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馬克思:時代青年》影評:歷史書裡那個大鬍子之前

馬克思:時代青年影評

蓄上大鬍子之前的偉大導師馬恩(左恩右馬)

我想從片尾說起。沒想到去豆瓣看了一眼,被集中吐槽的正好也是片尾。

我不吐槽,我覺得挺好。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A complete unknown

Just like a rolling stone?」

片尾迪倫的歌聲一響起,不知道為什麼把我給樂壞了。

片名叫做「Le Jeune Karl Marx」(《青年卡爾·馬克思》),並不準確。倒是讓我想起幾個月前,新上任的法國總統馬卡龍與加拿大總理小特魯多會面時流行過的那個詞「bromance」。這詞把兄弟和羅曼史組在一起,比「基友」恰當些,也漂亮些。而影片裡上演羅曼史的倆兄弟,當然是偉大導師馬恩二位。但有時因為燕妮的強烈存在,有那麼幾個瞬間,甚至依稀有「祖與占」的影子。

若把這些都當成「戲說」調料來看的話,最大的一味料,則是片尾。在將近100多分鐘充滿辯論、演講,人們戴著禮帽留著絡腮鬍這種嚴肅氣氛之後,忽然之間響起迪倫的「Just like a rolling stone」,伴隨著歌聲蹦出一段熱鬧,甚至有點喜大普奔色彩的蒙太奇,哈哈哈哈簡直太逗了。而這一系列蒙太奇畫面中,既沒有斯大林,列寧,昂納克,也沒有那誰!沒有一個我們所說的馬恩好學生。而是切格瓦拉、柏林牆、甚至諾尼和瑪吉(注:羅納德·里根與瑪格麗特·撒切爾被放在一起時,常用此戲稱)、直至佔領運動。

(Ronnie & Maggie) 「諾尼和瑪吉」漫畫

繼承導師精神的,不是那一系列好學生、革命領袖,而是永不停止的社會實驗和變革。這種戲言不是對現實很好的調侃嗎,有什麼好吐的呢?

這是以《我不是你的黑鬼》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的海地導演哈烏·佩克的新作《青年卡爾·馬克思》,其實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從美國黑人回溯到近代最有影響力的社會抗爭理論。

這是馬克思成為歷史書以及會議堂裡畫像上那個大鬍子之前的故事。

1844年,沸騰的歐洲,革命的火種無聲地在點燃。工業革命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工人階級-正以各種形式在組織起來,要吞噬一切。 26歲的記者、哲學家卡爾·馬克思,在專制德國的新聞審查制度下受壓,與妻子燕妮流亡巴黎,在這裡產生了「歷史性」的會晤:他們遇見了弗雷德里希·恩格斯,一位具有反叛精神的富有德國工業資本家之子。

馬克思肯定算是思想領域早熟早慧的天才,並且善於把思考付諸行動。他的驅動——按電影裡的詮釋——是憤怒,對於他所處年代深刻的社會不公的憤怒,還有對他那些持改良觀點的戰戰兢兢的朋友的憤怒。

馬克思

恩格斯與其終身伴侶瑪麗·伯恩斯

對弈

三個博學、勇敢、莽撞的年輕人認定「哲學家僅僅解釋了這個世界,而真正的目的是要改變它。」在一盤一盤的象棋對弈中,一夜又一夜令人陶醉而熱烈的辯論中,他們在瘋狂地撰寫後來成為歐洲工人運動的聖經《共產黨宣言》。1848年,這部空前的政治巨作出版。

故事跨度只有從他第一次被捕,到《共產黨宣言》出版,這期間五年的時間。但這五年見證了共運聖經的誕生,以及馬克思本人超越社會烏托邦主義,成為唯物主義經濟學家和政治領袖,並奠定國際勞動運動基礎的過程。與恩格斯配合,通過演講和煽動,劫持蒲魯東等人成果的段落,也是手起刀落,看上去文質彬彬秀才打架,回頭思量,那還是驚心動魄的。

整體上,故事講的並不差,並不需要多少哲學課學分才能看懂,其中的對話基本上就是生活化了的教條,而他們在理論領域的探索又伴隨著bromance友誼的推進。在貧困中掙扎的布爾喬亞馬克思,與富裕的紡織資本家繼承人(卻喜歡與工人紮堆)恩格斯之間,互補和對彼此的需要都是顯而易見的。

演員我都不熟悉,奧古斯特·迪爾(August Diehl)在馬克思這個角色之前,我對他有印象的是一個二戰期間被英國情報機構綁架抓捕的德國科學家。而演恩格斯的Stefan Konarske則是第一次見到。這一對革命基友在他倆的演繹下,既有雄辯,也有足夠的優越感和驕傲,更能依稀得見大賭徒的冒險精神,並常常連他們自己,也為他們的膽大妄為而驚嘆。

這樣的講述,沒有太多的歷史大場面,更多的是從革命家個人角度出發,倒很清楚地觀察到了社會的緊張和對立,以及那個年代爆發世界性革命的不可避免。

有一點我覺得是清楚的,佩克不是在宣傳什麼。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