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大叔熾愛》影評:【春天的放牛班】觀影團週限定觀影——

大叔熾愛影評
一隻獨角獸困在漫山的玫瑰中,是熊過來救了他

本(shang)周系春天嘅放牛班觀影團第二十四期周限定觀影,影片為喺投票中以壓倒性勝利勝出阿根廷導演馬可·伯格嘅《大叔熾愛》。

本期參與人數為11人,共11條短評,平均分為6.7,人數創觀影團歷~史~新~低~

本長評由春天的太極幫基情贊助,以下文本格式採用@143. 三哥體 in memory of 三哥、、

導演馬可·伯格蓄力於《B計劃》 出名於《缺席》 驚豔於《夏威夷》 說來算是個人風格十分明顯的一位導演 從前他帶給我們的都是夏天的故事 而這部片他給我們的是秋天的故事、、

秋風緩緩列車入,人落棋局自抿秋/秋風匆匆列車離,葉落春夢不知秋

===========================我是社情的分割線(*?ω?)?╰ひ╯(*?ω?)?╰ひ╯(*?ω?)?╰ひ╯

Part1 初露鋒♂芒

@浪漫血液---本班頭號毛吹

★★★☆7.2/10

你呼出的荷爾蒙,我吸進的催淚彈。火車上隔著空氣親吻嘴唇,終究無法濡濕世俗的模樣;暗室裡隔著褲子撫摸下體,還是沒能握住愛情的形狀。痛苦莫過於前一秒還在承受無言的冷漠,下一秒就忍不住迎接歡愉的熱烈。

@Abbsinthe---易烊千璽呆萌新粉

★★★☆7/10

大叔熾愛的眼睛太有戲,從初時曖昧的試探、猶疑、躲閃,到心碎時的委屈、不解、落寞,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豐富動人。柔軟的手指、細膩的嘴唇、微拱起弧形的棉、質布料的溫度,性場面不熱烈,卻纏綿撩人,蠢蠢欲動。/ 短暫而熾熱的激情似乎是同志片一貫的敘事,其實我更願意看細水長流。

大叔熾愛眼中的溫柔都留給了他愛的人 但大叔熾愛的笑容只留給愛他的人。如此表達著實有不妥之處 影片中 金髮的笑容其實只有在面對女兒時才出現 而對朋友 對黑髮 對女友 幾乎都未展笑容 情緒更是少有流露、、

但由此重新思考金發是否真的愛黑髮又是不妥的 即金髮與女友的分手 金髮對女兒坦白 都表明了他對黑髮的愛——金髮對黑髮是隱藏的笑容 實際上可以說 金髮並非不希望將自己的笑容給予黑髮 而是希望黑髮能有與她女兒一樣的態度——笑著接納他 擁抱他 更直接的溫暖 更可靠的愛 而比較特殊的是 影片並不是通過言語或動作來表達金髮的這種心理訴求 是通過笑容 這亦正是金髮這一角色魅力之處、、

@奔兔吉爾---太極幫實力擔當

★★★★8/10

秋日奏鳴曲。挑逗的情趣太豐富了,開篇的壓抑在幾輪撩撥下來完全淪陷,幾次電車上的對視、共享耳機與極近距離間的曖昧,全然是溢出屏幕的荷爾蒙,彼此間按耐不住的吸引力,似乎能感受到面貼面的呼吸。但可能也暴露了某些弊端,老司機和悶騷男的形象太過臉譜化,反轉反倒欠缺些力度,這點靠之後在大叔熾愛的心理上不斷落力得以彌補,在同性電影聚焦「歡愉」而輕視「伴侶」的慣性上,還是給出了現實的沉重一擊

@董小_---大連紅影節榮譽主辦董小紅老師

★★★★8/10

清爽,安靜,憂傷,恰到好處的沉默,不多一言的對話,情緒就擺在那裡,清晰可見。焦點跟著有話要說的角色身上,僅依靠表情和沉默就講清了複雜情緒,結尾火車呼應開頭,安靜中生活照舊,看似沒什麼實則翻天地覆。探討的還是對世俗的妥協,佔有慾,渣男等老問題,不過故事風格確實很別緻,影片一直沒離開列車,幾個在列車上彼此面面相對的鏡頭表現力很強

去討論黑髮對自我身份認同的欠缺 對生活的無奈 無疑是導演直接暴露了自己的弱點 這樣臉譜化的形象我們在常規的同志片中所見太多 如果說馬可·伯格是試圖通過黑髮來為影片摻入更有社會價值的內核 那真的做的太普通了 最後還是會淪為被淹沒的命運、、

黑髮是一個有社交圈子的男人 他不介意將金髮拉入 但會介意坦白他與金髮的關係 他同時又風情萬種 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關係 對比於金髮與女友的分手 忍不住猜測黑髮是否是為襯托金發存在 但黑髮對金髮的寵溺 對列車的凝視 告訴觀眾這不是襯托是對比 不是為進入金發生活而產生的視角 此是導演為將黑髮角色增添立體感所作的安排吧、、

@wild life---銀行行長

★★★6.5/10

有種欲說還休的感覺,曖昧,挑逗,情慾,並不止限於異性,不過這床戲真是我看過的大尺度之一了,還有演胡安的大哥,真的騷啊,那小表情,哈哈,不過這節奏有點太溫吞了,稍稍有點可惜

@Supremacyacron---野爹 艾斯猴猴王

★★★6/10

沒有《斷背山》那樣漸進式的對於情感從無到有的深入探討,而是先把一段關係拿出來,再用平淡的節奏去描寫,用一些直觀的鏡頭去獲得感官上的刺激,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赤雞未免有點油膩

@笑語在午夜場---黃金礦工

★☆3/10

一星半,完全無感。漫長沉悶的觀影體驗很痛苦,重要的是這兩個男人之間隱忍克制美妙動人的情慾絲毫沒有波及到我,我果然還是適合看lesbian

第一次看馬可·伯格作品 評語離不開曖昧 平淡 隱忍是常事 其作品亦無非被這三個關鍵詞總結得妥當 只是在面對這三個詞上 不同人會有不同感受不同接受程度、、

溫吞中出現的兩位主角的情感波瀾與肉體交織 反而是給觀眾浮躁的印象 那些情節的不斷重複 更是讓觀眾難受 敘事瑣碎則是雪上加霜 只是好在馬可·伯格的個人風還是讓新觀眾記住了他

兩個角色的設定與《斷背山》確實有所相似:在異性戀戀情的進程中開啟同性戀戀情 但如觀眾所見在情節上並不會引人想起《斷背山》——或許首要一個原因就是性愛戲碼的出現次數與尺度 私認為同志片中應放心展出性愛戲碼 且本片中安排的不妥當 怎麼說也算是一個提醒 一次經驗了

@人間退步---被我吃掉的胡建人

★★★6/10

個人感覺最優秀的是攝影,在這麼侷促又並不好看的室內空間,卻很好地拍出了人物間的關係和戲劇張力同畫面焦點的變換也用得極好。

@celine---人生贏家全班目標

★★★★8/10

對於「男生願意一直睡你就是愛你」這個理論我一直不是很確信,看完這部感覺可能是真的。

「男生願意一直被你睡就是愛你」 或許我會更贊同這一句吧

不否認黑髮對金髮的情感 但在這個封閉舞台中 給予黑發表達一些在我們看起來對金髮為「人道」的情感的時間實在太少 但同時也是因為不到點的表達 能夠在避免過火時巧妙地讓觀眾對兩人關係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論是睡你愛你還是被睡愛你 關係的戲劇性已經及格、、

@cinedreamer_---太極幫門面擔當

★★★☆7/10

整體對我來說確實過於平淡和生活化了,這種溫吞的節奏到底還是不太適合我,時長也不夠友好。不過不得不說導演的鏡頭運用與雙男主的表演是真的非常細膩特寫鏡頭、長鏡頭、窺視視角、暗光等配合各種眼神與細微動作戲對情感的描繪有很大幫助,最後一幕也很動人。

或許事實上 正是有前面平淡的生活化的鋪墊 最後一幕才顯得動人、、

金髮被壓抑住的情感 隨著秋天的生長堆積 堆積在日常生活中 由於平淡 他沒有發洩的出口 亦沒有安慰的時刻 生活每天不過上班看書做愛睡覺 是秋的顏色是秋的死氣沉沉

而每當金髮遇到欣喜之事時 秋中便會出現紅色 如他第一次見女友 第一次做愛 最後向女兒坦白 三人都穿了紅色衣服 而正是這一道理 影片用平淡而不順意的現實才能襯托出最後一幕的動人 觀眾念了太久金發生活的枯燥 黑髮對金髮的言論 與金髮同時遇到最後一幕的小天使 先前留下的不悅都會化為心底的波瀾了吧、、

Part2 身經百戰♂

@典---焦綠獼猴典

★★★☆7/10

節奏和剪輯像《周末時光》,但很明顯又是一部馬可伯格風格的電影。曖昧黏連的情感融化在最簡單的鏡頭和只言片語裡,大段的窺視視角滿足私人的窺淫慾,性的張力表現在鏡頭的張力。但總體而言是失望的,可能《夏威夷》在我心裡地位太高,因此無論是《跆拳道》還是新作《大叔熾愛》都讓我覺得是在不斷地重複,鮮有驚喜之處

曖昧是馬可·伯格所有作品中永遠的主題 但對於這一部來說 不同在曖昧的爆發點 相比往前作品 本作品給予的爆發點實在太多 極容易引人發問這是愛還是欲 實際是毀滅了床戲前所鋪墊下的感情基礎——在大部分觀眾心中 性愛永遠比愛要低一級 這樣影片環境下沒有愛的性愛 實在不切合觀眾的心理期望 一步步拍下去 真的會很難堪、、好在曖昧的手法有所提升 跳出動作 開始寄於構圖和色調、、

現實是馬可·伯格這部作品中「跳出舒適圈「的主題 本部影片中馬可·伯格開始對人物背景出現了較為詳細的刻畫 這是他以往沒有的 他常規作品中為觀眾建立的理想樂園 在展開黑髮身份的時候就開始崩塌 到金髮女兒的出現 再到黑髮向朋友的解釋 開始試圖從人物家庭背景與社會關係入手 探討兩位男主之間愛情的可能性 但同時他鏡頭下的情節 不會給予觀眾過多的思想輸出 不會暴力灌輸概念 不會探討愛一個人不是愛他的性別 而是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 品味空間 或許是因為他剛上手此類主題 生疏中這是最順眼的表達方式了、、

私認為 強行發掘《大叔熾愛》與《週末時光》相似之處 最明顯一處即是金髮與Russel眼中的孤獨 儘管有人愛 有人做愛 但還是難走出自己的孤獨星球 只可惜這樣對比算是伯格直接用自己的弱項撞上海格的強項 差距還是有好一段、、

如果純情愛上色情——關於導演

(找張不露牙的帥照真難惹,from ins)

已有男友 不定期逛豆瓣 還請各位兜好你們的咕咕靴靴

不擅長對白 輸出全靠軟色情 本片不符合以下部分定律

在馬可·伯格的影片中 讓我們更多所感受到的是「無緣由的愛」——我就是對他/她有感覺 我就是愛上了那麼一個人——或說一見鍾情 即使在有羈絆的前提下 影片也不太會引導觀眾去認為這些羈絆是相愛的緣由 因為隱忍 克制 只能試探 觸碰 被自己道德禁錮住的肆無忌憚 遊走在做愛的邊緣 這就是他所抓住的每個人的相似點 當他放大這些相似點 拍出這些臆想填補慾望 便吸引來了看完影片在看這條長評的你們;

在世外桃園中一見鍾情 誰會不想要這樣的體驗 不論男男女女男女人獸 馬克·伯格的作品亦正是由此與觀眾產生共感 私認為這是他作品中最珍貴的;

如果說大家聚焦的都是戀愛中的私人情緒釋放時受到的阻力 這一阻力來自於酷兒身份 那麼馬可·伯格聚焦的阻力 只來自人之常情、、

當然以上解析的那麼認真的內容 他們的誕生都是有緣由的:預算不夠、、

不論是在新酷兒浪潮前還是後 相比異性戀情況 純愛在同志片中的占比不值一提 通常導演喜歡扣住同性戀交往中受到各方阻力作為話題 畢竟將影片融入社會背景以小見大近乎永遠是一個能博取關注的思想點 儘管在二十一世紀中純愛片 占比提升 但口碑和關注度一言難盡 只能說馬可·伯格實在不易、、

私心一提 近年中導演最喜歡的lgbtq電影是《收割》 怎說 如果說這部電影說是他拍的 那是完全不會被人察覺的、、

(感謝@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