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夏日1993》影評:用兒童心理學解讀不同角色間的親密關係

夏日1993影評

《九三年的夏天》是西班牙導演卡拉·西蒙·皮坡的自傳性敘事電影,這部電影曾入圍2017年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獲得最佳處女作獎。

電影的內容很簡單,1993年的夏天,一個6歲的小女孩,因為父母因病去世,她被接到舅舅家生活。從剛開始的排斥,到最後的融入,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

電影採用孩子的視角,既讓人們感受到小女孩失去母親的無助悲痛,也展示出融入新家庭的迷茫恐懼。雖然影片的主題略有沉重,但是,整體色調是明快的,導演藉助平淡閒散的敘事風格,運用大量恬淡的取景,捕捉到不少溫情柔軟的童真童趣瞬間,頗有小清新之感。

在某種程度上,這部電影是導演對兒時經歷的追溯。因此,影片中的細節處理很有特色,也非常有真實性。

電影剛開始,是一群小孩在玩遊戲的畫面,"一二三,木頭人",充斥著孩子們歡聲笑語。但是,弗里達站在裡面,有一種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成熟,與周圍的一切顯得格格不入。很明顯,她並沒有融入這個遊戲。她的孤獨,讓人心疼。

今天,我將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電影中人物之間的親密關係,包括同齡孩子之間相愛相殺的雙重關係,小孩和大人之間的矛盾關係,以及小孩和玩偶之間的依戀關係

  • 孩子之間的關係:從相愛相殺不斷爭寵,到和平共處姐妹情深
  • 孩子和大人的關係:所有的叛逆和逃離,其本質是為了得到大人更多的關注
  • 孩子和玩偶的關係:小小的玩偶,是孩子最親密的夥伴

01、孩子之間的關係:從相愛相殺不斷爭寵,到和平共處姐妹情深

如果家裡有兩個小孩,就意味著父母的注意力和愛,必須得一分為二。兩個孩子之間,也會在不經意間競爭攀比。可是,情感本身是很難涇渭分明的,因此難免出現偏心的情況。

①孩子間的相愛相殺,本質是因為內心缺愛沒有安全感

弗里達內心想被舅舅一家接納,因此對妹妹安娜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她和安娜年齡相仿,兩人可以在一起玩耍,安娜對她言聽計從,是名副其實的小跟班。兩人經常玩"過家家"的遊戲消磨時間,也會一起洗澡嬉水。

"恨"的是,安娜是舅舅的親生女兒,在血緣關係上更近一層。而自己,只是個父母過世寄人籬下的孤兒。弗里達內心敏感,且自卑。

有時候,她會刻意在舅媽面前表現,勤快地跑去菜園裡摘菜。有時候,她會嫉妒安娜,兩人玩遊戲時,弗里達大多處於"控制"地位,比如影片中有一幕,弗里達和安娜模仿在餐廳用餐的場景,弗里達坐著頤指氣使,安娜則拿著菜單跑前跑後任憑"差遣",這大概是在彌補現實生活中愛的缺失。

甚至有一次,弗里達深夜離家出走,她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博取大人的關注。在她離開前,安娜問她為何要走,弗里達難過地說:"我要回家,因為這裡沒有人愛我。"安娜輕輕地說:"我愛你。"不過,這並不能阻止去意已定的弗里達。

可是,當弗里達真的偷偷離開後,卻因為害怕夜幕下地一片黑暗,又折返回來,躲在角落看舅舅和舅媽著急地找她,大人的在乎,或許讓弗里達感到被愛。她的嫉妒,她的小心思,大人看在眼裡,只是不去拆穿。

直到弗里達的任性導致嚴重後果時,矛盾驟然爆發。有一天,弗里達和妹妹出去玩,卻故意沒把妹妹帶回家,還跟舅媽撒謊沒看到妹妹。或許,她在潛意識裡,只是想讓大人別再忽視自己,不料,卻導致妹妹意外摔傷胳膊。舅媽抱著受傷的安娜回來,安娜的胳膊上打著石膏,舅媽生氣地對舅舅說:"她被寵溺地太厲害了,她真的是為所欲為。"弗里達的逃離和掙扎,本質是因為內心缺愛,在生活中沒有安全感。

②姐妹重歸於好的背後,是對新家的接納和融入

孩子之間會相互比較,來自於人類喜歡進行社會比較的天性。弗里達會不自覺把自己和妹妹安娜對比,甚至不自覺把妹妹當作"假想敵",正是內心攀比意識的覺醒。

弗里達並不是一個完美小孩,她敏感,叛逆,時不時還會耍些小小心機,但對於一個6歲的小女孩,我們又能苛求什麼呢?本應躺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齡,如今卻不得不寄人籬下,這本不是她的錯。

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在經歷了相愛相殺和羨慕嫉妒恨的磨合階段,兩個人很快就能找到最舒服的相處模式,一起成長,一起生活,形成無可替代的親密關係。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曾發現:兄弟姐妹之間保持良好關係的時間越長,心理也會越健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弗里達對大人的態度,也發生轉變。當舅舅給安娜吹完頭髮後,弗里達自然而然地把頭湊過去,讓舅舅給自己吹頭髮,再也沒有了以前的侷促不安。

02、孩子和大人的關係:所有的叛逆和逃離,本質都是為了得到大人更多的關注

有一首兒歌裡唱道: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的確如此,在媽媽面前,孩子可以肆無忌憚地做自己,畢竟,媽媽會無條件愛自己,包容自己。而失去媽媽的孩子,只能像一株野草般,野蠻生長,他們往往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成人的世界,比同齡人更懂事,也比同齡人更懂得人情冷暖。

①孩子和大人的相處過程,對雙方而言都是一種修行

弗里達失去父母,還沒來得及舔舐傷口,便一個人來到陌生的環境中。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她像一個負重前行的蝸牛一樣,把自己封閉起來。

弗里達的到來,對舅舅一家也是一種考驗。面對突然多出來的小孩,舅舅和舅媽其實是慌亂無措的。畢竟,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什麼經驗。如果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不管是定規矩提要求,還是做錯事批評,都是理所應當的,外人也不會有閒言碎語。可是,要是面對親戚家的小孩,管教輕重便不好把握,要是放任慣著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要是嚴格管理,小孩難免不開心。舅舅和舅媽就處於這樣的困境中,裡外不是人。

家裡增加一個"外人",並不是做飯時增加一雙筷子這麼簡單,而是意味著家庭成員之間相處模式的改變。何況,這是一個已經有自己的想法的小女孩,她從一開始就是抗拒的,內心捨不得離開外公外婆,也不想融入這個新環境。

②說"不",是孩子向大人發出的"獨立宣言"

當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以後,他們不僅想要表達自己的喜好,也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當舅媽帶她去看醫生時,她不想去,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看到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會情不自禁感到害怕,因為他們害怕充滿消毒水味道醫院、害怕苦澀的藥片、害怕冰冷的針頭,也害怕那些可能引起疼痛的檢查。

大人對小孩總是有很多的限制和要求,不允許孩子碰這個,摸那個。當孩子想要嘗試卻屢屢受到限制時,他們就會感到沮喪,感到對自己生活的無能為力。在車上,弗里達把舅媽的梳子扔下車,表達著自己內心的不滿。說"不",是她向大人發出的"獨立宣言"

成年人希望對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孩子也是一樣。拒絕這些條件限制,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控制了當前的局面,讓他們充滿自豪感,更自信。當舅媽讓弗里達喝牛奶時,她內心是抗拒的,不想喝。有趣的是,舅舅偷偷瞞著舅媽,幫她喝掉一口,兩人調皮地對視。

03 孩子和玩偶的關係:小小的玩偶,是孩子最親密的夥伴

①孩子對玩偶的依戀,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對資源的佔有慾,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剛剛萌生自我意識的小孩,對自己的物品有著強烈的保護意識,不允許別人碰。一些在大人眼裡廉價的小物件,在孩子的眼裡,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寶貝。對弗里達而言,隨身攜帶的洋娃娃,就是自己最親密的玩具,也最重要的資源,更是彰顯家人疼愛自己的武器。

剛到舅舅家裡,弗里達就驕傲地向妹妹安娜炫耀:"這些都是我的洋娃娃,你不許動!這些洋娃娃都是家人送我的,他們送我禮物,是因為他們很愛我。"可憐的弗里達呀,希望用這種方式,來證明有很多人愛著自己,但她不知道,真正的愛,其實是不需要用物質來證明的。越炫耀,在某種程度上,說明越稀缺。

當她看著安娜和爸爸一起跳舞時,自己在旁邊尷尬地笑笑。心底對愛的渴望,早已寫在臉上。正因為此,她希望博得大人們更多的關注,當外公來看她時,她明明自己會繫鞋帶,卻伸出腳,非得讓外公幫她繫,或許,她是在用這種方式秀優越感,同時告訴安娜:看吧,外公還是更愛我!這些幼稚的伎倆,大人看在眼裡,滿心心疼。

②玩偶本身,並不能替代大人的陪伴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對自己心愛的玩偶特別依戀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從一開始,弗里達就抱著自己喜歡的玩具來陪伴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中,一個熟悉的玩偶,給她帶安全感和無窮的勇氣,同時,也能安撫她的緊張、焦慮情緒。

但是,玩偶畢竟只是一個工具,不能說話,也不會回應弗里達對它的愛,根本無法替代大人的陪伴。

隨著影片的推進,弗里達抱著洋娃娃的場景越來越少,她開始花更多時間和妹妹玩,也開始跟舅舅舅媽敞開心扉。

電影結尾,弗里達突然大哭起來,舅舅輕輕地把她摟在懷裡,耐心地哄著。沒有緣由的哭聲,看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這其實是弗里達打開心門的重要表現。

仔細想想,我們會在什麼情況下哭呢?一般而言,只有面對信任的人,才會肆無忌憚地展示自己的脆弱,發洩自己的情感,不然,只會倔強地咬著嘴唇,把所有的情緒裹挾起來。

總結一下:

電影《九三年的夏天》是導演卡拉·西蒙·皮坡的第一部長片,所講的故事就是她的童年往事。電影通過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講述了她融入新家庭的過程。

她在懷念母親的同時,也在娓娓道來:

雖然命運給了她一個悲傷的開頭,但在愛的滋養下,最終還是擁有了一個溫暖治癒的結尾。

愛,是一切的答案。

雖然電影中並沒有強烈的衝突,但正是這種平淡,反而讓人覺得真實,這就是生活的滋味。小女孩的一顰一笑,輕而易舉穿透時空的距離,擊中了我們柔軟的內心。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