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媽媽咪呀!回來了》影評::什麼是真正的女性自由?
媽媽咪呀!回來了影評
1999年,音樂喜劇《媽媽咪呀》在倫敦西區愛德華王子劇院首演。打破了倫敦票房記錄,倫敦交通更為之癱瘓。
2001年,《媽媽咪呀》進軍百老匯,演出約進行了近2000場,成為百老匯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之一,超過了經典《音樂之聲》。
2008年,《媽媽咪呀!》改編為歌舞劇電影,由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以及007扮演者皮爾斯?布魯斯南等聯袂出演。
十年之後,也就是2018年8月,續集《媽媽咪呀!回來了》上映。
我們先回顧一下《媽媽咪呀》的內容。
單身媽媽唐娜和自己的女兒蘇菲,在風景宜人的希臘小島上,開著一家小客棧,過著很清靜的日子。
長大成人後的蘇菲即將踏入婚姻的殿堂,而她的夢想就是親生父親能夠參加她的婚禮,於是蘇菲偷看了唐娜的日記和信件,發現了三個有可能是她父親的男人,並向這三人發出了邀請函……
結局是趕來參加婚禮的三個男人,在知道真相後,都願意當蘇菲的父親,唐娜與自己的最愛終成眷屬。而蘇菲決定暫時不結婚,先與男友一起探索外面的世界。
《媽媽咪呀!回來了》作為續集,採用了平行時空交錯的方式,講述了唐娜當年的經歷,以及她的女兒蘇菲現在的故事。
母親的故事,是對《媽媽咪呀1》的回溯,講述唐娜當初如何與3位男主角交往的經歷。
而女兒的故事,是在母親去世以後,她繼承了母親生前開的旅館,並且打算舉辦一個紀念大PARTY。並為此邀請了母親的兩個多年好閨蜜,以及她的三個父親……
一個女大學生畢業後獨自去旅行,她與三個男孩發生了關係,然後在小島上生下一個女兒,卻不知父親是誰……
如果在亞洲拍這種內容的電影,媽呀,肯定要多悲情有多悲情,她肯定不僅被人指指點點,活在羞辱之中,還生活無著,在黑暗中等著男人來救贖~~
可是在《媽媽咪呀》中,完全沒有這種悲劇橋段。
唐娜牛津大學畢業後,給自己一個Gap year,在歐洲旅行,然後選擇一個風光明媚的希臘小島上度過自己的餘生。因為,這是她想要留下的地方。
在此期間,她心儀的第一個男人要繼承家族銀行業,和她志向不同,於是她悄悄離開。
第二個男人是她的真愛,但後來她發現他訂婚了,於是斷然與他分手。
第三個男人是知情識趣的花花公子,她在分手的低潮期與他發生了一夜情。
然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自己把孩子生下來並獨力撫養。
對人對已對女兒,她既不聖母,也不怨婦,不戾氣沖天,不推卸責任。
她選擇她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她願意交往的男人,並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勇敢、獨立和陽光的媽媽,所以才培養出了一個樂觀、堅強、包容的女兒。
所以蘇菲敢於取消婚禮去學習。
所以當她學成新婚之後,丈夫說在美國找到長期工作,她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留在島上改造媽媽的旅館,而不是追隨丈夫做附屬物。
這母女兩代女性,一生都忠於自己,堅定自我。
在漫長的人生中,她們也有軟弱和痛苦的時候,但是依然堅持不隨波逐流,堅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儘管這樣的生活,在世人眼中,不算世俗上的成功,甚至有點離經叛道。
可是,又怎麼樣呢?
這是我發自內心的選擇啊。
除了這母女倆的親情,唐娜和她兩個鐵桿閨蜜的友情,也令人十分感動。
唐娜決定在小島上度過一生,她們意外但尊重(而不是大喊你是牛津高材生啊,多浪費啊!);
唐娜坦承她短期之內和三個男人有親密關係,她們吃驚地叫她「神秘女士」,而不是進行蕩婦羞辱;
唐娜頹廢消沉時,她們想方設法鼓勵她,讓她振奮起來……
這就是真正的現代獨立女生之間的關係:我們彼此尊重關心幫助,而不是相互踐踏提防撕咬。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塑料姐妹,口口聲聲,人前人後說對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卻把對方當對手一樣提防,當敵人一樣算計,當傻瓜一樣利用。
這樣的人,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修養太低,心胸太狹窄。所以到頭來往往孤家寡人,找不到真正的朋友。
至於愛情,啊,在這部劇中,你會看到,蘇菲,以及她的母親唐娜,她的外婆,她母親的兩個閨蜜,老中青三代,都坦然地追求和接受愛情。
對她們來說,愛什麼時候都是美好的事。
她們不懼怕單身、也不忌諱離婚,更不因自己的外表、年齡自我貶低。
她們不會被對方的財富、身份等條件所拘泥,只要你是對的人,我就愛。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大大方方的擁抱、親吻、表衷情。
她們的愛,象希臘的風景一樣,讓人覺得,無論時光是清晨、正午、晚上,都是那麼美好啊。
是的,這是一部女性成長的電影,它用歌舞喜劇的方式,講述了:
在年輕的時候,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確定方向以後,堅定內心的選擇;
在面臨困難時,勇敢的繼續堅持;
在展現自我時,也對別人保持愛心和善意……
永遠追求自我、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