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吾愛吾詩》影評:承認吧,你只是個shadow
吾愛吾詩影評Lisa當了20年的老師,看了20年平庸的小孩子,意外中發現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她像餓狼一般撲向他。
影片改編自2014年的法國電影《吾愛吾詩》,講述了一位吾愛吾詩,Lisa,無意中發現班上的一個孩子,Jimmy,會不自覺地念詩,她囑咐孩子的保姆要時刻關注Jimmy念詩,及時記下這些美妙的句子。
然而保姆卻不當回事。
漸漸地,懷著對美的渴望,給自己背上發掘培養天才的使命感,Lisa開始走進Jimmy。
以下涉及劇透,請慎重考慮。
~ 01 ~
影片通過明暗交替的場景來展現幾個對立的立場。
應該從小引導兒童的天賦,還是任其自由發展?
是否應該幫他挑選未來的路?
成為詩人,或成為商人?
要詩和遠方,或是麵包?
Lisa的善,如引導天賦的使命感,由一些明顯的元素表現出來,比如直白的話語;
Lisa的惡,如過度的自私,通過微妙的隱藏情節表現出來,比如鏡頭特寫中人物的表情,敘事節奏中體現的人物心情。
這兩種立場,通過應景的背景樂均勻展開。觀影時,有一瞬間你可以很確定地選擇一個立場,但有時候你也會摸不清這其中的邊界。
正如Jeannette Catsoulis在the New York Times上面寫的影評,
the director and writer skillfully fudges the line between mentoring and manipulation。
Lisa有著幼兒園老師的職業面善、職業寬容、職業耐心,鼓勵讓Jimmy發揮想象,讓大家看到他的天賦。嘴上老說,這都是為了他好。
她把自己的行為看作是搶救莫扎特神童的壯舉,帶孩子逃離低俗世界。
然而他爸爸並不吃這套,說,只希望他成為一個優秀的現實主義者,快快樂樂地成長,不用承受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沉重。什麼藝術,甚麼詩和遠方,都是不能當吃飯的傢伙。
~ 02 ~
有人說,父母強加給孩子的「願景」,是自己的「願望」,是自私的,是綁架。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命令自己的孩子去得到。
但是如果連孩子都不是自己的呢?自私得令人髮指。Lisa自己成不了詩人,逼著人家的孩子去成為詩人。
有「鼓勵引導天賦」為藉口,自私在這部片子裡面,並沒有表現的很露骨,但是足以能讓觀眾察覺。
如Lisa經常去打擾正在午休的Jimmy,在幼兒園時經常找時間跟他獨處,引導他念詩。
自私爆棚的時候,就是詩朗誦會的時候。
朗誦會場景的拍攝手法別有用心。當時在台上的Jimmy已經開始朗誦,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但是鏡頭卻一直停留在Lisa的臉上,在觀察她的表情:得意,期待。
此時,本應該是主角的Jimmy,卻變成了畫外音。鏡頭逼著觀眾把全部注意力放在Lisa的表情上,故意讓觀眾產生不適感。
Lisa內心渴望聚光燈照在自己身上,期待聽眾的掌聲和讚揚,期待得到自己該得的榮譽,成為「伯樂」。
在朗誦會前的排練上,Lisa讓Jimmy提前準備好答案回應觀眾可能會提的問題,比如」Anna是誰」(Jimmy要朗誦的詩歌是關於一個名叫Anna的人)。在Lisa看來,Anna就是一個美好事物的化身,是星星,是月亮。
但是後來Jimmy在朗誦會上卻說,Anna的原型是另一個幼兒園老師。
此刻,她瞬間崩潰了,衝下舞台,彷彿遭到了背叛。
為什麼是另一位老師?她對Jimmy這麼好,為什麼Anna不是自己,而是另一個沒有發現他天賦的老師?
她才是應該受到關注的那個人。
她希望成為Jimmy的靈感來源,她希望Jimmy的才華是屬於她的,而不是拿來讚美其他老師的。
~ 03 ~
Lisa一開始在詩歌課上讀Jimmy的詩,收到了夜校老師和同學的讚揚,得到了她想要的關注和認可。
她並沒有表明這首詩的來源,也沒有撒謊說是自己創作的,只是任由大家默認了她的才華。然而這次「無意」的舉動,卻在後面的情節中,成為「欺騙」。
後來的朗誦會,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朗誦會,她明知道夜校老師會出現在現場,仍帶著Jimmy去表演她之前在班上唸的詩。這個時候,渴望被讚美成「伯樂」的迫切心理驅動著她,她想被更多人讚許。
朗誦會後,夜校老師憤怒無情地對Lisa說,
You’re not an artist. You’re just an art appreciator, a dilettante.(你不是個藝術家,你只是個藝術鑑賞者,一個業餘的半吊子)
其一,Lisa無形中欺騙了夜校老師和班上的同學,大家以為她在作詩,但其實她只是在分享詩歌;
其二,夜校老師原本對Lisa的私人好感源自她的才華,而不是她的賞析力,第二次被欺騙;
其三,Lisa參與了他開設的詩歌課,如果這首詩不是Lisa創作的,那麼只能說明夜校老師教導無方,自己的學生竟然將其他人的詩歌據為己有;
其四,夜校老師成為「伯樂」的機會幻滅。
那句話,
An art appreciator, a dilettante. 莫名突然戳中了痛點。
這彷彿就是在說某些人啊。渴望不食人間煙火的世界,沉浸在幻想中,喜歡仰望著藝術大師的身影,但是從不去深究,更別說學習,只能拼湊幾句粗糙乏味的句子,故作神秘。
Lisa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夠文藝,整天只想著party。她的女兒以毒舌回擊,說:我天天party但是每門課都是A,你天天唸叨一百句詩歌也沒見你有什麼成就。
賞析和創作,兩回事。
欣賞藝術是沒問題,可以寫一篇鑑賞文章,可以評論。但請不要冒充藝術品的創作者。
~ 04 ~
在Jimmy爸爸強烈禁止Lisa和Jimmy接觸後,Lisa偷偷帶著Jimmy去了郊外。
這次郊遊雖然很愉快,但是Jimmy很清楚地知道,這是一次「綁架」。
Jimmy決定要報警的時候,她對Jimmy說,
This world is going to erase you. There’s no place in this world for you. For people like you, couple of years, you were gonna be just a shadow, just like me.(這個世界將會把你抹去。你沒有立足之地。這樣再過幾年,你將會成為一個影子,就像我一樣。)
她想對Jimmy說,如果沒有了伯樂,駿馬也會淪為普通的馬。
在她看來,平庸的人很可悲。但是吉米想不想做一個平庸的人,不是他人在此刻能決定的。
最後Jimmy報了警,可能是因為爸爸給了他程式化的自我保護意識。爸爸的普通教育,戰勝了Lisa的特殊教育。
不知道這是好是壞,因為,
在最後一幕,吉米在警車上突然文思泉湧,想起一首詩,卻沒有人傾聽了。
沒有人在乎,在他人看來,他只是個普通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