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法國王》影評:從到: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活過
不法國王影評首發於公眾號「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探長
轉載請註明出處
1995年,一部電影讓梅爾·吉布森走上人生巔峰。
他自導自演的《勇敢的心》橫掃奧斯卡10項提名,最終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
影片以英國歷史上偉大的失敗為結尾:領導蘇格蘭人民獨立的威廉·華萊士被凌遲處死。
他最後一句撕裂心肺的「自由~~~」吶喊,成為許多人心中多年揮之不去的聲音。
他死後,發生什麼?
1305年8月23日,威廉·華萊士被長腿愛德華處死。
他的頭顱被掛在倫敦橋上,屍體則被分成4塊送往英格蘭和蘇格蘭的4個地方,以警告那些試圖造反的人。
但這並沒有起到長腿愛德華設想的鎮壓效果。
相反,這更激起人民的反抗情緒。
就在此時,歷史上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羅伯特·布魯斯。
而在現實中,他才是「勇敢的心」的原型。
這部無縫銜接《勇敢的心》的電影,就是《不法國王》。
一、「勇敢的心」原型
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是誰?
一句話概括:他是領導蘇格蘭獨立的人,他是歷史上開明的國王。
在《勇敢的心》中,他背叛了英雄。
由於歷史上背叛威廉·華萊士的叛徒後來被羅伯特重用,所以一些人猜測羅伯特背叛了華萊士。
但在現實中並非如此。
他和華萊士的恩怨充滿爭議,但他仍是蘇格蘭歷史上最重要和最有威望的國王之一。
是他完成了威廉·華萊士的遺願,擊退了英格蘭人的入侵,取得民族獨立。
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生前他希望自己的心臟能被帶到聖城耶路撒冷。
他死後,心臟被做了防腐處理放入銀製琉璃骨灰盒。
由他的摯友詹姆斯·道格拉斯攜帶踏上征途。
不料一向驍勇善戰的道格拉斯陷入埋伏,被敵人包圍。
突圍無望,傳說他取出盒中羅伯特的心臟,扔向前方,並高喊:
「衝啊!勇敢的心!就像以往汝慣常的那樣,道格拉斯將追隨汝或戰死!」
Forward, brave heart, as ever thou were wont to do, and Douglas will follow thee or die!
最終道格拉斯戰死,這個傳說被後人稱為「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為塑造英雄將這個傳說嫁接在華萊士身上,《不法國王》則比較客觀的呈現了羅伯特·布魯斯這個人物。
這次的電影版權被Netflix買下,可以說是導演大衛·馬肯茲(《赴湯蹈火》豆瓣8.0)和Netflix的強強聯手。
片中不僅有長達12幀的派恩全裸鏡頭,開頭長達9分鐘的長鏡頭足以讓人驚嘆強大的場面調度。
高潮的戰役場面宏大,現實且殘酷。
Netflix放開了尺度,什麼開膛破肚、爆頭斷腿都被一一再現。
如果僅僅是為了羞羞的尺度和血肉橫飛的畫面來觀影,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因為《不法國王》不僅製作精良,更呈現了英國歷史上鮮為人知又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
二、在蘇格蘭拍攝的成本最高電影
《不法國王》是在蘇格蘭拍攝的成本最高的電影。
為了呈現最真實的中世紀景觀,劇組來到位於蘇格蘭古城愛丁堡。
單在克雷格米勒城堡(Craigmillar Castle),他們就花了整整3週的時間進行修復和改造。
大到石牆草屋,小到木柴牲畜,全部實景搭建。
而這只是其中之一。
除了景觀,在習俗和服裝上片子也非常考究。
在蘇格蘭,每當有重要的節日就會在地上鋪上一層稻草,雖然至今也沒能搞清這個習俗的意義,影片還是將這個小小的細節還原。
當時平民衣著樸素,以黑白灰三色為主,且必須長至遮住屁股(貴族不受限制)。
一般的戰士多以皮衣為鎧甲,能穿金屬鎧甲的都不是一般人。
《不法國王》比《勇敢的心》更忠於歷史,許多場面在歷史上都有記載。
比如長腿愛德華的兒子曾對著晚宴上的兩隻天鵝起誓。
全片在人物的塑造上讓探長印象深刻,幾乎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短短幾個鏡頭、幾句台詞角色就能立住。
比如許配給男主的伊麗莎白,面對蠻橫徵兵的英格蘭軍,別人都嚇得不敢動,她卻跑上前去,一把將士兵推開。
安靜溫柔外表下的獨立、勇敢與無畏展露無遺。
悍將詹姆斯·道格拉斯勇猛到有些癲狂,打起架來有時像個瘋子。
當他回到故土復仇時,幾句畫面感極強的台詞,就讓人感受到他狂傲笑容下隱藏著的思念與悲傷:
「我記得我的父母曾站在這個院子裡,我的父親在我母親耳邊細語,我不知道他說了什麼,但一定很有趣,因為我的母親笑個不停……」
這部電影如此用心,是因為Netflix想把他打造成一個三部曲。
威廉·華萊士之後,羅伯特·布魯斯的戰績更加輝煌,故事更加曲折。
第一部《不法國王》只是講述了羅伯特的崛起。
三、從《勇敢的心》到《不法國王》
我們先從英國國旗說起。
眾所周知,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它由北愛爾蘭+蘇格蘭+英格蘭三部分組成(還有個威爾士),國旗也是由三部分組成。
但北邊的蘇格蘭是個扛把子,千百年來,它都沒有被「馴服」。
2014年,英國就蘇格蘭是否獨立而進行公投,最終投票反對55.3%,贊成票44.7%。
蘇格蘭獨立失敗。
而700多年前,蘇格蘭獨立迎來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時光。
1286年,在去探望新皇后準備造人的路上,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因天氣原因墜馬身亡(一般猜測)。
他沒有可繼承王位的子嗣,蘇格蘭權貴為爭王位亂成一團。
他們腦袋一抽,竟然請英格蘭國王長腿愛德華做仲裁人。
愛德華可不甘心只仲裁一下,他趁機建立傀儡政權。
在13名王位候選人中他淘汰了所有對他不利的人選,其中就包括羅伯特·布魯斯。
他選中約翰·巴里奧爾(John de Balliol)為蘇格蘭王,但約翰斂財暴政,不得民心,常有暴動。
愛德華火速出兵暴力鎮壓。
1297年,威廉·華萊士的妻子在英軍的行動中被殺。
華萊士爆發,攻城屠將,一呼百應,羅伯特·布魯斯也一度支持他。
但最終,在複雜的實力角逐中,華萊士被俘虜。
1305年,華萊士遭凌遲處死。
這就是《勇敢的心》中的故事,緊接著,《不法國王》的故事開始。
蘇格蘭的反抗勢力不得不向愛德華低頭,羅伯特也只好對他俯首稱臣。
愛德華將華萊士的屍體掛街示眾,以警示民眾。
結果,蘇格蘭人民反抗情緒不降反升。
華萊士嚮往自由的星星之火,在許多人心裡燃起熊熊火焰。
表面屈服的羅伯特終於下定決心反抗愛德華。
他迅速得到一些貴族支持,畢竟,無論看血緣還是資歷,他都是最合適的國王繼承人。
羅伯特先是在爭吵中手刃了約翰·康明(John Comyn)。
他是羅伯特最大的國王競爭對手,而且得到愛德華支持。
然後,1306年,羅伯特在斯昆石上(Stone of Scone, 又稱命運之石,加冕石)自行加冕為蘇格蘭王。
愛德華聞訊後立刻宣布將羅伯特逐出教會。
羅伯特因此成為不法之徒(outlaw),即任何人都不會向他提供庇護和幫助。
成為不法之徒的羅伯特屢戰屢敗。
現實中,他的三個兄弟被屠殺,妻女被抓去囚禁。
羅伯特遠沒有華萊士一般的勇猛,在愛德華的鎮壓下,他只有逃命的份兒。
最慘的時候,羅伯特身邊只有40人。
四、從40人小隊到蘇格蘭王
>>>>蜘蛛結網
片中羅伯特後來領導人們和愛德華軍隊對戰前,一個雨中的蜘蛛網鏡頭一閃而過。
這是對在英國流傳百年的感人典故「蜘蛛結網」的致敬。
1306-1307年間,羅伯特在歷史上消失。
傳說他躲避在山洞裡(一說為茅屋),七戰七敗讓他精神頹廢(一說為六次,總之很多次)。
一個雨天,他忽然看到一個蜘蛛在結網,每當蛛網快織好時,一陣風雨就將蛛網吹破。
而每一次,那隻蜘蛛都從破的地方接著開始織,直到最後織成一個漂亮的蛛網。
羅伯特受到啟發,他決心重返戰場,和英格蘭血拼到底。
>>>>勞登丘戰役·Battle of Loudoun Hill
羅伯特帶領部下打游擊戰,洗劫了英格蘭控制的城堡。
蘇格蘭人民再次看到希望,他們慕名而來,只為跟隨羅伯特為蘇格蘭戰死。
1307年,羅伯特的軍隊在勞登丘迎戰愛德華兒子率領的英格蘭大軍。
傳說在10年前,威廉·華萊士曾在此擊敗英格蘭軍。
長腿愛德華並不是像電影中一樣在參戰前死亡,實際上戰後他才親自出征,在路上染上痢疾病逝。
但這次,羅伯特的軍隊只有600人,英格蘭軍足有3000人。
他的軍隊中,甚至有人赤腳上陣。
這一戰,是整個蘇格蘭和英格蘭局勢的轉折點。
至於怎麼打的,探長不劇透,在這裡探長只想說,這一戰被呈現的可圈可點:
鏡頭從全景到近景,從整體到局部切換自如。
中遠景浩浩蕩蕩,氣勢如虹;近景血肉橫飛,殘酷慘烈。
每個鏡頭都真實到叫人不禁發問:演員們還好吧?
羅伯特的摯友詹姆斯·道格拉斯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猛,人稱「黑道哥」(Black Douglas)。
這一戰也能見識到他有多麼勇猛與瘋狂:
600人對3000人的勞登丘戰役燃到讓人心潮澎湃。
但這還只是大戰前的一個小會戰。
7年之後,羅伯特統帥的軍隊約7K-1W人,他們依舊食不果腹,赤腳光膀。
羅伯特和愛德華二世相遇在班諾克本(Bannocburn)。
此時,來討伐羅伯特的英格蘭軍超過1.7萬人。
戰役耗時兩天,羅伯特在第一天就用斧頭將英格蘭軍大獎亨利·波鴻(Henry de Bohun)砍死。
最終,英格蘭軍傷亡9000餘人,是英格蘭700多年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此後的10多年,英格蘭再無力入侵蘇格蘭。
1320年,羅馬教皇承認羅伯特的地位。
1328年,愛德華三世與羅伯特簽訂《北安頓普條約》,正式承認蘇格蘭王國獨立主權。
此後的400年裡,蘇格蘭一直獨立。
1329年,羅伯特去世。
他的一生印證了那句話: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活過。
羅伯特死後,關於他的「蜘蛛結網」和「勇敢的心」的故事,流傳至今……
文/探長
(更多原創影評,微信搜索ttyingtan,或保存圖片,然後掃描識別二維碼關注,後台回復片名,一起來看片兒~)