是名校出身的音樂家,也不容易掙到錢。
於是,兒子能上哈佛的喜悅也被沖淡了。
讓他煩惱的老同學費舍的「成就」,在兒子中學同學——大三的哈佛女孩看來,根本不值一提。而讓他覺得自卑的工作(非營利性慈善組織)卻讓充滿熱情和理想主義的女大學生非常欽佩。
同樣的熱情、同樣的理想、同樣的使命感、同樣的神采飛揚……在他大學時代的每個夜晚,同樣洋溢在他和同學中。
但是,現在,他卻冷漠地審視著這一切。
另一方面,他深深感到悲哀的是,他錯過的無法去愛的這樣美好的女生,和他無法經歷的兒子即將度過的充滿激情的人生。
於是,他接下來的幻想有點汙(大家自行腦補吧)。
深夜,趁著兒子熟睡之機,他悄悄溜出去,到酒吧製造了與女生的邂逅。但是價值觀的碰撞,讓一切變得不像他想象的美好。
他對生活的各種報怨,在女大學生看來就是無病呻吟,是不知足;他與那些成功的大學同學的比較,是自尋煩惱,是病態的;他所羨慕的那種生活,則是白人特權的、男人特權的、第一階層特權的,同時給世界帶來各種問題。
在小女生那裡哀嘆完自己的人生,並被批評一通之後,他只得臊眉耷眼地回去睡覺。
年輕人的世界他融不進去,他的人生經驗在那裡不好使。年輕人的世界屬於他兒子那代人。
兒子去面試後,對之前景仰的音樂教授反而印象不佳,似乎教授過於自我炫耀,並竭力推銷音樂商業化的思路。
這又是一個兩代人三觀不合的實例。
在美國式「說你是為你好」思路的引領下,在女大學生面前沒有找到的尊嚴,他力圖在兒子面前找回。
結果依然是「悲劇」的。
在他的母校,他悲哀地發現那個他念念不忘的中年人,他當年的教授已經去世了,而年輕的學生們依然活躍在綠地上。
傍晚,和老同學費舍一起用餐,免不了各自吹噓一番,然而他又受傷了。
生活境況的差異已不必再提,作為當年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他既沒有像費舍一般被召回給學生們開講座,也沒有像費舍一樣被邀請在追悼會發言,甚至他都沒有被通知參加教授的追悼會。
與費捨不歡而散,他選擇去陪兒子聽音樂會。
這是一部適合家有中年男子或者有人到中年感慨的觀眾看的電影。
如果沒有,可能你就很難體會到影片的精髓,從而覺得無聊。
片中男主角在自己腦子裡想了太多,自我吹捧、自我打擊,其實他的生活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只是在他的內心,如何看待自己已有的生活需要認真梳理。
不怒君覺得,傳統心理發展中過於強調青年人的同一性危機,但其實在人生的許多關頭,尤其是面臨選擇的時候、面臨自我認知和自我確認的時候,都會面臨同一性問題。
而作為中年人的同一性危機爆發起來,也是如此洶湧!
直至影片最後,在音樂的聆聽中,他開始感受自己的內在生命:
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可以一直愛著卻不需要強求去佔有什麼,從而不給自己徒增煩惱。
切實把握好自己已經擁有的,在乎自己愛的和愛自己的人,就夠了!
本文為作者原創,發自微信公眾號「梅花鹿語」(meihualuyu),作者:雷神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