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我要為你呼吸》影評:熱愛生活的勇氣

我要為你呼吸影評

很喜歡英國和意大利的電影,先不論電影情節如何,光是畫面,每一幀都很養眼。

故事發生在1960年,男女主角初遇在一次戶外聚會,男主青春陽光活力無限,女主美麗精緻優雅氣質,一見鍾情可能就是這樣的雙向奔赴。影片開頭幾分鐘就交代了男女主的性格和家庭背景,男主是個經濟條件一般的冒險家;女主家庭經濟優渥,有2個哥哥,爸爸應該是在英國外交部工作,有大house。看到這裡不禁覺得,這不就是白富美和窮小子的愛情故事嘛?女主在面對家人的盤問之時,堅定選擇了男主,嗯哼,是個不物質的小公主,再到後面看到她和男主在非洲登山露營,看得出不是個矯情的富小姐,好感倍增。

至於男女主相識、相戀、結婚、生子,在影片中的篇幅很小,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展示男主患上脊髓灰質炎,也就是小兒麻痺症之後,如何從求死到求生到追求有價值的人生的。讓我想起另一部影片《me before you 》,同樣是全身癱瘓,同樣從求死到求生到最後安樂死,但是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卻有很大差別。看完《Breathe》有了以下幾點感受:

1、外國人真的很喜歡party

之前有盆友說,外國人可以拿著一瓶啤酒或者一杯whisky,從晚上8點喝到天亮。看到上海大大小小的酒吧,從晚上8點左右開始,就是外國人的聚集地,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了很多外國電影之後,就發現,這可能就是外國人跟中國人的思維差異。中國人的想法是上班賺錢、存錢買房或買車、娶妻生子養育孩子,外國人的想法是上班賺錢、消費享受。他們追求的是活在當下,是真實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為明天和以後過分焦慮擔憂,所以他們更容易快樂。

外國人是喜歡party的,影片中男主初遇就是在一個party上,後來男女主去非洲一行人在黃昏和露營的party ,男女主兒子生日的party,出院之後搬新家的party,去西班牙遇到輪椅呼吸機問題的時候也跟當地人一起進行了party,連後來的告別儀式也是party。不得不說,都說中國人好客,喜歡熱鬧,但是相比起來,外國人更喜歡聚會,更看重朋友和親人。當然酒在party中是必不可少的。

2、對生活的熱愛是這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任何人遭遇男主的情況,大概率都是一心求死。男主從一心求死到求生的轉變,我覺得是因為女主懂他,懂他不願意躺在冰冷的暗無天日的醫院的自生自滅,懂他寧願隨時死去也要在活著的時候去感受世界,懂他希望自己被需要有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女主讓他看到了藍天白雲紅磚綠樹,看到了親朋好友,看到了自己慢慢長大的兒子,看到了狗狗,讓他重燃了對生的希望,想活著陪伴自己的親人,感受這人間煙火。他想去外面看一看,就找盆友設計了輪椅,並致力於改善輪椅的設計,讓那些跟自己一樣的癱瘓殘疾人逃出醫院,有尊嚴的真實的活著。他還去了西班牙,去了德國進行演講,為跟他一樣的殘疾人重獲了自由。影片中他的一些朋友在聚會的時候,跟他吐槽離婚、分手等,他也鼓勵他們往前看,開始新的生活。男主固然勇氣可嘉,但女主一定也值得尊敬,一路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當然,女主殷實的家境也是她能夠這麼無所顧忌去愛的前提,在那個年代,使用呼吸機這樣的醫療設備,需要高昂的醫療費不說,乘飛機去西班牙和德國這樣的花銷,也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承受得了的。比較不能苟同的是,男主癱瘓近20年,女主長達20年的悉心照料中,男女主竟沒有任何分歧(除了最後男主要安樂死),就算是正常相愛的夫妻,也會多少有吵架的時候,世界上怎會有如此契合的2個靈魂,影片也過於美化這種夫妻關係了,反而有些不夠真實。

3、 有尊嚴且真實地活著是一種莫大的勇氣

我們都比較善於斤斤計較、權衡利弊和謹小慎微,可是生活的如此小心翼翼,不敢踏錯一步,不斷地做3年規劃,5年規劃,10年規劃,就真的能規劃得了我們的一生麼?我們在害怕什麼?無知而無畏,小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懂,反而容易快樂,長大了我們懂了很多,卻身陷囹圄,畫地為牢,為我們自己制定的宏偉未來而一步步放棄做自己,倒成了膽小鬼。想要的越來越多,被主流的一些聲音所左右,到底我們想要什麼樣的自己,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人生?

生而平凡,過好平凡的一生就好,平安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