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不能說的遊戲》影評: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想想就覺得太可怕了

不能說的遊戲影評

關於兒童性侵題材的電影,表姐推薦過不少。

韓國有改變國家的《素媛》《熔爐》,國內也拍過《嘉年華》這樣的良心佳作。

而今天表姐要推薦的是一部法國電影——

《不能說的遊戲》

這部電影入圍了去年的第71屆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收穫了不少好評。

此後又在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的凱撒獎上,攬活了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

不少媒體盛讚說:

近年來反映兒童性侵問題的最為出色的作品。

影片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由女性導演安德麗·貝斯孔自編自導自演。

電影沒有僅僅將視角停留在兒童性侵這個事件的本身,而是更多把焦點落在兒童被性侵後遺留的精神層面的問題,和那種不能言說的傷害所造成的巨大人生傷痛。

故事開始於一次心理治療。

女主角奧黛特(安德麗·貝斯孔 飾)是一名舞蹈演員,目前在巴黎的一家小舞團工作。

她有著很高的舞蹈天賦,每次跳舞的時候,她彷彿整個人都會代入自己的藝術世界當中。

然而舞團工作室的老師看過她的表演之後,卻認為她的舞蹈情緒過於強烈。

因為,在奧黛特的舞蹈中,似乎蘊含著太多的痛苦。

老師詢問奧黛特是否遭遇了什麼不好的事情,要不要和自己的父母聊一聊,也許會有幫助。

可奧黛特卻矢口否認,堅持稱自己沒有任何問題。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奧黛特的私生活,簡直一團糟。

她酗酒嗑藥,身邊的性伴侶如同走馬燈似的換,可卻始終無法建立正常的情感關係。

第一次與男友約會時,奧黛特甚至會故意問到:

你是為了想上我嗎?

這種對於兩性情感關係的焦慮和不信任感,幾乎伴隨著奧黛特的成長。

而對於自己的父母,奧黛特內心也始終存在著一種天然的敵意,以至於每一次母女見面都以互相傷害而告終。

男友察覺到了女友情緒上的喜怒無常,可奧黛特卻始終拒絕溝通,逐漸導致了隔閡。

他們彼此都認為自己足夠包容對方,最終換來的結果卻是雙方都在崩潰中往來折磨。

直到有一天,奧黛特走進了一名女心理醫生的咨詢室。

心理醫生看出奧黛特一定是遭遇過很大創傷,但她坦言,自己並不擅長治療此類患者,建議她找別的心理醫生。

可奧黛特卻說,自己不會跟其他任何人講,這是她第一次說起這些經歷。

一個是不擅長處理感情和生活的心理創傷患者,一個是不擅長處理創傷後遺症的心理醫生。

就這樣,兩人開始了對談。

奧黛特一邊回憶一邊幻想,心理醫生在一旁傾聽交流,並逐漸揭開了奧黛特不能言說的童年之痛。

這場罪惡的往事,始於奧黛特八歲那年。

奧黛特出生於一個中產家庭,父母經營著一家酒吧,忙於生意的他們對女兒疏於照顧。

好在女兒聰明懂事,自小熱愛藝術的她,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舞蹈演員。

某個午後。

奧黛特正獨自在家玩耍,結果一位經常到家裡來做客的吉爾伯特叔叔走進來。

他是奧黛特的父母多年的老朋友,經常來家裡串門,有時奧黛特的媽媽還會因為太忙沒時間,而託他幫忙照顧孩子。

他對奧黛特表示出莫名的親近,並表示自己也想要一個這樣的女兒,可惜自己只有兒子。

看著正在玩洋娃娃的奧黛特,吉爾伯特叔提出要跟她玩一個「撓癢癢」小遊戲。

但他同時提出了一個要求:讓奧黛特不要告訴自己的父母。

年幼無知的奧黛特還不能理解叔叔為什麼要這麼做,從此這個人渣叔叔成了她一生的噩夢。

那天下午以後,吉爾伯特經常到家裡來,找各種藉口與她單獨在一起。

奧黛特害怕極了,可她又不知道怎麼辦。

因為奧黛特的媽媽總是脾氣很暴躁,而且從小對女兒的控制欲就很強,管教也很嚴格。

她從來沒有注意到女兒的不對勁,即使在女兒的毛巾上發現了黏糊糊的東西,也從沒有引起過注意,反而大罵女兒不懂事。

其實,那是禽獸留下來的汙漬。

她甚至絲毫沒有覺察到女兒對這個叔叔的畏懼,反而為了懲罰她,故意送她去與叔叔旅遊。

這個惡毒又無知的母親,簡直就是在把女兒往火坑裏推啊!

因為不敢跟父母講,奧黛特只能盼望著叔叔做壞事時,能被爸爸發現。

可一次又一次的「撓癢癢」遊戲過後,自己的父母對這個叔叔沒有絲毫懷疑過。

對於童年的奧黛特來說——

最絕望的事情就是在父母眼皮底下,叔叔一次又一次對她施暴。

直到她後來去巴黎的寄宿學校學習舞蹈,才終於脫離了那個惡魔的魔掌。

雖然背井離鄉的寄宿生活很壓抑孤獨,但奧黛特卻結識了一起玩的夥伴,這顆受傷的幼小心靈,才漸漸有了生機。

然而童年時所遭遇的傷害,卻始終折磨著她的內心。

她不敢跟身邊的人傾訴,只能在吸毒嗑藥中不斷沉淪,麻痺自己的內心,並在舞蹈中放縱自我。

隨著與心理醫生的交流,奧黛特在回憶和幻想中,逐漸找到了直面自己童年的創傷的勇氣。

她開始不再畏懼自己人生的創傷,並勇敢的將這些痛苦跟身邊人說了出來。

電影的最後,堅韌的女主角最終走出了人生的陰霾。

她站上了法庭,並向公眾揭露了那個惡魔的醜惡嘴臉。

最讓表姐印象深刻的是影片的最後一幕,堪稱神來之筆。

奧黛特帶著自己的母親一同來找心理醫生,母親認為這是女兒在折磨自己,可奧黛特表示,自己只是想要修復母女之間的關係。

當走出心理醫生治療室之後,奧黛特又一次看到了童年帶給她噩夢的粉色大門。

奧黛特沒有猶豫,直接推門而入,在門後她看到了八歲時的自己。

童年奧黛特說:

我一個人關在這裡太久了」。

而成年奧黛特回答說:

對不起,我不應該把你一個人丟在這裡這麼多年,這不是你的錯」。

這部電影的故事靈感源自導演安德麗童年的真實經歷,整部電影讓人感覺既感動又虐心。

雖然同為性侵題材,但影片卻沒有故意煽情,反而將故事的重心放置在——

自我救贖和如何與童年創傷和解上。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奧黛特的外表看起來越是若無其事,觀眾反倒越能感受到她內心負擔的悲傷與撕裂。

影片高明之處在於視聽層面。

導演採用了非線性的敘事方式,極大的保證了敘事的節奏。

劇本藉由讓女主角見心理醫生的過程,將她的回憶、幻想和內心痛苦一併展開,並不斷穿梭在虛幻與現實當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在鏡頭轉場設計上,簡直是教科書級的範例。

最常用的是跨時空轉場,同時回憶與現實兩個時空甚至銜接在一起,主角可以在其中來回穿梭,非常具有畫面想象力。

除此之外,影片最引人深思的地方是女主角奧黛特母親的態度。

當女主角決定跟父母坦白之後,她當著父母的面說出了惡魔叔叔犯下的罪行。

可這位愚蠢的母親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各種故意找藉口:

這可是很嚴重的指控,萬一錯了呢?也許只是你年幼的幻想呢?

如果說性侵犯的惡行是奧黛特人生中痛苦的根源的話,那麼這位母親對女兒冷漠的態度,則無形中在加劇著這種對於奧黛特人生的戕害。

相比衣冠禽獸戀童癖的性侵,母親的這種無視、羞辱、刻薄,才更加是沉默的幫兇。

電影的最後,導演給出了一份觸目驚心的數據。

據歐洲議會統計:

每5名兒童中就有一名遭受性暴力,法國每年約有700名兒童因受虐死亡。

在我們看不見的深淵中,永遠會有惡魔把手伸向美好的世界。

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以更多更大的社會良知,讓這些弱勢群體免遭傷害。

以及。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保護好孩子,盡到職責。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