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國製造》影評:巴里·希爾,他的人生比伊森·亨特更具傳奇色彩
美國製造影評《美國製造》是一部傳記片,取材於美國大毒梟巴裡·希爾的真實經歷。湯姆·克魯斯在電影中身兼飛行員、毒梟、CIA臥底三重身份,和《碟中諜》系列的伊森·亨特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世紀70年代,巴里原本是一名環球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他利用職務之便從事走私活動,比如古巴雪茄。
CIA探員謝弗因此握住了巴里的把柄,讓他為CIA工作。
當然,巴里也得到了相應的好處,擁有了CIA為他提供的飛機。
當時,冷戰即將開始,蘇聯支持中美洲各地的叛亂分子,而CIA給巴裡的任務就是把叛軍的罪行拍下來。
除此之外,他還幫助巴拿馬的獨裁者和美國人之間傳送情報。
然而巴裡可以說是一步錯,步步錯。好景不長,他又被哥倫比亞的毒販埃斯科瓦爾盯上了,也就是日後美洲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國際販毒集團——麥德林集團的成員,美劇《毒梟》就是講述他的故事。
埃斯科瓦爾掌握了巴里傳送情報、給叛軍拍照的證據,強迫他為自己販毒,報酬是每公斤2000美元。
於是,巴里帶著毒品從哥倫比亞起飛,進入美國後途中在指定的地點空降毒品,
清洗機艙,
最後在CIA的機場著陸,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天衣無縫。
巴里在走私的時候都僥倖得手,卻不幸在事後被捕,不僅被關進監獄,還被打掉了牙齒。
2015年5月,有新聞曝光湯姆·克魯斯的新片劇照,正是這段戲份的造型。
謝弗保釋了巴里,讓他死心塌地地為CIA工作。CIA給巴裡提供了新的住處和機場,而且住處到機場之間8平方公里的地盤全是他的。
當時,美國想打擊尼加拉瓜的桑蒂諾解放陣線,於是派巴裡去給尼加拉瓜的反抗軍送武器。然而,反抗軍對戰爭根本不感興趣。
謝弗還派巴里開飛機將尼加拉瓜反抗軍偷渡過來,想建造一個訓練營。諷刺的是,最終謝弗不得不接受反抗軍不想打仗的事實,又把他們送回了家。
而這一期間,麥德林集團又介紹了新的生意給巴里。
他們的流程是巴里帶著武器出發,直接飛到哥倫比亞和麥德林集團換毒品,然後把毒品帶到尼加拉瓜,一部分由巴里通過飛機運到美國,另一部分則由尼加拉瓜反抗軍通過輪船運到邁阿密。
就這樣,巴裡的事業蒸蒸日上,財源廣進。他販毒、走私軍火,甚至建造了一支空軍。
他單槍匹馬開拓出從美洲叢林腹地空運毒品到美國境內的「新航線」,建立起令人難以想象的「空中走私帝國」,並直接導致了麥德林販毒集團的誕生以及「伊朗門事件」,甚至近乎導致里根總統下台。
(伊朗門事件是指,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因人們把它與尼克松水門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門事件。)
巴裡只好創辦公司來洗錢,但是錢來得太快了,他根本來不及洗。
他在國家銀行有1000萬美元,梅納州銀行有1200萬美元,梅納信託基金1500萬美元,邁阿密有4000萬美元,巴拿馬有2000萬美元,草袋裡有700萬美元,新秀麗有800萬美元,還在房子後面埋了400萬美元,衣櫃裡還有40磅(約18.14公斤)金子……
他家裡到處都是錢,衣櫃塞滿了錢,院子裡也是錢,馬廄裡也都是錢。
以至於她的妻子在院子裡能挖到錢,家裡隨處都能找到錢。
他的小舅子隨便在飛機庫打開一個盒子,就能用裡面的錢買輛車。
巴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的錢太多了,他不知道該放在哪兒。
有一個鏡頭非常驚豔,他和妻子在飛機上做不可描述的事情,騰不出手來駕駛飛機,導致幾十箱現金因失重而漂浮起來,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巴里身為一名大毒梟,每天與情報、槍支、毒品、洗錢種種犯罪行為打交道,自然遭到了DEA(美國緝毒局)、ATF(美國菸草火器與爆炸物管理局)、FBI的聯合通緝,這意味著,他有再多錢也救不了他了。
然而,巴里自己都沒想到,他能夠再次逍遙法外,而這次使他獲救的並非金錢。
美國軍方發現他的確是個人才,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於是派他去當臥底,取得桑蒂諾解放陣線和麥德林集團的販毒證據,企圖扳倒大毒梟埃斯科瓦爾。
巴裡像以往那樣再次和麥德林集團進行毒品交易,卻暗中在飛機上裝了攝像頭,把一切證據都拍了下來,
以至於美國DEA直呼巴里是個天才。
然而劇情再次反轉,美國尚未抓獲麥德林集團的時候,這些照片就已經洩漏,巴里又陷入了麥德林集團的追殺……
整部電影的劇情非常誇張而出人意料,但這卻是真實故事改編的。
本片是導演道格·里曼和湯姆·克魯斯繼《明日邊緣》之後的第二次合作,接下來他們還會繼續合作《明日邊緣2》。
道格·里曼曾執導過馬特·達蒙主演的《諜影重重》系列的第1、2、3、5部,以及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史密斯夫婦》。
而湯姆·克魯斯想必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他出演了5部《碟中諜》,以及《雨人》《夜訪吸血鬼》《壯志凌雲》等一系列佳作,並且憑藉《生於七月四日》和《甜心先生》兩次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憑藉《木蘭花》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可謂是打得了商業片,演得了文藝片,口碑與票房齊飛,名聲和利益雙收。
道格·里曼長期執導動作片,而湯姆·克魯斯也是一名鐵骨錚錚的「硬漢」,但是《美國製造》和他倆之前拍攝的《明日邊緣》有顯著的不同。
《明日邊緣》講述的是主角在抵抗外星人入侵的過程中不斷死去,又不斷重啟的故事,概念類似於《源代碼》,看點是絢麗的視覺效果和酷炫的動作場面。
《美國製造》改編自巴里·希爾的真實經歷,導演道格·里曼的父親也曾在「伊朗門事件」聽證會期間擔任參議院的首席法律顧問。
2015年出品的美劇《毒梟》的原型人物就是長期與巴裡·希爾交易的大毒梟埃斯科瓦爾,
除此之外,「鷹眼」傑瑞米·雷納也出演過一部叫做《殺死信使》的電影,改編自記者蓋瑞·韋布的真人事件,他因揭露CIA與麥德林集團的毒品交易內幕而被CIA毀了整個生活。
《美國製造》並非動作片,而是以劇情為主,並且諷刺了美國在七八十年代對其它國家的干涉,充滿政治隱喻,頗有幾分喜劇色彩。動作戲不多,主角的人設也是不會武功,全靠智謀、勇氣和機遇。
實際上,一名武打明星,在不打架或者打鬥很少的時候更能直觀地展示出他的演技。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新宿事件》和《英倫對決》中更容易發現成龍演得好,單論表演比《功夫瑜伽》《絕地逃亡》高出幾個級別。
讓湯姆·克魯斯擔任《美國製造》主演無疑是十分明智的決定,出生於1962年的他本就是和原型人物巴裡·希爾是同時代的人物,而且湯姆·克魯斯也多次在電影中開飛機、當臥底、為CIA辦事、陷入通緝和追殺,《美國製造》的主角完全就是一個不會打架的伊森·亨特。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伊森·亨特不會打架,要讓他在各方勢力的追捕面前,通過智慧、金錢、權利甚至運氣來化險為夷,這就很有看點了。
但巴裡又和伊森·亨特有所不同,伊森·亨特是堅持打擊壞蛋的正義特工,而巴里則是徹徹底底的反面人物,這也是湯姆·克魯斯少有的出演反派的經歷。
《美國製造》的劇情不禁讓人聯想到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戰爭之王》,只不過《戰爭之王》中的主角並非毒梟,而是軍火商「尤瑞」,並且同樣是由真實故事改編。
由於尤瑞的形象是五名軍火商的化身,因此《美國製造》看起來可能沒有《戰爭之王》那樣氣勢磅礴,但孤立來看仍然非常具有傳奇色彩。
巴里第一次為CIA工作,是因為CIA掌握了他走私的證據。而CIA需要雇人給叛軍拍照,正是需要一名有勇氣、敢於犯罪的飛行員。
巴里第二次為販毒集團工作,也是因為毒梟看中了他過人的膽識。
接下來,他又多次和CIA、販毒集團、美國軍方合作,同樣是因為大家覺得他除了是個罪犯,更是個人才。
他不斷地犯罪,又不斷地被抓住把柄,不斷地為別人效力,可以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多方面勢力的共同作用促使他成了一名大毒梟。
他當年以飛行員的身份走私雪茄的時候,可能從沒想過這會讓他一步步成為一名頭號通緝犯。正是那些看似普通、無意的舉動,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軌跡,頗有「蝴蝶效應」的意味,也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
有些人做夢都想做千萬富翁,卻能力有限;巴里則是在多方勢力的逼迫下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得到了花不完的錢,換來的是每天提心吊膽的生活,最終有再多的錢也無福消受。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曾表示他不喜歡被稱作「捲福」,他感覺人們只知道他演過福爾摩斯,而忽略了他其它的優秀作品。
其實這同樣適用於每個演員,一名真正優秀的演員,一定是能夠勝任各種角色,他只有嘗試新的角色,才可能擺脫自己的標籤,改變人們對他的刻板印象。
因此,湯姆·克魯斯不斷嘗試更具挑戰性的角色,他想告訴大家,他不僅是伊森·亨特,也可以是俠探傑克、吸血鬼萊斯塔特、佃戶青年約瑟·多尼利、武士納森、飛行員麥德林、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以及大毒梟巴裡·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